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时代高速发展带动下,小学数学教育理念、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改变。分层异步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灵活运用,不仅可以充分尊重、凸显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以及个性特点的全面发展,在革新发展小学数学教育事业上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实施思路
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的分层异步教学主要是结合学生学习潜能、个性特点来增强教学活动的选择性、开放性等,以此来达到个性化、集体学习间的有机整合,从而获得更理想的授课效果,为此,教师应积极探索更科学有效的分层异步教学实施思路。
一、学生分层
在正式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应对学生此阶段的具体学情动态做出深入了解把握,可以通过课堂观察、谈话,或者是检验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等形式来对相关信息进行搜集。然后再结合每位学生的个性特征、教育培养目标以及综合学习能力与心理状态等诸多方面考虑将学生合理划分到各个小组,针对授课内容选择更适合的教学方式。
二、教学目标分层
分层异步教学虽然有着同样的教学内容,但教学目标却有显著的层次性,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也要注重层次性,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这一原则,确保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一定提升[1]。
对于基础层学生,教师应适当降低学习难度,将基础性知识作为该层学生的学习重点,以此来避免过难的学习内容给学生学习兴趣、信心造成的打击。而对于综合素质较高的这一层学生,除了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外,还应设计一些有助于提升其数学综合素养的教学目标,避免过于简单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
比如,在讲解“平行与相交”的相关内容时,就可以针对学生层次设置两项教学目标。对于基础层学生,可以引导其通过回忆人行道的斑马线来对平行线有进一步认识感知。而对于提高层学生,在感知平行线的特征的基础上,还要利用现有工具,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来画出一组平行线。通过这样的设置,既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需求,逐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与信心,也能够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一定积累与提高,而不会因为目标过低或是过高而丧失学习兴趣与信心[2]。
三、问题与练习分层
问题探究一直都是数学课堂上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有效提问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探究、思维活动提供有效指导,所以,为了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指导,在设计问题时也要注重层次性。
比如,在讲解“四则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点时,针对基础层学生,可以引导其思考回答“乘、除、加、减若混在一起该怎样运算”等问题;对于高一层的学生则可以让其思考回答“为什么要制定标准的运算规则”等类似问题。这样的设计可以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发言表现的机会,也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大幅度提升[3]。
另外,在分层异步教学中,除了一系列针对性指导外,还应通过指导学生自主开展练习活动来促进其数学学习、应用能力的不断提升,使其能够真正利用所学知识,自主解决实际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递进式、选择式以及并列式等更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以此来从整体上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获得更理想的练习、巩固效果。
四、作业与评价分层
首先,在作业分层布置上,对于基础层学生,要紧紧围绕基础知识来进行设置,而高一层的学生,除了要完成基础性作业内容外,还应适当增加一些拓展、开放性习题,以此来保障各层次学生都能够顺利完成相应作业内容,避免“一刀切”给学生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同时,学生在完成中也能够获得相应的成就感,从而不断增强数学学习兴趣与信心。
其次,在评价分层实施上,对于比较特殊的分层异步教学来讲,仅凭借考试成绩就对学生学习能力做出最终评估的传统评价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教育发展需求,为了将分层异步教学评价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应构建出能够与学生具体学情相适应的评价模式。可以针对学生选择的不同学习目标,结合学习前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对其该阶段的学习状态做出全面总结,并制作成相应的成长档案,为日后的综合评价提供有力参考。另外,对于评价机制来讲,要重视、坚持定量与定性评价的有机整合,通过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与爱护,来引导学生正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并在学习成長中给予不断完善,从而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得到最客观、全面的评价与指导。
综上所述,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设计与组织中应正确认识到,加强分层异步教学应用研究,对大幅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结合授课内容与目标,以及学生不同阶段的认知特点与需求,灵活运用分层异步教学法来设计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组.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6(11):57-60.
[2]李英花.浅议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4(5):90-91.
[3]袁永峰.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2015(10):122.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实施思路
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的分层异步教学主要是结合学生学习潜能、个性特点来增强教学活动的选择性、开放性等,以此来达到个性化、集体学习间的有机整合,从而获得更理想的授课效果,为此,教师应积极探索更科学有效的分层异步教学实施思路。
一、学生分层
在正式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应对学生此阶段的具体学情动态做出深入了解把握,可以通过课堂观察、谈话,或者是检验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等形式来对相关信息进行搜集。然后再结合每位学生的个性特征、教育培养目标以及综合学习能力与心理状态等诸多方面考虑将学生合理划分到各个小组,针对授课内容选择更适合的教学方式。
二、教学目标分层
分层异步教学虽然有着同样的教学内容,但教学目标却有显著的层次性,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也要注重层次性,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这一原则,确保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一定提升[1]。
对于基础层学生,教师应适当降低学习难度,将基础性知识作为该层学生的学习重点,以此来避免过难的学习内容给学生学习兴趣、信心造成的打击。而对于综合素质较高的这一层学生,除了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外,还应设计一些有助于提升其数学综合素养的教学目标,避免过于简单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
比如,在讲解“平行与相交”的相关内容时,就可以针对学生层次设置两项教学目标。对于基础层学生,可以引导其通过回忆人行道的斑马线来对平行线有进一步认识感知。而对于提高层学生,在感知平行线的特征的基础上,还要利用现有工具,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来画出一组平行线。通过这样的设置,既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需求,逐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与信心,也能够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一定积累与提高,而不会因为目标过低或是过高而丧失学习兴趣与信心[2]。
三、问题与练习分层
问题探究一直都是数学课堂上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有效提问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探究、思维活动提供有效指导,所以,为了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指导,在设计问题时也要注重层次性。
比如,在讲解“四则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点时,针对基础层学生,可以引导其思考回答“乘、除、加、减若混在一起该怎样运算”等问题;对于高一层的学生则可以让其思考回答“为什么要制定标准的运算规则”等类似问题。这样的设计可以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发言表现的机会,也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大幅度提升[3]。
另外,在分层异步教学中,除了一系列针对性指导外,还应通过指导学生自主开展练习活动来促进其数学学习、应用能力的不断提升,使其能够真正利用所学知识,自主解决实际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递进式、选择式以及并列式等更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以此来从整体上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获得更理想的练习、巩固效果。
四、作业与评价分层
首先,在作业分层布置上,对于基础层学生,要紧紧围绕基础知识来进行设置,而高一层的学生,除了要完成基础性作业内容外,还应适当增加一些拓展、开放性习题,以此来保障各层次学生都能够顺利完成相应作业内容,避免“一刀切”给学生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同时,学生在完成中也能够获得相应的成就感,从而不断增强数学学习兴趣与信心。
其次,在评价分层实施上,对于比较特殊的分层异步教学来讲,仅凭借考试成绩就对学生学习能力做出最终评估的传统评价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教育发展需求,为了将分层异步教学评价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应构建出能够与学生具体学情相适应的评价模式。可以针对学生选择的不同学习目标,结合学习前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对其该阶段的学习状态做出全面总结,并制作成相应的成长档案,为日后的综合评价提供有力参考。另外,对于评价机制来讲,要重视、坚持定量与定性评价的有机整合,通过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与爱护,来引导学生正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并在学习成長中给予不断完善,从而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得到最客观、全面的评价与指导。
综上所述,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设计与组织中应正确认识到,加强分层异步教学应用研究,对大幅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结合授课内容与目标,以及学生不同阶段的认知特点与需求,灵活运用分层异步教学法来设计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组.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6(11):57-60.
[2]李英花.浅议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4(5):90-91.
[3]袁永峰.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2015(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