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在教学生学。”也就是说,学校的教师应该以“教学生学”为第一要务与职业责任,而不只是拿着一本书,仅教学生“听、说、读、写(知识灌输)”,把学生当作“书架子”、“字纸篓”,不管其它(道德与非智力等)。许多热心的教师想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认为传授得越多,学生的知识面就越宽广。然而世界上的新知识是无穷的,教师怎能把天地间的所有奥妙一齐发现并灌输给学生呢?所以教师无论怎样热心地传授知识,教给学生的知识都是有限的,今后更多的新知识还是要靠学生自己去学习、运用。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只读过小学,后来成长为世界著名的文学家。笔者曾是1964年的小学毕业生,1965年走上教育战线,经过不断的自学,现在成长为一名初中教师。这二者主要不是依赖小学所学到的知识,从而主要依赖于在这个知识基础上获得的学习方法,而得到了不断的成长。所以笔者认为,好的教师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主要是教学生怎样学习。
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1、不能忘记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仍然要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就在于教师要钻研教材、钻研学生、设计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其中包括启发学生的主体性,引导他们饶有兴趣地、正确地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单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应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即教学生学。“教学生学”就是把教和学联系起来,一方面教师要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学生要负学习的责任,面对学生读过的文章,要启发学生多次体验学法,并经过反复练习、掌握学法,运用学法去获取本科知识,利用学法去获取别科知识、解决别的问题、探索知识的本源、探求知识的归宿。这样学生将来对于世间一切真理就会取之无尽、用之无穷了。正如孟子的“自得”,也就是现代教育家主张的“自动”。要教学生“自得、自动”,使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在无穷的知识海洋中去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教师就必须教学生学。2、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兴趣是学习之母,是学习的动力,或者叫做学习动机。它才是学生持久学习的内部动力。如果一个学生对某门学科不感兴趣,他就不可能去学习它和钻研它;如果他对它发生了兴趣,他就会想方设法去探究它。兴趣从何而来?一是来自儿童的天性。老师要积极诱导,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二是来自活动。儿童在活动中会产生很多疑问,总想寻求答案。所以老师要组织学生活动,来激活他的思维、提高他的兴趣。3、要在改善教学方法中提高学习效率。教学方法千千万,很难说哪种方法好,哪种方法坏,问题在于运用得法。好的方法总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只有通过思维才能增长智慧。学习而不思考,学习的知识就不能理解透彻,就不能举一反三。因此,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思考是学习学应该研究的问题,也是智慧学应该研究的问题。这就需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我们在课堂上满讲满灌,在课下又布置了许多作业,让学生用什么时间去思考?要减轻课业负担,让学生有时间思考,有时间去广泛学习其他知识。知识面拓宽了,思路打开了,就会提出更多的问题。4、重视非智力素养的培养。非智力素养和智慧是有密切联系的。思想品德高尚、性格开朗、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学习执着,就能产生智慧。一个心胸狭窄、自我封闭或者见异思迁、缺乏毅力的人,很难成为大智大勇的人。
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就主张教师怎么教学生学。例如:当我任教新一届初中语文教学时,教完初一第一单元后,就引导学生总结出“初中语文五步阅读法”,即:1、通读全文,整体感知;2、粗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3、细读课文,分清文章结构;4、精读课文,归纳段意中心,分析写作方法;5、复读课文,练习、仿写,巩固知识。阅读方法明确后,从初一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起,就组织学生按“五步阅读法”学习讲读课文,要求学生用“五步阅读法”讨论式地学习自读课文,安排学生用“五步阅读法”去读一定数量的课外书籍。通过初中三年的练习,大多数学生对“五步阅读法”能运用自如了,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奠定了重要基础。例如:1994年考入北京航天大学的学生李建同学(现成长为航天博士生,担任神州运载火箭主体研究工作),2005年当神州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后,他曾给我来信说“……我最感谢你的是当年教给我的学习方法……我将运用这个方法去阅读更多的航天论文,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也为你做出更多的回报……”
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1、不能忘记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仍然要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就在于教师要钻研教材、钻研学生、设计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其中包括启发学生的主体性,引导他们饶有兴趣地、正确地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单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应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即教学生学。“教学生学”就是把教和学联系起来,一方面教师要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学生要负学习的责任,面对学生读过的文章,要启发学生多次体验学法,并经过反复练习、掌握学法,运用学法去获取本科知识,利用学法去获取别科知识、解决别的问题、探索知识的本源、探求知识的归宿。这样学生将来对于世间一切真理就会取之无尽、用之无穷了。正如孟子的“自得”,也就是现代教育家主张的“自动”。要教学生“自得、自动”,使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在无穷的知识海洋中去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教师就必须教学生学。2、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兴趣是学习之母,是学习的动力,或者叫做学习动机。它才是学生持久学习的内部动力。如果一个学生对某门学科不感兴趣,他就不可能去学习它和钻研它;如果他对它发生了兴趣,他就会想方设法去探究它。兴趣从何而来?一是来自儿童的天性。老师要积极诱导,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二是来自活动。儿童在活动中会产生很多疑问,总想寻求答案。所以老师要组织学生活动,来激活他的思维、提高他的兴趣。3、要在改善教学方法中提高学习效率。教学方法千千万,很难说哪种方法好,哪种方法坏,问题在于运用得法。好的方法总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只有通过思维才能增长智慧。学习而不思考,学习的知识就不能理解透彻,就不能举一反三。因此,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思考是学习学应该研究的问题,也是智慧学应该研究的问题。这就需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我们在课堂上满讲满灌,在课下又布置了许多作业,让学生用什么时间去思考?要减轻课业负担,让学生有时间思考,有时间去广泛学习其他知识。知识面拓宽了,思路打开了,就会提出更多的问题。4、重视非智力素养的培养。非智力素养和智慧是有密切联系的。思想品德高尚、性格开朗、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学习执着,就能产生智慧。一个心胸狭窄、自我封闭或者见异思迁、缺乏毅力的人,很难成为大智大勇的人。
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就主张教师怎么教学生学。例如:当我任教新一届初中语文教学时,教完初一第一单元后,就引导学生总结出“初中语文五步阅读法”,即:1、通读全文,整体感知;2、粗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3、细读课文,分清文章结构;4、精读课文,归纳段意中心,分析写作方法;5、复读课文,练习、仿写,巩固知识。阅读方法明确后,从初一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起,就组织学生按“五步阅读法”学习讲读课文,要求学生用“五步阅读法”讨论式地学习自读课文,安排学生用“五步阅读法”去读一定数量的课外书籍。通过初中三年的练习,大多数学生对“五步阅读法”能运用自如了,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奠定了重要基础。例如:1994年考入北京航天大学的学生李建同学(现成长为航天博士生,担任神州运载火箭主体研究工作),2005年当神州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后,他曾给我来信说“……我最感谢你的是当年教给我的学习方法……我将运用这个方法去阅读更多的航天论文,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也为你做出更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