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文物特别展的宣传教化功能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gyuanq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行将没落,官场黑暗,贪污成风。淮安府衙两组明清廉吏傅希挚、李毓昌蜡像,再现了为官一方,两袖清风,秉奉王命,横而不流的浩然正气。他们的人格品味,价值观众,同样会给后人以榜样、以楷模、以劝勉、以警示。传之万世之深层次道德思考。
  关键词:淮安府;特别展;傅希挚
  中國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清时期,已进入它的尾声,封建专制主义极度强化,它本身所固有的各种矛盾就像地火一样在急剧翻腾和尖税化,社会黑暗官场腐败,明朝福王一次得赏赐徒弟五万亩,清代官场流传着“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正是当时吏治的写照。然而,总有一些正直之士,希图挽狂澜于既倒,撑危厦于将倾。历史遗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淮安府衙吏科的两组蜡像,就生动地再现了淮安吏治史上典型的事例。
  淮安府衙是我国仅存下来两座府衙之一,其大堂体量为全国之最。2006年淮安府衙被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仪门高耸“圣喻戒名坊”,正面镌刻荀子名句,背面镌刻着宋代大书法家黄庭坚的《御制戒石铭》,内容虽为封建人士所撰,但灌注的却是儒家仁德政治的精髓。淮安府体例为直隶,设有六科,其中吏科主要负责全府人事事务,主要职责负责衙门官员选拔、任免,加薪,并记录本地方进士、举人以及本地人在外地做官、任职的详细资料。
  展馆南壁,悬有唐太宗一幅“心得”:“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一代明君,深知内防已过,其中岂无惩恶扬善之意哉!
  明初社会,经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共六七十年,是为发展时期。一方面,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相继建立了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另一方面,最高统治者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及“右贫抑富”、严惩贪污的措施,是以“宇内富庶,赋入盈羡”(《明史·食货志·2》)。“闾阖乐业,……民气渐舒……”(《明宣宗实录》卷50)。但这一切表明浮华的现象,也不过是垂危时期的回光返照而已。
  傅希挚,河北衡水人,嘉靖35年(1556)进士。44年(1565)任淮安知府,隆庆5年(1571)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隆庆末年,户部因为军饷匮乏,准备裁撤山东、河南民兵,傅希挚力争而未撤。万历元年(1573),改任河道总督。其时黄河泛滥,茶城段运河淤塞,傅希挚调民夫开新河由梁山下宁洋山,出右洪口,避开黄河之险,漕运河道能够通行。万历5年(1577),升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改任户部右侍郎。不久,因为陇右矿务事件被罢职。万历11年(1583)2月起复,再任户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任漕运总督,再次来淮安为官。
  清代四大冤案之一的“李毓昌奇案”也发生在当年的淮安府。
  进入清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史家盛赞的清明统治“康雍乾盛世”也曾出现政治稳定,边疆安宁,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尤其是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相对松弛,社会矛盾也有所缓和。然而,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他们对人民敲骨吸髓的榨取从来也不会存在丝毫的怜悯,甚至“惟知租之入,而不知田之处”(乾隆《顺德县志》卷4)。苏州一退职县令“每一餐费至数十金,尤嫌无下箸处”(钱泳《履园丛话》卷23)。
  李毓昌作为后补知县,他便被派往山阳查赈。当年淮安。(县称山阳,淮安是府、县所在地)遭灾,朝庭发赈银救济灾民。山阳知县王伸汉大肆贪污,从中渔利。唯恐被查,便精心贿赂前来查赈的官员。10名官员中唯独李毓昌不为所惑。
  李毓昌忍饥寒,住破庙,不畏艰难,赴灾区,入民宅,认真调查,与放赈名单逐一核对,掌握了王伸汉虚报户口、克扣赈银的底细。竟然侵占了赈银9万两中的2万3千两,导致无数灾民流离失所,命丧黄泉,李毓昌准备具报淮安府。
  获悉李毓昌的动向后,王伸汉大为惊恐,设宴利诱李毓昌,遭到严拒。王伸汉见金钱不起作用,便设毒计买通李毓昌的三个仆人,在李毓昌喝的茶水中下毒,致李腹痛吐血,又用丝带勒死,随后伪造自缢身亡现场。
  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春,李毓昌妻在丈夫遗物中发现血衣和写有“山阳冒赈,以利啖毓昌,毓昌不敢受,恐上负天子”的禀贴残稿,对丈夫之死生疑心。经开棺检验,知李毓昌生前中毒,并非自缢。李毓昌叔父李泰清赴京向都察院告状。嘉庆皇帝对当时的官场腐败是心知肚明,但为社稷计,亦幻想中兴图治,下狠心,杀鸡儆猴。李毓昌这桩查赈大员蒙冤命案遂成为最好的借口。
  案情很快大白,御批严办。嘉庆十四年(1809年)夏,将谋害李毓昌的贪官、刁吏、恶仆王伸汉、王毂、包祥、李祥、顾祥、马连升等处死,两江总督铁保、江苏巡抚汪日章,革职流放,并案惩处了其它官吏和9名查赈大员。李毓昌冤案终得昭雪。嘉庆皇帝亲作《悯忠诗》表达对李毓昌清正廉明人格的首肯,刻石立于李毓昌墓前。
  杨宇先生前不久在解读人大会议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文稿时说,法律授权有所为,法不授权不可为。一个后补小官的李毓昌能横而不流,甚至不恤自身性命,不也正是他人格底线的展露。当然,淮安府衙特别展所展示的李毓昌事迹,不仅仅是一则历史故事,其深刻的内涵应该是很丰富。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古老文明……重新形成另一种社会结构,……也被愈来愈广泛地利用着。”淮安地区有着悠久的文化遗存,而这些文化遗产经过“接收——挑选——创新”的过程,必将为淮安以至更广大地区的和谐文明的构件做出重大的贡献。
  两则历史往事告诉我们,多行不义必自毙,清政廉洁必然流芳千古。就连偏安一隅的后蜀孟昶也曾告诫群僚:“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为民父母,莫不仁慈。”更令我们深思的是:在封建社会行将没落的时代,在整个社会风气江河日下的时刻,傅希挚、李毓昌明知大厦将倾,还勉为其难而为之,其品格和人格不亦伟哉!
  掩卷深思,早在建国前夕,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两个务必”警言,绝大多数干部保持革命本色,继续为新中国崛起尽职尽责,亦有少数人,经受了战火焇烟的考验,却倒在了铜臭之中,倒在了石榴裙下。习近平同志在视察山东菏泽时,给当地市、县领导念了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习近平同志赠句可谓言深意长。
  共产党人从创业之艰走上执政之路,任重而道远。淮安区委、区政府在保护历史遗存的日常事务中,能发掘历史的闪光点并加以发扬广大,此种做法应大力首肯。历史的遗存和人们之间心灵的交流,充分起到了教育的功能。我们不能漠视丑与美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正反作用,封建时代奸佞之臣已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清官直臣不能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因为,他们虽然是那个时代的代表,但是他们的人格品位、价值观念,同样会给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以榜样、以楷模、以劝勉、以警示,而且会传之万世,给后来者以更深层次的道德思考。
其他文献
有一位年轻人将千辛万苦寻找得到的能散发出香味的树木在市场上出售,由于无人问津,他将之烧成木炭,而被一抢而空,而他的父亲却流泪告诉他,只要一块磨成粉,它的价值就超过了一车木炭。  我虽为一车弥足珍贵的沉香的破灭而感伤,然我却不同意他父亲的言下之意,沉香已成灰,流淚又有何用?况且,一车沉香能保持它的尊贵,躺在市集市上,就一定会有伯乐体现它的价值。  几千年的时光的流逝,伯乐也只相中了一匹千里马而已,假
期刊
摘 要:作为小人物的代言人,黄春明塑造了一系列苦苦挣扎在生存线边缘的底层人物形象,其中不乏女性人物。她们虽然生活在底层,但并未堕落放弃。本文试从女性的生存困境、性格的刚柔并济与自我独立三方面阐释黄春明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黄春明 ; 女性形象  黄春明小说中的女性虽然地位卑微,命运悲惨,有着自身的局限与狭隘,但也不乏人性的善与美。他于平静的叙述中蕴藏着生命的张力,让人体味到女性独有的温柔与
期刊
摘 要:本文试从崆峒山道源文化中,梳理黄帝问道的养生理论,解析其中蕴含的养生理念,以及对人们保健养生、修身养性和回归自然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养生; 道源文化; 黄帝问道; 崆峒山  地处甘肃省平凉市的崆峒山,被尊为道源圣地,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相传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曾经登临崆峒山,向广成子求教治国之道和修身之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养生理念,对中华养
期刊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其中《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最为有名。包涵了“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形象的说明了观察一件事物的角度和远近不同,其结果是不一样的道理。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出现同一件事物,却有很多种观点,而且相互不能兼容的现象。之所以会有很多不同的观点,最常见
期刊
召开家长会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种方法,只有这两方面的教育一致,互相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使儿童顺利地健康成长。多年来农村小学的家长会都开得有些严肃、沉闷,学生怕开家长会,家长觉得开家长会就是开批评会、受训会,有的家长挨批得头都抬不起来。这样,家长、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就变得有些紧张。教育是全社会的事情,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缺一不可。学校既然开家长会,就应该发挥
期刊
摘 要: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将一定外在的教育内容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认识能力和思想品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和自我教育的主体。作为英语教师,我们不仅要具有严谨的教学态度、广博的外语知识、娴熟的教学技巧,还应该具有乐教爱生的思想感情,把学生看作一个发展的人来对待,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渗透人文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自尊中进步,在奋进中创新
期刊
世界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小说不但布局巧妙,行文波澜起伏,结局出人意料,具有深广的社会意义,而且人物塑造鲜明生动,人物刻画惟妙惟肖,以凝练的笔墨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项链》是莫泊桑中篇小说的代表,也是世界文学长廊的经典之作。自问世以来的百余年间,人们一直没有停止对它的研究和探讨,特别是小说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人物分析更是评析和争论的热点。  《项链》讲述
期刊
《记承天寺夜游》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是苏轼在被贬于黄州的困苦境遇中所写的。这篇仅有84字的短文,写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作者无法入眠,到承天寺去找好友张怀民。两个人一同在月光如水的庭院中漫步。作者以诗一样的笔触描绘了月色之美,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遭贬中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本课教学我是按照“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进行设计的,先用较少的时间整体感
期刊
诗言志,歌传情。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诗歌,其内容,手法,语言,都只是诗人表达情感的一种媒介,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表达诗人的某种或某些情感。从这个角度讲,读者真正读懂一首诗的标志就是准确把握住了诗歌表达的情感。在高考诗歌鉴赏的四大考点内容、情感、手法和语言中,情感是鉴赏的核心层次,是历年高考诗歌鉴赏题考查的热点和难点。  从最近几年的高考诗歌题来看,对情感的考查有难度逐年提高的趋势。这是因为诗歌中情感的
期刊
摘 要:美国19世纪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朗费罗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抒情诗、叙事诗、歌谣和诗剧。《箭与歌》是其所作的一首歌颂友谊的抒情短诗,在西方可谓家喻户晓,这首诗看似措词、意义浅显,实者内容深刻,匠心独运。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依据,考察这首诗的语言结构所产生的文体效应,具体通过语域、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三个方面进行探究。一方面可以更加深入理解该诗巧妙的构思技巧及新颖的主题呈现方式;另一方面也开阔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