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教学任务中的重要目标。良好的思考能力,不但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还可以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为学生未来数学学习助力。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则需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给予充分重视,通过以问促思、小组讨论、积极评价等方式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时间与空间,进而开拓学生的思路,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不断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围绕“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几点做法”这一主题展开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考能力;培养
前言: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针对小学数学这一学科,也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为学生讲解好教材中的数学知识,还要促进学生思维方式、抽象概念、思考能力等的不断发展,以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因此,为达到这一新的教学要求,则需教师重新审视、分析自身的教学现状,将思考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日常知识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思考氛围,提供足够的思考机会。
一、问题引导促思考
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能力并不成熟,尚处于初步形成阶段。在这一时期,为帮助学生弄清楚、学明白数学知识点,教师往往会将知识点讲解的特别具体,特别详细。如此一来,学生知识点学习效果虽然很好,但是却不利于学生自身思考能力的发展。因此,在知识讲授过程中,若想有效提升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则需教师一改“包办”教学方式,而是通过不断提问,通过问题的引导来促进学生的思考。
例如,在學习《年、月、日》这一课程时,教师的教学目标便是通过日历的查看,认识年、月、日这一时间单位,学会判断大小月及天数的方法。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即可在教学中以提问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对于年月日问题的思考。如教师提问:“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一年一共有十二个月,那么请大家思考,在这十二个月里,每个月的天数都是一样的吗?”,经过对日历的翻阅与思考,学生回答:“不一样多!”。教师继续提问:“既然十二个月份天数不是一样多的,那么请大家继续思考,月份天数主要分类哪几类呢?”,学生思考,而后回答:“是三十一天或三十天或二十九天或二十八天!”。如此一来,通过教师的提问,这一课时知识的掌握便都是从学生自己的思考得来的。
二、小组讨论促思考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若想对学生思考能力加以培养,首先要做的,便是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时间与空间。因此,教师在知识讲授过程中,则需设计出可供学生思考的课堂活动,如引导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中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发散思维。
例如,在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一课程时,针对这一计算问题,教师即可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借助以往学习过的知识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首先,教师可以对班级学生进行科学分组,而后提出问题:与以往学习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相比,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是否与之有相似之处。问题提出后,学生即可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中纷纷“献计”,说出自己的思考想法及意见,由此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发展。
三、积极评价促思考
在小学阶段,是学生第一次系统性的接受教育。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鼓励对学生学习来说有着十分关键的激励性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更加强调“鼓励式”教学,即通过积极、鼓励性的语言来促进学生的正向发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越学越有劲、越学越有动力、越学越有收获。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即可通过对学生的积极评价的方式来促进学生思考。
例如,在课堂提问环节中,当学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说出正确答案时,教师即可对其加以表扬,对其思考问题的速度、思考问题的角度等方面加以积极评价,以鼓励学生在日后的课堂教学中更加积极的进行思考,与教师进行互动。此外,若是学生在回答问题是没有说出正确答案,教师亦可对其加以鼓励,对其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加以表扬,以避免学生在问题回答错误后,便失去了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信心,从而影响其思考问题、与教师进行互动的积极性,以此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发展。
总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任务并非只是单纯的将知识讲授给学生,更重要的还是要在知识讲授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各方面数学能力的综合发展。可以说,高水平的数学教学,一定是要在“授人以鱼”的同时“授人以渔”,在为学生讲授数学知识的同时交给学生数学思考的方法,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不断发展。因此,为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则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更多“思考”元素,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思考问题、探究问题,以不断提升学生思考素养。相信在教师“思考式”教学方法的开展下,定能有效提升学生思考水平,让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得到“渔”的收获。
参考文献:
[1]张俏芳.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思考[J].新课程,2021(26):164.
[2]张芸.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0):125-126.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考能力;培养
前言: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针对小学数学这一学科,也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为学生讲解好教材中的数学知识,还要促进学生思维方式、抽象概念、思考能力等的不断发展,以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因此,为达到这一新的教学要求,则需教师重新审视、分析自身的教学现状,将思考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日常知识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思考氛围,提供足够的思考机会。
一、问题引导促思考
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能力并不成熟,尚处于初步形成阶段。在这一时期,为帮助学生弄清楚、学明白数学知识点,教师往往会将知识点讲解的特别具体,特别详细。如此一来,学生知识点学习效果虽然很好,但是却不利于学生自身思考能力的发展。因此,在知识讲授过程中,若想有效提升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则需教师一改“包办”教学方式,而是通过不断提问,通过问题的引导来促进学生的思考。
例如,在學习《年、月、日》这一课程时,教师的教学目标便是通过日历的查看,认识年、月、日这一时间单位,学会判断大小月及天数的方法。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即可在教学中以提问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对于年月日问题的思考。如教师提问:“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一年一共有十二个月,那么请大家思考,在这十二个月里,每个月的天数都是一样的吗?”,经过对日历的翻阅与思考,学生回答:“不一样多!”。教师继续提问:“既然十二个月份天数不是一样多的,那么请大家继续思考,月份天数主要分类哪几类呢?”,学生思考,而后回答:“是三十一天或三十天或二十九天或二十八天!”。如此一来,通过教师的提问,这一课时知识的掌握便都是从学生自己的思考得来的。
二、小组讨论促思考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若想对学生思考能力加以培养,首先要做的,便是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时间与空间。因此,教师在知识讲授过程中,则需设计出可供学生思考的课堂活动,如引导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中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发散思维。
例如,在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一课程时,针对这一计算问题,教师即可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借助以往学习过的知识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首先,教师可以对班级学生进行科学分组,而后提出问题:与以往学习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相比,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是否与之有相似之处。问题提出后,学生即可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中纷纷“献计”,说出自己的思考想法及意见,由此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发展。
三、积极评价促思考
在小学阶段,是学生第一次系统性的接受教育。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鼓励对学生学习来说有着十分关键的激励性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更加强调“鼓励式”教学,即通过积极、鼓励性的语言来促进学生的正向发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越学越有劲、越学越有动力、越学越有收获。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即可通过对学生的积极评价的方式来促进学生思考。
例如,在课堂提问环节中,当学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说出正确答案时,教师即可对其加以表扬,对其思考问题的速度、思考问题的角度等方面加以积极评价,以鼓励学生在日后的课堂教学中更加积极的进行思考,与教师进行互动。此外,若是学生在回答问题是没有说出正确答案,教师亦可对其加以鼓励,对其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加以表扬,以避免学生在问题回答错误后,便失去了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信心,从而影响其思考问题、与教师进行互动的积极性,以此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发展。
总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任务并非只是单纯的将知识讲授给学生,更重要的还是要在知识讲授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各方面数学能力的综合发展。可以说,高水平的数学教学,一定是要在“授人以鱼”的同时“授人以渔”,在为学生讲授数学知识的同时交给学生数学思考的方法,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不断发展。因此,为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则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更多“思考”元素,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思考问题、探究问题,以不断提升学生思考素养。相信在教师“思考式”教学方法的开展下,定能有效提升学生思考水平,让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得到“渔”的收获。
参考文献:
[1]张俏芳.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思考[J].新课程,2021(26):164.
[2]张芸.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0):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