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道徳与法治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不难看出,“回归生活”体现了本课程在基本理念上的变革。新课程所倡导的是回归生活的品徳发展、社会性发展的教育。因而,教師在进行教学时,将道德与法治引进课堂,让课堂面向社会生活,充分发挥“小课堂、大社会”的作用。
关键词 儿童;活动;道德与法治课堂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指出:“道徳与法治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不难看出,“回归生活”体现了本课程在基本理念上的变革。它所针对的是以往课程在相当程度上的脱离生活甚至背离生活的倾向。因而,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将道徳与法治引进课堂,让课堂面向社会生活,充分发挥“小课堂、大社会”的作用。
一、寓教育于活动中,让课堂绽放生命活力
《道徳与法治》课程是小学阶段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徳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教育的内容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儿童期是道德与法治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教学中,笔者结合教学实际,选用并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进行教学,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课堂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如在执教《关心身边的残疾人》这一课时,一开始上课,笔者就让学生在讲台蒙着眼睛,面前摆着一盘花生,让学生拿筷子夹,然后比一比谁夹的花生多,再说说感受,学生经过这一活动,就能感受到残疾人有多不方便、多不容易。
二、设计生活化场景,在活动中自主建构
学生正确的道徳理念和道徳情感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体验和感悟,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徳和行为习惯。只有这样长期地坚持下去,才能积极地帮助学生随着年龄的増加而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一)准备性——活动情景前要让学生做好认知心理准备
教师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认知基础和心理状态,善于调节儿童的情感,使他们对即将开始的生活充满期待,否则学生很难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在《种子的探索》一课中,笔者布置学生去收集各种各样的种子,而且收集的是一些不常见的种子,可以是食用的,也可以是不能食用的,最好是别人找不到和想不到的种子。关于种子收集的要求和途径笔者只是做了简单的介绍,但学生收集回来的种子让笔者大开眼界:有的学生捡来了奇怪的榕树种子,有的捡来用放大镜才可以看清楚的草莓种子,有的捡来了吃完剩下的桃树种子,甚至有学生找来了奇形怪状、里面是红色像小珍珠的种子……笔者和学生一起惊叹,一起鼓掌。课前收集,广阔的资源是一个无所不有的渔场。
(二)真实性——活动情景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
学生的体验脱离了实际生活,其学习就达不到课程目标。如果学生诉说的东西在生活中是不可能的,也就无法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诉说生活中父母的故事对学生来说是最有体验的,学生们争着诉说“有一次我发高烧,爸妈赶紧带我到医院,医生说需要打吊针,因为我的静脉很细,护士阿姨扎了好多次都没有扎进去,疼得我直哭。爸爸见了赶紧把我抱在怀中,轻轻抚摸着我的头。我感觉他的手在微微发抖……”“有一次,我顶撞妈妈,一句道理乜听不进去,妈妈气得打了我一下,我哭着跑到房间里,哭着哭着就睡着了。后来听爸爸说,妈妈轻轻走进我的房间,用手摸着我的脸,还哭了呢!”萌发“父母对自己”的爱有多么深的感情。
(三)针对性——活动情景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指向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中,无论活动内容还是活动形式,都应指向教学目标,为达成教学目标而服务。上课交流、课堂教学是一个焕发生命色彩的渔场。在《快乐巧连智之旅》的教学中,学习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日常的礼貌用语、日常的礼节,并体会讲礼貌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快乐。为此,笔者设计了小朋友最喜欢的以卡通杂志《快乐巧连智之旅》为活动的情景,整节课就是由“巧连智”里的卡通人物“桃乐比”为导游,带领同学们连闯五关,这五关包括听故事、演一演、评一评、看一看。过了这五关就完成了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整节课学生的参与热情是十分高涨的,从课堂的反馈来看,老师都惊喜地发现学生懂礼貌了,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同学之间也都能友好地交往。
三、拓展学习内容,为学生发展和创造提供广阔的空间
新课程标准要求道德与法治课要打破过去教师和学生围绕着教材转,课堂灌输几条干巴巴理论的教学。在课堂上,孩子们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学习活动情景,充分挖掘教材,拓展教材内容,把教科书扩展到他们的其他生活空间,把师生作为动态的课程资源开发,为学生自由学习、发展和创造提供广阔的空间。
道德与法治课堂回归儿童的生活,对生活开放,对社会开放,让儿童自主实践、自主体验、自主感悟,让课堂成为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涌动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 儿童;活动;道德与法治课堂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指出:“道徳与法治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不难看出,“回归生活”体现了本课程在基本理念上的变革。它所针对的是以往课程在相当程度上的脱离生活甚至背离生活的倾向。因而,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将道徳与法治引进课堂,让课堂面向社会生活,充分发挥“小课堂、大社会”的作用。
一、寓教育于活动中,让课堂绽放生命活力
《道徳与法治》课程是小学阶段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徳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教育的内容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儿童期是道德与法治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教学中,笔者结合教学实际,选用并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进行教学,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课堂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如在执教《关心身边的残疾人》这一课时,一开始上课,笔者就让学生在讲台蒙着眼睛,面前摆着一盘花生,让学生拿筷子夹,然后比一比谁夹的花生多,再说说感受,学生经过这一活动,就能感受到残疾人有多不方便、多不容易。
二、设计生活化场景,在活动中自主建构
学生正确的道徳理念和道徳情感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体验和感悟,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徳和行为习惯。只有这样长期地坚持下去,才能积极地帮助学生随着年龄的増加而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一)准备性——活动情景前要让学生做好认知心理准备
教师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认知基础和心理状态,善于调节儿童的情感,使他们对即将开始的生活充满期待,否则学生很难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在《种子的探索》一课中,笔者布置学生去收集各种各样的种子,而且收集的是一些不常见的种子,可以是食用的,也可以是不能食用的,最好是别人找不到和想不到的种子。关于种子收集的要求和途径笔者只是做了简单的介绍,但学生收集回来的种子让笔者大开眼界:有的学生捡来了奇怪的榕树种子,有的捡来用放大镜才可以看清楚的草莓种子,有的捡来了吃完剩下的桃树种子,甚至有学生找来了奇形怪状、里面是红色像小珍珠的种子……笔者和学生一起惊叹,一起鼓掌。课前收集,广阔的资源是一个无所不有的渔场。
(二)真实性——活动情景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
学生的体验脱离了实际生活,其学习就达不到课程目标。如果学生诉说的东西在生活中是不可能的,也就无法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诉说生活中父母的故事对学生来说是最有体验的,学生们争着诉说“有一次我发高烧,爸妈赶紧带我到医院,医生说需要打吊针,因为我的静脉很细,护士阿姨扎了好多次都没有扎进去,疼得我直哭。爸爸见了赶紧把我抱在怀中,轻轻抚摸着我的头。我感觉他的手在微微发抖……”“有一次,我顶撞妈妈,一句道理乜听不进去,妈妈气得打了我一下,我哭着跑到房间里,哭着哭着就睡着了。后来听爸爸说,妈妈轻轻走进我的房间,用手摸着我的脸,还哭了呢!”萌发“父母对自己”的爱有多么深的感情。
(三)针对性——活动情景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指向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中,无论活动内容还是活动形式,都应指向教学目标,为达成教学目标而服务。上课交流、课堂教学是一个焕发生命色彩的渔场。在《快乐巧连智之旅》的教学中,学习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日常的礼貌用语、日常的礼节,并体会讲礼貌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快乐。为此,笔者设计了小朋友最喜欢的以卡通杂志《快乐巧连智之旅》为活动的情景,整节课就是由“巧连智”里的卡通人物“桃乐比”为导游,带领同学们连闯五关,这五关包括听故事、演一演、评一评、看一看。过了这五关就完成了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整节课学生的参与热情是十分高涨的,从课堂的反馈来看,老师都惊喜地发现学生懂礼貌了,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同学之间也都能友好地交往。
三、拓展学习内容,为学生发展和创造提供广阔的空间
新课程标准要求道德与法治课要打破过去教师和学生围绕着教材转,课堂灌输几条干巴巴理论的教学。在课堂上,孩子们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学习活动情景,充分挖掘教材,拓展教材内容,把教科书扩展到他们的其他生活空间,把师生作为动态的课程资源开发,为学生自由学习、发展和创造提供广阔的空间。
道德与法治课堂回归儿童的生活,对生活开放,对社会开放,让儿童自主实践、自主体验、自主感悟,让课堂成为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涌动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