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在我国大学、中学、小学各层次的教学中已不是新鲜事物,本文立足于高职艺术类专业课程改革的特点,分析课程改革的现状,反思课程改革的误区,探讨艺术类专业课程改革的定位与评价体系,研究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
课程改革的实施给高职艺术类课堂教学带来了不少可喜的变化,在改革的大潮中确实涌现出一批“弄潮儿”,同时也衍生出了一些令人深思的现象及问题。当前高职艺术类课程改革中出现了教学目标理想化,教学方式形式化,评价标准片面化等趋向。
一、高职艺术类课程改革的误区
误区一:教学目标理想化,不切实际,没有抓住高职教育特点
目前,高职艺术类教学目标普遍定位太高,不切实际,混淆于研究型高等教育,失去高职教育特色。还有一种表现为过分强调目标的动态生成,没有明确的目标。
误区二:教学方式形式化,赶时髦、走形式,没有抓住艺术教学特点
课程改革本着面向就业市场具体岗位能力培养的目标,针对本课程具体的问题,提出新的变革措施,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内容、从教学方式到教学评价、从课程管理到教师发展等诸方面,要求课程实施者的观念和行为发生转变。但是,这些转变并非将“过去”和“现在”对立起来。如果实施“探究性学习”就不要“接受式学习”,倡导动态生成就不要预先设计,实践学生自主就不要教师引导,倡导艺术素养就不要表现技能的学习,如此下去,其对立的后果必然是课堂花哨、学生难以受益;而课堂教学最终也是顾此失彼、失去自我、不知所云。还有,其它课程行之有效的经验末必适合艺术类课程改革,正如邯郸学步,貌合神离。完全违背了教学方式变革的根本宗旨。
误区三:评价标准片面化,导致部分人急功近利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有些人没有理解课程改革的真实目的,没有了解教育服务对象的真实需求,没有转变教学单位的自我意识。当前艺术类课程改革的评价方式是:建个课程网站;拿出杜撰的教学项目;交出几份优秀临摹作业;佐证部分相关比赛获奖学生名单,这就完成了课程改革。没有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没有进行学生满意度、毕业生就业适应性,用人单位综合评价等内容的调查。有些院校更是急功近利,教学中只抓几个优秀学生,组织参加各类比赛,斩获个别小奖就认为教学有成效,这种评价方式以点代面,以偏概全,舍本逐末,遗害大多数学生的利益。
二、高职艺术类课程改革的定位与评价
(一)高职教育特点决定课程改革的目标定位
高等教育分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学术型,科研型的人才,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技术型、操作型和应用型的人才。社会对艺术类人才的需求是有着不同层次的,不同层次的人员对专业的理论掌握和技能能力要求是不一样的,我们不可能培养出所有层次的人才,人才培养目标是一个专业教学改革首要解决的问题。具体到课程改革,一门课程如果没有一个明确、合理的培养目标,根本就谈不上总体的人才培养的规格。作为高职艺术类教育,它面临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问题上一定要紧紧扣住高职教育的特点。艺术类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层次应该介于技术工人与设计师之间,在这两类人才之间必须有一种人才填充这个人才空间。我们的课程改革就是解决这一层次人才的特定专业技能培养的问题。
(二)艺术教育特点决定课程改革的教学方式和内容
艺术类的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体现创意思维的特点,保持艺术创作的个性和形式的多样性。简单地模仿一两个优秀案例,学生作业千人一面,没有自主创作思想,这完全违背了艺术教育的规律。课程改革要突出艺术类专业的特点,重视艺术素养培养和艺术技能训练相结合。不能过分强调艺术素养的提升,没有必备的专业操作技能的训练。高职艺术教育不能指望每个人都是艺术家,设计专家。另一方面,只注重专业操作技能的训练,没有必须的专业素养的培养,只能培养一般的技术工人,学生没有上升空间。
高职艺术类课程教学中主要锻炼学生三个方面的能力:第一,审美鉴赏、批评及其相关的心智能力。这需要教师在讲授时加强分析和引导。第二,艺术创造力及其创造性思维能力。每个学生的知识、阅历、性格、喜好和生活环境不同,最终作品的表现也应不相同,这是艺术教育最大的特点。第三,艺术表达能力及其相关操作能力。这是指艺术类学生在认知、感悟的基础上,应具备基本的艺术表达能力,即能通过各种形象将思维、观念外化出来,而这就要求掌握必须的艺术技能。这些素质的养成和能力的培养是其他教学内容无法取代的,是由艺术类课程的独特教育属性决定的。尤其是熟练操作电脑辅助设计软件是现代设计的必然要求,这也是与高职艺术类专业培养设计一线操作型人才的目标相适应的。
(三)构建多元的评价体系,检验课程改革成效
首先,“有效果”是课程改革的底线要求。课程结束时,学生是否能根据命题独立创作是目标。其具体表现为学生抛开课堂练习的案例,运用课堂所学新的知识,融入个人的创作思想,独立完成一个命题作业。其次,是否激发出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强烈欲望,是否产生了主动投入到学习的行为。最后,强调教学质效意识,也是教育公平政策的客观要求。在片面的课程改革评价方式指导下,教学过程中,学习好的、中间的、困难的学生真正得到教师关注的有多少?课程改革不是为培养几个优秀学生,不是为参加比赛获奖而提高学校知名度,而是让绝大部分学生通过课堂知识学习转化为就业的技能,最终实现本专业内就业。如果舍本逐末,就达不到这个基本培养目标,就失去课程改革的意义,损失社会钱财,反过来又影响到学校声誉。
新、奇、特不是评价课程改革的唯一标准,适用和实用,服务对象真正受益是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本质和基础。如教学过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学习效果考核的多样性;学生对教学反馈的满意度;教师实践教学项目的适用性;教师研究教学的深度;教师编撰教材的质量;用人单位对学生在该专业课程培养的技能方面的認可度等都是课程改革成效评价途径。其中,学生学习效果考核的多样性包括: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课程组评价,参加各类比赛等。
三、避免课程改革走入误区的对策探讨
(一)要有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
课程改革注重过程与方法,防止目标过高,但并非不要目标预设,而是在更高层次上强调教学目标,注重目标的规划性。理想化的目标,让学生感到高不可及,知难而退。它需要教师对教材的深度理解,对学情的深度把握,对教育环境的系统认识。没有目标,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可能就变成了随意性。恰当的教学目标设计对教学方式的匹配、教学程序的规划有明显的引导功能,同时对增加教师在教学活动的主导性、提高学生教学参与度上也都有好处。放弃目标设计,一味强调动态生成,容易使教学陷入混乱的境地。
(二)要强调选用教材的作用
课程改革将教材视为一种资源,倡导教师开发除教材之外的课程教学资源。但在资源开发实践中,我们却经常发现随意处理教材、“冷落教材”或“闲置教材”的现象,因此我认为必须重申教材的地位。教材是专业队伍编写、专门机构审定的资源,而且,新教材都融入了改革思想,是课程实施的主导资源和基本条件,如果被随意改变,大量补充教师自己开发的资源,尤其是许多课程实施者的能力并末达到相应水平,可能导致间接经验的不必要的流失。对教材改造的处理,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将教材作为教学的重要依靠,切不可舍本求末。我国传统教学在“理解大纲”、“吃透教材”、“钻研学情”等方面有着优秀的经验,应当好好总结。
(三)要重申必要的接受教学
在探究性学习盛行的今天,我们需要在反思探究实际意义的同时,认真研究传统的、有意义的接受式教学。无论在中国还是国外,有意义的接受式教学长盛不衰的关键就在于,这种教学是基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的教学、帮助学生接受系统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必要的联系,在这些方面意義重大,其做法值得发扬。同时,知识分为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知识的教学,需要不同的教学方式。艺术类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中,如培养学生艺术素养方面,只靠学生自己欣赏优秀作品,自主探究美学知识是不切实际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探究能力是有限的,老师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深度决定了学生在这些知识的学习中接受灌输式教学的必要性。
(四)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实施课程改革,师资是关键。不同的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与普通院校教师相比,艺术类高职院校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更全面。作为专业课教师,除了要有很高的艺术素养,还要有更强的艺术技能,即实践能力和操作水平。其知识和技能结构具有动态发展的特征,需要及时掌握和了解本专业当前的发展趋势和信息,自己的业务水平要与本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合拍。教师提高业务水平,不能仅仅依赖于书本,更主要的应当经常深入行业,调查市场需求,学习专业技能,积累教学案例,总结经验,不断更新知识,充实教学内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不能躺在已有的知识上一劳永逸;不能完全照搬他人的经验食古不化;不能盲目乱撞象个无头苍蝇,这样才能从源头上避免走入种种误区。
有教育的改革,就有课程改革,课程改革伴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而发展,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破”与“立”的过程,决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对于艺术类职业院校来说,各个专业有其不同的特点,我们要结合具体的专业课程,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寻找更好的改革切入点,让我们的艺术类专业课教学永远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2006(11).
[2]赫荣定.艺术设计教育定位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2003(21).
[3]袁文艺.《“后发”院校广告学专业教育调查》.教学研究新论[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李真(1971.12-),男,江苏徐州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教研室主任,高级工艺美术师,岗聘副教授,研究方向:影视广告。)
课程改革的实施给高职艺术类课堂教学带来了不少可喜的变化,在改革的大潮中确实涌现出一批“弄潮儿”,同时也衍生出了一些令人深思的现象及问题。当前高职艺术类课程改革中出现了教学目标理想化,教学方式形式化,评价标准片面化等趋向。
一、高职艺术类课程改革的误区
误区一:教学目标理想化,不切实际,没有抓住高职教育特点
目前,高职艺术类教学目标普遍定位太高,不切实际,混淆于研究型高等教育,失去高职教育特色。还有一种表现为过分强调目标的动态生成,没有明确的目标。
误区二:教学方式形式化,赶时髦、走形式,没有抓住艺术教学特点
课程改革本着面向就业市场具体岗位能力培养的目标,针对本课程具体的问题,提出新的变革措施,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内容、从教学方式到教学评价、从课程管理到教师发展等诸方面,要求课程实施者的观念和行为发生转变。但是,这些转变并非将“过去”和“现在”对立起来。如果实施“探究性学习”就不要“接受式学习”,倡导动态生成就不要预先设计,实践学生自主就不要教师引导,倡导艺术素养就不要表现技能的学习,如此下去,其对立的后果必然是课堂花哨、学生难以受益;而课堂教学最终也是顾此失彼、失去自我、不知所云。还有,其它课程行之有效的经验末必适合艺术类课程改革,正如邯郸学步,貌合神离。完全违背了教学方式变革的根本宗旨。
误区三:评价标准片面化,导致部分人急功近利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有些人没有理解课程改革的真实目的,没有了解教育服务对象的真实需求,没有转变教学单位的自我意识。当前艺术类课程改革的评价方式是:建个课程网站;拿出杜撰的教学项目;交出几份优秀临摹作业;佐证部分相关比赛获奖学生名单,这就完成了课程改革。没有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没有进行学生满意度、毕业生就业适应性,用人单位综合评价等内容的调查。有些院校更是急功近利,教学中只抓几个优秀学生,组织参加各类比赛,斩获个别小奖就认为教学有成效,这种评价方式以点代面,以偏概全,舍本逐末,遗害大多数学生的利益。
二、高职艺术类课程改革的定位与评价
(一)高职教育特点决定课程改革的目标定位
高等教育分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学术型,科研型的人才,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技术型、操作型和应用型的人才。社会对艺术类人才的需求是有着不同层次的,不同层次的人员对专业的理论掌握和技能能力要求是不一样的,我们不可能培养出所有层次的人才,人才培养目标是一个专业教学改革首要解决的问题。具体到课程改革,一门课程如果没有一个明确、合理的培养目标,根本就谈不上总体的人才培养的规格。作为高职艺术类教育,它面临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问题上一定要紧紧扣住高职教育的特点。艺术类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层次应该介于技术工人与设计师之间,在这两类人才之间必须有一种人才填充这个人才空间。我们的课程改革就是解决这一层次人才的特定专业技能培养的问题。
(二)艺术教育特点决定课程改革的教学方式和内容
艺术类的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体现创意思维的特点,保持艺术创作的个性和形式的多样性。简单地模仿一两个优秀案例,学生作业千人一面,没有自主创作思想,这完全违背了艺术教育的规律。课程改革要突出艺术类专业的特点,重视艺术素养培养和艺术技能训练相结合。不能过分强调艺术素养的提升,没有必备的专业操作技能的训练。高职艺术教育不能指望每个人都是艺术家,设计专家。另一方面,只注重专业操作技能的训练,没有必须的专业素养的培养,只能培养一般的技术工人,学生没有上升空间。
高职艺术类课程教学中主要锻炼学生三个方面的能力:第一,审美鉴赏、批评及其相关的心智能力。这需要教师在讲授时加强分析和引导。第二,艺术创造力及其创造性思维能力。每个学生的知识、阅历、性格、喜好和生活环境不同,最终作品的表现也应不相同,这是艺术教育最大的特点。第三,艺术表达能力及其相关操作能力。这是指艺术类学生在认知、感悟的基础上,应具备基本的艺术表达能力,即能通过各种形象将思维、观念外化出来,而这就要求掌握必须的艺术技能。这些素质的养成和能力的培养是其他教学内容无法取代的,是由艺术类课程的独特教育属性决定的。尤其是熟练操作电脑辅助设计软件是现代设计的必然要求,这也是与高职艺术类专业培养设计一线操作型人才的目标相适应的。
(三)构建多元的评价体系,检验课程改革成效
首先,“有效果”是课程改革的底线要求。课程结束时,学生是否能根据命题独立创作是目标。其具体表现为学生抛开课堂练习的案例,运用课堂所学新的知识,融入个人的创作思想,独立完成一个命题作业。其次,是否激发出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强烈欲望,是否产生了主动投入到学习的行为。最后,强调教学质效意识,也是教育公平政策的客观要求。在片面的课程改革评价方式指导下,教学过程中,学习好的、中间的、困难的学生真正得到教师关注的有多少?课程改革不是为培养几个优秀学生,不是为参加比赛获奖而提高学校知名度,而是让绝大部分学生通过课堂知识学习转化为就业的技能,最终实现本专业内就业。如果舍本逐末,就达不到这个基本培养目标,就失去课程改革的意义,损失社会钱财,反过来又影响到学校声誉。
新、奇、特不是评价课程改革的唯一标准,适用和实用,服务对象真正受益是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本质和基础。如教学过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学习效果考核的多样性;学生对教学反馈的满意度;教师实践教学项目的适用性;教师研究教学的深度;教师编撰教材的质量;用人单位对学生在该专业课程培养的技能方面的認可度等都是课程改革成效评价途径。其中,学生学习效果考核的多样性包括: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课程组评价,参加各类比赛等。
三、避免课程改革走入误区的对策探讨
(一)要有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
课程改革注重过程与方法,防止目标过高,但并非不要目标预设,而是在更高层次上强调教学目标,注重目标的规划性。理想化的目标,让学生感到高不可及,知难而退。它需要教师对教材的深度理解,对学情的深度把握,对教育环境的系统认识。没有目标,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可能就变成了随意性。恰当的教学目标设计对教学方式的匹配、教学程序的规划有明显的引导功能,同时对增加教师在教学活动的主导性、提高学生教学参与度上也都有好处。放弃目标设计,一味强调动态生成,容易使教学陷入混乱的境地。
(二)要强调选用教材的作用
课程改革将教材视为一种资源,倡导教师开发除教材之外的课程教学资源。但在资源开发实践中,我们却经常发现随意处理教材、“冷落教材”或“闲置教材”的现象,因此我认为必须重申教材的地位。教材是专业队伍编写、专门机构审定的资源,而且,新教材都融入了改革思想,是课程实施的主导资源和基本条件,如果被随意改变,大量补充教师自己开发的资源,尤其是许多课程实施者的能力并末达到相应水平,可能导致间接经验的不必要的流失。对教材改造的处理,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将教材作为教学的重要依靠,切不可舍本求末。我国传统教学在“理解大纲”、“吃透教材”、“钻研学情”等方面有着优秀的经验,应当好好总结。
(三)要重申必要的接受教学
在探究性学习盛行的今天,我们需要在反思探究实际意义的同时,认真研究传统的、有意义的接受式教学。无论在中国还是国外,有意义的接受式教学长盛不衰的关键就在于,这种教学是基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的教学、帮助学生接受系统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必要的联系,在这些方面意義重大,其做法值得发扬。同时,知识分为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知识的教学,需要不同的教学方式。艺术类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中,如培养学生艺术素养方面,只靠学生自己欣赏优秀作品,自主探究美学知识是不切实际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探究能力是有限的,老师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深度决定了学生在这些知识的学习中接受灌输式教学的必要性。
(四)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实施课程改革,师资是关键。不同的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与普通院校教师相比,艺术类高职院校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更全面。作为专业课教师,除了要有很高的艺术素养,还要有更强的艺术技能,即实践能力和操作水平。其知识和技能结构具有动态发展的特征,需要及时掌握和了解本专业当前的发展趋势和信息,自己的业务水平要与本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合拍。教师提高业务水平,不能仅仅依赖于书本,更主要的应当经常深入行业,调查市场需求,学习专业技能,积累教学案例,总结经验,不断更新知识,充实教学内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不能躺在已有的知识上一劳永逸;不能完全照搬他人的经验食古不化;不能盲目乱撞象个无头苍蝇,这样才能从源头上避免走入种种误区。
有教育的改革,就有课程改革,课程改革伴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而发展,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破”与“立”的过程,决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对于艺术类职业院校来说,各个专业有其不同的特点,我们要结合具体的专业课程,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寻找更好的改革切入点,让我们的艺术类专业课教学永远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2006(11).
[2]赫荣定.艺术设计教育定位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2003(21).
[3]袁文艺.《“后发”院校广告学专业教育调查》.教学研究新论[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李真(1971.12-),男,江苏徐州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教研室主任,高级工艺美术师,岗聘副教授,研究方向:影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