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刚刚迈入2016年的当口,一场由沙特处决什叶派教士引起的断绝外交风波,将我们的视线引回了这对中东老冤家身上。
不知从何时开始,中东的局势就成为了永远不会被冷落的话题——从上个世纪的5次中东战争,到如今纷纷扰扰的巴以冲突;从伊拉克和伊朗之间的战场交锋,再到后来的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从拉登治下的“基地”组织,再到现在肆虐于叙利亚和伊拉克的IS。
诸多战争杀伐背后,沙特阿拉伯与伊朗——这对分别代表逊尼派和什叶派的宿敌之间的明争暗斗,往往为我们所自动忽略。然而,在刚刚迈入2016年的当口,一场由沙特处决什叶派教士引起的断绝外交风波,将我们的视线引回了这对中东老冤家身上。
处决教士
什叶派教士谢赫·尼米尔,正是引发此次风波的导火索。
谢赫·尼米尔,本名尼姆尔·巴克尔·尼米尔,1959年出生于沙特东部什叶派聚居区盖提夫省的阿瓦米亚市,是沙特阿拉伯东部省的一名伊斯兰教什叶派教士。1980年,尼米尔赴伊朗和叙利亚学习,于1994年回到沙特。尼米尔宣扬宗教自由,强调维护沙特什叶派的权益,因而受到什叶派的欢迎。同时,他反对沙特王室的统治——他曾多次批评沙特阿拉伯政府缺乏活力的政策,因而广受年轻人支持。
尼米尔曾向政府要求在沙特阿拉伯举行自由选举,因而与沙特当局关系紧张,他本人也受到过情报部门的多次约谈,甚至数次被捕。据半岛电视台报道,在2004、2006年,尼米尔均曾为沙特当局所逮捕,他声称在2006年被捕期间被沙特秘密警察殴打。尽管每次拘捕时间都不长,但从其多次被捕的经历即可看出沙特政府对此人的忌惮。
2009年,尼米尔再次批评沙特政府,并提出建议,如果沙特政府不改善被歧视的什叶派教徒的待遇,东部省便应该独立。此举导致政府对他发出通缉令,最终导致他和另外35人被拘捕。
值得一提的是,据尼米尔的亲人和朋友表示,尼米尔支持和平示威,反对任何反政府暴力行为。尼米尔曾表示,对政府发出的反对声音要比武器更为有效,因为政府会从武器战争中获益。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发,在中东局势动荡、沙特发生骚乱之时,尼米尔公开发声支持沙特反政府示威者,呼吁示威者以“语言的轰鸣”而非暴力抵抗警察,并希望通过和平方式,结束沙特王室统治。当时,他还预测如果逊尼派政府对于什叶派的打压持续,沙特的统治将会被推翻。
被《卫报》视为“在起义中居领导角色”的尼米尔于2012年7月再次被捕,被捕时身中多枪,由此引发最终导致3人丧生的大型示威抗议。2014年10月,沙特当局以尼米尔试图从沙特国内寻求“外国干预”、“煽动叛乱”等罪名,判处其死刑。此后,这位什叶派神职人员中级别最高的阿亚图拉,就一直处于被沙特当局关押的状态。
2016年1月2日,沙特阿拉伯内政部发布声明说,该国司法机关当天处决了47名犯有恐怖主义罪行的囚犯。据报道,声明称,这47人违反伊斯兰教规、煽动教派间仇恨与暴力、破坏沙特国家安全与稳定,经沙特最高法院和国王萨勒曼批准,这些犯罪分子伏法。沙特内政部还表示,被处决的47名囚犯大多参与了2003年至2006年间“基地”组织策划发动的袭击事件,除一名埃及人和一名乍得人外,其余都是沙特人。
而这47名被处决者中,恰恰包括被关押了两年之久的尼米尔。此举引起了另外一个中东大国——什叶派主导的伊朗方面大为不满,伊朗外交部当天就此向沙特提出了强烈谴责,伊朗外交部发言人贾比尔·安萨里1月2日说,这“只表明(沙特)是多么轻率和不负责任”。伊朗议长则说,这一处决将让沙特陷入“大漩涡”,“沙特将无法通过这一大漩涡”。伊朗外交部当天还特地召见了沙特使节进行抗议。
与此同时,据俄罗斯“卫星”新闻通讯社报道,伊朗民众2日晚在德黑兰的沙特驻伊朗大使馆以及马什哈德的沙特领事馆前举行示威活动。有目击者称,愤怒的示威者高喊着“打倒沙特”的口号,两处地方的沙特国旗均被扯下。伊朗方面出动了大量的防暴警察和安全人员,试图驱散示威人群,有约40人被逮捕。
伊朗警方高官侯赛因·萨吉迪尼亚在接受伊朗塔斯尼姆社的采访时则表示,部分示威民众冲击大使馆,向使馆内投掷燃烧弹,致使使馆部分区域起火。不少抗议者甚至直接闯入使馆内,打砸门窗,毁坏使馆内的家具和建筑,现场浓烟滚滚,十分混乱。
此外,在伊斯兰世界的多个国家,都爆发了针对沙特处决囚犯行为的抗议。在沙特东部的什叶派聚居区阿瓦米亚,有示威者手持尼米尔的照片,沿途高叫口号,要求执政的沙特王室下台。沙特警方已在多个地区加强保安,防止冲突发生。
在伊拉克,不管是逊尼派,还是什叶派官员,都一致批评沙特此举铸成大错,不遵守赦免尼米尔等人的承诺,将为地区的宗派暴力冲突火上加油。4日,包括巴士拉、卡尔巴拉、纳杰夫和首都巴格达在内的多座城市,均有数千人举行抗议集会。
3日,印控克什米尔的避暑胜地斯利那加,成百上千的民众走上街头,高举伊斯兰教的旗帜,同时高喊沙特王室下台的口号。4日,印度北部城市勒克瑙也发生了大规模的抗议集会,抗议者们举着带有谢赫·尼米尔照片的标语牌,高喊口号反对沙特政权及其主要支持者——美国和以色列。 在巴基斯坦,一批什叶派的伊斯兰学者,在最大城市卡拉奇的街头举行示威,谴责沙特处决尼米尔的行为,并促请人权组织介入。巴林首都麦纳麦,也有大批民众游行抗议,并高喊反政府口号,许久才和平散去。
断交风波
尽管在沙特使馆遭受冲击事件发生的后一天,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安萨里即呼吁示威者保持冷静克制、尊重沙特的外交设施,尽管伊朗总统鲁哈尼也表示焚烧沙特使馆是“极端分子”作为,但是,这些显然无法阻止伊朗、沙特两国的外交关系急剧走向恶化。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3日在个人网站上警告沙特将面临“真主的复仇”、“这名宗教人士的血债很快将被偿还”,并称尼姆尔是反抗沙特逊尼派政权而被处死的烈士。伊朗革命卫队3日则发表声明说,沙特的“野蛮暴行”和“伊斯兰国”(IS)武装分子无异。
沙特方面也是毫不示弱,就在1月2日,针对伊朗外交部的强烈谴责,沙特也召见了伊朗大使,抗议伊朗当局的批评性言论。沙特通讯社援引沙特外交部的声明报道称,伊朗对沙特司法系统的批评是“公然干涉”沙特内政。沙特还要求伊朗政府按照相关国际公约,保护沙特驻伊朗使领馆和工作人员的安全,使其免遭可能的敌意行为的伤害。
沙特阿拉伯外交大臣朱拜尔则毫不客气地指责伊朗长期以来在沙特等阿拉伯国家支持和培训恐怖分子,以达到破坏这些国家安全的目的。他表示,沙特将采取一切手段回击伊朗的威胁。
这仅仅是个开始,两国之间的口水仗在之后不断升级,终于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1月3日,沙特外交大臣朱拜尔宣布沙特与伊朗断交,并勒令伊朗外交使团及相关机构于48小时内离开沙特国境;而后,同属海湾国家的巴林宣布与伊朗断交,阿联酋宣布降低与伊朗的外交级别,仅保留经济上的联系;非洲的苏丹也几乎同一时间宣布与伊朗断交,并宣布驱逐伊朗驻苏丹大使。
外交纠纷的不断发酵最终演变为军事上的摩擦。据伊通社当地时间7日报道,伊朗外交部称由沙特主导的多国联军在于6日晚间对也门首都萨那的空袭中,“蓄意”袭击了伊朗驻也门大使馆,并造成了数名使馆工作人员伤亡,要求沙特政府必须对这一事件负责,并对所有人员和财产损失给予赔偿。另据法新社报道,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安萨里当天向媒体表示,“沙特这一‘深思熟虑’的空袭行动违反了所有国际公约中保护外交人员的规定”。
当天晚些时候,伊朗副外长阿卜杜拉·希扬表示,伊朗单就本国驻也门使馆遭到破坏一事,将向联合国提交一份正式的报告。她说:“我们很遗憾,原本只是一小部分伊朗人在沙特驻伊朗使馆的无心之举,沙特却将它演变成了一场政治风波,沙特的官员毫无忌惮地对我们驻也门使馆所在的区域发动袭击。”
针对伊朗的指控,同日,沙特领导的多国联军经过调查后称联军6日晚没有对伊朗大使馆及其周边发动任何军事行动,而且,调查确认伊朗驻也门大使馆建筑安然无恙,没有任何损坏,言下之意就是——伊朗的指控是谎言。来自英国《卫报》的消息称,沙特联军发言人艾哈迈德7日表示,6日夜间,沙特主导的联军在萨那实施空袭,以打击胡塞武装针对沙特的火箭发射装置。艾哈迈德称,联军此前已要求所有国家提供其使领馆所在方位的坐标,并说“根据胡塞武装提供的信息提出指责不足为信”。另据萨那当地的目击者称,从外观看,伊朗大使馆建筑并无明显受损痕迹。
双方各执一词,事实真相不论如何,两国的梁子算是越结越深了,并且大有延伸到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趋势。7日,伊朗总统鲁哈尼主持内阁会议,决定禁止所有沙特产品进口,同时禁止伊朗公民到位于沙特的圣城麦加朝圣,直至另行通知。
沙特方面也是一不做二不休,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消息,沙特在断绝了与伊朗的外交关系之后,出于安全考虑,又干脆切断了和伊朗的空中联络。
两个中东地区大国的争斗,无疑给本就复杂的中东形势,带来了更多不确定的因素。
不仅是宗教纷争
视线回到被处决的什叶派教士尼米尔身上。沙特处决他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此人在沙特国内的什叶派中拥有极高的威望——在逊尼派占主导的沙特阿拉伯,尼米尔被当作该国被边缘化的什叶派争取权力的斗士,被视为年轻一代活动家的领导人物。
先前也提到了尼米尔在沙特国内的所作所为,以及沙特对其的态度。可以这么说,在沙特王室眼中,这个推崇民主选举、引领少数派斗争并且十分希望推翻沙特王室统治的什叶派阿亚拉图,是个十足的“刺儿头”。沙特借口恐怖主义的罪名除掉此人,事实上并不足为奇。
尽管同出一脉,逊尼派与什叶派的嫌隙古已有之,自从16世纪以什叶派伊斯兰教为国教的萨非王朝统治波斯高原之后,两个分支的争斗数百年来便从未曾停歇。尼米尔之死所引起的风波,很明显是沙特所代表的逊尼派穆斯林与伊朗所代表的什叶派穆斯林之间争斗的一次典型事例。
然而,这不仅仅是宗教纷争,更是当代中东地缘政治的缩影。中东多年以来的主导权掌握在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以及伊朗三国之间,伊拉克在多次战争之后元气大伤,因而局面某种程度上变成了沙特与伊朗之间的角力。这一局面在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发,中东各国普遍发生政局动荡之后,显得尤为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维基解密公布的电报信息,2008年尼米尔与美国外交官会面时,曾试图与德黑兰保持距离。他认为,伊朗和其他国家一样,都是出于自身利益来行动。沙特的什叶派穆斯林不应该期待伊朗因为宗教派别的原因而给予支持。尼米尔刻意与伊朗保持距离的做法不仅仅是为了自保,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沙特与伊朗之间的矛盾不仅仅由于宗教派别。
不知从何时开始,中东的局势就成为了永远不会被冷落的话题——从上个世纪的5次中东战争,到如今纷纷扰扰的巴以冲突;从伊拉克和伊朗之间的战场交锋,再到后来的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从拉登治下的“基地”组织,再到现在肆虐于叙利亚和伊拉克的IS。
诸多战争杀伐背后,沙特阿拉伯与伊朗——这对分别代表逊尼派和什叶派的宿敌之间的明争暗斗,往往为我们所自动忽略。然而,在刚刚迈入2016年的当口,一场由沙特处决什叶派教士引起的断绝外交风波,将我们的视线引回了这对中东老冤家身上。
处决教士
什叶派教士谢赫·尼米尔,正是引发此次风波的导火索。
谢赫·尼米尔,本名尼姆尔·巴克尔·尼米尔,1959年出生于沙特东部什叶派聚居区盖提夫省的阿瓦米亚市,是沙特阿拉伯东部省的一名伊斯兰教什叶派教士。1980年,尼米尔赴伊朗和叙利亚学习,于1994年回到沙特。尼米尔宣扬宗教自由,强调维护沙特什叶派的权益,因而受到什叶派的欢迎。同时,他反对沙特王室的统治——他曾多次批评沙特阿拉伯政府缺乏活力的政策,因而广受年轻人支持。
尼米尔曾向政府要求在沙特阿拉伯举行自由选举,因而与沙特当局关系紧张,他本人也受到过情报部门的多次约谈,甚至数次被捕。据半岛电视台报道,在2004、2006年,尼米尔均曾为沙特当局所逮捕,他声称在2006年被捕期间被沙特秘密警察殴打。尽管每次拘捕时间都不长,但从其多次被捕的经历即可看出沙特政府对此人的忌惮。
2009年,尼米尔再次批评沙特政府,并提出建议,如果沙特政府不改善被歧视的什叶派教徒的待遇,东部省便应该独立。此举导致政府对他发出通缉令,最终导致他和另外35人被拘捕。
值得一提的是,据尼米尔的亲人和朋友表示,尼米尔支持和平示威,反对任何反政府暴力行为。尼米尔曾表示,对政府发出的反对声音要比武器更为有效,因为政府会从武器战争中获益。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发,在中东局势动荡、沙特发生骚乱之时,尼米尔公开发声支持沙特反政府示威者,呼吁示威者以“语言的轰鸣”而非暴力抵抗警察,并希望通过和平方式,结束沙特王室统治。当时,他还预测如果逊尼派政府对于什叶派的打压持续,沙特的统治将会被推翻。
被《卫报》视为“在起义中居领导角色”的尼米尔于2012年7月再次被捕,被捕时身中多枪,由此引发最终导致3人丧生的大型示威抗议。2014年10月,沙特当局以尼米尔试图从沙特国内寻求“外国干预”、“煽动叛乱”等罪名,判处其死刑。此后,这位什叶派神职人员中级别最高的阿亚图拉,就一直处于被沙特当局关押的状态。
2016年1月2日,沙特阿拉伯内政部发布声明说,该国司法机关当天处决了47名犯有恐怖主义罪行的囚犯。据报道,声明称,这47人违反伊斯兰教规、煽动教派间仇恨与暴力、破坏沙特国家安全与稳定,经沙特最高法院和国王萨勒曼批准,这些犯罪分子伏法。沙特内政部还表示,被处决的47名囚犯大多参与了2003年至2006年间“基地”组织策划发动的袭击事件,除一名埃及人和一名乍得人外,其余都是沙特人。
而这47名被处决者中,恰恰包括被关押了两年之久的尼米尔。此举引起了另外一个中东大国——什叶派主导的伊朗方面大为不满,伊朗外交部当天就此向沙特提出了强烈谴责,伊朗外交部发言人贾比尔·安萨里1月2日说,这“只表明(沙特)是多么轻率和不负责任”。伊朗议长则说,这一处决将让沙特陷入“大漩涡”,“沙特将无法通过这一大漩涡”。伊朗外交部当天还特地召见了沙特使节进行抗议。
与此同时,据俄罗斯“卫星”新闻通讯社报道,伊朗民众2日晚在德黑兰的沙特驻伊朗大使馆以及马什哈德的沙特领事馆前举行示威活动。有目击者称,愤怒的示威者高喊着“打倒沙特”的口号,两处地方的沙特国旗均被扯下。伊朗方面出动了大量的防暴警察和安全人员,试图驱散示威人群,有约40人被逮捕。
伊朗警方高官侯赛因·萨吉迪尼亚在接受伊朗塔斯尼姆社的采访时则表示,部分示威民众冲击大使馆,向使馆内投掷燃烧弹,致使使馆部分区域起火。不少抗议者甚至直接闯入使馆内,打砸门窗,毁坏使馆内的家具和建筑,现场浓烟滚滚,十分混乱。
此外,在伊斯兰世界的多个国家,都爆发了针对沙特处决囚犯行为的抗议。在沙特东部的什叶派聚居区阿瓦米亚,有示威者手持尼米尔的照片,沿途高叫口号,要求执政的沙特王室下台。沙特警方已在多个地区加强保安,防止冲突发生。
在伊拉克,不管是逊尼派,还是什叶派官员,都一致批评沙特此举铸成大错,不遵守赦免尼米尔等人的承诺,将为地区的宗派暴力冲突火上加油。4日,包括巴士拉、卡尔巴拉、纳杰夫和首都巴格达在内的多座城市,均有数千人举行抗议集会。
3日,印控克什米尔的避暑胜地斯利那加,成百上千的民众走上街头,高举伊斯兰教的旗帜,同时高喊沙特王室下台的口号。4日,印度北部城市勒克瑙也发生了大规模的抗议集会,抗议者们举着带有谢赫·尼米尔照片的标语牌,高喊口号反对沙特政权及其主要支持者——美国和以色列。 在巴基斯坦,一批什叶派的伊斯兰学者,在最大城市卡拉奇的街头举行示威,谴责沙特处决尼米尔的行为,并促请人权组织介入。巴林首都麦纳麦,也有大批民众游行抗议,并高喊反政府口号,许久才和平散去。
断交风波
尽管在沙特使馆遭受冲击事件发生的后一天,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安萨里即呼吁示威者保持冷静克制、尊重沙特的外交设施,尽管伊朗总统鲁哈尼也表示焚烧沙特使馆是“极端分子”作为,但是,这些显然无法阻止伊朗、沙特两国的外交关系急剧走向恶化。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3日在个人网站上警告沙特将面临“真主的复仇”、“这名宗教人士的血债很快将被偿还”,并称尼姆尔是反抗沙特逊尼派政权而被处死的烈士。伊朗革命卫队3日则发表声明说,沙特的“野蛮暴行”和“伊斯兰国”(IS)武装分子无异。
沙特方面也是毫不示弱,就在1月2日,针对伊朗外交部的强烈谴责,沙特也召见了伊朗大使,抗议伊朗当局的批评性言论。沙特通讯社援引沙特外交部的声明报道称,伊朗对沙特司法系统的批评是“公然干涉”沙特内政。沙特还要求伊朗政府按照相关国际公约,保护沙特驻伊朗使领馆和工作人员的安全,使其免遭可能的敌意行为的伤害。
沙特阿拉伯外交大臣朱拜尔则毫不客气地指责伊朗长期以来在沙特等阿拉伯国家支持和培训恐怖分子,以达到破坏这些国家安全的目的。他表示,沙特将采取一切手段回击伊朗的威胁。
这仅仅是个开始,两国之间的口水仗在之后不断升级,终于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1月3日,沙特外交大臣朱拜尔宣布沙特与伊朗断交,并勒令伊朗外交使团及相关机构于48小时内离开沙特国境;而后,同属海湾国家的巴林宣布与伊朗断交,阿联酋宣布降低与伊朗的外交级别,仅保留经济上的联系;非洲的苏丹也几乎同一时间宣布与伊朗断交,并宣布驱逐伊朗驻苏丹大使。
外交纠纷的不断发酵最终演变为军事上的摩擦。据伊通社当地时间7日报道,伊朗外交部称由沙特主导的多国联军在于6日晚间对也门首都萨那的空袭中,“蓄意”袭击了伊朗驻也门大使馆,并造成了数名使馆工作人员伤亡,要求沙特政府必须对这一事件负责,并对所有人员和财产损失给予赔偿。另据法新社报道,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安萨里当天向媒体表示,“沙特这一‘深思熟虑’的空袭行动违反了所有国际公约中保护外交人员的规定”。
当天晚些时候,伊朗副外长阿卜杜拉·希扬表示,伊朗单就本国驻也门使馆遭到破坏一事,将向联合国提交一份正式的报告。她说:“我们很遗憾,原本只是一小部分伊朗人在沙特驻伊朗使馆的无心之举,沙特却将它演变成了一场政治风波,沙特的官员毫无忌惮地对我们驻也门使馆所在的区域发动袭击。”
针对伊朗的指控,同日,沙特领导的多国联军经过调查后称联军6日晚没有对伊朗大使馆及其周边发动任何军事行动,而且,调查确认伊朗驻也门大使馆建筑安然无恙,没有任何损坏,言下之意就是——伊朗的指控是谎言。来自英国《卫报》的消息称,沙特联军发言人艾哈迈德7日表示,6日夜间,沙特主导的联军在萨那实施空袭,以打击胡塞武装针对沙特的火箭发射装置。艾哈迈德称,联军此前已要求所有国家提供其使领馆所在方位的坐标,并说“根据胡塞武装提供的信息提出指责不足为信”。另据萨那当地的目击者称,从外观看,伊朗大使馆建筑并无明显受损痕迹。
双方各执一词,事实真相不论如何,两国的梁子算是越结越深了,并且大有延伸到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趋势。7日,伊朗总统鲁哈尼主持内阁会议,决定禁止所有沙特产品进口,同时禁止伊朗公民到位于沙特的圣城麦加朝圣,直至另行通知。
沙特方面也是一不做二不休,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消息,沙特在断绝了与伊朗的外交关系之后,出于安全考虑,又干脆切断了和伊朗的空中联络。
两个中东地区大国的争斗,无疑给本就复杂的中东形势,带来了更多不确定的因素。
不仅是宗教纷争
视线回到被处决的什叶派教士尼米尔身上。沙特处决他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此人在沙特国内的什叶派中拥有极高的威望——在逊尼派占主导的沙特阿拉伯,尼米尔被当作该国被边缘化的什叶派争取权力的斗士,被视为年轻一代活动家的领导人物。
先前也提到了尼米尔在沙特国内的所作所为,以及沙特对其的态度。可以这么说,在沙特王室眼中,这个推崇民主选举、引领少数派斗争并且十分希望推翻沙特王室统治的什叶派阿亚拉图,是个十足的“刺儿头”。沙特借口恐怖主义的罪名除掉此人,事实上并不足为奇。
尽管同出一脉,逊尼派与什叶派的嫌隙古已有之,自从16世纪以什叶派伊斯兰教为国教的萨非王朝统治波斯高原之后,两个分支的争斗数百年来便从未曾停歇。尼米尔之死所引起的风波,很明显是沙特所代表的逊尼派穆斯林与伊朗所代表的什叶派穆斯林之间争斗的一次典型事例。
然而,这不仅仅是宗教纷争,更是当代中东地缘政治的缩影。中东多年以来的主导权掌握在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以及伊朗三国之间,伊拉克在多次战争之后元气大伤,因而局面某种程度上变成了沙特与伊朗之间的角力。这一局面在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发,中东各国普遍发生政局动荡之后,显得尤为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维基解密公布的电报信息,2008年尼米尔与美国外交官会面时,曾试图与德黑兰保持距离。他认为,伊朗和其他国家一样,都是出于自身利益来行动。沙特的什叶派穆斯林不应该期待伊朗因为宗教派别的原因而给予支持。尼米尔刻意与伊朗保持距离的做法不仅仅是为了自保,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沙特与伊朗之间的矛盾不仅仅由于宗教派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