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西州都兰古墓群的发掘成果问世,引起了中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古墓群的外延不断扩大,现已覆盖了全柴达木地区,古墓总数已愈两千;出土文物也愈加丰富多彩,其文化蕴含也愈加深厚。凸现了青海古文化的灿烂、博大和独特。但令人遗憾的是古墓发掘已有了廿多个年头,古墓群的文化归属至今还悬而未决。是吐蕃墓还是吐谷浑墓?事关科学研究的宗旨,古墓群史学价值取向及偌大一份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因此,不避浅陋,再三陈叙一得已见,以求各方同仁赐教。
1、问题的提出
1983年,在许新国先生的主持下,省考古队对都兰热水血渭一号大墓开始发掘。不久,都兰发现“吐蕃墓”的说法即见著媒体。从此,一锤定音。“都兰吐蕃墓”即成为两千余座古墓的学术专用称谓。频频见于我国媒体、官方文件、学术论文。新国先生陆续发表了 《都兰吐蕃墓出土的动物银器》、《郭里木吐蕃墓葬棺板画》等长篇论文,进一步肯定和加固了古墓群为吐蕃墓的学术观点。
笔者根据媒体报道,最初也相信了吐蕃之说。但是在经过了一番较为深入的研究后,始觉都兰古墓群的一部分虽与吐蕃有着关联,但并不是吐蕃墓,更不属于吐蕃文化。为此,我们写了题为《吐谷浑古国寻觅录》一文,发表在《柴达木开发研究》1989年第5期上。文中第一次明确提出都兰古墓群应属吐谷浑而非吐蕃的见解。并从吐谷浑、吐蕃(下简称“两吐”)的政治中心,出土文物的文化特征、文化融合的规律等几个方面加以了论证。文中还提出都兰古墓群即为吐谷浑王国墓葬的观点。
1998年许先生发表《寻找遗失的“王国”——都兰吐蕃墓葬的发现与发掘》一文。(下文简称《寻文》)全面总结和论述了血渭一号大墓的各个方面,也提到了都兰古墓群与灭国后的吐谷浑的某些关系。但对灭国前的吐谷浑国未作具体的论述。我们认为这样做至少是欠周详的。如此大规模的文化遗产,只发掘了一座墓之后,即刻就作出文化属性的定名似有些仓促。
2、时间空间上的不同
公元四世纪初,辽东鲜卑慕容部大首领吐谷诨率所部西迁,辗转数千里来到西北。并渐次征服了今甘南、川西北及青海等地的羌、氐各族。其孙叶延于公元329年在白兰正式建立政权。白兰为吐谷浑人的战略大后方。其地望中外学者进行过长期而热烈的争论,随着都兰古墓群的问世而尘埃落定。因为多数学者已认同的白兰就是今都兰热水、沟里、香加及布尔汗布达山以南的广大地域。都兰古墓有三个相对集中的地方:一是热水;二是沟里;三是夏日哈。这正好可作沟里是白兰中心的佐证。
吐谷浑国是中国历史上雄居青藏高原的泱泱大国。建国350年。于唐龙朔三年(公元663年)为吐蕃所灭,但又以吐蕃治下邦国的形式存在至吐蕃政权崩溃。吐谷浑鼎盛时期,地跨今甘南、川西北、青海大部和新疆的南部。
吐蕃是在贞观八年(634年)以朝贡的方式,始与唐王朝有了联系。663年攻灭吐谷浑后才全面进入青海地区。吐蕃政权在青海的存在只有176年。上面几个基本数据在研究“两吐”关系时一定要有把握,否则就会作出一些令人困惑的判断。如今建立在都兰县城的“吐蕃·吐谷浑文化中心”就是一例。为此,藏学家谢佐先生著文指出:“将吐蕃和吐谷浑文化的先后时空颠倒,我觉得大可不必。”
3、“两吐”的政治军事中心
吐谷浑进入青藏高原后,至拾寅(452年)始在伏罗川,即今柴达木盆地香日德地区正式建立了吐谷浑国的第一座都城。《南史·河南传》记:“拾寅立,起城池、筑宫殿,其小王并立宅。”《资治通鉴》也有相同的记载,并注“居伏罗川,犹未敢离白兰之险。”
香日德地区有古城遗址三处。拾寅所建的都城就在今香日德镇范围内。1957年时,古城的东城墙和部分南北城墙尚在,东城墙长约300公尺,城外有一道宽8米的护城河痕迹。城东南有一高大的烽火台。这是青海众多古城中少见的城防建筑。其后逐年平整土地,古城墙最终消失。在这个过程中,古城内外曾挖出过大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物,可惜当时受环境所限,这些文物都没有保存下来。至1980年,河东社员孔宪文在平地时还从一排古墓中挖出桦树皮做的箭筒五个,皮质嵌铜护板铠甲五副。以香日德为中心,半径400公里内,绝不产桦树。因此,此箭简为吐谷浑人从东北老家带来的可能性极大。
此城在史书上有明确的记载。北魏神龟元年(518年)北魏实际执政者冯大后遣僧人宋云一行出使西域。记有“初发京师,酉行四十日至赤岭,日月山,即国之西疆也……发赤岭西行二十三日,渡流沙,至吐谷浑国。路中甚寒,多侥风雪,飞沙走砾,举目皆满。唯吐谷浑城左右暖于余处。其国有文字,况同魏,风俗政治多为夷法。”这条精确的信史,将吐谷浑都城定格在了香日德镇。香日德古城距白兰(沟里)30—100公里。距科肖图大祭祀台、热水古墓群直线路程为10—20公里。此处草原肥沃,峰峦峻秀,所以吐谷浑人就将此处选为埋葬祖先的风水宝地,颇合古制。因为自商周以来,帝王的陵墓均选在离都城不远之处,以便于祭祀。至夸吕时,吐谷浑走向鼎盛。夸昌便在青海湖西岸建立了吐谷浑第二座国都伏俟城。由于连年发生战争,每战必败,败而逃往柴达木老家,故伏俟城内外均无古墓发现。由此,可以推定都兰香日德为吐谷浑国的政治中心,热水为祖宗墓葬的中心。
吐蕃王朝建立时,其政治中心就在逻些(拉萨)。此地距香日德1600公里,吐蕃攻灭吐谷浑后,即在河西走廊、河湟谷地建立了强大的军事中心。此两处地方距香日德少说也有千里之遥,古代乏车桥之利,行程倍增于今,说吐蕃在香日德、热水建立了墓葬中心,用牛马驮着下世的先人,跋涉数千里来此行“聚族而葬”之礼怕有悖常理。
4、文化及葬制上的异同
吐谷浑在辽东时就接受了大量的汉文化。在膏藏高原立国之后,“倾慕华风”依旧。成为吐谷浑文化的一大特征。反映在莽制上,吐谷浑人很早就行棺葬。第二世国王吐廷遇刺临死时交待臣下:“吾气绝,棺敛讫,速保白兰。”吐谷浑人仿汉族葬制,在棺木上绘死者生前事迹及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讲究风水,一号大墓选在两面山势如一大鹏翼护之地。麻雅后山大墓选址在二龙戏珠形胜之境。一号大墓、科肖图祭祖台及目前尚存墓门的大小墓葬。其墓门均对着东北方向,和汉族靠山面滩的葬制有显著的不同。就连伏俟城的城门也是开在朝东北的方向。其文化意象明白无二,即吐谷浑不志故土之意。
吐蕃的葬俗最早为野莽。随着社会的发展,吐蕃的统治阶级中开始行土莽《旧唐书·吐蕃传》载:“其赞普死,以人殉葬、衣服珍玩及尝所乘马、弓剑之类,皆悉埋之。仍于墓上起大室,立土 堆,插杂木为祠祭之所。”到吐蕃王朝建立之后,吐蕃莽俗改为了塔莽、火葬、天葬、土葬、水葬五种葬制。塔葬为高层僧侣所专有,火葬为上层僧人和贵族,天葬属一般平民,均不封土起墓。水葬、土葬,为最卑残者、凶死、恶疾而亡者的葬式。这种大起伏的变化和松赞干布时代佛教在吐蕃的兴起有着直接的关系。藏学家吴均先生在其所著《藏族的天葬与所谓“戴天头”》一文中写遭,在吐蕃王国即松赞干布时代,代表佛教意识形态的种种说法,就逐渐成为藏区的风俗,它反映在葬仪上,就按佛教教仅,兴起了塔葬、火葬与天葬等阶级等级更加森严的仪式。”并在伦理上把天葬推至“悲慧双修”的最高境界。而山南地区的藏王陵,为吐蕃后人习汉制,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
热水一号大墓中出土古藏文木筒和开元钱以此断代,此墓应成于713—741年之间。此一时段,佛教已在吐蕃地区大兴,王族贵青已无土葬的可能。都兰各大型古墓中也从未发现有人殉的痕迹。吐蕃行土葬与本教有密切的关系,反映在葬制上,有很多繁缛的仪轨。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被视为神圣象征的雍仲图像卍无处不在,在葬仪中尸体必须放在图案之上。而从一具尸骨面部揭下来的萨满巫师面罩及用狗祭祀天地祖宗;行衣冠冢、垒招魂空墓,以石击人而死的尸骨遗迹等均为吐谷浑葬俗的物证。
有的学者从一号大墓的规格断定此墓“必定”为藏王墓;新国先生也从郭里木棺板画上,墓主人戴的长裙帽断定此墓为“赞普(藏王)赞蒙(王后)墓。”但类似一号大墓已发现的至少有十余座,棺板画中戴同一类型帽的人物至少有六人(画面湮没处不算)。但从现有的史书求证,来青海的藏王只有松赞干布及其孙,前者在柏海迎亲,后者曾巡视过吐谷浑境,逗留时间不长,更无寿终正寝的记载,笼者之一有拙文发表,不再赘述。
5、出土文物属性判断
都兰古墓群先后出土各类文物数千件,多数文物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各自的文化属性。现举几例:1.在柴达木盆地前后出土三枚罗马帝国金币。权威专家研究,均为吐蕃进入青海前的文物。其中一枚金币属东罗马帝国多臭西斯二世时代。读王在世时间为公元408—450年,为吐谷浑拾寅时代东西方贸易的重要物证。而此时寓吐蕃进入青海早二百多年;2.从一号大墓附近的一中等墓葬中出土“谨封”铜印一方,其形制及文化属性只能属于设官同中原王朝的吐谷浑官员,而绝无可能佩在其时已有文字的吐蕃官员的腰间。一号大墓出土文物的木制器物及锦缎上均有明显的汉文字。3.铜排箫俑一件。排箫为晋魏时代士大夫所常用之乐嚣。也只有对汉文化崇敬有加“何工不习,何艺不专”的吐谷浑上层人物,才有可能将此类乐器俑入莽;古墓出土大批精美的动物型粟特银器。其中有一鸭形砚滑,此物是粟特人根据吐谷浑上层人士的爱好而开发的大宗高档商品,并非是俑。更不是吐蕃人经营甫丝绸之道的产物。4.郭里木棺板画中,众多人物的服饰,与南北朝至隋历代史书中有关的记载十分吻合。印吐谷浑人“丈夫衣服略同华夏”。而与吐蕃的服饰有很大的区别。5.古墓出土“射鬼箭”棺板画一幅。鬼箭刑源于西汉匈奴,后为北方各民族所沿用。而史书记载吐蕃刑罚及“却尺母”、“甲尺母”等刑律中,均无射鬼箭之刑类。故此画所反映的事为吐谷浑国的故事无疑。6.丝绸是都兰古墓群出土文物中最为亮眼的文物。对这些丝绸的年代判断得知,不少出之南北朝,按《寻文》之说“北朝晚期至初唐时期流行的丝绸数量较多。而这一时期柴达木各地尚在吐谷浑国的有效控制之下,丝绸持有者只能是吐谷浑人”。然而,拥有这些丝绸的墓葬主人何以变成了百年之后才进入此地的吐蕃人,实在令人费解。
6、吐谷浑邦国的文化归属
吐谷浑国在公元663年臣服于吐蕃后的情况,有著名学者周伟洲、扬铭于1984年发表《关于敦煌藏文写本“吐谷浑(阿柴)纪年残卷的研究》一文中,就明确提出“役属于吐蕃的吐谷浑,保存了原来的吐谷浑政权的形式,设吐谷浑王统治各部……其地域包括了原吐谷浑的主要地区。”此一见解亦成为后来学者们提出吐谷浑邦国戊邦联国的共同依据。在此范围内,我们和新国先生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不同点在于邦国的文化归属。《寻文》提出:“我们认为都兰这部分灭国以后的吐谷浑人墓葬应归属于吐蕃文化系统。用考古学专用语来说,应为吐蕃文化的吐谷浑类似型较为准确些。”对这种说法,我们有着不同看法。笔者之一在其《吐蕃治下吐谷浑邦国初探》(《中国藏学》2003第3期)一文中表叙了基本观点,现作进一步的补充。
其一,“两吐”在吐谷浑灭国前和灭国后都有高层次的联姻关系。吐蕃对吐谷浑采取的是“抚服”之策。如将公主墀邦下嫁吐谷浑可汗;允许吐谷浑保有军队,而且可以自主用兵或与吐蕃以联军方式参与战争;延揽吐谷浑高层人士在吐蕃王庭供职等。在此背景下吐谷浑墓葬中出显吐蕃木牍是不足为奇的
其二,吐谷浑邦国有一定的外交权,如以国王之礼仪迎送进藏的金城公主。参加吐蕃祭盟重典;多次以吐谷浑王的身份遣使朝贡唐王朝等。
其三,吐蕃在吐谷浑邦国境内,特别是在政治中心的柴达木,没有大量屯军、移民,设官,更无推行“留发不留头”的移俗酷政,而是一种间接的统治。
其四,一个民族的葬制是本民族文化的高度浓缩,也是民族文化的最后一道防线,不会轻言放弃。而且,吐谷浑邦国在吐蕃崩溃之后仍以大部落林立的形式,存在了近二百年。至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才在史书中消失。
在上述大背景下,“两吐”在文化上保持了各自的传统。但是“两吐”演出的历史剧经历了170多年,吐蕃在政治上处于强势地位,而吐谷浑有着较高的文化背景。期间还有一重要的角色,即人数众多的土著民族羌族,这三者之间的民族融合有其内在的要求,因此是不可避免的必然,但是在研究吐蕃对吐谷浑文化融合时,切不可志了羌族文化对两吐的影响,作如是观始为周全。而民族间的文化融合是一个漫长的自然发展的过程,并非在吐蕃占领了吐谷浑后,吐蕃文化会像春天的风一样,立即吹遭了吐谷浑及羌族的千家万户。而“两吐”及羌族三者相互融合的过程,正是吐谷浑及羌族逐渐信奉佛教,在吐蕃及所占领之地,改土葬为天葬的过程。佛教渐兴,土葬渐绝,这就是今日青藏地区,昔日吐蕃的政治中心拉萨,军事中心河西走廊、河湟谷地;今藏族聚居的玉树、果洛等六州、以及吐蕃、角厮啰政权存在近百年的西宁地区,为何无大型大规模的吐蕃墓葬,而在柴达木地区出现大型大规模吐谷浑墓葬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二千余座都兰古墓葬群,均为吐谷浑人的墓葬。其中大多数属吐谷浑灭国首的墓葬。一小部分为吐谷浑邦国时的墓葬。按非“考古学专用语”称谓,这些墓葬,应正名为吐谷浑王国墓葬群。
(作者程起骏系青海省政协退休干部)
1、问题的提出
1983年,在许新国先生的主持下,省考古队对都兰热水血渭一号大墓开始发掘。不久,都兰发现“吐蕃墓”的说法即见著媒体。从此,一锤定音。“都兰吐蕃墓”即成为两千余座古墓的学术专用称谓。频频见于我国媒体、官方文件、学术论文。新国先生陆续发表了 《都兰吐蕃墓出土的动物银器》、《郭里木吐蕃墓葬棺板画》等长篇论文,进一步肯定和加固了古墓群为吐蕃墓的学术观点。
笔者根据媒体报道,最初也相信了吐蕃之说。但是在经过了一番较为深入的研究后,始觉都兰古墓群的一部分虽与吐蕃有着关联,但并不是吐蕃墓,更不属于吐蕃文化。为此,我们写了题为《吐谷浑古国寻觅录》一文,发表在《柴达木开发研究》1989年第5期上。文中第一次明确提出都兰古墓群应属吐谷浑而非吐蕃的见解。并从吐谷浑、吐蕃(下简称“两吐”)的政治中心,出土文物的文化特征、文化融合的规律等几个方面加以了论证。文中还提出都兰古墓群即为吐谷浑王国墓葬的观点。
1998年许先生发表《寻找遗失的“王国”——都兰吐蕃墓葬的发现与发掘》一文。(下文简称《寻文》)全面总结和论述了血渭一号大墓的各个方面,也提到了都兰古墓群与灭国后的吐谷浑的某些关系。但对灭国前的吐谷浑国未作具体的论述。我们认为这样做至少是欠周详的。如此大规模的文化遗产,只发掘了一座墓之后,即刻就作出文化属性的定名似有些仓促。
2、时间空间上的不同
公元四世纪初,辽东鲜卑慕容部大首领吐谷诨率所部西迁,辗转数千里来到西北。并渐次征服了今甘南、川西北及青海等地的羌、氐各族。其孙叶延于公元329年在白兰正式建立政权。白兰为吐谷浑人的战略大后方。其地望中外学者进行过长期而热烈的争论,随着都兰古墓群的问世而尘埃落定。因为多数学者已认同的白兰就是今都兰热水、沟里、香加及布尔汗布达山以南的广大地域。都兰古墓有三个相对集中的地方:一是热水;二是沟里;三是夏日哈。这正好可作沟里是白兰中心的佐证。
吐谷浑国是中国历史上雄居青藏高原的泱泱大国。建国350年。于唐龙朔三年(公元663年)为吐蕃所灭,但又以吐蕃治下邦国的形式存在至吐蕃政权崩溃。吐谷浑鼎盛时期,地跨今甘南、川西北、青海大部和新疆的南部。
吐蕃是在贞观八年(634年)以朝贡的方式,始与唐王朝有了联系。663年攻灭吐谷浑后才全面进入青海地区。吐蕃政权在青海的存在只有176年。上面几个基本数据在研究“两吐”关系时一定要有把握,否则就会作出一些令人困惑的判断。如今建立在都兰县城的“吐蕃·吐谷浑文化中心”就是一例。为此,藏学家谢佐先生著文指出:“将吐蕃和吐谷浑文化的先后时空颠倒,我觉得大可不必。”
3、“两吐”的政治军事中心
吐谷浑进入青藏高原后,至拾寅(452年)始在伏罗川,即今柴达木盆地香日德地区正式建立了吐谷浑国的第一座都城。《南史·河南传》记:“拾寅立,起城池、筑宫殿,其小王并立宅。”《资治通鉴》也有相同的记载,并注“居伏罗川,犹未敢离白兰之险。”
香日德地区有古城遗址三处。拾寅所建的都城就在今香日德镇范围内。1957年时,古城的东城墙和部分南北城墙尚在,东城墙长约300公尺,城外有一道宽8米的护城河痕迹。城东南有一高大的烽火台。这是青海众多古城中少见的城防建筑。其后逐年平整土地,古城墙最终消失。在这个过程中,古城内外曾挖出过大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物,可惜当时受环境所限,这些文物都没有保存下来。至1980年,河东社员孔宪文在平地时还从一排古墓中挖出桦树皮做的箭筒五个,皮质嵌铜护板铠甲五副。以香日德为中心,半径400公里内,绝不产桦树。因此,此箭简为吐谷浑人从东北老家带来的可能性极大。
此城在史书上有明确的记载。北魏神龟元年(518年)北魏实际执政者冯大后遣僧人宋云一行出使西域。记有“初发京师,酉行四十日至赤岭,日月山,即国之西疆也……发赤岭西行二十三日,渡流沙,至吐谷浑国。路中甚寒,多侥风雪,飞沙走砾,举目皆满。唯吐谷浑城左右暖于余处。其国有文字,况同魏,风俗政治多为夷法。”这条精确的信史,将吐谷浑都城定格在了香日德镇。香日德古城距白兰(沟里)30—100公里。距科肖图大祭祀台、热水古墓群直线路程为10—20公里。此处草原肥沃,峰峦峻秀,所以吐谷浑人就将此处选为埋葬祖先的风水宝地,颇合古制。因为自商周以来,帝王的陵墓均选在离都城不远之处,以便于祭祀。至夸吕时,吐谷浑走向鼎盛。夸昌便在青海湖西岸建立了吐谷浑第二座国都伏俟城。由于连年发生战争,每战必败,败而逃往柴达木老家,故伏俟城内外均无古墓发现。由此,可以推定都兰香日德为吐谷浑国的政治中心,热水为祖宗墓葬的中心。
吐蕃王朝建立时,其政治中心就在逻些(拉萨)。此地距香日德1600公里,吐蕃攻灭吐谷浑后,即在河西走廊、河湟谷地建立了强大的军事中心。此两处地方距香日德少说也有千里之遥,古代乏车桥之利,行程倍增于今,说吐蕃在香日德、热水建立了墓葬中心,用牛马驮着下世的先人,跋涉数千里来此行“聚族而葬”之礼怕有悖常理。
4、文化及葬制上的异同
吐谷浑在辽东时就接受了大量的汉文化。在膏藏高原立国之后,“倾慕华风”依旧。成为吐谷浑文化的一大特征。反映在莽制上,吐谷浑人很早就行棺葬。第二世国王吐廷遇刺临死时交待臣下:“吾气绝,棺敛讫,速保白兰。”吐谷浑人仿汉族葬制,在棺木上绘死者生前事迹及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讲究风水,一号大墓选在两面山势如一大鹏翼护之地。麻雅后山大墓选址在二龙戏珠形胜之境。一号大墓、科肖图祭祖台及目前尚存墓门的大小墓葬。其墓门均对着东北方向,和汉族靠山面滩的葬制有显著的不同。就连伏俟城的城门也是开在朝东北的方向。其文化意象明白无二,即吐谷浑不志故土之意。
吐蕃的葬俗最早为野莽。随着社会的发展,吐蕃的统治阶级中开始行土莽《旧唐书·吐蕃传》载:“其赞普死,以人殉葬、衣服珍玩及尝所乘马、弓剑之类,皆悉埋之。仍于墓上起大室,立土 堆,插杂木为祠祭之所。”到吐蕃王朝建立之后,吐蕃莽俗改为了塔莽、火葬、天葬、土葬、水葬五种葬制。塔葬为高层僧侣所专有,火葬为上层僧人和贵族,天葬属一般平民,均不封土起墓。水葬、土葬,为最卑残者、凶死、恶疾而亡者的葬式。这种大起伏的变化和松赞干布时代佛教在吐蕃的兴起有着直接的关系。藏学家吴均先生在其所著《藏族的天葬与所谓“戴天头”》一文中写遭,在吐蕃王国即松赞干布时代,代表佛教意识形态的种种说法,就逐渐成为藏区的风俗,它反映在葬仪上,就按佛教教仅,兴起了塔葬、火葬与天葬等阶级等级更加森严的仪式。”并在伦理上把天葬推至“悲慧双修”的最高境界。而山南地区的藏王陵,为吐蕃后人习汉制,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
热水一号大墓中出土古藏文木筒和开元钱以此断代,此墓应成于713—741年之间。此一时段,佛教已在吐蕃地区大兴,王族贵青已无土葬的可能。都兰各大型古墓中也从未发现有人殉的痕迹。吐蕃行土葬与本教有密切的关系,反映在葬制上,有很多繁缛的仪轨。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被视为神圣象征的雍仲图像卍无处不在,在葬仪中尸体必须放在图案之上。而从一具尸骨面部揭下来的萨满巫师面罩及用狗祭祀天地祖宗;行衣冠冢、垒招魂空墓,以石击人而死的尸骨遗迹等均为吐谷浑葬俗的物证。
有的学者从一号大墓的规格断定此墓“必定”为藏王墓;新国先生也从郭里木棺板画上,墓主人戴的长裙帽断定此墓为“赞普(藏王)赞蒙(王后)墓。”但类似一号大墓已发现的至少有十余座,棺板画中戴同一类型帽的人物至少有六人(画面湮没处不算)。但从现有的史书求证,来青海的藏王只有松赞干布及其孙,前者在柏海迎亲,后者曾巡视过吐谷浑境,逗留时间不长,更无寿终正寝的记载,笼者之一有拙文发表,不再赘述。
5、出土文物属性判断
都兰古墓群先后出土各类文物数千件,多数文物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各自的文化属性。现举几例:1.在柴达木盆地前后出土三枚罗马帝国金币。权威专家研究,均为吐蕃进入青海前的文物。其中一枚金币属东罗马帝国多臭西斯二世时代。读王在世时间为公元408—450年,为吐谷浑拾寅时代东西方贸易的重要物证。而此时寓吐蕃进入青海早二百多年;2.从一号大墓附近的一中等墓葬中出土“谨封”铜印一方,其形制及文化属性只能属于设官同中原王朝的吐谷浑官员,而绝无可能佩在其时已有文字的吐蕃官员的腰间。一号大墓出土文物的木制器物及锦缎上均有明显的汉文字。3.铜排箫俑一件。排箫为晋魏时代士大夫所常用之乐嚣。也只有对汉文化崇敬有加“何工不习,何艺不专”的吐谷浑上层人物,才有可能将此类乐器俑入莽;古墓出土大批精美的动物型粟特银器。其中有一鸭形砚滑,此物是粟特人根据吐谷浑上层人士的爱好而开发的大宗高档商品,并非是俑。更不是吐蕃人经营甫丝绸之道的产物。4.郭里木棺板画中,众多人物的服饰,与南北朝至隋历代史书中有关的记载十分吻合。印吐谷浑人“丈夫衣服略同华夏”。而与吐蕃的服饰有很大的区别。5.古墓出土“射鬼箭”棺板画一幅。鬼箭刑源于西汉匈奴,后为北方各民族所沿用。而史书记载吐蕃刑罚及“却尺母”、“甲尺母”等刑律中,均无射鬼箭之刑类。故此画所反映的事为吐谷浑国的故事无疑。6.丝绸是都兰古墓群出土文物中最为亮眼的文物。对这些丝绸的年代判断得知,不少出之南北朝,按《寻文》之说“北朝晚期至初唐时期流行的丝绸数量较多。而这一时期柴达木各地尚在吐谷浑国的有效控制之下,丝绸持有者只能是吐谷浑人”。然而,拥有这些丝绸的墓葬主人何以变成了百年之后才进入此地的吐蕃人,实在令人费解。
6、吐谷浑邦国的文化归属
吐谷浑国在公元663年臣服于吐蕃后的情况,有著名学者周伟洲、扬铭于1984年发表《关于敦煌藏文写本“吐谷浑(阿柴)纪年残卷的研究》一文中,就明确提出“役属于吐蕃的吐谷浑,保存了原来的吐谷浑政权的形式,设吐谷浑王统治各部……其地域包括了原吐谷浑的主要地区。”此一见解亦成为后来学者们提出吐谷浑邦国戊邦联国的共同依据。在此范围内,我们和新国先生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不同点在于邦国的文化归属。《寻文》提出:“我们认为都兰这部分灭国以后的吐谷浑人墓葬应归属于吐蕃文化系统。用考古学专用语来说,应为吐蕃文化的吐谷浑类似型较为准确些。”对这种说法,我们有着不同看法。笔者之一在其《吐蕃治下吐谷浑邦国初探》(《中国藏学》2003第3期)一文中表叙了基本观点,现作进一步的补充。
其一,“两吐”在吐谷浑灭国前和灭国后都有高层次的联姻关系。吐蕃对吐谷浑采取的是“抚服”之策。如将公主墀邦下嫁吐谷浑可汗;允许吐谷浑保有军队,而且可以自主用兵或与吐蕃以联军方式参与战争;延揽吐谷浑高层人士在吐蕃王庭供职等。在此背景下吐谷浑墓葬中出显吐蕃木牍是不足为奇的
其二,吐谷浑邦国有一定的外交权,如以国王之礼仪迎送进藏的金城公主。参加吐蕃祭盟重典;多次以吐谷浑王的身份遣使朝贡唐王朝等。
其三,吐蕃在吐谷浑邦国境内,特别是在政治中心的柴达木,没有大量屯军、移民,设官,更无推行“留发不留头”的移俗酷政,而是一种间接的统治。
其四,一个民族的葬制是本民族文化的高度浓缩,也是民族文化的最后一道防线,不会轻言放弃。而且,吐谷浑邦国在吐蕃崩溃之后仍以大部落林立的形式,存在了近二百年。至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才在史书中消失。
在上述大背景下,“两吐”在文化上保持了各自的传统。但是“两吐”演出的历史剧经历了170多年,吐蕃在政治上处于强势地位,而吐谷浑有着较高的文化背景。期间还有一重要的角色,即人数众多的土著民族羌族,这三者之间的民族融合有其内在的要求,因此是不可避免的必然,但是在研究吐蕃对吐谷浑文化融合时,切不可志了羌族文化对两吐的影响,作如是观始为周全。而民族间的文化融合是一个漫长的自然发展的过程,并非在吐蕃占领了吐谷浑后,吐蕃文化会像春天的风一样,立即吹遭了吐谷浑及羌族的千家万户。而“两吐”及羌族三者相互融合的过程,正是吐谷浑及羌族逐渐信奉佛教,在吐蕃及所占领之地,改土葬为天葬的过程。佛教渐兴,土葬渐绝,这就是今日青藏地区,昔日吐蕃的政治中心拉萨,军事中心河西走廊、河湟谷地;今藏族聚居的玉树、果洛等六州、以及吐蕃、角厮啰政权存在近百年的西宁地区,为何无大型大规模的吐蕃墓葬,而在柴达木地区出现大型大规模吐谷浑墓葬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二千余座都兰古墓葬群,均为吐谷浑人的墓葬。其中大多数属吐谷浑灭国首的墓葬。一小部分为吐谷浑邦国时的墓葬。按非“考古学专用语”称谓,这些墓葬,应正名为吐谷浑王国墓葬群。
(作者程起骏系青海省政协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