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乡土材料具有当地性、趣味性等特点。多媒体教学利用好乡土材料,对乡土资源的深加工,有利于增强政治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实效性,更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效率。
关键词:运用 乡土材料 提高 课堂 效率
在新课改下政治教学应该是“生活性,自主性,情感性”的教学。怎样采取适当的方法、步骤呈现教学材料,以实现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是政治课教学的核心内容。一般政治课教师习惯于对教学材料进行“细嚼”,缺乏对鲜活、原生态材料的搜集、处理和呈现,又因课本材料中的举例滞后于时代和社会发展,丧失趣味性、生动性、生活性,从而抑制了学生的主体意识,限制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活力。笔者努力“就地取材”,特别对乡土材料加以整理和使用,发挥政治讲透大道理的优点,使政治课教学富有了生活和乡土的气息。怎样利用乡土材料,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浅谈了自己的做法,以供同仁参考。
一、挖掘“乡土材料”的趣味性、生活性,给课堂增添生活气息
由于政治课的教材理论性强,学生不易理解而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如果把乡土材料加以筛选引入课堂,做到理论与乡土材料的联接,发挥其生动形象的优势,就会使课文内容通俗易懂,理论更具有说服力,育人效果更加明显。教师应结合学生学习理解能力较弱的实际情况,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活动,让学生自己创作小品、歌谣等富有乡土气息的教材。教师加以精选引入课堂,把“大道理”讲“小”,“虚”东西变“实”,抽象变生动。例如:在讲《公民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义务》中,引用白塔寺是西藏纳入中国历史版图的历史见证这一乡土事例。并组织部分学生游览自塔寺亲眼目睹历史遗物,还可组织学生自编历史小短剧,模拟历史情节和人物,营造课堂氛围,增强育人效果,提高了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进一步认清“藏独”分裂分子的本质。学生通过对家乡的历史变迁、风土人情、建设成就的了解,激起爱国之心、报国之情,从而增强发奋学习,建设家乡的信念。假如我们用枯燥无味的说教或远离乡土生活等不为学生所熟知的事例,对教材理论进行分析讲解,那么政治课的育人效果就会被弱化。
二、利用好乡土教材的接近性功能,使学生产生心理共鸣
“沙漠和荒漠化,这是不争世界性问题,聚焦荒漠化问题”。荒漠化在我国,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荒漠化面积以2460平方千米/年的速度扩大着,每年扩大的荒漠化面积相当于一个大县的面积。截至200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达到263.62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27.46%”,“土地荒漠化已成为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危机”。在张海主编的《民勤县荒漠化乡土教材》(暂定名)里,对我国的荒漠化问题有真实描述。在甘肃省民勤县还有一个比“荒漠化”更响亮的名声:教育成绩连创纪录。根据民勤县教育局的公开材料,民勤县全县每年高考升学率保持在75%以上。
但是,高升学率也给饱受荒漠化危害的民勤县带来了“恶性循环”:贫困让人们寄希望于教育,但高昂的学费加剧了当地人的贫困,走出民勤县的人绝大多数永远离开民勤,并没有回来建设民勤,当地流行的“天下到处有民勤人,民勤没有天下人”的说法正是这种“恶性循环”现象的真实写照。教育、贫困与荒漠化之间的关系显得更加紧密。笔者运用乡土教材,让孩子们能够了解民勤“可怕”的荒漠化和贫困,认识它们形成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并让孩子们理解自己的家乡,产生对家乡清晰而深刻的记忆。这些记忆和理解将传递给这些孩子的家长们。为何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環境保护关系是他们关心的话题。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这个抽象的理念如何深入人心,特有的“环境教育和乡土教材就是要告诉孩子们朴素的人地和谐观念,让他们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本土的可持续发展是西北地区乃至全国各地寻求未来发展的核心价值”。抱定这样的信念是乡土教材的运用最终的目标,也是教育者时刻坚持的理念。
教学实践证明,如果教师善于不断地变化和实施材料内容和呈现形式,给学生不同的感官刺激,使其容易产生心理共振和不同的理性升华。纵观现有政治课教材对有关原理观点的阐述,多从全局性和典型性出发,但由于各地经济、社会、教育、发展水平的多样性和差异性,随着时代变迁,课本教材渐显苍白,渐失生机,难以更好地反映现实问题。在教学中,处理课本材料的同时,教师为弥补这一不足,适时引进一些乡土材料,不仅使学生有亲切感,而且能增强说服力,优化课堂氛围。
例如:在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强调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性时,引用本地食品工业城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带动当地农民粮食种植逐步走向产业化,也带动了相关食品加工业的发展,不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通过引用此乡土材料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农业产业化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正是由于所运用的材料源于学生的生活,带有乡土气息,学生更易领会,不仅增强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意识,而且较好地完成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的升华,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掌握,降低了教学理论的难度。
三、借用多媒体做好“乡土材料”精加工,使其服务政治课堂教学
乡土教材,内容丰富、主题突出,涵盖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涌现的先进事迹、民俗风情、地域历史文献、地域风光等多方面内容,既有适合政治课教学的典型经验类材料。又有适合学生观看的科普类,这些“乡土教材”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适合课堂教学应用。随着计算机服务教学的普及和视听多媒体进入课堂,这些教学工具的使用对材料的处理有了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同步性等特点。对乡土材料的加工、处理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发挥好和利用好学生在乡土材料采集中的地缘优势,鼓励有条件的学生主动关注和搜集所能反映时代特点、乡土气息的材料。中学生一般是相对固定地生活在某一地域内的,对于自己生长的环境自然有一种亲情,也更想去了解它,认识它。乡土材料的引入正是迎合了学生的这一需要。如本地的人文景观民俗等原生态的材料,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利用多媒体手段制成多媒体课件,教师可组织有条件的学生进行实地采访、拍摄照片等活动,还可结合采访写调查报告、办摄影展等,进而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这种乡土教学活动的开展,既加深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又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同时还利用政治课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得到真正的锻炼。
四、发挥好课外实践,提高乡土教育实效性
教师要求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每到一处都要记笔记、写小结或写小论文。乡土教材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使学生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在参观本市开发区后不少同学在小结中写道:“现在是改革开放的时代,需要大批有用之材,我要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现在就必须好好学习,毕业后到开发区工作。”“我们要明确肩负的责任,努力学习,建设家乡。”通过写作。使学生思想情感得到飞跃,从中也看到学生从心理上产生了一种期望,希望我们的祖国和家乡迅速发展。
乡土材料的利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传统教科书相比,乡土材料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这是传统教科书所无法替代的。
关键词:运用 乡土材料 提高 课堂 效率
在新课改下政治教学应该是“生活性,自主性,情感性”的教学。怎样采取适当的方法、步骤呈现教学材料,以实现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是政治课教学的核心内容。一般政治课教师习惯于对教学材料进行“细嚼”,缺乏对鲜活、原生态材料的搜集、处理和呈现,又因课本材料中的举例滞后于时代和社会发展,丧失趣味性、生动性、生活性,从而抑制了学生的主体意识,限制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活力。笔者努力“就地取材”,特别对乡土材料加以整理和使用,发挥政治讲透大道理的优点,使政治课教学富有了生活和乡土的气息。怎样利用乡土材料,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浅谈了自己的做法,以供同仁参考。
一、挖掘“乡土材料”的趣味性、生活性,给课堂增添生活气息
由于政治课的教材理论性强,学生不易理解而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如果把乡土材料加以筛选引入课堂,做到理论与乡土材料的联接,发挥其生动形象的优势,就会使课文内容通俗易懂,理论更具有说服力,育人效果更加明显。教师应结合学生学习理解能力较弱的实际情况,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活动,让学生自己创作小品、歌谣等富有乡土气息的教材。教师加以精选引入课堂,把“大道理”讲“小”,“虚”东西变“实”,抽象变生动。例如:在讲《公民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义务》中,引用白塔寺是西藏纳入中国历史版图的历史见证这一乡土事例。并组织部分学生游览自塔寺亲眼目睹历史遗物,还可组织学生自编历史小短剧,模拟历史情节和人物,营造课堂氛围,增强育人效果,提高了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进一步认清“藏独”分裂分子的本质。学生通过对家乡的历史变迁、风土人情、建设成就的了解,激起爱国之心、报国之情,从而增强发奋学习,建设家乡的信念。假如我们用枯燥无味的说教或远离乡土生活等不为学生所熟知的事例,对教材理论进行分析讲解,那么政治课的育人效果就会被弱化。
二、利用好乡土教材的接近性功能,使学生产生心理共鸣
“沙漠和荒漠化,这是不争世界性问题,聚焦荒漠化问题”。荒漠化在我国,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荒漠化面积以2460平方千米/年的速度扩大着,每年扩大的荒漠化面积相当于一个大县的面积。截至200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达到263.62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27.46%”,“土地荒漠化已成为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危机”。在张海主编的《民勤县荒漠化乡土教材》(暂定名)里,对我国的荒漠化问题有真实描述。在甘肃省民勤县还有一个比“荒漠化”更响亮的名声:教育成绩连创纪录。根据民勤县教育局的公开材料,民勤县全县每年高考升学率保持在75%以上。
但是,高升学率也给饱受荒漠化危害的民勤县带来了“恶性循环”:贫困让人们寄希望于教育,但高昂的学费加剧了当地人的贫困,走出民勤县的人绝大多数永远离开民勤,并没有回来建设民勤,当地流行的“天下到处有民勤人,民勤没有天下人”的说法正是这种“恶性循环”现象的真实写照。教育、贫困与荒漠化之间的关系显得更加紧密。笔者运用乡土教材,让孩子们能够了解民勤“可怕”的荒漠化和贫困,认识它们形成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并让孩子们理解自己的家乡,产生对家乡清晰而深刻的记忆。这些记忆和理解将传递给这些孩子的家长们。为何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環境保护关系是他们关心的话题。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这个抽象的理念如何深入人心,特有的“环境教育和乡土教材就是要告诉孩子们朴素的人地和谐观念,让他们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本土的可持续发展是西北地区乃至全国各地寻求未来发展的核心价值”。抱定这样的信念是乡土教材的运用最终的目标,也是教育者时刻坚持的理念。
教学实践证明,如果教师善于不断地变化和实施材料内容和呈现形式,给学生不同的感官刺激,使其容易产生心理共振和不同的理性升华。纵观现有政治课教材对有关原理观点的阐述,多从全局性和典型性出发,但由于各地经济、社会、教育、发展水平的多样性和差异性,随着时代变迁,课本教材渐显苍白,渐失生机,难以更好地反映现实问题。在教学中,处理课本材料的同时,教师为弥补这一不足,适时引进一些乡土材料,不仅使学生有亲切感,而且能增强说服力,优化课堂氛围。
例如:在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强调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性时,引用本地食品工业城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带动当地农民粮食种植逐步走向产业化,也带动了相关食品加工业的发展,不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通过引用此乡土材料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农业产业化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正是由于所运用的材料源于学生的生活,带有乡土气息,学生更易领会,不仅增强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意识,而且较好地完成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的升华,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掌握,降低了教学理论的难度。
三、借用多媒体做好“乡土材料”精加工,使其服务政治课堂教学
乡土教材,内容丰富、主题突出,涵盖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涌现的先进事迹、民俗风情、地域历史文献、地域风光等多方面内容,既有适合政治课教学的典型经验类材料。又有适合学生观看的科普类,这些“乡土教材”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适合课堂教学应用。随着计算机服务教学的普及和视听多媒体进入课堂,这些教学工具的使用对材料的处理有了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同步性等特点。对乡土材料的加工、处理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发挥好和利用好学生在乡土材料采集中的地缘优势,鼓励有条件的学生主动关注和搜集所能反映时代特点、乡土气息的材料。中学生一般是相对固定地生活在某一地域内的,对于自己生长的环境自然有一种亲情,也更想去了解它,认识它。乡土材料的引入正是迎合了学生的这一需要。如本地的人文景观民俗等原生态的材料,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利用多媒体手段制成多媒体课件,教师可组织有条件的学生进行实地采访、拍摄照片等活动,还可结合采访写调查报告、办摄影展等,进而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这种乡土教学活动的开展,既加深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又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同时还利用政治课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得到真正的锻炼。
四、发挥好课外实践,提高乡土教育实效性
教师要求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每到一处都要记笔记、写小结或写小论文。乡土教材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使学生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在参观本市开发区后不少同学在小结中写道:“现在是改革开放的时代,需要大批有用之材,我要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现在就必须好好学习,毕业后到开发区工作。”“我们要明确肩负的责任,努力学习,建设家乡。”通过写作。使学生思想情感得到飞跃,从中也看到学生从心理上产生了一种期望,希望我们的祖国和家乡迅速发展。
乡土材料的利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传统教科书相比,乡土材料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这是传统教科书所无法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