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教材结构,引导学生思维自然发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使学生学会解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因而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教案时,一方面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基本解题方法,另一方面更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思维的自然发展,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性,为下一节课“多项式乘多项式的乘法”作了一定准备。它要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过程中去,逐步形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习惯,培养思维的判断性、严密性和初步解决问题的愿望与能力。在教法上体现教师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实现认识上和态度上的跨越;在学法上突出学生的“探索发现”,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去创造、去小结。利用多媒体、自制教学用具辅助教学。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实效型。
  
  一、对本节课的知识点的处理
  
  单项式的乘法用到了有理数的乘法、幂的运算性质。而后續的多项式与单项式的乘法,都要转化为单项式乘法。因此,单项式乘法将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整式乘法中占有独特的地位。本节课涉及的知识点,包括同底的指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这些都是整式的乘法的基础,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一方面要求学生准确地用语言叙述,熟练地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数学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向着类比、联想发展,从而为单项式与单项式乘法的教学做好思想上和方法上的准备。再从实际问题导人,让学生自己动手试一试,主动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参照引例解决方法,教师先不给出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而是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相互交流,最后由学生自己小结出如何进行单项式的乘法。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留给学生探索与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中获得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从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语言叙述这个性质,这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述能力。
  
  二、对本节课的例题和练习的处理
  
  数学教学中的例题教学是重要环节。例题的选择既要突出基本知识点的运用、基本数学方法的展示,又要能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起到引导作用。学生学习例题的同时不断产生共鸣,思维不断地活跃,数学思维不断地升华。因此我除了继续采用教材例题中的两个题目外,还精心补充了几个例题。让学生更深刻地掌握单项式的乘法法则。在例题教学中,先让学生观察有哪些运算,如何利用运算性质和法则;分析后再动手做,同时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的依据;提醒学生在单项式的运算中应该先确定符号。
  练习是对学生学习知识的巩固。是提升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有效反馈。除了教材后面的习题。我还做了变式训练、逆向思维训练,做到源于教材,活于教材,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发散性和灵活性,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潜能,活跃了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精神。判一判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这些判断题的讨论甚至争论,加强对运算法则的掌握,同时也培养学生一定的判断性思维能力。通过对两个例题的比较,让学生自己总结,在遇到积的乘方时,先做乘方,再做单项式相乘,并且提醒学生注意,系数相乘时不要漏掉负号。最后一个例题是个实际问题,这个实际问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在教学中通过师生共同探讨,将运算性质法则应用在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对本节课教后的几点感想
  
  本单元教材中对整式的乘法都是由数字到字母的推广和拓展,较好地运用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为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提供了较好的平台。教材在本单元中很好地体现了数学的实际应用,创设了较好的数学情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好教材提供的素材,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习成绩。教材对法则的推导应循序渐进。符合学生认知的特点,并为开展探究合作教育提供机会,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保持与学生共同学习、探索的心态,并与学生共同体验创造性劳动所带来的愉悦。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的事,学习效果的好坏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的责任更多的应该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而不是急于下结论、赶时间,特别是那些需要较深入理解和需要一定的创造性才能解决的问题,更要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只有放手让学生操作、比较、判断、争论、分析、归纳,课堂上才能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同时我也意识到如果我们多多挖掘教材,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必将会把课改的理念渗透得更好。
其他文献
08年高考的硝烟已散,总结过去,放眼未来,09年高考已悄然而至。如何应对09年高考,如何在明年的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这将是一次更大的挑战。现对09年高考数学复习提几点建议,与大家共勉。    一、进一步转变观念,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提升09年高考复习的效率    随着新課改的进一步推进,高考的命题方向和思路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为此,教师应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在教学理念上向新课标靠拢,由经验型向研究
期刊
摘要: 本案例中原被告双方争议的焦点是甲的行为(招待吃饭、打欠条)是职务行为还是个人行为,甲是否要承担还款责任。法庭合议中,审判员基本采信了被告的主张,因被告主体资格不适而驳回起诉。作为该案的人民陪审员,本文作者认为驳回起诉对权利人来说是不公平的,对社会公众而言也是难以理解和接受的,法律不仅要在立法宗旨上态度鲜明地向人们宣示保护什么反对什么,更要重视在立法技术上实现这一宗旨,法院的审理与判决,不仅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数学类课程考试的几种主流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了各种考核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用学生自分级的办法解决问题。  关键词:教学类课程 考试模式 自分级    在高等学校的课程教学中,数学类课程为各类专业学生提供了必要数学工具,但是由于课程本身的特性,其学习的难度远高于其它课程,故而是高校学生课程学习的一大难点。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如果不能处理好课程考核方法,往往造成许多学生无法通过课
期刊
《孔乙己》是鲁迅最受人喜爱的一篇小说,因为入选中学语文教材而影响更甚。不久前,关于“孔乙己”一名由来的文章屡屡见诸报刊,有人谬疑“孔乙己”三字源自流传过程中“孔乙巳”的错印,有人臆断其原型本为“孔一己”,这些妄断臆想的无稽之谈,不足为信。但有两篇文章因其具备相当的学术性,因而也就具有了一定的说服力,当引起我们的注意,分别是《〈孔乙己〉误断“孔乙己”》和《鲁迅误断“孔乙己”》,先后发表于《汉字文化》
期刊
2007年绍兴市的中考试题立意新颖,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而且开放性强,注重基础,重视创新,全面地考查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對今后的教学有导向作用。其中出现了四个亮点:1)关注了对数学核心内容的考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2)关注了数学的人文精神;3)关注了对个性化的评价;4)关注了对数学活动过程的评价,注重了能力立意.加强了
期刊
战国时代孟子就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阐述了这样的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就是说,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要素当中,“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即要赢得人心。我认为教育学生也是如此,谁赢得了学生,谁就赢得了教育。作为语文教学,则更有理由去实践卢梭为我们所作的界定:“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去喜欢你的东西。”怎样让学生去喜欢你的东西呢?因素很多,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教师的情感和
期刊
摘要:图表题是考查学生基础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有效媒介,本文针对几种常见的考试图形题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出相应的突破方法,以期引玉。  关键词:生物 图形题 总结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一、教学背景    美国的教育家施瓦布指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这句话对科学教育的探究式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改变传统在课堂中由教师单纯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落后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获得知识,并将获得的知识加以运用的先进学习方法。尤其是改变学生的课堂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分析比教
期刊
摘要:高校CET考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报名工作流程复杂;保密难度大:监考人员按规程操作程度不一;考生作弊手段先进,难以防范;考生考后难以及时查询成绩等。优化报名工作流程,强化考试过程管理。切实保障考试秩序,是实现创设和谐的考试环境,提高考试服务水平。促进高校CET考试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CET考试 管理 问题 对策    大学英语考试(College English
期刊
摘要: 在汉语和英语中,隐喻的习语同中有异。由于中英思维认知模式的差异,汉语中的隐喻习语常使用双源域来映射同一个目标域,而英语的隐喻习语则常使用单源域来映射一个目标域。本文以Lakoff(1987)的“理想化认知模型”为视点,阐释汉英两种语言隐喻习语构建存在的同与异及其成因。  关键词: 隐喻成语 共同性 不同性 理想化认知模型    一、引言    丰富的汉语成语是语言经过长期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