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命馆孔子学院创建之初,有一些日本人对中国有一些偏见,也有一些攻击和误解。但现在已经非常少了。周玮生在工作中总结出4个“For(为)”的理念。即孔子学院要“为中国、为日本、为日方合作大学、为中方合作大学”的多赢思想。这一思想使孔子学院得到了中日双方的认可,赢得了来自各方的援手。
在日本古都京都市中心的立命馆大学里,有迄今为止日本惟一一尊孟子全身塑像,也是中国政府首次向国外赠送孟子塑像。享有这样的待遇,当然有不同凡响的来头。在这里,有全日本第一所孔子学院。引领这家孔子学院事业的人,不是位大儒学家,却是一位同样有着汉学功底、谦和气质的工学博士周玮生。
周玮生显然不是一般的工学博士。在日本,他还在中国文化传播、华侨事务等都有不少建树。在他的名片上,有许多几近让人看了眼花缭乱的头衔,比如,中国留日同学会会长、日本新华侨华人会首任会长、西日本新华侨华人联合会首任会长,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立命馆孔子学院院长、立命馆大学政策科学学院教授、立命馆可持续发展学研究中心主任。不过,周玮生到日本的摸索实践、破浪前行之路,并不容易。周玮生是何许人?
1960年出生在浦江县仙华街道红旗村的周玮生,曾就读于浙江大学热物理工程系,并获得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20多年前,周玮生到京都大学留学。
京都大学是日本最著名的大学之一,与东京大学齐名。不同的是,东大以培养治国人才为主,出了无数政治家:京大则以培养科学家见长。尽管到目前为止京都大学只出过池田勇人一名首相,也少有著名的科学家活跃于日本政坛,但京大是日本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大学,,因而被人们称为“科学家的摇篮”。
当年,他来留学的时候,实验设备并不是最好的。实验室所在的建筑物是明治时期一个非常破旧的房子。但是,学校鼓励学生自由地做实验,并允许失败:鼓励学生专心地做学问,培养严谨的学风。现在再回忆那段清苦子日子,周玮生特别感谢曾经帮助过他的人们。
年轻时他对物质生活要求很低,博士毕业后,去日本通商省的关联团体地球环境产业技术研究机构面试时,“我提出要300万日元的年薪,觉得只要能养活家人,能安心做学问就足够了:他们却给我760万日元的年薪。”周玮生说,我现在研究室除日本人外,还有很多从中国、韩国来的年轻学子。
“作为一个从事教育的人,我希望给他们创造机会,同时最愿意看到他们的成长。”
从京都大学博士毕业后,周玮生先去研究所工作一段时间。又于1999年来到立命馆大学法学院做副教授,当时他是立命馆大学法学院百年历史上第~个工学博士。和大部分留学生一样,是拿着一个旅行箱来到日本的。这20年一路走来,周玮生感觉:“只要努力了,有成绩,相信会被社会认可”。许多学生都问他,如何取得成功,他总会强调说,“以下四个方面也许是必要条件:仁德、实力、感谢心和忠诚心。”
工科博士教孔子?
有人曾经怀疑过,周玮生是一个工科博士,他来负责孔子学院,行不行啊?周玮生没有正面回应这种质疑,只是用自己的行为来证明。
几年来,立命馆孔子学院已经连续几年被评为世界先进孔子学院,是全球最大的孔子学院之一,下有东京学堂、大阪学堂等6个教学点,全年开班数约达90个,春秋两季学生总计1500名左右。立命馆孔子学院的定位是学堂、窗口和桥梁。在重视语言教学的同时,他们还特别重视文化交流,尤其是双向的文化交流。孔子学院无法承担也没有必要承担海外全部的汉语教学工作,必须发挥引领、示范、旗舰作用。
立命馆孔子学院创建之初,有一些日本人对中国有一些偏见,也有一些攻击和误解,但现在已经非常少了。周玮生在工作中总结出4个“For(为)”的理念,即孔子学院要“为中国、为日本、为日方合作大学、为中方合作大学”的多赢思想。这一思想使孔子学院得到了中日双方的认可,赢得了来自各方的援手。
正是因为这样的成绩,2007年温家宝总理访日展开“融冰之旅”时,专程来到立命馆大学的孔子学院。那次访问非常成功,老百姓自发地在街道两边欢迎。在立命馆大学的座谈会上,与年轻学生的互动也非常有意思,被称为“春天的对话”。另外,温总理还穿上立命馆大学赠送的球衣,与立命馆大学学生一起打棒球。
这里有一个故事。立命馆孔子学院是在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主管下,由北京大学与立命馆大学共同开展的合作项目,成立于2005年。就是那一年,周玮生被邀请去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主办的五年一届的“21世纪中国论坛”。
经中国大使馆推荐,周玮生作为日本学者代表与会,会后部分代表受到温总理接见。“我向温总理汇报了立命馆孔子学院和立命馆大学积极推进日中友好合作的情况。温总理说,听说过,你们为推动中日文化交流做了不少很有意义的事情。如果有机会,我一定到你们那里看看。”周玮生说,想不到两年以后,温总理真的来立命馆大学了。
“我站在温总理边上,仔细聆听他的话,近距离感受到了温总理的真诚、用心及亲民风范。”周玮生说,温总理向学生介绍了他的学习方法,也不回避学生的提问。一学生问,听说中国农村有些小孩上不了学,请问温总理对此事如何考虑。温总理回答说,你说的情况的确存在,也是我作为总理最感到忧虑的问题。温总理介绍了中国采取的一些农村助学措施,并深情地说:“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学是我最大的心愿!”
心怀更大的梦想
孔子学院事业是全球性的公益事业,具有非独占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符合联合国《文化多样性宣言》精神,即语言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元性,就像生物多样性一样对人类是必不可少的,要让更多的语言和文化来丰富这个世界。
这是一个很大的梦想,但时,作为工学博士的周玮生来说,他还想做更多。“我自己是搞气候变化、能源环境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研究的,希望以后能够找到全球性的对策,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双赢的对策。另外,希望能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做一些微薄的贡献。我在做一个‘中国百年发展战略’的项目,希望让中国的精英阶层有更长远的战略目光。目前,我们正在运作一个中日合作建设‘和谐社会示范区’和‘低碳经济示范区’的项目,其中浙江省湖州市的‘和谐社会示范区’已经取得很好的效果,被中央党校考察报告称为‘中国模式’。”
这个梦想由来已久。几年前,作为海外代表列席全国政协会议时,周玮生就有过这样的提案。当时,他说:“中国现在高速发展,也隐藏着很多危机,概括起来就是‘四大内患’(政经腐败问题、贫富差距问题、民族问题、生态破坏问题)、‘两大外患’(外来纷争和全球性气候变化)。这些潜在的危机如果不基于文明的未来这一长远前景,就难以找到解决的办法。”为此,周玮生建议集中海内外中华英才、创立“中国百年发展研究院”,从纵横(经济一人口一社会、中国一亚太一全世界)时间长度(短期-长期)等“三维”视角来构筑中国的百年战略。
这样的梦想,正像树立在立命馆大学的名字来由,那就是孟子所说“修身于立命”的个人实践版本吧。
在日本古都京都市中心的立命馆大学里,有迄今为止日本惟一一尊孟子全身塑像,也是中国政府首次向国外赠送孟子塑像。享有这样的待遇,当然有不同凡响的来头。在这里,有全日本第一所孔子学院。引领这家孔子学院事业的人,不是位大儒学家,却是一位同样有着汉学功底、谦和气质的工学博士周玮生。
周玮生显然不是一般的工学博士。在日本,他还在中国文化传播、华侨事务等都有不少建树。在他的名片上,有许多几近让人看了眼花缭乱的头衔,比如,中国留日同学会会长、日本新华侨华人会首任会长、西日本新华侨华人联合会首任会长,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立命馆孔子学院院长、立命馆大学政策科学学院教授、立命馆可持续发展学研究中心主任。不过,周玮生到日本的摸索实践、破浪前行之路,并不容易。周玮生是何许人?
1960年出生在浦江县仙华街道红旗村的周玮生,曾就读于浙江大学热物理工程系,并获得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20多年前,周玮生到京都大学留学。
京都大学是日本最著名的大学之一,与东京大学齐名。不同的是,东大以培养治国人才为主,出了无数政治家:京大则以培养科学家见长。尽管到目前为止京都大学只出过池田勇人一名首相,也少有著名的科学家活跃于日本政坛,但京大是日本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大学,,因而被人们称为“科学家的摇篮”。
当年,他来留学的时候,实验设备并不是最好的。实验室所在的建筑物是明治时期一个非常破旧的房子。但是,学校鼓励学生自由地做实验,并允许失败:鼓励学生专心地做学问,培养严谨的学风。现在再回忆那段清苦子日子,周玮生特别感谢曾经帮助过他的人们。
年轻时他对物质生活要求很低,博士毕业后,去日本通商省的关联团体地球环境产业技术研究机构面试时,“我提出要300万日元的年薪,觉得只要能养活家人,能安心做学问就足够了:他们却给我760万日元的年薪。”周玮生说,我现在研究室除日本人外,还有很多从中国、韩国来的年轻学子。
“作为一个从事教育的人,我希望给他们创造机会,同时最愿意看到他们的成长。”
从京都大学博士毕业后,周玮生先去研究所工作一段时间。又于1999年来到立命馆大学法学院做副教授,当时他是立命馆大学法学院百年历史上第~个工学博士。和大部分留学生一样,是拿着一个旅行箱来到日本的。这20年一路走来,周玮生感觉:“只要努力了,有成绩,相信会被社会认可”。许多学生都问他,如何取得成功,他总会强调说,“以下四个方面也许是必要条件:仁德、实力、感谢心和忠诚心。”
工科博士教孔子?
有人曾经怀疑过,周玮生是一个工科博士,他来负责孔子学院,行不行啊?周玮生没有正面回应这种质疑,只是用自己的行为来证明。
几年来,立命馆孔子学院已经连续几年被评为世界先进孔子学院,是全球最大的孔子学院之一,下有东京学堂、大阪学堂等6个教学点,全年开班数约达90个,春秋两季学生总计1500名左右。立命馆孔子学院的定位是学堂、窗口和桥梁。在重视语言教学的同时,他们还特别重视文化交流,尤其是双向的文化交流。孔子学院无法承担也没有必要承担海外全部的汉语教学工作,必须发挥引领、示范、旗舰作用。
立命馆孔子学院创建之初,有一些日本人对中国有一些偏见,也有一些攻击和误解,但现在已经非常少了。周玮生在工作中总结出4个“For(为)”的理念,即孔子学院要“为中国、为日本、为日方合作大学、为中方合作大学”的多赢思想。这一思想使孔子学院得到了中日双方的认可,赢得了来自各方的援手。
正是因为这样的成绩,2007年温家宝总理访日展开“融冰之旅”时,专程来到立命馆大学的孔子学院。那次访问非常成功,老百姓自发地在街道两边欢迎。在立命馆大学的座谈会上,与年轻学生的互动也非常有意思,被称为“春天的对话”。另外,温总理还穿上立命馆大学赠送的球衣,与立命馆大学学生一起打棒球。
这里有一个故事。立命馆孔子学院是在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主管下,由北京大学与立命馆大学共同开展的合作项目,成立于2005年。就是那一年,周玮生被邀请去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主办的五年一届的“21世纪中国论坛”。
经中国大使馆推荐,周玮生作为日本学者代表与会,会后部分代表受到温总理接见。“我向温总理汇报了立命馆孔子学院和立命馆大学积极推进日中友好合作的情况。温总理说,听说过,你们为推动中日文化交流做了不少很有意义的事情。如果有机会,我一定到你们那里看看。”周玮生说,想不到两年以后,温总理真的来立命馆大学了。
“我站在温总理边上,仔细聆听他的话,近距离感受到了温总理的真诚、用心及亲民风范。”周玮生说,温总理向学生介绍了他的学习方法,也不回避学生的提问。一学生问,听说中国农村有些小孩上不了学,请问温总理对此事如何考虑。温总理回答说,你说的情况的确存在,也是我作为总理最感到忧虑的问题。温总理介绍了中国采取的一些农村助学措施,并深情地说:“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学是我最大的心愿!”
心怀更大的梦想
孔子学院事业是全球性的公益事业,具有非独占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符合联合国《文化多样性宣言》精神,即语言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元性,就像生物多样性一样对人类是必不可少的,要让更多的语言和文化来丰富这个世界。
这是一个很大的梦想,但时,作为工学博士的周玮生来说,他还想做更多。“我自己是搞气候变化、能源环境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研究的,希望以后能够找到全球性的对策,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双赢的对策。另外,希望能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做一些微薄的贡献。我在做一个‘中国百年发展战略’的项目,希望让中国的精英阶层有更长远的战略目光。目前,我们正在运作一个中日合作建设‘和谐社会示范区’和‘低碳经济示范区’的项目,其中浙江省湖州市的‘和谐社会示范区’已经取得很好的效果,被中央党校考察报告称为‘中国模式’。”
这个梦想由来已久。几年前,作为海外代表列席全国政协会议时,周玮生就有过这样的提案。当时,他说:“中国现在高速发展,也隐藏着很多危机,概括起来就是‘四大内患’(政经腐败问题、贫富差距问题、民族问题、生态破坏问题)、‘两大外患’(外来纷争和全球性气候变化)。这些潜在的危机如果不基于文明的未来这一长远前景,就难以找到解决的办法。”为此,周玮生建议集中海内外中华英才、创立“中国百年发展研究院”,从纵横(经济一人口一社会、中国一亚太一全世界)时间长度(短期-长期)等“三维”视角来构筑中国的百年战略。
这样的梦想,正像树立在立命馆大学的名字来由,那就是孟子所说“修身于立命”的个人实践版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