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畫如其人,作品的气度反映了画家的精神气度。苗重安在人生的历练中逐渐扩展了自己的胸怀,确立了自己的艺术创作方向。他说:“山水画的本质是画人的。领悟山魂,探索画魂,追求民族魂。”从《龙羊峡的黎明》和《黄河谣》等黄河系列,再到《丝绸古道》和《梅里雪峰》等丝绸之路系列,苗重安在中国山水画艺术创作道路上,将自己的理想和精神追求寓于创作之中,从而使作品豁透着一种史诗般的表现力、概括力和强烈的震撼力。
中国报道:您在介绍自己时总会提及自己是“喝着黄河的水,吃着秦川的粮”长大的。这份情感缘何而来,又对您的艺术创作有怎样的影响?
苗重安:我从小生长在黄河边,对黄河有特殊的感情。每次站在黄河岸边,望着滚滚黄河水,看到潼关古城,总会有一种震撼和感动。那时的火车在经过黄河时经常会播放《黄河大合唱》,听着“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我觉得十分感人。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到陕北地区采风,到了晋陕峡谷。这条峡谷中间就是黄河,沿着黄河走,会经过延安、壶口,还有陕北的佳县,两岸自然景观非常宏伟,还有许多古寺庙,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在那里,你会感觉到黄河不仅仅是一条普通的河流,还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你会不自觉地感动于这条哺育了华夏民族的母亲河那奔腾不息的气势,会从流经之地的崇山峻岭、高原川道、人文和自然景观中,领悟到中华民族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感受到民族成长的艰辛和因此带来的欢乐和振奋。后来,我一直将黄河作为我创作的一个主旋律,并创作出了“黄河”系列。
中国报道:您曾应邀为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天安门城楼、北京火车站等绘制巨幅作品。虽然在国画界您已经获得了很高的成就与地位,但您并没有停止艺术创作的道路。据说您为了创作《走进喜马拉雅》这幅作品,还专程在60多岁时赴西藏采风。是什么让您如此执着于艺术创作?
苗重安:能够为中国国家级的场所进行创作,是我的荣幸。我国进入了一个文化艺术繁荣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是我们这代人最大的幸运。中国绘画中的青绿山水画进入今天这个盛世,得以大力地弘扬和复兴,也是时代的呼唤、社会的需求、大众的渴望。而作为一名画家,更要求我们要亲自到各地去采风,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伟大。 《走进喜马拉雅》是人民大会堂向我约稿的作品。为了创作这幅作品,我多次去西藏采风。很多人劝阻我,说我年龄大,过去很危险。但是对于一个画家,特别是山水画家来说,如果不能去西藏,将是终身的憾事。幸运的是,经过严格的体检,医生说我适合高原的生活环境,我才得以成行,也才得以创作出这幅作品。
中国报道:古丝绸之路的壮美景色是您继“黄河”系列之后创作的重点。今年9月,您去我国西南地区采风,走了一趟“南方丝绸之路”,感受各种鲜活的文化和历史遗存,体验西南淳朴的民风。是什么契机让您关注丝绸之路,您又有哪些新的感悟?
苗重安:如果说黄河流域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摇篮,那么古丝绸之路则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开拓精神,也象征了中华民族开拓创新、包容和大度的精神气概。它既是商贸之路,又是友谊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也是世界各国人民谋求团结合作、寻求和平共同发展之路。我曾四次穿越祁连山,九次赴新疆各地,并先后到西藏、云南、贵州等地考察,也曾陆续到印度、埃及、土耳其、尼泊尔、不丹等国去访问。走在这条丝绸之路上,你会情不自禁地怀揣着一颗虔诚的心去体察丝绸之路途经地的人文风情,体验和追求那种包容开拓的精神。在深入采风中,我深深被丝绸古道的壮丽景观所触动,那种神奇、神圣、神秘的感受,令我入迷神往。那里处处都蕴涵着汉唐雄风的魂魄,都具有民族复兴的启示性印记,令人神往,值得探求与表现。在每次探寻丝绸之路前,我都会查阅大量历史资料,并将文献考证和实地的采访相结合,将我对丝绸之路的感悟融入我的创作中。“重走丝路古道,弘扬汉唐雄风”,这是“丝路古道”与“茶马古道”所体现出来的沉雄博大的中国精神。
中国报道:作为长安画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您觉得长安画派对中国当代画的影响以及精神内涵是什么?您对长安画派的未来有着怎样的期望?
苗重安:概括起来说,长安画派有几个特点。一是精神上的浩然正气或者说充实的元气,强调一手伸向传统,立足民族文化深厚传统,汲取丰富优秀文化底蕴的营养。二是在创作中有一种扎扎实实的接地气;推陈出新,标新立异,创作出有鲜明时代风貌与独特个人艺术风格的作品。同时又强调一手伸向生活,在人民生活实践中提炼创作。三是在艺术探索中有创新的锐气,深入研究在传统中突破、在生活实践中升华,推陈出新是终极目标。
山水画艺术大师陆俨少就曾提出十分功夫中“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画画”的理论,因此丰富学识涵养、强化思想修养、磨砺人格精神是长安画派的核心要义之一。其次,强调以学者思维深入探索研究,以先行者的锐气去突破创新,也要求长安画派的传承者们,既要深谙传统中国画的笔墨传统和文化传统,重视传统的学习研究和继承,也要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也就是常说的接地气。
中国报道:艺术工作者是“灵魂工程师”,好的艺术作品能启迪思想、温润心灵。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和言行可以在社会上发挥巨大的感召作用。在您的教学过程中,除了绘画方面的美育之外,是否也注重德育?
苗重安:对于一名艺术工作者来说,坚定正确的道路,提升自身的涵养、人格魅力,以及精神意境的升华是创作出真正能打动人灵魂的精品力作的核心因素。反之,如果不深入到生活中去,不接地气,不提升自身的修养,创作出的作品也就很难打破平庸的惯例,艺术价值更无从说起。现在有很多克隆的、批量生产的,甚至炒作的作品,是应该共同抵制的。而艺术创作中的浮躁心态、市场的奴隶,更是应当时刻自省和戒除的。
我认为,更应该将对于艺术修养、涵养的提升纳入自己的教学工作中,从而更好地引领年轻一辈的艺术工作者。我也希望现在的年轻人能够重视对自身的要求,戒骄戒躁,精心创作,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
中国报道:您在介绍自己时总会提及自己是“喝着黄河的水,吃着秦川的粮”长大的。这份情感缘何而来,又对您的艺术创作有怎样的影响?
苗重安:我从小生长在黄河边,对黄河有特殊的感情。每次站在黄河岸边,望着滚滚黄河水,看到潼关古城,总会有一种震撼和感动。那时的火车在经过黄河时经常会播放《黄河大合唱》,听着“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我觉得十分感人。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到陕北地区采风,到了晋陕峡谷。这条峡谷中间就是黄河,沿着黄河走,会经过延安、壶口,还有陕北的佳县,两岸自然景观非常宏伟,还有许多古寺庙,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在那里,你会感觉到黄河不仅仅是一条普通的河流,还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你会不自觉地感动于这条哺育了华夏民族的母亲河那奔腾不息的气势,会从流经之地的崇山峻岭、高原川道、人文和自然景观中,领悟到中华民族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感受到民族成长的艰辛和因此带来的欢乐和振奋。后来,我一直将黄河作为我创作的一个主旋律,并创作出了“黄河”系列。
中国报道:您曾应邀为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天安门城楼、北京火车站等绘制巨幅作品。虽然在国画界您已经获得了很高的成就与地位,但您并没有停止艺术创作的道路。据说您为了创作《走进喜马拉雅》这幅作品,还专程在60多岁时赴西藏采风。是什么让您如此执着于艺术创作?
苗重安:能够为中国国家级的场所进行创作,是我的荣幸。我国进入了一个文化艺术繁荣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是我们这代人最大的幸运。中国绘画中的青绿山水画进入今天这个盛世,得以大力地弘扬和复兴,也是时代的呼唤、社会的需求、大众的渴望。而作为一名画家,更要求我们要亲自到各地去采风,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伟大。 《走进喜马拉雅》是人民大会堂向我约稿的作品。为了创作这幅作品,我多次去西藏采风。很多人劝阻我,说我年龄大,过去很危险。但是对于一个画家,特别是山水画家来说,如果不能去西藏,将是终身的憾事。幸运的是,经过严格的体检,医生说我适合高原的生活环境,我才得以成行,也才得以创作出这幅作品。
中国报道:古丝绸之路的壮美景色是您继“黄河”系列之后创作的重点。今年9月,您去我国西南地区采风,走了一趟“南方丝绸之路”,感受各种鲜活的文化和历史遗存,体验西南淳朴的民风。是什么契机让您关注丝绸之路,您又有哪些新的感悟?
苗重安:如果说黄河流域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摇篮,那么古丝绸之路则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开拓精神,也象征了中华民族开拓创新、包容和大度的精神气概。它既是商贸之路,又是友谊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也是世界各国人民谋求团结合作、寻求和平共同发展之路。我曾四次穿越祁连山,九次赴新疆各地,并先后到西藏、云南、贵州等地考察,也曾陆续到印度、埃及、土耳其、尼泊尔、不丹等国去访问。走在这条丝绸之路上,你会情不自禁地怀揣着一颗虔诚的心去体察丝绸之路途经地的人文风情,体验和追求那种包容开拓的精神。在深入采风中,我深深被丝绸古道的壮丽景观所触动,那种神奇、神圣、神秘的感受,令我入迷神往。那里处处都蕴涵着汉唐雄风的魂魄,都具有民族复兴的启示性印记,令人神往,值得探求与表现。在每次探寻丝绸之路前,我都会查阅大量历史资料,并将文献考证和实地的采访相结合,将我对丝绸之路的感悟融入我的创作中。“重走丝路古道,弘扬汉唐雄风”,这是“丝路古道”与“茶马古道”所体现出来的沉雄博大的中国精神。
中国报道:作为长安画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您觉得长安画派对中国当代画的影响以及精神内涵是什么?您对长安画派的未来有着怎样的期望?
苗重安:概括起来说,长安画派有几个特点。一是精神上的浩然正气或者说充实的元气,强调一手伸向传统,立足民族文化深厚传统,汲取丰富优秀文化底蕴的营养。二是在创作中有一种扎扎实实的接地气;推陈出新,标新立异,创作出有鲜明时代风貌与独特个人艺术风格的作品。同时又强调一手伸向生活,在人民生活实践中提炼创作。三是在艺术探索中有创新的锐气,深入研究在传统中突破、在生活实践中升华,推陈出新是终极目标。
山水画艺术大师陆俨少就曾提出十分功夫中“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画画”的理论,因此丰富学识涵养、强化思想修养、磨砺人格精神是长安画派的核心要义之一。其次,强调以学者思维深入探索研究,以先行者的锐气去突破创新,也要求长安画派的传承者们,既要深谙传统中国画的笔墨传统和文化传统,重视传统的学习研究和继承,也要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也就是常说的接地气。
中国报道:艺术工作者是“灵魂工程师”,好的艺术作品能启迪思想、温润心灵。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和言行可以在社会上发挥巨大的感召作用。在您的教学过程中,除了绘画方面的美育之外,是否也注重德育?
苗重安:对于一名艺术工作者来说,坚定正确的道路,提升自身的涵养、人格魅力,以及精神意境的升华是创作出真正能打动人灵魂的精品力作的核心因素。反之,如果不深入到生活中去,不接地气,不提升自身的修养,创作出的作品也就很难打破平庸的惯例,艺术价值更无从说起。现在有很多克隆的、批量生产的,甚至炒作的作品,是应该共同抵制的。而艺术创作中的浮躁心态、市场的奴隶,更是应当时刻自省和戒除的。
我认为,更应该将对于艺术修养、涵养的提升纳入自己的教学工作中,从而更好地引领年轻一辈的艺术工作者。我也希望现在的年轻人能够重视对自身的要求,戒骄戒躁,精心创作,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