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开展的群众工作均有着不同的主题,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问题。在新时代新阶段,党的群众工作的环境、对象和方式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的挑战和问题。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挑战
中图分类号:D252
文献标识码:A
群众工作的对象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新时期新阶段,人民群众内部矛盾的不断深化和各基层利益分配不均衡问题的逐步暴露,给群众工作带来了诸多的挑战。
1.群众主体多元化
自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随着国内社会结构转型的逐步深化,群众工作的主体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改革开放之前,党的群众工作的主要对象集中在企业职工和广大农民身上,而进入新时期,随着经济体制和经营模式的转变,个体工商户、农民工、个体劳动者等均称为新的群众主体,这也是目前群众工作的主要新对象。而随着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快,社会各阶层的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拉大,群众主体内部的矛盾也在不断深化,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均衡问题也将逐步浮出水面,这极大影响了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发展。由此可以看出,群众主体的多元化给党的群众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2.群众需求差异化
在改革开放之前,人民群众的需求较为相似,且具有均等化的色彩。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民群众的需求开始逐步多元化和差异化,主要体现为人民群众在不同阶段呈现出需求差异的扩大化。例如,在改革开放初期,人民群众的主要需求目标为解决温饱问题,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民群众的主要需求目标是满足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关注社会生态环境建设。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城市弱势群体和下岗职工等十分关注社保和社会救济等问题,而高校毕业生则十分关注就业问题,即将退休职工十分关心养老保险和医療保险等问题,这些均表明人民群众的需求不断差异化。同时随着人民群众思想意识的逐步提升,人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开始提高,这进一步加大了群众需求的差异性,这给新时期群众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3.群众诉求复杂化
在改革开放之前,人民群众的主要诉求为政治问题,如名誉恢复、阶级成分划分等。而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之后,人民群众的诉求也集中在经济方面。此外,随着人民群众思想意识的不断提升,除了经济问题,还会涉及一些文化问题、环境问题、宗教问题的诉求。如要求政府取缔污染企业,要求政府保留文化遗址和古建筑等,这些较为多样性的诉求汇集在一起,继而形成一个十分棘手的群众工作问题。如果党和政府不及时加以解决,则会逐步演变为群体性事件,进而损害党和政府的信誉和形象,这将给群众工作的开展带来诸多的阻碍因素。
4.群众利益多样化
在改革开放之前,全国主要实行平均分配制度和公有制经济制度,在此背景下,人民群众的需求较为单一和相似,不会有太大的差异。而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开始实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经济制度也由全民公有制转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此时人民群众内部之间的分配方式开始逐步多元化,群众之间的利益关系也朝着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发展,这必然会引发一系列因利益关系而出现的矛盾冲突,如下岗职工再就业与在岗职工就业的冲突、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利益冲突、国企中管理者与职工之间的利益冲突等。多种多样的利益冲突导致社会道德观念逐步滑坡,道德底线一再被突破,进而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也给党的群众工作带来了诸多的不便。
5.群众信访问题日益突出
第一,信访总量高。虽然目前信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整体而言,信访案件数量仍然较大。这是目前依法治国过程中必然出现的正常现象,是社会不断发展的重要体现,因此必须正视信访案件数量巨大这一现象,要对信访工作予以高度重视。第二,信访问题较为集中。近年来,人民群众通过信访渠道反映出的信访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第一类是劳动社保以及企业改制问题,第二类是基层机构改革问题,第三类是环境污染问题,第四类是涉法涉诉类问题,第五类是“三农问题”,第六类是拆迁安置不合理、暴力拆迁类,第七类是干部作风问题,第八类是企业军转干部问题。上述八个大类的问题牵涉到社会的多个方面,问题解决的难度十分巨大。第三,越级上访较为突出。由于实践因素的影响,电话、邮件以及信件等方式并不能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的信访诉求,因此相当一部分的信访群众开始利用走访的方式向相关部门施加压力,以期使自身的利益诉求得到有效满足。部分群众对属地政府机关不信任,进而希望对上级机关进行走访,希望能够得到关注。信访群众普遍存在相信上级政府而不信任基层政府的态度,认为上访的部门行政级别越高,自身的利益诉求就越可能得到妥善的解决,这是一种典型的不良的信访导向。第四,激访有时发生。激访指人民群众利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如自杀、暴力袭击以及自残等手段来表达自身的信访诉求,进而对相关部门造成一定程度的压力,促使相关部门加快对信访问题的处理。激访所造成的社会影响程度较为恶劣,一旦发生激访则会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特别是在北京天安门等地区的激访活动容易造成海内外的恶劣影响,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同时,激访也不利于对信访案件的解决。
经过九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不断健全党的建设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党员领导干部自身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足,给群众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和挑战。
1.部分党员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严重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一直主张实事求是的工作精神,这也是我党保持政治优势的重要基础。然而现阶段,部分党员存在明显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这显然不符合实事求是的精神要求,也损害了党组织和政府的形象,导致人民群众无法及时了解党的政策、方针和路线的调整变化情况,进而导致党群关系趋于紧张,最终会使得党和政府出现信任危机。在实际工作中,部分领导干部只是走过场地看一看,简单地听取各个层级的工作汇报,而没有深入一线去了解群众工作的实际情况。对于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也是敷衍了事,要求下级进行处理,自身并不重视群众工作,进而引发群众的不满。领导干部自身的不重视和不作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下级工作人员,进而导致官僚作风和形式主义作风不断蔓延开来,最终影响到党和政府的正面形象。历史经验表明,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和形式主义作风必然会导致政党出现分裂甚至灭亡。因此在今后的群众工作中,各级党组织应当自觉提高思想认识,坚决抵制官僚作风和形式主义作风,以此来不断提升群众工作实效。 2.部分党员工作能力不高
进入新时期新阶段,要不断提升群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就必须提升党员队伍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群众工作的面貌。然而现阶段,不少党员的群众工作业绩不突出,工作能力较为低下。在实践中缺乏与人民群众沟通的必要技能,不会用平白朴实的语言向群众传达党的群众工作精神和方法,无法有效开展群众工作的宣传活动,进而导致群众无法及时了解党的政策、方针动向,也就导致党群关系逐步疏远。因此,在新时期新阶段应当想尽一切办法来提升党员队伍的业务素养和工作能力,以此来适应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要求。
3.部分党员缺乏群众观念
自1949年至1978年,大部分领导干部是历经革命战争的无产阶级革命者,深受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熏陶,能够理解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具有较强的群众工作观念。而改革开放之后,党的队伍建设正逐步年轻化和专业化,这在给党员队伍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部分新上任的党员领导干部缺乏系统的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教育,对群众工作的观念较为淡薄,未能深入理解和领会党的根本宗旨的精髓所在,进而导致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偏离群众路线的现象和问题,不愿倾听群众的呼声和意见,经常盲目开展群众工作,结果却不断扰民,影响人民群众对群众工作的满意度。部分领导干部缺乏必要的革命工作历练,缺乏对党以及群众工作的价值认同,认为群众工作无非就是安抚群众而已,这导致党群关系逐步疏远,进而影响了党的群众工作的整体质量。
4.部分党员价值观取向不正确
自1949年至1978年,党员队伍的价值观取向较为单一,未受到外部多元化社会环境的影响,因而党员的思想较易统一。而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价值观逐步多元化,部分党员深受影响,在实际工作中迷失了方向,过于关注自身的政绩和職位升迁,而忽视了群众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基本价值取向。部分党员在群众工作中带有极强的功利性色彩,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而不惜牺牲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进而导致党群关系逐步疏远紧张。在现实中,不少地方官员为了塑造个人的政绩而不断开展一些实质上扰民的项目,在公共建设项目中谋取个人利益,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5.信访职能定位及运行机制不科学
信访制度对信访职能定位的规定不够准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信访职能过宽。目前基层信访工作人员普遍认为信访机构所受理的信访案件范围过于宽泛,无论人民群众出现何种问题,均可以到信访机构进行反映和寻求帮助,这导致信访职能过宽。由于信访事项众多,一些信访群众所提出的信访要求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进而导致信访群众开始采取极端的信访方式,如越级上访、集体上访,使得大量的基层人民内部矛盾汇集到中央层面,信访案件总量始终过大,协调处理和化解信访案件中的各类人民内部矛盾工作显得愈发艰巨。第二,信访职能过度越位和错位。由于信访机构所受理的信访案件过于宽泛,导致各类信访诉求全部集中在信访机构,部分信访事项所涉及的部门较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同时信访机构不具备解决事项的权限,但实践中大部分群众一直片面认为信访机构具有实体裁判权利,可以解决自身所反映的信访诉求。因此,信访制度所承载的权利救济功能被过度放大,相当一部分人民群众认为信访机构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最后的有效渠道,因此部分信访群众希望通过信访渠道来更改司法机关所作出的判决,认为信访制度所具有的权威性高于司法制度。
信访制度运行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维权和表达诉求的渠道方式过于单一。一方面,目前人大代表制度还未充分其职能作用。在实践中人民群众的利益受损,一般是直接向相关部门反映,而不是向人大代表反映,主要原因在于人大代表缺乏解决问题的实际权限,对于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的作用有限。部分县市由于为建立起人大代表接待群众制度,导致人大代表无法了解群众的相关利益诉求。另一方面,我国还未真正建立起公民社会。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社区社团的职能过度涣散,行业协会的组织能力有限,缺乏必要的财政支持,导致其综合协调能力不强,因此在代表群众反映利益诉求时无法真正形成有效的话语权。第二,还未建立起完善的行政决策机制。目前,我国的党政部门是国家事务管理的主体,但是由于缺乏完善的行政决策机制,主要表现为行政决策不科学、不民主,缺乏完善合理的决策程序,缺乏有效的行政决策监督机制,决策过程不够公开透明,这导致党政部门在行政决策时常出现各类问题,进而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现有的信访制度和信访渠道将党政部门行政决策失误的问题暴露出来,这是党和国家需要高度关注和解决的问题。第三,未建立起完善的社会力量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当前我国主要依靠行政机关来解决社会矛盾,而社会力量发展不足,如共青团、妇联以及工会的职能建设不够完善,导致社会力量处理社会矛盾的作用十分有限。部分单位中设置的妇联、工会等社会团体长期处于弱势地位,无法维护社会大众的合法权益,沦为“花瓶”。而部分由社会公民自行建立的维权组织,被认定为非法组织,遭到地方政府的打压和取缔,上述诸多因素的作用,导致社会力量无法有效处理社会矛盾。
在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环境深受党情、世情和国情的影响。唯有深入分析党的群众工作的环境变化情况才能了解和把握在新时期群众工作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
1.党情的变化
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党已经走过了90多个春秋。在此过程中,党的建设不断取得新的突破。现阶段,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全国党员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党派,并且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来掌握国家政权。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依据自身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及时调整发展策略,逐步强化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积极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党员队伍的综合素养,为谱写中国梦做充分的准备。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面对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我党内部依旧存在一些不和谐和不适应的现象,部分党员的思想意识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具体实践中未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根本宗旨,这显然给群众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因此,面对党情的深刻变化,各级党组织在开展群众工作过程中,要逐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充分发挥党的模范带头作用,继续保持群众工作中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进一步巩固我党的执政地位。 2.国情的变化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与经济快速发展。现阶段,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在社会和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的今天,我国的国情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城乡二元结构已经严重束缚了城乡的协调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社会贫富差距也不断加大,社会保障制度也存在诸多的不足与问题,城市弱势群体就业、生活问题一直无法未得到妥善解决。新时期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也开始逐步显现,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也在进一步加深。上述新的国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社会与经济的稳定发展,也给群众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在新时期新阶段,各级党组织在开展群众工作时,应当以改善民生为首要任务,逐步拉近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要引导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征程而努力奋斗。
3.世情的变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未来世界将朝着多极化的格局发展,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全球经济融合创造了新的条件和基础。从整体上看,目前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环境还比较适合我国的发展。然而自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以来,世界经济格局正发生显著的变化,发达国家依靠其在技术和资金方面的优势继续压榨发展中国家,霸权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不断增大,世界局部地区的冲突和矛盾不断升级,这给全球的和平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结合目前的全球整体环境可以看出,在目前和平发展的主旋律环境中,依旧存在试图颠覆我国国家政权的敌对分子,未来的国际环境将不断复杂化。这对于党的群众工作而言,既有挑战也有机遇。因此在这样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各级党组织应当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群众工作的新精神和新路线,不断提高统筹全局的工作能力,尽可能调动基层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做出贡献。
[1]钟 莉.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J].建材与装饰,2015(1).
[2]陈慧荣.信访制度绩效与上访策略升级[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3]龙运杰.群众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地位·挑战·对策[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7(1).
[4]戴俊剑.“融入式”服务型党组织工作机制创新研究[J].人民论坛,2016(11).
[5]何兴梅.浅析安康市群众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J].新西部(理论版),2016(6).
[6]赵中源.“群众”的时代审视与整合凝聚[J].学术研究,2015(10).
[7]赵中源,王 丹.关于“群众路线”若干问题研究的状态与趋势[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8).
[8]张 瑛.新形势下做好党的群众工作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1).
[9]黄瑞林.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保险业务中的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5(9).
[10]郑炳林.新形势下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J].改革与开放,2014(24).
[11]黄桂英.十八大以來中国共产党践行群众路线的基本经验[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7(2).
[12]张荣臣.党的群众工作:经验、问题和对策[J].理论学刊,2010(9).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挑战
中图分类号:D252
文献标识码:A
一、工作对象变化所带来的挑战
群众工作的对象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新时期新阶段,人民群众内部矛盾的不断深化和各基层利益分配不均衡问题的逐步暴露,给群众工作带来了诸多的挑战。
1.群众主体多元化
自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随着国内社会结构转型的逐步深化,群众工作的主体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改革开放之前,党的群众工作的主要对象集中在企业职工和广大农民身上,而进入新时期,随着经济体制和经营模式的转变,个体工商户、农民工、个体劳动者等均称为新的群众主体,这也是目前群众工作的主要新对象。而随着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快,社会各阶层的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拉大,群众主体内部的矛盾也在不断深化,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均衡问题也将逐步浮出水面,这极大影响了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发展。由此可以看出,群众主体的多元化给党的群众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2.群众需求差异化
在改革开放之前,人民群众的需求较为相似,且具有均等化的色彩。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民群众的需求开始逐步多元化和差异化,主要体现为人民群众在不同阶段呈现出需求差异的扩大化。例如,在改革开放初期,人民群众的主要需求目标为解决温饱问题,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民群众的主要需求目标是满足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关注社会生态环境建设。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城市弱势群体和下岗职工等十分关注社保和社会救济等问题,而高校毕业生则十分关注就业问题,即将退休职工十分关心养老保险和医療保险等问题,这些均表明人民群众的需求不断差异化。同时随着人民群众思想意识的逐步提升,人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开始提高,这进一步加大了群众需求的差异性,这给新时期群众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3.群众诉求复杂化
在改革开放之前,人民群众的主要诉求为政治问题,如名誉恢复、阶级成分划分等。而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之后,人民群众的诉求也集中在经济方面。此外,随着人民群众思想意识的不断提升,除了经济问题,还会涉及一些文化问题、环境问题、宗教问题的诉求。如要求政府取缔污染企业,要求政府保留文化遗址和古建筑等,这些较为多样性的诉求汇集在一起,继而形成一个十分棘手的群众工作问题。如果党和政府不及时加以解决,则会逐步演变为群体性事件,进而损害党和政府的信誉和形象,这将给群众工作的开展带来诸多的阻碍因素。
4.群众利益多样化
在改革开放之前,全国主要实行平均分配制度和公有制经济制度,在此背景下,人民群众的需求较为单一和相似,不会有太大的差异。而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开始实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经济制度也由全民公有制转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此时人民群众内部之间的分配方式开始逐步多元化,群众之间的利益关系也朝着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发展,这必然会引发一系列因利益关系而出现的矛盾冲突,如下岗职工再就业与在岗职工就业的冲突、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利益冲突、国企中管理者与职工之间的利益冲突等。多种多样的利益冲突导致社会道德观念逐步滑坡,道德底线一再被突破,进而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也给党的群众工作带来了诸多的不便。
5.群众信访问题日益突出
第一,信访总量高。虽然目前信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整体而言,信访案件数量仍然较大。这是目前依法治国过程中必然出现的正常现象,是社会不断发展的重要体现,因此必须正视信访案件数量巨大这一现象,要对信访工作予以高度重视。第二,信访问题较为集中。近年来,人民群众通过信访渠道反映出的信访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第一类是劳动社保以及企业改制问题,第二类是基层机构改革问题,第三类是环境污染问题,第四类是涉法涉诉类问题,第五类是“三农问题”,第六类是拆迁安置不合理、暴力拆迁类,第七类是干部作风问题,第八类是企业军转干部问题。上述八个大类的问题牵涉到社会的多个方面,问题解决的难度十分巨大。第三,越级上访较为突出。由于实践因素的影响,电话、邮件以及信件等方式并不能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的信访诉求,因此相当一部分的信访群众开始利用走访的方式向相关部门施加压力,以期使自身的利益诉求得到有效满足。部分群众对属地政府机关不信任,进而希望对上级机关进行走访,希望能够得到关注。信访群众普遍存在相信上级政府而不信任基层政府的态度,认为上访的部门行政级别越高,自身的利益诉求就越可能得到妥善的解决,这是一种典型的不良的信访导向。第四,激访有时发生。激访指人民群众利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如自杀、暴力袭击以及自残等手段来表达自身的信访诉求,进而对相关部门造成一定程度的压力,促使相关部门加快对信访问题的处理。激访所造成的社会影响程度较为恶劣,一旦发生激访则会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特别是在北京天安门等地区的激访活动容易造成海内外的恶劣影响,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同时,激访也不利于对信访案件的解决。
二、工作主体所存在的问题
经过九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不断健全党的建设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党员领导干部自身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足,给群众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和挑战。
1.部分党员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严重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一直主张实事求是的工作精神,这也是我党保持政治优势的重要基础。然而现阶段,部分党员存在明显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这显然不符合实事求是的精神要求,也损害了党组织和政府的形象,导致人民群众无法及时了解党的政策、方针和路线的调整变化情况,进而导致党群关系趋于紧张,最终会使得党和政府出现信任危机。在实际工作中,部分领导干部只是走过场地看一看,简单地听取各个层级的工作汇报,而没有深入一线去了解群众工作的实际情况。对于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也是敷衍了事,要求下级进行处理,自身并不重视群众工作,进而引发群众的不满。领导干部自身的不重视和不作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下级工作人员,进而导致官僚作风和形式主义作风不断蔓延开来,最终影响到党和政府的正面形象。历史经验表明,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和形式主义作风必然会导致政党出现分裂甚至灭亡。因此在今后的群众工作中,各级党组织应当自觉提高思想认识,坚决抵制官僚作风和形式主义作风,以此来不断提升群众工作实效。 2.部分党员工作能力不高
进入新时期新阶段,要不断提升群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就必须提升党员队伍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群众工作的面貌。然而现阶段,不少党员的群众工作业绩不突出,工作能力较为低下。在实践中缺乏与人民群众沟通的必要技能,不会用平白朴实的语言向群众传达党的群众工作精神和方法,无法有效开展群众工作的宣传活动,进而导致群众无法及时了解党的政策、方针动向,也就导致党群关系逐步疏远。因此,在新时期新阶段应当想尽一切办法来提升党员队伍的业务素养和工作能力,以此来适应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要求。
3.部分党员缺乏群众观念
自1949年至1978年,大部分领导干部是历经革命战争的无产阶级革命者,深受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熏陶,能够理解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具有较强的群众工作观念。而改革开放之后,党的队伍建设正逐步年轻化和专业化,这在给党员队伍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部分新上任的党员领导干部缺乏系统的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教育,对群众工作的观念较为淡薄,未能深入理解和领会党的根本宗旨的精髓所在,进而导致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偏离群众路线的现象和问题,不愿倾听群众的呼声和意见,经常盲目开展群众工作,结果却不断扰民,影响人民群众对群众工作的满意度。部分领导干部缺乏必要的革命工作历练,缺乏对党以及群众工作的价值认同,认为群众工作无非就是安抚群众而已,这导致党群关系逐步疏远,进而影响了党的群众工作的整体质量。
4.部分党员价值观取向不正确
自1949年至1978年,党员队伍的价值观取向较为单一,未受到外部多元化社会环境的影响,因而党员的思想较易统一。而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价值观逐步多元化,部分党员深受影响,在实际工作中迷失了方向,过于关注自身的政绩和職位升迁,而忽视了群众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基本价值取向。部分党员在群众工作中带有极强的功利性色彩,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而不惜牺牲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进而导致党群关系逐步疏远紧张。在现实中,不少地方官员为了塑造个人的政绩而不断开展一些实质上扰民的项目,在公共建设项目中谋取个人利益,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5.信访职能定位及运行机制不科学
信访制度对信访职能定位的规定不够准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信访职能过宽。目前基层信访工作人员普遍认为信访机构所受理的信访案件范围过于宽泛,无论人民群众出现何种问题,均可以到信访机构进行反映和寻求帮助,这导致信访职能过宽。由于信访事项众多,一些信访群众所提出的信访要求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进而导致信访群众开始采取极端的信访方式,如越级上访、集体上访,使得大量的基层人民内部矛盾汇集到中央层面,信访案件总量始终过大,协调处理和化解信访案件中的各类人民内部矛盾工作显得愈发艰巨。第二,信访职能过度越位和错位。由于信访机构所受理的信访案件过于宽泛,导致各类信访诉求全部集中在信访机构,部分信访事项所涉及的部门较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同时信访机构不具备解决事项的权限,但实践中大部分群众一直片面认为信访机构具有实体裁判权利,可以解决自身所反映的信访诉求。因此,信访制度所承载的权利救济功能被过度放大,相当一部分人民群众认为信访机构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最后的有效渠道,因此部分信访群众希望通过信访渠道来更改司法机关所作出的判决,认为信访制度所具有的权威性高于司法制度。
信访制度运行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维权和表达诉求的渠道方式过于单一。一方面,目前人大代表制度还未充分其职能作用。在实践中人民群众的利益受损,一般是直接向相关部门反映,而不是向人大代表反映,主要原因在于人大代表缺乏解决问题的实际权限,对于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的作用有限。部分县市由于为建立起人大代表接待群众制度,导致人大代表无法了解群众的相关利益诉求。另一方面,我国还未真正建立起公民社会。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社区社团的职能过度涣散,行业协会的组织能力有限,缺乏必要的财政支持,导致其综合协调能力不强,因此在代表群众反映利益诉求时无法真正形成有效的话语权。第二,还未建立起完善的行政决策机制。目前,我国的党政部门是国家事务管理的主体,但是由于缺乏完善的行政决策机制,主要表现为行政决策不科学、不民主,缺乏完善合理的决策程序,缺乏有效的行政决策监督机制,决策过程不够公开透明,这导致党政部门在行政决策时常出现各类问题,进而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现有的信访制度和信访渠道将党政部门行政决策失误的问题暴露出来,这是党和国家需要高度关注和解决的问题。第三,未建立起完善的社会力量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当前我国主要依靠行政机关来解决社会矛盾,而社会力量发展不足,如共青团、妇联以及工会的职能建设不够完善,导致社会力量处理社会矛盾的作用十分有限。部分单位中设置的妇联、工会等社会团体长期处于弱势地位,无法维护社会大众的合法权益,沦为“花瓶”。而部分由社会公民自行建立的维权组织,被认定为非法组织,遭到地方政府的打压和取缔,上述诸多因素的作用,导致社会力量无法有效处理社会矛盾。
三、工作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挑战
在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环境深受党情、世情和国情的影响。唯有深入分析党的群众工作的环境变化情况才能了解和把握在新时期群众工作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
1.党情的变化
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党已经走过了90多个春秋。在此过程中,党的建设不断取得新的突破。现阶段,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全国党员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党派,并且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来掌握国家政权。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依据自身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及时调整发展策略,逐步强化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积极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党员队伍的综合素养,为谱写中国梦做充分的准备。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面对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我党内部依旧存在一些不和谐和不适应的现象,部分党员的思想意识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具体实践中未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根本宗旨,这显然给群众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因此,面对党情的深刻变化,各级党组织在开展群众工作过程中,要逐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充分发挥党的模范带头作用,继续保持群众工作中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进一步巩固我党的执政地位。 2.国情的变化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与经济快速发展。现阶段,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在社会和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的今天,我国的国情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城乡二元结构已经严重束缚了城乡的协调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社会贫富差距也不断加大,社会保障制度也存在诸多的不足与问题,城市弱势群体就业、生活问题一直无法未得到妥善解决。新时期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也开始逐步显现,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也在进一步加深。上述新的国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社会与经济的稳定发展,也给群众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在新时期新阶段,各级党组织在开展群众工作时,应当以改善民生为首要任务,逐步拉近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要引导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征程而努力奋斗。
3.世情的变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未来世界将朝着多极化的格局发展,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全球经济融合创造了新的条件和基础。从整体上看,目前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环境还比较适合我国的发展。然而自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以来,世界经济格局正发生显著的变化,发达国家依靠其在技术和资金方面的优势继续压榨发展中国家,霸权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不断增大,世界局部地区的冲突和矛盾不断升级,这给全球的和平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结合目前的全球整体环境可以看出,在目前和平发展的主旋律环境中,依旧存在试图颠覆我国国家政权的敌对分子,未来的国际环境将不断复杂化。这对于党的群众工作而言,既有挑战也有机遇。因此在这样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各级党组织应当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群众工作的新精神和新路线,不断提高统筹全局的工作能力,尽可能调动基层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钟 莉.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J].建材与装饰,2015(1).
[2]陈慧荣.信访制度绩效与上访策略升级[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3]龙运杰.群众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地位·挑战·对策[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7(1).
[4]戴俊剑.“融入式”服务型党组织工作机制创新研究[J].人民论坛,2016(11).
[5]何兴梅.浅析安康市群众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J].新西部(理论版),2016(6).
[6]赵中源.“群众”的时代审视与整合凝聚[J].学术研究,2015(10).
[7]赵中源,王 丹.关于“群众路线”若干问题研究的状态与趋势[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8).
[8]张 瑛.新形势下做好党的群众工作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1).
[9]黄瑞林.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保险业务中的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5(9).
[10]郑炳林.新形势下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J].改革与开放,2014(24).
[11]黄桂英.十八大以來中国共产党践行群众路线的基本经验[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7(2).
[12]张荣臣.党的群众工作:经验、问题和对策[J].理论学刊,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