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9-0076-01
在短跑的教学和比赛中,很多学生往往感觉一开始跑得很快,在后半程被人家赶上。多数学生感觉后半程跑起来无力,没有感觉,有人说这是后劲不足,也有人说这是力量训练不足,这一现象是很多教师和学生在短跑中所遇到的难题,针对这一问题,我总结出下列几方面的原因。
1.起跑到起跑后的加速跑的动作技术费力太多。短跑是径赛中距离最短速度最快的项目。所以,一开始就要求尽快发挥速度。但较快速度的发挥必须有一个合理的技术和节奏问题。就拿教学中部分同学来说,在起跑时,过于追求步频,上体前倾过大,动作紧张费力。这样,开始前30米时显得很快,但由于步点紊乱,动作紧张,致使能量消耗过多,从而造成后程明显减速。正确合理的技术是:蹬离起跑器后,第一步的着地应尽量靠近身体重心投影点,脚着地后迅速转入后蹬,前腿在蹬离起跑器后,也迅速屈膝向前摆动。两臂有力摆动,方向与运动方向一致,前摆时肘关节角度稍小于90度,后摆时肘关节角稍大于90度。不倒小步也不故意拉大步。倒小步是上体压得太低,抬腿不够造成,拉大步会造成上体过早抬起。加速度受损,在这个阶段应逐渐增大步长和使上体平稳逐渐抬起,优秀运动员一般在前30米用16步左右跑完,因而在练习中只要测量一下自己步长增长的情况,就会发现技术和节奏上存在的问题。
2.途中跑中动作技术太费力。途中跑是短跑全程中距离最长,速度最快的一段。它的任务是继续发挥和保持高速度跑,因而跑的动作应该是非常协调放松的。步频快,步幅也要加大,不少同学在跑的过程中,动作紧张,耸肩埋头,致使身体各部分肌肉群没有合理协调地交替收缩和放松,某些不该用力的部位也绷得紧紧的。结果不仅步幅小,跑起来费力,能量消耗也大,致使后半程明显减速。短跑的后半程减速,主要表现在步频降低。这是由于短跑中的疲劳使神经系统传导功能下降而导致的。因此有些身材较矮的学生,步长较短,动作比较紧张,步频相对比较高,就更容易疲劳,后半程减速更易明显。现在的优秀运动员都是步幅大,步频快,即在保持一定的步频下,增大步幅。不同的运动员,潜在着发展步长和步频的不同内在因素。一般情况下,身材高大的潜在着发展步长的有利因素,身材矮小的则潜在着发展步频的有利因素。因此,在练习时,除发展有利因素外,还应改善不利因素,使步长和步频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结合自己跑的情况,来分析自己,加强锻炼。
3.速度耐力不够。决定短跑成绩的主要因素是速度,但做到保持高速度跑的能力是一个重要因素。要做到提高速度耐力,一方面要改进起跑与途中跑的技术,跑得放松,自然、协调。身体重心要高、平、稳,全程节奏要均匀,不要跑得紧张费力。另一方面,要通过加大运动负荷的训练来提高速度耐力,一般耐力是速度耐力的基础。发展速度耐力要提高糖酵解的能力和提高乳酸的“忍受力”,提高有氧代谢的能力。因而可做一些中上等强度的反复跑和宵速跑,如150米、200米反复跑、上坡跑等练习。训练时可超负荷,每组练习可根据季节,可长可短。此外还可采用高抬腿跑、跨步跑、蹲杠铃等来加强腿部肌肉的力量训练,从而达到提高快速跑的力量耐力。这样才能在技术上和后程减速上减少差异。
在短跑的教学和比赛中,很多学生往往感觉一开始跑得很快,在后半程被人家赶上。多数学生感觉后半程跑起来无力,没有感觉,有人说这是后劲不足,也有人说这是力量训练不足,这一现象是很多教师和学生在短跑中所遇到的难题,针对这一问题,我总结出下列几方面的原因。
1.起跑到起跑后的加速跑的动作技术费力太多。短跑是径赛中距离最短速度最快的项目。所以,一开始就要求尽快发挥速度。但较快速度的发挥必须有一个合理的技术和节奏问题。就拿教学中部分同学来说,在起跑时,过于追求步频,上体前倾过大,动作紧张费力。这样,开始前30米时显得很快,但由于步点紊乱,动作紧张,致使能量消耗过多,从而造成后程明显减速。正确合理的技术是:蹬离起跑器后,第一步的着地应尽量靠近身体重心投影点,脚着地后迅速转入后蹬,前腿在蹬离起跑器后,也迅速屈膝向前摆动。两臂有力摆动,方向与运动方向一致,前摆时肘关节角度稍小于90度,后摆时肘关节角稍大于90度。不倒小步也不故意拉大步。倒小步是上体压得太低,抬腿不够造成,拉大步会造成上体过早抬起。加速度受损,在这个阶段应逐渐增大步长和使上体平稳逐渐抬起,优秀运动员一般在前30米用16步左右跑完,因而在练习中只要测量一下自己步长增长的情况,就会发现技术和节奏上存在的问题。
2.途中跑中动作技术太费力。途中跑是短跑全程中距离最长,速度最快的一段。它的任务是继续发挥和保持高速度跑,因而跑的动作应该是非常协调放松的。步频快,步幅也要加大,不少同学在跑的过程中,动作紧张,耸肩埋头,致使身体各部分肌肉群没有合理协调地交替收缩和放松,某些不该用力的部位也绷得紧紧的。结果不仅步幅小,跑起来费力,能量消耗也大,致使后半程明显减速。短跑的后半程减速,主要表现在步频降低。这是由于短跑中的疲劳使神经系统传导功能下降而导致的。因此有些身材较矮的学生,步长较短,动作比较紧张,步频相对比较高,就更容易疲劳,后半程减速更易明显。现在的优秀运动员都是步幅大,步频快,即在保持一定的步频下,增大步幅。不同的运动员,潜在着发展步长和步频的不同内在因素。一般情况下,身材高大的潜在着发展步长的有利因素,身材矮小的则潜在着发展步频的有利因素。因此,在练习时,除发展有利因素外,还应改善不利因素,使步长和步频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结合自己跑的情况,来分析自己,加强锻炼。
3.速度耐力不够。决定短跑成绩的主要因素是速度,但做到保持高速度跑的能力是一个重要因素。要做到提高速度耐力,一方面要改进起跑与途中跑的技术,跑得放松,自然、协调。身体重心要高、平、稳,全程节奏要均匀,不要跑得紧张费力。另一方面,要通过加大运动负荷的训练来提高速度耐力,一般耐力是速度耐力的基础。发展速度耐力要提高糖酵解的能力和提高乳酸的“忍受力”,提高有氧代谢的能力。因而可做一些中上等强度的反复跑和宵速跑,如150米、200米反复跑、上坡跑等练习。训练时可超负荷,每组练习可根据季节,可长可短。此外还可采用高抬腿跑、跨步跑、蹲杠铃等来加强腿部肌肉的力量训练,从而达到提高快速跑的力量耐力。这样才能在技术上和后程减速上减少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