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误区一:忽视学前差异,教学目标确立不当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课程目标提出了如下要求: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随着人们对幼小衔接的普遍重视,家长提前通过各种渠道让孩子们接触并掌握了大量的拼音知识,也导致孩子们的汉语拼音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有的还存在许多的错误与不规范。再加上一年级的老师没有足够重视,在确立教学目标时,意识模糊,或教学重点不突出,或无层次性,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对策:重视差异,因材施教
1.开学初了解学生拼音掌握的情况
针对入学孩子拼音学习的重大差异,在开学初,教师有必要对全班孩子的拼音掌握情况进行摸底,以便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整体状况和学习程度,做到心中有数。以下是我对一年级80名学生进行拼音测试后的统计结果,包括口头测试和书面测试两类。
2.根据学生起点差异确立教学目标
从测试结果中不难发现,学前拼音掌握程度差异很大,因此教师在教学拼音时一定要关注学生个体起点之间的差异,在对学生平等关注的前提下,以不同的目标与要求对待不同的对象,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对课堂进行有效、平等、适切的配置,使各个层面的每个学生都有相同的机会发挥其特有潜力。我认为对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如对已经完全掌握的学生,教学目标应该确立为对汉语拼音进行复习巩固和提升;对字母按顺序会读,但单个指认比较困难和四声发音不会发或不到位的学生,应该把目标定在读准音认清形上;对单个的字母会读,但不会拼读和对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不能辨别、混淆不清的学生,目标应是提高拼读能力;对书写不规范或不会写的学生,目标应定为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误区二:缺乏新鲜感,教学方式单一
国标苏教版“汉语拼音”教材每课一般包括5个部分:1.字母和配合字母教学的情境图、表音表形图;2.汉语拼音书写教材;3.音节拼读练习;4.拼音词和与之相配的插图;5.有关的拼音词、拼音句练习。由于大多数孩子有着或多或少的拼音学习经历,面对抽象而枯燥的汉语拼音,已经失去了新鲜感与好奇心,但有一些教师仍然拿着书照本宣科,领着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写背记。如第一课“ɑ、o、e”学生已经都会读了,老师还一定要让学生看图找到阿姨的ɑ、公鸡喔喔叫的o、大白鹅的e,学生看图时通常认为那个阿姨是妈妈,但老师还一定要强调这是阿姨,其目的只是为了引出单韵母ɑ。这样的教学方式泯灭了学生在初入学时的兴趣萌芽。
对策:有机整合,灵活多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如果第一节语文课我们的老师就能用语文的魅力深深吸引孩子,让孩子觉得语文很好玩、很有趣,那么对他今后语文知识的获得、语文能力的提高,以及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1.灵活地对教材进行整合
如在教学复韵母时,我把六个单韵母卡片贴在黑板上,对学生说:“孩子们,六个单韵母宝宝又出来玩了,今天他们玩的是碰碰车的游戏,你们想和它们一起玩吗?”然后让孩子带着自己做的单韵母宝宝的帽子进行碰碰车的游戏,分别请几个学生上台,找最喜欢的朋友玩碰碰车,看能不能碰在一起,并告诉他们好朋友碰到一起能碰出一个新的字母,这就是复韵母ɑi、ei、ui、ɑo、ou、iu。孩子们知道了,原来复韵母就是单韵母的组合,既记住了复韵母,又了解了复韵母的组合规律。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1)手舞足蹈摆形
在教“o”這个单韵母的形时,我启发学生思考:“你能用你的动作来表示o吗?”有的孩子把嘴巴张开,拢成一个圆形;有的孩子把食指和大拇指围成一个圆形;有的孩子指着自己的小脸蛋画了一个圈;还有的孩子把两只手臂团成一个圆形……又如,在区分“b、p、d、q”这四个形近声母时,我建议孩子们用左右手的两个小拳头和竖起的大拇指来分别表示,形象生动。
(2)音乐情景拼读
在教完声母之后,为让孩子们能更熟练地拼读,我设计了一个“找朋友”的游戏:把写有声母的头饰戴在一个学生的头上,随着音乐响起,这个孩子就唱着、跳着下去找朋友——找带单韵母头饰的小朋友,然后两人一起拼读,读正确了就全班齐读。边找边唱歌: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呀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3)模仿学叫记音
拼读训练还可以与学生的生活、学生喜爱的事物相联系。根据孩子们模仿能力强的特点,我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叫声来练习拼读,例如学生一边学做小鸭,一边学小鸭的叫声“嘎嘎嘎,小鸭叫g-ā”,学做小青蛙“呱呱呱,青蛙叫g-u-ā”。
3.利用色彩涂描加强记忆
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生动直观的图画和鲜明的色彩,强烈的视觉刺激能够引起他们视神经中枢的兴奋从而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依据这一点,我让学生给字母和音节描色。如对字母的记忆,我让学生先用铅笔写,然后再用不同的彩笔描色,为了让学生区分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我让学生用不同的颜色涂色。学生饶有兴致地画着,学习成了自己最喜欢的事,自然就很容易掌握了。
在这样灵活多变充满趣味的拼音学习活动中,孩子们始终保持着一种激情,有着强烈的新鲜感和积极性,从而使抽象、枯燥的汉语拼音学习变得轻松而愉快,学生对字母的音、形掌握得更牢固,对音节的拼读积极性更高,学得更好,记得更牢。
误区三:忽略综合素养的提高,教学内容孤立
新课程标准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赋予了汉语拼音教学全新的理念。汉语拼音的功能是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功能的确定决定了汉语拼音的掌握与学生能力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只有掌握了扎实的汉语拼音知识,才能迅速发展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而许多教师的拼音教学只停留在就拼音学拼音上,只是强调汉语拼音的音形及书写,忽略了学生语文学习综合素养的提高。
对策:有效结合,发展能力
1.看图连缀音节,创作故事
苏教版教材每一课都安排了意境优美的插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情境图,帮学生补充一些词语、句子或儿歌,也可以根据插图让学生发挥想象,编故事讲故事,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训练,把学习拼音与积累语言、发展语言结合起来。
2.联系事物画画,初试写话
画画是一年级孩子们最喜欢的一种表达方式,教师可以利用画画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一座抽象汉语拼音与具体事物之间的桥梁,并通过形象的画面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写话能力。
如在国庆节假期中,我让学生把在假期中看到的事物用图画画出来,然后把所画的事物用拼音在旁边写下来,最后把所画的事物连起来说一句话,在图画纸的背面用拼音写下来。
总之,汉语拼音教学是孩子们接近母语的第一座桥梁,也是一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一年级的老师任重而道远,在汉语拼音教学中应多一点自己的思考与探索,并引导学生多读一些拼音读物,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为今后的学习铺路搭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课程目标提出了如下要求: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随着人们对幼小衔接的普遍重视,家长提前通过各种渠道让孩子们接触并掌握了大量的拼音知识,也导致孩子们的汉语拼音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有的还存在许多的错误与不规范。再加上一年级的老师没有足够重视,在确立教学目标时,意识模糊,或教学重点不突出,或无层次性,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对策:重视差异,因材施教
1.开学初了解学生拼音掌握的情况
针对入学孩子拼音学习的重大差异,在开学初,教师有必要对全班孩子的拼音掌握情况进行摸底,以便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整体状况和学习程度,做到心中有数。以下是我对一年级80名学生进行拼音测试后的统计结果,包括口头测试和书面测试两类。
2.根据学生起点差异确立教学目标
从测试结果中不难发现,学前拼音掌握程度差异很大,因此教师在教学拼音时一定要关注学生个体起点之间的差异,在对学生平等关注的前提下,以不同的目标与要求对待不同的对象,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对课堂进行有效、平等、适切的配置,使各个层面的每个学生都有相同的机会发挥其特有潜力。我认为对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如对已经完全掌握的学生,教学目标应该确立为对汉语拼音进行复习巩固和提升;对字母按顺序会读,但单个指认比较困难和四声发音不会发或不到位的学生,应该把目标定在读准音认清形上;对单个的字母会读,但不会拼读和对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不能辨别、混淆不清的学生,目标应是提高拼读能力;对书写不规范或不会写的学生,目标应定为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误区二:缺乏新鲜感,教学方式单一
国标苏教版“汉语拼音”教材每课一般包括5个部分:1.字母和配合字母教学的情境图、表音表形图;2.汉语拼音书写教材;3.音节拼读练习;4.拼音词和与之相配的插图;5.有关的拼音词、拼音句练习。由于大多数孩子有着或多或少的拼音学习经历,面对抽象而枯燥的汉语拼音,已经失去了新鲜感与好奇心,但有一些教师仍然拿着书照本宣科,领着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写背记。如第一课“ɑ、o、e”学生已经都会读了,老师还一定要让学生看图找到阿姨的ɑ、公鸡喔喔叫的o、大白鹅的e,学生看图时通常认为那个阿姨是妈妈,但老师还一定要强调这是阿姨,其目的只是为了引出单韵母ɑ。这样的教学方式泯灭了学生在初入学时的兴趣萌芽。
对策:有机整合,灵活多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如果第一节语文课我们的老师就能用语文的魅力深深吸引孩子,让孩子觉得语文很好玩、很有趣,那么对他今后语文知识的获得、语文能力的提高,以及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1.灵活地对教材进行整合
如在教学复韵母时,我把六个单韵母卡片贴在黑板上,对学生说:“孩子们,六个单韵母宝宝又出来玩了,今天他们玩的是碰碰车的游戏,你们想和它们一起玩吗?”然后让孩子带着自己做的单韵母宝宝的帽子进行碰碰车的游戏,分别请几个学生上台,找最喜欢的朋友玩碰碰车,看能不能碰在一起,并告诉他们好朋友碰到一起能碰出一个新的字母,这就是复韵母ɑi、ei、ui、ɑo、ou、iu。孩子们知道了,原来复韵母就是单韵母的组合,既记住了复韵母,又了解了复韵母的组合规律。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1)手舞足蹈摆形
在教“o”這个单韵母的形时,我启发学生思考:“你能用你的动作来表示o吗?”有的孩子把嘴巴张开,拢成一个圆形;有的孩子把食指和大拇指围成一个圆形;有的孩子指着自己的小脸蛋画了一个圈;还有的孩子把两只手臂团成一个圆形……又如,在区分“b、p、d、q”这四个形近声母时,我建议孩子们用左右手的两个小拳头和竖起的大拇指来分别表示,形象生动。
(2)音乐情景拼读
在教完声母之后,为让孩子们能更熟练地拼读,我设计了一个“找朋友”的游戏:把写有声母的头饰戴在一个学生的头上,随着音乐响起,这个孩子就唱着、跳着下去找朋友——找带单韵母头饰的小朋友,然后两人一起拼读,读正确了就全班齐读。边找边唱歌: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呀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3)模仿学叫记音
拼读训练还可以与学生的生活、学生喜爱的事物相联系。根据孩子们模仿能力强的特点,我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叫声来练习拼读,例如学生一边学做小鸭,一边学小鸭的叫声“嘎嘎嘎,小鸭叫g-ā”,学做小青蛙“呱呱呱,青蛙叫g-u-ā”。
3.利用色彩涂描加强记忆
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生动直观的图画和鲜明的色彩,强烈的视觉刺激能够引起他们视神经中枢的兴奋从而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依据这一点,我让学生给字母和音节描色。如对字母的记忆,我让学生先用铅笔写,然后再用不同的彩笔描色,为了让学生区分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我让学生用不同的颜色涂色。学生饶有兴致地画着,学习成了自己最喜欢的事,自然就很容易掌握了。
在这样灵活多变充满趣味的拼音学习活动中,孩子们始终保持着一种激情,有着强烈的新鲜感和积极性,从而使抽象、枯燥的汉语拼音学习变得轻松而愉快,学生对字母的音、形掌握得更牢固,对音节的拼读积极性更高,学得更好,记得更牢。
误区三:忽略综合素养的提高,教学内容孤立
新课程标准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赋予了汉语拼音教学全新的理念。汉语拼音的功能是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功能的确定决定了汉语拼音的掌握与学生能力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只有掌握了扎实的汉语拼音知识,才能迅速发展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而许多教师的拼音教学只停留在就拼音学拼音上,只是强调汉语拼音的音形及书写,忽略了学生语文学习综合素养的提高。
对策:有效结合,发展能力
1.看图连缀音节,创作故事
苏教版教材每一课都安排了意境优美的插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情境图,帮学生补充一些词语、句子或儿歌,也可以根据插图让学生发挥想象,编故事讲故事,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训练,把学习拼音与积累语言、发展语言结合起来。
2.联系事物画画,初试写话
画画是一年级孩子们最喜欢的一种表达方式,教师可以利用画画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一座抽象汉语拼音与具体事物之间的桥梁,并通过形象的画面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写话能力。
如在国庆节假期中,我让学生把在假期中看到的事物用图画画出来,然后把所画的事物用拼音在旁边写下来,最后把所画的事物连起来说一句话,在图画纸的背面用拼音写下来。
总之,汉语拼音教学是孩子们接近母语的第一座桥梁,也是一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一年级的老师任重而道远,在汉语拼音教学中应多一点自己的思考与探索,并引导学生多读一些拼音读物,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为今后的学习铺路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