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人才高地 助推高质量发展

来源 :先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我国多个城市密集推出包括优惠落户、现金补贴、购房优惠等政策,争相吸引人才“落地生根”助力产业发展,城市间竞争也因此步入拼人才的高维竞争阶段。成都市去年7月实施“人才新政十二条”以来,已有超10万本科及以上人才汇聚成都,创业就业。下一步,成都市应进一步发挥好人才政策作用,提高产业竞争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地领跑“新一线城市”。
  城市人才高维竞争的深层次原因
  产业竞争力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亟需重新配置人才资源。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竞争力成为城市间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体现。从城市自身发展角度来看,能否做大做强产业,关键是要有一支强大的产业人才队伍。因此,随着城市间要素流通加快,需要重新配置人才、尤其是产业人才等资源,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为实现产业竞争力的跃升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撑和动力源泉。如今,各城市正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如何进行产业链优化布局与高效配置人才资源,既是促进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的时代命题,也是推动自身发展效率变革的内在需求。
  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和动能转换时期,“人才红利”逐渐成为核心竞争要素。我国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和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恰逢以“质量换数量”的“人才红利”期与之交汇,如何打好人才这张牌显得至关重要。发挥好人力资本作用可催生创新生态,创新生态可生成和聚集新动能,新动能则可激发区域内城市产业创新的“强引擎”。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档位越高,就越需要储备更多高质量人才。城市间人才的高维竞争,也是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和自然反应。
  各地争先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结构性矛盾显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以智能制造、机器智能、人工智能等为特征的技术、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产业链各环节加速重构,改变了城市间原有的产业分工格局。一方面,各地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随之提高,高学历、高收入、高技术等将成为主流趋势;另一方面,我国产业人才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突出表现为传统产业人才素质不高,先进制造业领域人才供给不足。为适应本地区产业布局的需要,要制定“含金量”高的产业人才政策,加快人才供给。
  引进、留住、用好,更好发挥人才政策作用
  成都市应着眼于提升城市发展定位,以吸引人才为契机,以提升产业层次带动提升城市竞争力,重点在产业布局、优化配置人才资源、完善优质服务、增强政策配套性方面更好地发挥人才政策作用。
  明晰产业定位后谋划产业布局,形成长期稳定的人才红利。一是各地要基于各自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做好产业规划和人才规划顶层设计,提高人才与产业的匹配度。同时,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构建完备的产业链配套体系。二是在进行区域产业布局时,要通盘考虑自身所处的产业链环节,谋划好产业链布局,避免城市间产业发展同质化,造成人才进一步流失。同时,还要在存量和增量上同时下功夫,既要布局新兴产业,又要兼顾传统优势产业升级,努力在新的发展周期内占领人才制高点。
  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布局,充分盘活人才创新积极性。如果说抢先拿到“人才牌”是一个战略问题,那么如何打好“人才牌”则为一个战术问题,既要引得来更要用得好,只有人尽其才才能彰显城市发展大智慧。一是抓住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有利时机,结合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以激发市场竞争活力和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制定人才发展战略。二是盘活人才存量,用好人才增量,围绕产业链配置人才链,依靠人才链打造创新链,实现以质量为前提的人才资源总量质量“双增长”。同时,还要逐步打破城市“一亩三分地”的传统意识,主动拥抱城市群实现协同发展,实现生产要素的融通。
  逐步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和配套政策,解决人才“后顾之忧”。从长期来看,为引导人才更好地为城市产业发展贡献智力,就要进一步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氛围。一是结合自身的公共服务和资源承载能力,以吸引人才为契机,倒逼完善住房、教育、医疗等配套政策,大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建设宜居宜业的软环境,不断厚植给养人才的土壤。二是要把吸引人才与引进产业链龙头企业、骨干企业结合起来。以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引进企业,以优质企业带动吸引人才,再积极激发人才创新能力反作用于企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产业集聚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几点建议
  建立产业人才数据库,进一步突出引进人才的重点。一是运用大数据等手段,委托智库或猎头公司建立城市产业人才储备数据库,明确需求,建立健全机制。二是依托人才数据库绘制产业人才引进等大数据画像,识别产业人才数量缺口和人才质量“洼地”,定时形成产业人才形势报告作为精准引才的参考。
  实施差异化的人才政策,注重与产业发展做好衔接。一是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突出吸引国际化高层次人才,依托承接东部地区产业链高端环节转移吸引国内优秀人才,同时,要“量体裁衣”加强吸引优秀毕业生,也注重高技能人才的引育。二是以优质的工作岗位吸引工作導向需求型人才,以多元化的财政激励机制吸引经济导向需求型人才,以配套政策组合拳吸引家庭导向需求型人才,加快城市产业发展“软环境”建设。
  落实好《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注重发挥政府与企业协同作用。一是建立制造业人才市场供求信息监测平台,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建设1-2个人才继续教育基地,积极推行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加强传统产业工人技术技能升级培训等。二是重点依托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吸引人才,建立政企共同参与的人才引进和激励基金,强化政企协同作用,扮演好政府服务企业、企业培育人才的角色,向存量人才要活力,向增量人才要质量。
其他文献
122年前的锦江之畔,四川中西学堂、尊经书院、锦江书院“三水汇流”,四川大学应运而生。跨越双甲子、历经三世纪,四川大学一路走来,承文翁风化、集思想大成、开学术先河、引社会风尚,培养了灿若星河的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走出了200多名两院院士和文化名人,向世界输送了70余万名英才学子,为四川发展、国家昌盛作出了川大历史性贡献。  今天的川大,名师荟萃,拥有两院院士15名、长江学者等顶尖专家20
期刊
近日,成都市召开对外开放大会,会后正式发布《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构建国际门户枢纽全面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意见》,为成都“量身打造”全新政策,“含金量”十足,将为全面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高水平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和内陆开放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总体目标  以对外开放高质高位发展为导向,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四向拓展”的战略通道优势充分发挥,高质量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形成,国际竞争
期刊
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努力建设世界文化名城。邛崃根据自身实际,按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天府文化的思路,推动天府文化融入城市建设、服务产业发展、精神区位提升等方面,努力把邛崃打造为成都建设全国重要的文创中心的战略增长极和重要支撑点。  邛崃古称临邛,是巴蜀四大古城之一,筑城置县已有2300多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如今,邛崃紧紧围绕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按照成都
期刊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成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围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主题,确定了建設国家中心城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和世界文化名城的战略定位。召开成都市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大会,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战略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
期刊
1日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唐川平、李仲彬出席中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10督导组督导成都市工作汇报会。  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调研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刘旭光参加。  3日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会见防城港市党政代表团并陪同在蓉考察。苟正礼、刘筱柳参加。  3~4日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唐川平、李仲彬出席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场会。左正、
期刊
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增长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跨越关口、动力转换的战略机遇期。虽然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了较高的程度,不再是整体性的“落后”,但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质”的没有变。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聚焦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在动态中完善高质量指标,沿着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具体路径迎难而上,迈向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
期刊
智慧城市的概念自2008年提出起便受到了世界各国广泛、持续的关注。成都也开展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果。成都先后成为全国八大通信枢纽之一和国家"八纵八横"光纤骨干网节点,并成为国家首批"宽带中国"示范城市。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等部署要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和推进将助力城市、城市群与全社会协调、创新、融合发展,进一步实现
期刊
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郫都区唐昌街道战旗村考察,察看特色农副产品、蜀绣等手工艺品展示,观摩“人人耘”智慧农业“互联网+共享农业”互动种养平台操作,还花钱买下一双当地产的手工千层底布鞋。  自此,战旗村迅速受到全国瞩目。  当了9年村主任、8年村党总支书记,55岁的高敏德见证着战旗村以改革探路,奋力推动乡村振兴的历程。  以改革推动乡村振兴  近年来,战旗村突出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核
期刊
成都市近期召开的对外开放大会,贯彻落实十九大关于“构建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战略部署,全面开启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新征程。成都市本轮的开放将与过去有何不同,其重点着力领域有哪些变化?  成都市对外开放已经走过四个阶段  回顾成都市改革开放40年实践,可以根据一些标志性的事件,将成都市开放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萌芽阶段,其最大特征是实现外资的零突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成都市按照四川省
期刊
1日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唐川平、李仲彬等出席“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成果交流汇报会暨市委中心组学习会。  2日  ★成都市对外开放大会召开。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会见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融捷集团董事长吕向阳等并出席邛崃市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范毅、杨林兴参加。  3日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陪同省委书记彭清华会见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