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实践操作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是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以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一种教学形式。目前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目的性不强、流于形式、思维含量不足、数学本质不够突出等低效现象。为此教师应增强给学生实践操作的目标意识,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合作、猜测等方式自己发现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一、在实践操作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枯燥,难以理解,缺乏吸引力。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具有爱玩、好动的天性。教师应设计适当、合理的动手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这样会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让学生产生“我要学”的愿望。
例如,在“认识三角形”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把三根长短不同的小棒围成不同类型的三角形,接着在让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比较的过程中,学生很自然地就知道: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不同,但都是由三个角、三条边和三个顶点组成的;再让学生来回拉动三角形学具,从“手感”的比较中发现三角形有稳定性的特点。学生用小棒围成三角形的过程中,发现任意两根小棒的和小于第三根就不能围成三角形,觉得很好奇,这是为什么?教学活动在学生手动、眼看和脑想的动态中进行,符合儿童好动的特点,能把儿童外显的动作与内隐的思维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觉得身边寻常可见、信手可得的小棒中蕴含了丰富的数学内涵,数学在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关键在于如何去发现,这样更加激发了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在实践操作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手与脑的这种联系说明操作不是单纯的肢体动作,而是与大脑的思维紧密联系着的。操作的目的不是形式,而是在操作中引导学生不断地观察、分析、比较和抽象、概括,从中发展思维。
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首先要让学生理解“余数”的概念。教师先让学生拿出6根小棒,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再把6根小棒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让学生注意看看结果怎样。后让学生把9根小棒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再把10根小棒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注意看看结果又怎样。接着让学生观察、比较,把操作中得到的结果分类并进行小组交流,引导学生得出:一类是正好分完,另一类是分后还有剩余。通过分类,学生找到了“直观模型”,分后有剩余的小棒数就是“余数”,并且在余数与除数的比较中,得出“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否则每个小朋友至少还可以分到一根小棒。其中把小棒分给小朋友的过程就是试商。紧接着,在实验操作的基础上,让学生脱离实物在脑子里分小棒,进行表象思维来理解余数的含义。最后在借助表象操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概括。在从量变到质变、从静态到动态的数学学习中学生既理解了余数除法的意义、算法及其中每步计算的实际意义,又发展了合情推理的能力。
三、在实践操作中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措施。有效的实践操作,应让学生带着问题边想、边做、边说,使脑、手、口共同参与活动,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提高学生表达数学语言的能力。
例如,教学“13-9”时,应该首先确定学生操作的定位与价值取向,不是结果是多少,而是引导学生用怎样的操作方法得到“13-9=4”的,并且要把操作和计算的过程说出来,让学生通过操作直观、交流互动,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推动数学思考,促进语言表达。经过操作后,有的学生说把13根小棒一根一根地减;有的学生说,把13分成10和3,先算10-9=1,再算1+3=4;有的学生说,把9分成3和6,先算13-3=10,再算10-6=4……这些不同的方法,是学生有序操作的过程,用自己的语言有序地表达出来,是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操作、思考的结果,是经历了数学的学习过程,促使学生的外部操作与内部思维、口语表达紧密地结合起来了。其中有些学生的口头表达可能不太清楚,缺少条理性,其实际效果远远高于学生对教师语言的复述,但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培养,对学生数学语言的运用与发展肯定大有好处。
四、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数学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之一。一个人的实践活动能力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能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会创新。
如在教学“拼出美丽的图案”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把多个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体拼出不同形状的物体。学生对此颇感兴趣,学习小组通过合作、交流、讨论,拼出的形状各种各样。教师乘机加以鼓励和点拨,在接下来的个人活动中,学生利用这些形体,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拼出了自己喜欢的东西,有火车、轮船、卡车、坦克、长颈鹿、机器人等,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又如在一年级模拟“买东西”的实践活动中,教师在教室设置商店一角,用纸片做成人民币,学生分别扮演小营业员和顾客的角色,让“顾客”到“营业员”那里买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在买东西的实践基础上,让学生说说买东西前需要准备些什么,买东西时如何挑选、如何付钱和找零等。通过以上实践活动,学生在买东西的过程中,既学会了如何买东西,又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用到了实际生活中去。更可喜的是有的学生买了两件东西后,在计算找零时会用连减或先加后减的两步计算的方法,这是一年级没有学过的知识,这就充分说明操作实践可以使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一、在实践操作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枯燥,难以理解,缺乏吸引力。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具有爱玩、好动的天性。教师应设计适当、合理的动手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这样会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让学生产生“我要学”的愿望。
例如,在“认识三角形”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把三根长短不同的小棒围成不同类型的三角形,接着在让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比较的过程中,学生很自然地就知道: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不同,但都是由三个角、三条边和三个顶点组成的;再让学生来回拉动三角形学具,从“手感”的比较中发现三角形有稳定性的特点。学生用小棒围成三角形的过程中,发现任意两根小棒的和小于第三根就不能围成三角形,觉得很好奇,这是为什么?教学活动在学生手动、眼看和脑想的动态中进行,符合儿童好动的特点,能把儿童外显的动作与内隐的思维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觉得身边寻常可见、信手可得的小棒中蕴含了丰富的数学内涵,数学在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关键在于如何去发现,这样更加激发了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在实践操作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手与脑的这种联系说明操作不是单纯的肢体动作,而是与大脑的思维紧密联系着的。操作的目的不是形式,而是在操作中引导学生不断地观察、分析、比较和抽象、概括,从中发展思维。
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首先要让学生理解“余数”的概念。教师先让学生拿出6根小棒,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再把6根小棒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让学生注意看看结果怎样。后让学生把9根小棒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再把10根小棒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注意看看结果又怎样。接着让学生观察、比较,把操作中得到的结果分类并进行小组交流,引导学生得出:一类是正好分完,另一类是分后还有剩余。通过分类,学生找到了“直观模型”,分后有剩余的小棒数就是“余数”,并且在余数与除数的比较中,得出“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否则每个小朋友至少还可以分到一根小棒。其中把小棒分给小朋友的过程就是试商。紧接着,在实验操作的基础上,让学生脱离实物在脑子里分小棒,进行表象思维来理解余数的含义。最后在借助表象操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概括。在从量变到质变、从静态到动态的数学学习中学生既理解了余数除法的意义、算法及其中每步计算的实际意义,又发展了合情推理的能力。
三、在实践操作中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措施。有效的实践操作,应让学生带着问题边想、边做、边说,使脑、手、口共同参与活动,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提高学生表达数学语言的能力。
例如,教学“13-9”时,应该首先确定学生操作的定位与价值取向,不是结果是多少,而是引导学生用怎样的操作方法得到“13-9=4”的,并且要把操作和计算的过程说出来,让学生通过操作直观、交流互动,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推动数学思考,促进语言表达。经过操作后,有的学生说把13根小棒一根一根地减;有的学生说,把13分成10和3,先算10-9=1,再算1+3=4;有的学生说,把9分成3和6,先算13-3=10,再算10-6=4……这些不同的方法,是学生有序操作的过程,用自己的语言有序地表达出来,是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操作、思考的结果,是经历了数学的学习过程,促使学生的外部操作与内部思维、口语表达紧密地结合起来了。其中有些学生的口头表达可能不太清楚,缺少条理性,其实际效果远远高于学生对教师语言的复述,但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培养,对学生数学语言的运用与发展肯定大有好处。
四、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数学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之一。一个人的实践活动能力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能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会创新。
如在教学“拼出美丽的图案”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把多个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体拼出不同形状的物体。学生对此颇感兴趣,学习小组通过合作、交流、讨论,拼出的形状各种各样。教师乘机加以鼓励和点拨,在接下来的个人活动中,学生利用这些形体,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拼出了自己喜欢的东西,有火车、轮船、卡车、坦克、长颈鹿、机器人等,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又如在一年级模拟“买东西”的实践活动中,教师在教室设置商店一角,用纸片做成人民币,学生分别扮演小营业员和顾客的角色,让“顾客”到“营业员”那里买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在买东西的实践基础上,让学生说说买东西前需要准备些什么,买东西时如何挑选、如何付钱和找零等。通过以上实践活动,学生在买东西的过程中,既学会了如何买东西,又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用到了实际生活中去。更可喜的是有的学生买了两件东西后,在计算找零时会用连减或先加后减的两步计算的方法,这是一年级没有学过的知识,这就充分说明操作实践可以使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