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实践操作意识 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q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实践操作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是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以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一种教学形式。目前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目的性不强、流于形式、思维含量不足、数学本质不够突出等低效现象。为此教师应增强给学生实践操作的目标意识,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合作、猜测等方式自己发现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一、在实践操作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枯燥,难以理解,缺乏吸引力。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具有爱玩、好动的天性。教师应设计适当、合理的动手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这样会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让学生产生“我要学”的愿望。
  例如,在“认识三角形”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把三根长短不同的小棒围成不同类型的三角形,接着在让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比较的过程中,学生很自然地就知道: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不同,但都是由三个角、三条边和三个顶点组成的;再让学生来回拉动三角形学具,从“手感”的比较中发现三角形有稳定性的特点。学生用小棒围成三角形的过程中,发现任意两根小棒的和小于第三根就不能围成三角形,觉得很好奇,这是为什么?教学活动在学生手动、眼看和脑想的动态中进行,符合儿童好动的特点,能把儿童外显的动作与内隐的思维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觉得身边寻常可见、信手可得的小棒中蕴含了丰富的数学内涵,数学在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关键在于如何去发现,这样更加激发了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在实践操作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手与脑的这种联系说明操作不是单纯的肢体动作,而是与大脑的思维紧密联系着的。操作的目的不是形式,而是在操作中引导学生不断地观察、分析、比较和抽象、概括,从中发展思维。
  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首先要让学生理解“余数”的概念。教师先让学生拿出6根小棒,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再把6根小棒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让学生注意看看结果怎样。后让学生把9根小棒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再把10根小棒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注意看看结果又怎样。接着让学生观察、比较,把操作中得到的结果分类并进行小组交流,引导学生得出:一类是正好分完,另一类是分后还有剩余。通过分类,学生找到了“直观模型”,分后有剩余的小棒数就是“余数”,并且在余数与除数的比较中,得出“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否则每个小朋友至少还可以分到一根小棒。其中把小棒分给小朋友的过程就是试商。紧接着,在实验操作的基础上,让学生脱离实物在脑子里分小棒,进行表象思维来理解余数的含义。最后在借助表象操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概括。在从量变到质变、从静态到动态的数学学习中学生既理解了余数除法的意义、算法及其中每步计算的实际意义,又发展了合情推理的能力。
  三、在实践操作中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措施。有效的实践操作,应让学生带着问题边想、边做、边说,使脑、手、口共同参与活动,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提高学生表达数学语言的能力。
  例如,教学“13-9”时,应该首先确定学生操作的定位与价值取向,不是结果是多少,而是引导学生用怎样的操作方法得到“13-9=4”的,并且要把操作和计算的过程说出来,让学生通过操作直观、交流互动,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推动数学思考,促进语言表达。经过操作后,有的学生说把13根小棒一根一根地减;有的学生说,把13分成10和3,先算10-9=1,再算1+3=4;有的学生说,把9分成3和6,先算13-3=10,再算10-6=4……这些不同的方法,是学生有序操作的过程,用自己的语言有序地表达出来,是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操作、思考的结果,是经历了数学的学习过程,促使学生的外部操作与内部思维、口语表达紧密地结合起来了。其中有些学生的口头表达可能不太清楚,缺少条理性,其实际效果远远高于学生对教师语言的复述,但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培养,对学生数学语言的运用与发展肯定大有好处。
  四、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数学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之一。一个人的实践活动能力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能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会创新。
  如在教学“拼出美丽的图案”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把多个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体拼出不同形状的物体。学生对此颇感兴趣,学习小组通过合作、交流、讨论,拼出的形状各种各样。教师乘机加以鼓励和点拨,在接下来的个人活动中,学生利用这些形体,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拼出了自己喜欢的东西,有火车、轮船、卡车、坦克、长颈鹿、机器人等,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又如在一年级模拟“买东西”的实践活动中,教师在教室设置商店一角,用纸片做成人民币,学生分别扮演小营业员和顾客的角色,让“顾客”到“营业员”那里买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在买东西的实践基础上,让学生说说买东西前需要准备些什么,买东西时如何挑选、如何付钱和找零等。通过以上实践活动,学生在买东西的过程中,既学会了如何买东西,又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用到了实际生活中去。更可喜的是有的学生买了两件东西后,在计算找零时会用连减或先加后减的两步计算的方法,这是一年级没有学过的知识,这就充分说明操作实践可以使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其他文献
【摘 要】所谓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思维  在学习高中数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入手;有时,在课堂上待我们把某一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应该采取这种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会学习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语文教学的师生互动,是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评价语文教学效果优劣的重要标准。  【关键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期刊
【摘 要】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从小学起教师就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加强合作技能与方法的指导,并提供一些让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积极地参与,主动地探究。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更不应缺乏合作学习的身影,它是学生们交流与表达的一个平台、一种情境,是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效率的迫切要求。那么应怎样优化合作学习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互补性,在习
期刊
【摘 要】课外阅读是学生在课堂以外独立进行的阅读活动,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有效的课外阅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本文着重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和误区出发,试图运用科学的方法,制定出有效的课外阅读的原则和方法,使课外阅读取得最佳的阅读效果,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阅读误区;指导策略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
期刊
【摘 要】本文总结了自己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与教训,望各位老师和同学给予指导与批评。  【关键词】学习;中学数学  数学在中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进入中学后,学生将面对新增的科目和更艰深的知识点,学习难度大增。面对和小学数学截然不同的中学数学,我们又该如何总结和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及学习计划呢?具体来讲,中学生在学习中,有一个衔接和适应的过程,学习的都是一些最基础的概念性知识点。但很多同学以
期刊
【摘 要】近几年的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必考“字音字形”,看似简单,可考生错误频出,复习方法不当是原因之一,本文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复习策略:用熟读打好基础,用归类去明辨,用自测去巩固,循序渐进,最终达到准确掌握中考字音字形,综合提升语文中考成绩。  【关键词】熟读;归类;自测  字音、字形考查虽在中考语文中的比重不大,分值只有4分,题型也比较单一,两道选择题,可在历年来的中考中,失分较严重,一是平时语
期刊
【摘 要】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文从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讨论氛围,重视反馈评价及设计实践活动等四方面阐述了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从而促进他们自主发展。  【关键词】创造情境;激发兴趣;主动参与;自主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
期刊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成为了无尚光荣的人民教师,找到工作的喜悦让我来不及思考,就带着无限憧憬,来到了我师大毕业后的第一个工作单位——南风中学。  破旧的校舍,简陋的办公室,让满怀热情的我开始沉默,六百多元的工资,繁重的教学任务,既让我心灰意冷,又变得怨天尤人。在那一段时间,我深刻体会了鲁迅的“怨妇”,杨修的“鸡肋”。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中,我如行尸走肉,无聊而又无奈地度过了一天又一天。  有一天,
期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教师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因此,课堂提问运用得好,不但可以轻松地帮助学生融入课堂教学所创设的氛围之中,还可以激发他们探究问题的兴趣,激励他们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让
期刊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积累训练的呼声渐高。这种情况一方面反映了着力改进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实践要求,另一方面也说明通过几十年的反复讨论,大家对小学语文教学性质和任务的认识逐渐趋向一致,这就是:小学语文学科是进行社会交际的工具学科,其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连贯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要结合恰当地完成思想品德教育、发展认识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培养健康个性的任务。怎样才能在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