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人们在学习上最积极最重要的因素。”的确,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而教学激趣策略的关键环节是教学情境的创设。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这是至关重要的。正如花儿开放需要温暖的阳光一样,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发需要教师设定生动有趣的情境和创造性的活动形式。
所谓“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那么如何搞好“情境教学”呢?
一、运用多媒体,展现情境
学生活泼好动,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利用多媒体设计生动、新颖的动画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音乐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根据新课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巧妙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如在三年级歌曲《小乌鸦爱妈妈》这一课中,我设置了这样的情境: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到了哪儿?课件中出示大森林的图片,还有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是谁在叫?你能用动作模仿出来吗?学生们纷纷模仿小鸟展翅高飞的情景,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大森林。
又如在一年级歌曲《小宝宝睡着了》这一课,为了让学生能体会到夜晚宁静祥和的气氛,在导入新课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上课了,我走到讲台前,用右手食指立于嘴唇上作“嘘”状,然后拉上教室窗帘,学生不知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几十双眼睛都盯着老师。此刻,打开多媒体,课件中出现了已闭上眼睛的月儿,旁边有几颗小星星在时隐时现地眨着眼睛,接着画面上出现了一棵大树,微风轻轻吹动着树叶,树干上有几只已打瞌睡的小虫儿,树窝中躺着两只休息的小鸟,在树下的小屋中亮着一盏灯,有一位可爱的小宝宝正伏在桌面上,透过窗子数星星,数着数着便睡着了。伴着抒情的乐曲,学生的目光停住了。这时,我轻声地对小朋友说:“夜深了,天上的月亮、星星都闭上了眼睛,鸟儿休息了,虫儿也停止了歌唱,就连小宝宝也睡着了。”然后用充满关怀的口吻对小朋友说:“小朋友,让我们也闭上了自己的小眼睛,乘着歌声的翅膀,一起进入甜美的梦乡吧!”小朋友看着栩栩如生的画面,听着老师亲切的话语,他们完全沉浸在甜美的意境之中。
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来导入新课,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为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课伊始,趣即生”的良好教学效果。
二、设置问题,构建问题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通过创设一种问题情境能使学生主动思索以获得问题的解决。教学实践证明,设疑是现代目标教学中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它发挥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能够培养学生思维、探索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紧张、活跃、和谐、生动、张弛有效的理想气氛。
如在《小乌鸦爱妈妈》一课中,教师讲述:今天从森林里飞出来了三只小鸟,它们是小麻雀、小鸽子和小乌鸦,你会模仿他们的叫声吗?小麻雀:叽叽喳喳;小鸽子:咕咕;小乌鸦:哇……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歌曲中的节奏。又如在处理歌曲时:“小乌鸦急急忙忙为妈妈捉虫子,心情是怎样的?乌鸦妈妈年纪大了,飞不动了,心情又是怎样的?怎样唱才能体现出它们的这种心情?”教师根据歌曲内容成功地创设了以上问题情境,引导质疑,学生恍然大悟,体会到可以运用速度的变化,表现出歌曲的情绪。
三、角色转换,进入情境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与书本的角色往往呈对立状态。教材中有关人物的情感、言语、行为等等与现实中的学习者似乎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在情境教学中注重角色的转换,学生由习惯上的等待、接纳的“被动角色”转为不断追求、进取的“主动角色”。儿童一旦成为学习的主动角色,学习兴趣就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学生在表演中能亲身体验和深刻理解教学内容,获取知识,留下深刻印象,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形成教学高潮。
如在《小乌鸦爱妈妈》中,在向小鸟问好的环节,一部分学生充当各种小鸟,另一部分学生充当问好的小朋友,让他们进行对话。学生1:“小麻雀好。”学生2:“叽叽喳喳,叽叽喳喳。”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和小鸟做游戏的喜悦。
四、即兴创作,体会情境
在创设“情境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创新思维,不能停留在知识的记忆、技能的模仿、歌曲的学唱上。在每一特定的学习情境中,让学生多次地塑造、创编新情境,体验新感情,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现美、创造美、体验美的能力。
如在《小雨沙沙》的歌曲处理教学中,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进行演唱,然后引导他们讨论:“小雨的声音是怎样的?”“种子得到雨露的浇灌后心情怎样?我们应该怎样来表达种子的心情?”“怎样唱更好听?”让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进行自由探索,讨论结束后再让他们根据讨论结果来演唱歌曲。还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不同的表演方式来表演,引导和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造、大胆表现,如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分角色演唱、自编动作进行表演唱等等。通过自由表演,将学生置于音乐美的情境之中,使他们在学习——实践——创造——实践——再创造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体会了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对音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更快的发展。
由此可见,情境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学活动“化平淡为神奇“的催化剂。情境创设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从教科书中解放出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学习过程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使教学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达到最佳教学效果。“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只有创设适当的情境,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生融入快乐的课堂中,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所谓“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那么如何搞好“情境教学”呢?
一、运用多媒体,展现情境
学生活泼好动,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利用多媒体设计生动、新颖的动画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音乐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根据新课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巧妙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如在三年级歌曲《小乌鸦爱妈妈》这一课中,我设置了这样的情境: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到了哪儿?课件中出示大森林的图片,还有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是谁在叫?你能用动作模仿出来吗?学生们纷纷模仿小鸟展翅高飞的情景,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大森林。
又如在一年级歌曲《小宝宝睡着了》这一课,为了让学生能体会到夜晚宁静祥和的气氛,在导入新课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上课了,我走到讲台前,用右手食指立于嘴唇上作“嘘”状,然后拉上教室窗帘,学生不知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几十双眼睛都盯着老师。此刻,打开多媒体,课件中出现了已闭上眼睛的月儿,旁边有几颗小星星在时隐时现地眨着眼睛,接着画面上出现了一棵大树,微风轻轻吹动着树叶,树干上有几只已打瞌睡的小虫儿,树窝中躺着两只休息的小鸟,在树下的小屋中亮着一盏灯,有一位可爱的小宝宝正伏在桌面上,透过窗子数星星,数着数着便睡着了。伴着抒情的乐曲,学生的目光停住了。这时,我轻声地对小朋友说:“夜深了,天上的月亮、星星都闭上了眼睛,鸟儿休息了,虫儿也停止了歌唱,就连小宝宝也睡着了。”然后用充满关怀的口吻对小朋友说:“小朋友,让我们也闭上了自己的小眼睛,乘着歌声的翅膀,一起进入甜美的梦乡吧!”小朋友看着栩栩如生的画面,听着老师亲切的话语,他们完全沉浸在甜美的意境之中。
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来导入新课,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为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课伊始,趣即生”的良好教学效果。
二、设置问题,构建问题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通过创设一种问题情境能使学生主动思索以获得问题的解决。教学实践证明,设疑是现代目标教学中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它发挥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能够培养学生思维、探索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紧张、活跃、和谐、生动、张弛有效的理想气氛。
如在《小乌鸦爱妈妈》一课中,教师讲述:今天从森林里飞出来了三只小鸟,它们是小麻雀、小鸽子和小乌鸦,你会模仿他们的叫声吗?小麻雀:叽叽喳喳;小鸽子:咕咕;小乌鸦:哇……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歌曲中的节奏。又如在处理歌曲时:“小乌鸦急急忙忙为妈妈捉虫子,心情是怎样的?乌鸦妈妈年纪大了,飞不动了,心情又是怎样的?怎样唱才能体现出它们的这种心情?”教师根据歌曲内容成功地创设了以上问题情境,引导质疑,学生恍然大悟,体会到可以运用速度的变化,表现出歌曲的情绪。
三、角色转换,进入情境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与书本的角色往往呈对立状态。教材中有关人物的情感、言语、行为等等与现实中的学习者似乎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在情境教学中注重角色的转换,学生由习惯上的等待、接纳的“被动角色”转为不断追求、进取的“主动角色”。儿童一旦成为学习的主动角色,学习兴趣就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学生在表演中能亲身体验和深刻理解教学内容,获取知识,留下深刻印象,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形成教学高潮。
如在《小乌鸦爱妈妈》中,在向小鸟问好的环节,一部分学生充当各种小鸟,另一部分学生充当问好的小朋友,让他们进行对话。学生1:“小麻雀好。”学生2:“叽叽喳喳,叽叽喳喳。”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和小鸟做游戏的喜悦。
四、即兴创作,体会情境
在创设“情境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创新思维,不能停留在知识的记忆、技能的模仿、歌曲的学唱上。在每一特定的学习情境中,让学生多次地塑造、创编新情境,体验新感情,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现美、创造美、体验美的能力。
如在《小雨沙沙》的歌曲处理教学中,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进行演唱,然后引导他们讨论:“小雨的声音是怎样的?”“种子得到雨露的浇灌后心情怎样?我们应该怎样来表达种子的心情?”“怎样唱更好听?”让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进行自由探索,讨论结束后再让他们根据讨论结果来演唱歌曲。还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不同的表演方式来表演,引导和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造、大胆表现,如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分角色演唱、自编动作进行表演唱等等。通过自由表演,将学生置于音乐美的情境之中,使他们在学习——实践——创造——实践——再创造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体会了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对音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更快的发展。
由此可见,情境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学活动“化平淡为神奇“的催化剂。情境创设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从教科书中解放出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学习过程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使教学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达到最佳教学效果。“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只有创设适当的情境,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生融入快乐的课堂中,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