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本收录世界上最新文学作品的书(杂志),《格兰塔》中文版在国内并非首创,但却是获得正规版权的“少数派”之一。
2011年11月,在英国领事馆的组织下,《格兰塔》当时的主编约翰·弗里曼(JohnFreeman)和副主编艾兰·奥芙瑞(EllahAllfrey)在上海举办了一次文学活动。在这次见面会上,99读书人文学编辑彭伦带来的美国南方作家罗恩·拉什的短篇小说集《炽焰燃烧》一下吸引住了弗里曼的目光。弗里曼也来自美国。对罗恩·拉什有着特殊的乡情,也曾在《格兰塔》上刊登过他的作品。弗里曼和彭伦相谈甚欢,并得知彼此有许多相同的作者。后来弗里曼回国后,彭伦写去邮件,双方很快确定了合作关系。
约翰·弗里曼非常重视“讲故事”,曾自称自己的责任是要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传播不同的故事”,要让读者体验到最优秀的故事直接送到他们面前的感觉。两年来的中国之行。他密切关注着中国读者的阅读口味,并发现有很大一批中国年轻读者渴望读到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精彩的故事。
英国的故事,“是历史与家园的古老冲突,是灶台与寻梦者之间不可度量的无穷无尽的距离”。
去年夏天,英文版《格兰塔》曾经出版过一期同主题的“不列颠”杂志。今年四月,《格兰塔》中文版正式推出,借用相同的封面,一只缺了口的英式茶杯,和一只不平整边缘的托碟,寓意深刻。中文版的首期再次以“不列颠”为题,以“历史”和“家园”为主线,重新组稿,向中国读者展现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英国面貌。
“有时候你很难说清英国到底是什么。”弗里曼在序言中写道。珍妮特·温特森则说,他们的故事是“历史与家园的古老冲突”,是“灶台与寻梦者之间不可度量的无穷无尽的距离”。
的确,精选的这19篇文章,几乎囊括了半个多世纪以来英国的方方面面:文化、宗教、政党、种族、社保,甚至性。石黑一雄用日本式细腻流畅的笔调和英国式的叙事圈套刻画了20世纪初伦敦上流社会的荒诞不经。曾用“历史、传奇和神话竞相融合的美丽地方”来形容自己家乡的苏格兰诗人罗宾·罗伯逊贡献了一首长诗,描写了1964年充满无望和失败的英国颓景。盖瑞·杨格对一个小市镇从社区居民人口结构到足球、政治、教育、房价几十年来的变革进行事无巨细的记录。他无奈地说:“我们的疏离感与其说是环境的,不如说是社会的。”而同样是描写城市变迁中的挣扎,哈尼夫·库雷西则藉由“新右派”的嘴来诘问:“什么是英国?英国的未来又在哪里?”
《不列颠》还展现了一些英国青年内省视角。比如威廉·博伊德发出的“我在哪里?”,比如杰夫·戴尔一边远离常规而无趣的英国社会一边“闪现”这样的念头:“我怎么会这样?怎么会从对一切都充满兴趣变成对一切都漠不关心?”而哈尼夫·库雷西找到了更年轻的、更易冲动并诉诸武力的那部分人群:“他们是怎么看待自己在英国社会中的地位的呢?”他们愤怒、迷惘又无奈,《在屋顶上》结尾写道:“我想,命运并不是等待着你的东西,它是已经在你的体内积蓄起来的东西——它和死亡一样耐心。”
中文版的副主编Patrizia是欧洲人,在英国读过大学。他对英国社会的了解使这部不列颠专辑尽可能准确地重现了20世纪原汁原味的英国风貌。
《格兰塔》中文版延续了原版的排版风格:不设栏目,作品之间内在逻辑由编辑掌控。《不列颠》以一则图片专辑为界,分成上下两个部分,据主编彭伦介绍,这些作品节奏感逐渐加强,色彩从比较淡到比较浓烈,“但也不是绝对的。或者说有些错落,比如后面有篇《夜游》和《猎户座》。文字也比较舒缓”。
图片专辑以“家园”为题,是不同时期的英国社会街景的一瞥。曾经暴动的墙上贴满纪念的标签纸。2008年到2011年间骚动的英国青年的表情,海盖特住宅区彩色的伞和颜料,这些“临时替代品在每一个拐角瞪着我们的脸”。所有的东西都是“临时的”,家也是临时的居所,约翰-伯恩赛德想要表现的,正是时代的转瞬即逝感:“我们建造的每一幢建筑,命名的每一件事物,我们心爱的、不愿分离的一切,都是一时的,为了不断满足重新想象的需要。”
“这些图片对英国人来说可能更有感觉。中国人看和英国人看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有些读者抱怨图片“不知道要表现什么”,彭伦指着图片下方的英文名字,告诉记者那是摄影师和画家的名字。如果读者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查阅相关资料。“它们只是提供了一些新鲜的视角让中国读者去看英国,去看外面的社会,然后发现一些跟他们不一样的地方或者相似的东西。打开视界。”
中国的“最佳青年小说家”?不,是中国的“欲望”。
《格兰塔》第一次评选“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是在1983年。这次由市场部策划的公关活动是非常成功的,媒体关注、互联网推动给编辑部带来了意料之外的销量,他们决定每十年出一次榜单。30年来。因为对大卫·米切尔、珍妮特·温特森、伊安·麦克尤恩等文坛新人的准确预瞻,也奠定了今天杂志在英国文坛的威望。
今年恰好是此奖的第四届评选,并且首次有华裔作家入选。她就是曾与贾樟柯是同班同学、近年来以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移民题材小说在英国主流文坛广受好评的郭小橹。
1993年《格兰特》评选的“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合影。后排(从左至右):海伦·辛普森、艾伦·霍灵赫斯、提伯·费舍、劳伦斯·诺福克、亚当·莱弗利、菲利普·科尔、威尔·塞尔夫。中排:亚当·马斯·琼斯、坎迪娅·迈克威廉、本-奥克瑞、路易·德·伯尔尼埃、艾莎·佛洛伊德。前排:(坐者)A·L·肯尼迪、卡里尔·菲利普斯,(席地坐者)伊恩·班克斯、石黑一雄。
那么,中国何时也能评选自己的“最佳青年小说家”呢?时机恐怕还不成熟。彭伦提出其中一个原因是,如果评选的话。英国总部将会和中国编辑部一起操作,然而,国与国的衡量标准不同,“有可能他们选中的作者是我们这边不能出版的”。
《格兰塔》中文版的前三期基本都是从现有稿库里选稿编辑,之所以采用这种比较保守的策略,彭伦表示也是想“看一看中国读者对格兰塔这个品牌的认知到底有多少”,再为第四期自己定主题和组稿做好准备。
如何将《格兰塔》已经形成的一种生态系统本土化,是彭伦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他的第一个尝试。就是在中文版中先推出一部分中国作家的作品。而此计划将在第四期实行。主题也定好了。就叫“欲望”。“中国整个社会都充满各种各样的欲望,大家都拼命想要某一种东西某一种社会地位,或者简单说就是信仰。”彭伦解释说:“人对想要的东西要求是越来越多。可能有些欲望在过去是不会有的,比如对奢侈品的欲望。这在经济往上走的过程中才越来越泛滥。”
然而欲望是一个太广泛的词。“这个主题恰恰能够反映出中国人和外国人的生活也没多大区别。这是一个很人性的主题,每个人都有的东西,能呈现一个人内心深处或者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是的,各种各样的欲望,哪怕没有欲望的那些人群。”
2012年和2013年的伦敦书展上,《格兰塔》均邀请世界各国《格兰塔》国际版的编辑,共进晚宴,探讨各自的发展。中国的编辑团队也应邀前去。杯盏之间碰撞出的每一个新想法,都令这些爱好“新写作”的编辑们激动不已。
“但有些想法还没办法实现。比如《格兰塔》主编提出以后可以建立互访计划,相互派编辑去对方办公室待一段时间。这是很有趣的事情,但很难落实。成本、时间。去各个国家体验一段日子当然是很美的,但很难做到。”
摘自《新周刊》
2011年11月,在英国领事馆的组织下,《格兰塔》当时的主编约翰·弗里曼(JohnFreeman)和副主编艾兰·奥芙瑞(EllahAllfrey)在上海举办了一次文学活动。在这次见面会上,99读书人文学编辑彭伦带来的美国南方作家罗恩·拉什的短篇小说集《炽焰燃烧》一下吸引住了弗里曼的目光。弗里曼也来自美国。对罗恩·拉什有着特殊的乡情,也曾在《格兰塔》上刊登过他的作品。弗里曼和彭伦相谈甚欢,并得知彼此有许多相同的作者。后来弗里曼回国后,彭伦写去邮件,双方很快确定了合作关系。
约翰·弗里曼非常重视“讲故事”,曾自称自己的责任是要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传播不同的故事”,要让读者体验到最优秀的故事直接送到他们面前的感觉。两年来的中国之行。他密切关注着中国读者的阅读口味,并发现有很大一批中国年轻读者渴望读到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精彩的故事。
英国的故事,“是历史与家园的古老冲突,是灶台与寻梦者之间不可度量的无穷无尽的距离”。
去年夏天,英文版《格兰塔》曾经出版过一期同主题的“不列颠”杂志。今年四月,《格兰塔》中文版正式推出,借用相同的封面,一只缺了口的英式茶杯,和一只不平整边缘的托碟,寓意深刻。中文版的首期再次以“不列颠”为题,以“历史”和“家园”为主线,重新组稿,向中国读者展现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英国面貌。
“有时候你很难说清英国到底是什么。”弗里曼在序言中写道。珍妮特·温特森则说,他们的故事是“历史与家园的古老冲突”,是“灶台与寻梦者之间不可度量的无穷无尽的距离”。
的确,精选的这19篇文章,几乎囊括了半个多世纪以来英国的方方面面:文化、宗教、政党、种族、社保,甚至性。石黑一雄用日本式细腻流畅的笔调和英国式的叙事圈套刻画了20世纪初伦敦上流社会的荒诞不经。曾用“历史、传奇和神话竞相融合的美丽地方”来形容自己家乡的苏格兰诗人罗宾·罗伯逊贡献了一首长诗,描写了1964年充满无望和失败的英国颓景。盖瑞·杨格对一个小市镇从社区居民人口结构到足球、政治、教育、房价几十年来的变革进行事无巨细的记录。他无奈地说:“我们的疏离感与其说是环境的,不如说是社会的。”而同样是描写城市变迁中的挣扎,哈尼夫·库雷西则藉由“新右派”的嘴来诘问:“什么是英国?英国的未来又在哪里?”
《不列颠》还展现了一些英国青年内省视角。比如威廉·博伊德发出的“我在哪里?”,比如杰夫·戴尔一边远离常规而无趣的英国社会一边“闪现”这样的念头:“我怎么会这样?怎么会从对一切都充满兴趣变成对一切都漠不关心?”而哈尼夫·库雷西找到了更年轻的、更易冲动并诉诸武力的那部分人群:“他们是怎么看待自己在英国社会中的地位的呢?”他们愤怒、迷惘又无奈,《在屋顶上》结尾写道:“我想,命运并不是等待着你的东西,它是已经在你的体内积蓄起来的东西——它和死亡一样耐心。”
中文版的副主编Patrizia是欧洲人,在英国读过大学。他对英国社会的了解使这部不列颠专辑尽可能准确地重现了20世纪原汁原味的英国风貌。
《格兰塔》中文版延续了原版的排版风格:不设栏目,作品之间内在逻辑由编辑掌控。《不列颠》以一则图片专辑为界,分成上下两个部分,据主编彭伦介绍,这些作品节奏感逐渐加强,色彩从比较淡到比较浓烈,“但也不是绝对的。或者说有些错落,比如后面有篇《夜游》和《猎户座》。文字也比较舒缓”。
图片专辑以“家园”为题,是不同时期的英国社会街景的一瞥。曾经暴动的墙上贴满纪念的标签纸。2008年到2011年间骚动的英国青年的表情,海盖特住宅区彩色的伞和颜料,这些“临时替代品在每一个拐角瞪着我们的脸”。所有的东西都是“临时的”,家也是临时的居所,约翰-伯恩赛德想要表现的,正是时代的转瞬即逝感:“我们建造的每一幢建筑,命名的每一件事物,我们心爱的、不愿分离的一切,都是一时的,为了不断满足重新想象的需要。”
“这些图片对英国人来说可能更有感觉。中国人看和英国人看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有些读者抱怨图片“不知道要表现什么”,彭伦指着图片下方的英文名字,告诉记者那是摄影师和画家的名字。如果读者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查阅相关资料。“它们只是提供了一些新鲜的视角让中国读者去看英国,去看外面的社会,然后发现一些跟他们不一样的地方或者相似的东西。打开视界。”
中国的“最佳青年小说家”?不,是中国的“欲望”。
《格兰塔》第一次评选“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是在1983年。这次由市场部策划的公关活动是非常成功的,媒体关注、互联网推动给编辑部带来了意料之外的销量,他们决定每十年出一次榜单。30年来。因为对大卫·米切尔、珍妮特·温特森、伊安·麦克尤恩等文坛新人的准确预瞻,也奠定了今天杂志在英国文坛的威望。
今年恰好是此奖的第四届评选,并且首次有华裔作家入选。她就是曾与贾樟柯是同班同学、近年来以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移民题材小说在英国主流文坛广受好评的郭小橹。
1993年《格兰特》评选的“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合影。后排(从左至右):海伦·辛普森、艾伦·霍灵赫斯、提伯·费舍、劳伦斯·诺福克、亚当·莱弗利、菲利普·科尔、威尔·塞尔夫。中排:亚当·马斯·琼斯、坎迪娅·迈克威廉、本-奥克瑞、路易·德·伯尔尼埃、艾莎·佛洛伊德。前排:(坐者)A·L·肯尼迪、卡里尔·菲利普斯,(席地坐者)伊恩·班克斯、石黑一雄。
那么,中国何时也能评选自己的“最佳青年小说家”呢?时机恐怕还不成熟。彭伦提出其中一个原因是,如果评选的话。英国总部将会和中国编辑部一起操作,然而,国与国的衡量标准不同,“有可能他们选中的作者是我们这边不能出版的”。
《格兰塔》中文版的前三期基本都是从现有稿库里选稿编辑,之所以采用这种比较保守的策略,彭伦表示也是想“看一看中国读者对格兰塔这个品牌的认知到底有多少”,再为第四期自己定主题和组稿做好准备。
如何将《格兰塔》已经形成的一种生态系统本土化,是彭伦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他的第一个尝试。就是在中文版中先推出一部分中国作家的作品。而此计划将在第四期实行。主题也定好了。就叫“欲望”。“中国整个社会都充满各种各样的欲望,大家都拼命想要某一种东西某一种社会地位,或者简单说就是信仰。”彭伦解释说:“人对想要的东西要求是越来越多。可能有些欲望在过去是不会有的,比如对奢侈品的欲望。这在经济往上走的过程中才越来越泛滥。”
然而欲望是一个太广泛的词。“这个主题恰恰能够反映出中国人和外国人的生活也没多大区别。这是一个很人性的主题,每个人都有的东西,能呈现一个人内心深处或者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是的,各种各样的欲望,哪怕没有欲望的那些人群。”
2012年和2013年的伦敦书展上,《格兰塔》均邀请世界各国《格兰塔》国际版的编辑,共进晚宴,探讨各自的发展。中国的编辑团队也应邀前去。杯盏之间碰撞出的每一个新想法,都令这些爱好“新写作”的编辑们激动不已。
“但有些想法还没办法实现。比如《格兰塔》主编提出以后可以建立互访计划,相互派编辑去对方办公室待一段时间。这是很有趣的事情,但很难落实。成本、时间。去各个国家体验一段日子当然是很美的,但很难做到。”
摘自《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