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善 永不褪色的“红柳精神”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ql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人们心目中真正的英雄,他的故事在整个高原甚至全军流传已久。他是坚毅的“昆仑卫士”,在阿里驻守近三十年。在高原恶劣的环境气候下,忍受着孤独与艰辛,冒着严寒和酷暑,上百次穿梭于被称为“死亡之路”的新藏线。
  他就是曾经的“红旗车驾驶员”、“西北军营十大杰出青年”、“高原模范汽车兵”、“全国先进工作者”张良善。
  现在,张良善担任阿里军分区装备部部长,虽然离开了方向盘,但仍然为高原运输做着默默无闻的服务与保障工作。在荣誉与光环渐渐远去的时候,他也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是他信仰并坚守的“红柳精神”却始终不曾褪色。
  
  征服“死亡之路”
  
  1986年,张良善成为西藏阿里军分区汽车营的一名汽车兵,从此就和新藏线结下了不解之缘。
  新藏线是西藏西部重要的运输大动脉,海拔5000米以上的路段有1000多米,可谓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也是入藏线路最为艰难的一条。这条路,山陡弯急,氧气稀薄,气候多变,还经常有暴风雪、泥石流和雪崩,是名副其实的“死亡之路”。
  从当上汽车兵开始,张良善每年要在这条路上穿梭十几趟。“雪崩、塌方、冰陷、泥石流是家常便饭,往往是雪崩连着滑坡,塌方连着泥石流,并且就在几公里的路段上发生。这时既不能坐以待毙,也不能瞎冲乱撞。要学会抢道,该停则停,该冲则冲。葬身雪底也是死,能冲出去就捡条命。有时冲出雪崩区,再回头看看那轰隆隆而下的雪崩,会忍不住笑出声来。”
  多少次和死神擦肩而过,他已经记不清了。“我亲眼所见在这条路上死去的人就不下一个排,仅在麻札达坂第一个拐弯处牺牲的就有好几个。但我每次上路就兴奋,我喜欢跑车。”
  1987年10月,在一次执行运输任务途中,有一辆车配件坏了,张良善就把自己车上的备用配件借给该车的司机应急。但返回途中,张良善的车配件也坏了。他就派副驾驶下山取配件,自己留下看车。谁知随后就发生了塌方,上山的道路被完全阻断。
  张良善毫不知情,在雪山上等了一天又一天。战友留下的干粮两天就吃完了。为了生存下去,张良善四处寻觅,终于在几公里外的地方发现一片湖。于是,他白天一边用铁锹打鱼,一边搜集枯木和牛粪,晚上用枯木和牛粪点火做饭取暖。高原上的鱼皮有筷子那么厚,放进嘴里难以下咽。吃到后来,他看见鱼就恶心。十多天下来,他饿得全身浮肿、浑身无力。奄奄一息中,他用最后的力气在烟盒上写下遗书,嘱咐哥哥要照顾好父母,请求两位老人不要为他难过。一直到第15天,救援的战友终于赶了过来。此时的张良善已经成了一个“野人”,胡子又长又乱又脏,脸上的皮起了一层又一层,嘴唇乌紫,双眼深陷,人瘦成了皮包骨头。战友见到他和地上的遗书,忍不住抱住他放声痛哭。
  这样的险情并不是唯一的一次。他曾经驾车行驶在西藏和新疆交界的界山达坂时,突遇大风雪。在零下30多摄氏度,海拔6700米的雪山达坂,人站着不动呼吸都很困难,但为了争分夺秒突围,他和战友们还要边用铁锹铲雪开路,边搬来石头卡在车轮上防止滑车。他们勉强挖开几米的路,转眼间又被风雪掩埋,一天下来只能走两公里。忍受着寒冷和饥饿,他们却一刻也不敢休息,因为怕一旦睡去就永远醒不过来。饿了就用雪水煮一点干粮,困了就吃一颗野山椒提神。在粮食吃光后,战友们又冷又饿,有的战士体力不支晕了过去。一筹莫展之际,张良善发现不远处有一头捕猎的狼正扑倒了一只黄羊,他跳上驾驶室,驾车冲了过去,把狼吓跑,将黄羊捡了回来。饱饱地吃了一顿后,他们继续一步步地前进,整整三天三夜后,终于走出了雪山达坂。
  从1986年到汽车营跟车开始,他在20多年间一百多次往返于新藏线,共行车60多万公里,上送物资750多吨,共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6次,被官兵们称为“新藏线上的红细胞”。
  
  “你的恩情,来生再报”
  
  张良善永远不会忘记1992年,他生命中遭受的巨大苦痛。
  那一年,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张良善和妻子何桂丽喜结良缘。结婚仅10天,部队一封“有任务速归”的电报便把他召回了部队。后来,妻子来信告诉他自己怀孕了,他高兴地给妻子回信说,你到部队来,分娩时我休假好好照顾你。妻子快临产时因感冒住院,这时部队却要执行上送任务。战友们劝他跟连队请个假,但他知道这次任务的重要性。“如果不能赶在大雪到来之前把物资送上去,整个冬季山上守防的官兵就要挨饿受冻,甚至要死人的。我是运输排长,要带着上山,在这个节骨眼怎么开口向组织请假呢?”最后,他还是说服了爱人,踏上了上山的征途。
  车队刚到红柳滩时,留守处把电话打到兵站,让他连夜赶回去。连长找到他,说,小何的病可能有麻烦,你把油罐卸在兵站,马上开车下去吧。他说,车已开到这里了,三五天就可返回。
  车到狮泉河后,留守处把电话打到分区,说张良善的爱人第二次住院,即将分娩,是难产,很危险。张良善听说后,卸完油,就连夜开车往山下赶。到了多玛兵站,留守处的电话也追到那里,问他是保大人还是保孩子。听到这话,他的眼泪从脸庞滚落下来,他哽咽着说:“都要保,都要保,实在不行,就保大人!”
  他驾着汽车在高原上飞驰,大车要5天才能走完的路,他用一天一夜就赶完了。到叶城时,孩子已经夭折,妻子也因为大出血生命垂危。他在医院守了15天,在妻子弥留之际,他含泪问爱人还有什么话要说,爱人只是摇摇头,好半天,才流着泪说,以后,跑山上的路,要慢一些。
  妻子下葬的那天,他穿上军装,戴上军功章,给爱人和孩子庄严地行了一个军礼。跪在坟前,他的泪水夺眶而出:“桂丽,我对不住你,更对不起我们没有出生的孩子,尽管没有见到他,我也给他取了个名,就叫‘来生’吧,来生我再报答你的恩情!”他去买了两袋水泥、一些沙石,要亲手给妻子立个墓碑。伴着悲伤和愧疚的泪,墓碑做好了。还没刻完碑文,他得知营里要往阿里送一批战备物资。当时,前往阿里的道路已被大雪封住,这时闯阿里,必须挑技术最过硬的司机。张良善主动请缨,他说,我要用这种方式表达对爱人的悼念之情。
  他又一次征服了这条路。从山上下来后,他在妻子的墓碑上亲自刻下了碑文。在爱人去世后的几年,每次上山前,他都要到她的坟前去坐坐,几年下来,妻子的坟前被他踩出了一条小路。
  
  上不亏党,下不亏兵
  
  “过去我们确实是受了这么多罪,现在就努力把服务保障工作做好,让驾驶员们少受点罪。我也充分理解驾驶员的难处和艰辛。驾驶员遇到什么困难,都尽量想办法解决,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解决。”现任阿里军分区装备部长的张良善说。
  从汽车营调离后,张良善先后任军分区装备科长、县武装部长、军分区装备部长。但无论职务如何变迁,为兵服务一直是他不懈的追求。
  让他最为自豪的是,“这几年搬掉了两座山。”
  第一座山,是他在装备科长任上时搬掉的。当时军分区没有汽车修理队伍,也没有汽车修理工间,车坏了只能到地方修理厂修理,“这样特别费钱,因为地方修理厂毕竟是为了赚钱”。
  先是培养人才,把战士“送出去”学习;再是锻炼队伍,开展岗位练兵。就这样,他迅速组织起来一支精干的专业汽车修理队伍。
  队伍有了,更棘手的事摆在张良善面前:没有场地。他找到司令员,“司令员把手一指,说‘你看,营区里没有现成的空地,你要干就在那里想办法。’于是营区边上的一座山就到我手里了。”张良善笑着说。
  搬山,说干就干。张良善带着工兵连进入“阵地”,每天十台挖掘机,苦干了150多天,硬生生地把一座长150米、宽105米、高7米的山头夷为平地。
  “这下不仅有了修理工间,连器材库都有了。”张良善说,“这个结果司令员也没想到。”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第二座山搬起来就容易多了。“土方挖了4.2亿立方,比第一座山土方量大得多,但时间仅用了3个多月。”
  担任装备部部长以来,张良善也面临着新的考验。
  2003年4月,军分区投资55万元修建民兵武器库围墙,不少包工头得到消息后揣着红包找到他,要求承包工程,都被他严词拒绝。他知道部队需要花钱搞建设的地方很多,就主动建议军工自建。得到军分区张司令员同意后,装备部购买了打砖机和水泥,他带着工兵连夜加班加点挖地基、拉沙石,在地方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经过一个半月的劳动,仅花费18万元就完成了任务,为部队节约经费37万元。
  2008年4月,在修建军分区地爆器材库时,他严把质量关,对不执行合同水泥标号达不到要求的坚决推倒返工。地方包工头找到他说:“张部长,不能再返工了,工程已经赔本了。”说完塞给他了一个厚厚的信封,张良善断然拒绝:“你们偷工减料,工程不合格,必须返工。你要赚钱,我要做人,原则问题我决不让步,山上部队建设不容易,我们建一代工程,要负几代责任。”毫无商量的情况下,包工头只好把不合格的工程推倒返工。
  
  一家不圆万家圆
  
  如今,张良善已经又成了家,女儿出生于1994年8月1日,正好是建军节。
  “她出生的时候我不在,等我回去看到她的时候,她已经半岁了。”女儿从小在部队长大,可是跟父亲相处的时间却很有限。往往张良善一出车,女儿就在家里数着手指头计算他回来的时间。一般来回需要两周,到了第14天,妻子就在家做好可口的饭菜,女儿就扒在窗户上等,外面一有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就飞奔出去,看是不是爸爸回来了。
  2006年,妻子和女儿回了陕西老家,从此团聚的时间更少。张良善的工作繁忙,有时候遇到结婚纪念日或女儿的生日,她们打电话过来问张良善知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他握着电话却木木地答不上来。今年女儿高考,张良善也不能像大多数父亲一样,陪伴在女儿身边度过这个重要时刻。尽管如此,妻子和女儿却仍然毫无怨言地理解和支持着他。
  谈起这么多年的苦与累,牺牲与付出,张良善看得很平淡。“军人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在位一天,就干好一天,把工作干好是最起码的。其他的,想不了那么多。”他笑笑,“阿里固然艰苦,但是时间长了,也对这个地方有留恋。我有时候也在想,这工作艰苦不艰苦?确实艰苦,但有一天如果离开了部队,不管去哪里,再没有我吃不了的苦,想想这些,其实艰苦也是一笔财富。”
  张良善曾先后被四总部表彰为“红旗车驾驶员”标兵,被兰州军区表彰为西北军营“十大杰出青年”、“军交运输先进标兵”,1999年被授予“高原模范汽车兵”荣誉称号,并被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为“十大杰出青年”,2000年被国家劳动部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2001年被国家评为“共和国的脊梁卫士”,并在国庆阅兵、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上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荣誉来了,关注也来了。但张良善却很少接受采访。他说,自己做的只是本职工作。大家吃的苦,干的工作都是一样的。自己没有什么比别人更突出的,组织上却给了自己那么多荣誉。“没有组织的关怀就没有我的今天,人总要知恩图报,感谢组织给我的培养教育,我也要更加尽职尽责地把工作做好。”
  “一人吃苦万人甜,一家不圆万家圆。”张良善一直牢记这句话。在高原的这些年,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组织利益高于一切”的阿里精神在支持着他,激励着他。“或许有一天我会离开阿里,但是我相信阿里精神会一代代在高原延续下去。”
  责任编辑 张小华
其他文献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这些风流人物中,包括三皇五帝、文臣武将、才子佳人、草莽英雄,可似乎从未将商人位列其中。  进入现代社会,人们才将财富与英雄画上了等号,把商人抬到了社会的上层。于是乎,晋商、徽商、浙商、粤商、闽商……纷纷以其悠远的历史、灿烂的业绩、深远的影响,成为后人乐此不疲挖掘的素材,炫耀的谈资,效仿的榜样。  在众多以地域印记作为特征的商人群体中,浙商,无疑是当代社会最鲜明的符
期刊
在姓氏中,“缪”音同“妙”,而非“谬”。即使是在缪雪中的家乡浙江台州,这个姓氏也不常见。据传源自秦穆公,秦穆公谥号为“缪”。《史记·秦本纪》里记过秦穆公以五张黑羊皮将百里奚赎回,百里奚又举荐蹇叔,助秦成就称霸诸侯大业的故事。  缪雪中常被人错喊成“廖总”或者“谬总”,每到此时他也不纠正,都笑呵呵地答应。这个看上去温良恭俭的“70后”,现为广汽吉奥汽车有限公司的副董事长、总经理。与秦穆公的“挖人”不
期刊
第一次接触马克思和毛泽东的作品是我还在台湾念中学的时候,这些在当时绝对是禁书,幸好我每年暑假都从台湾回香港,有机会找到这种书偷偷带到机场,小心翼翼上了飞机带回台湾,晚上在宿舍躲在被子里面瞧。当时看这些书觉得太新鲜了,那个年代这些在台湾都属于受批判的禁书,绝对看不到,但是正因为它被禁,我反而觉得它特别有吸引力,也因为它被批判,我反而觉得它讲得都特别有道理。  为什么江湖传闻最可信?这就是禁书的吊诡和
期刊
看过电影《勇敢的心》的人,恐怕都很难忘怀苏格兰人为争取民族独立与自由所付出的·惨烈与悲壮,那震撼人心的怒吼“freedom(自由)”,至今仍恍若在耳边回荡。裴多菲的诗更道出了自由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几乎可以说是一部大众争取自由的历史。  今日世界,民主蔚然成风,中国也不例外,从宪法到各种法律,对人民的自由权利给予了充分保障,言
期刊
军人出身的他,曾经的梦想是成为“横刀立马”的将军,却在另一种力量的推动下不知不觉中成为学者——他是国内政治创新领域最年轻的少数民族学者。33岁担任“十五”国家重点项目负责人、37岁担任“十一五”国家重点项目负责人;较早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健全考核体系和制度,重点工作应逐渐放在丰富内容、构建框架、完善体系上”;他在进行跨学科的创新探索,提出了诸多前瞻性的政策改革建议,著作等身。因其独到的学术思
期刊
声音    政府此举合情合理,是花小钱,钓大钱。  ——安徽无为县花费30万元送43名企业老总赴清华大学进修引起公众热议,公众质疑政府财政为“有钱人”买单。对此,无为县政府回应称  为什么你们要曝光瘦肉精?你们私下里告诉我们不就行了吗?现在把我们累死了!那个××品牌也没人买了!  ——这条由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所发的微博引来众多网友围观  如果你在100年前没买四合院,而保留5两黄金,那你今天将
期刊
“一个人的力量,一家企业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只有把爱传递出去,提升社会整体的慈善意识才是慈善的真正意义。”    白萍有两个身份,一个是天狮集团副总裁,另一个是天狮美景国际爱心基金会副会长。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以组织化、专业化的方式涉足慈善事业,天狮集团是其中的佼佼者。对外,规范高效的慈善项目,赫赫骄人的救助成绩,使慈善已经成为天狮的一面旗帜;在内,慈善已经成为团结员工的精神纽带。在天狮,
期刊
这是一个年轻女孩走过的路,却执着得像是用了一生的时间。不过,她的确想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追求和解读——解读艺术,追求人生。  她叫小鹿林子,总是被误认为是艺名的名字,其实是真名,源于当年在中国风靡一时的日本电视连续剧《排球女将》,她的母亲特别喜欢里面的女主人公小鹿纯子。不同的是,小鹿林子钟情于舞蹈;相同的是,她们都能拼敢闯,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怒放的艺术生命    小鹿林子出生于兰州军区,
期刊
她是一名优秀的歌者。她的代表作《士兵小唱》曾风靡一时,红遍大江南北。她的歌声在军人的坚强中融入女性的妩媚、用婉转的歌声表达着庄重大气,虏获了亿万观众的心;  她是一名优秀的主持人。以庄重典雅、刚柔相济、激情奔放、韵味十足的主持风格被誉为“军中主持第一人”;在全国、全军没有舞台主持人这个艺术门类评定级别多年之后,1994年开启了舞台主持艺术门类之门,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  她更是一名优秀的军人。从雪
期刊
有人认为,不同于老一辈浙商需要几十年时间来积累财富,新一代浙商的财富传奇更有爆发力。“这个时代,年轻人只有创新,才能进步,也唯有创新,才有机会站到新兴行业的前端,也许哪天醒来,你就上了《福布斯》排行榜。”  这用来形容吴友旺再合适不过。  利落的平头,金丝眼镜,深色西装。身为258人才银行的CEO,这是吴友旺在大众面前的经典造型。  十年前,他还不过是一个竭力寻找机会想将梦想照进现实的大学毕业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