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与茅盾小说中的革命战争r——军事史视角下的左翼知识分子精神历程考察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zi1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茅盾在《幻灭》和《子夜》等小说中,反复描绘了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派遣“铁军”继续北伐的战斗场景;而《子夜》却并未正面描绘1930年的“中原大战”的战争场面.茅盾小说对两场战争的不同写法,与他本人在武汉国民政府的革命经历有关.也体现了对国共合作时期“铁军”北伐的革命正统性的认可和对国民党“中原大战”非正义性的反衬.而在《子夜》中,三十年代的民族工业家及“铁军”余部,正与当年的武汉国民政府有关.茅盾对他们的悲剧式写作,呈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左翼知识分子对国民党左派从一度认可到最终失望的复杂精神演变历程.
其他文献
本文对隋唐时期入华粟特人墓葬中男子形象进行了辨析,其所穿世俗服饰或为粟特传统胡服,或为隋唐本土服饰.隋唐时期是中华民族大一统、中华文化大发展的时期,入华粟特人在与本土民族交融的过程中,加速了其中华文化认同的进程,这在入华粟特男子世俗服饰上有突出的体现:粟特胡服体系转向本土服饰体系;服饰逐渐呈现出身份等级的区别,以遵循儒家服饰礼制,而服饰所显示的官员身份的获取及转变,则是加入以儒家思想为主流价值观的文化界的需要与适时调适;服饰纹饰上祆教影响弱化,逐渐接受并喜爱佛教艺术.
莫高窟第4窟东壁门南有四人一组的于阗供养人像,核心人物是第一身的于阗国王,对其身份,学界有李圣天、李圣天之弟和李圣天之子(尉迟输罗)三种不同看法,我们认为这位于阗国王为李圣天,身后的三身女供养人分别是曹皇后和两个女儿.从第4窟的供养人布局来看,该窟是由节度使曹氏和于阗王室家族合作营建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