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年狗纹砚漫议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seisde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农历戊戌年,又称狗年。这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生肖纪年法。生肖起源于中国。距今3000多年前的中原地区的农耕人群使用干支纪年法,即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搭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形成60年一甲子的干支纪年法。而在西北游牧民族,大约在2000年前左右开始用十二生肖纪年,即用十二种动物标示年份。这十二种动物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其中除龙是中华民族先人构想出的图腾外,其余都是人们驯养的家畜和常见的动物。随着西北地区游牧民族和中原农耕人群的交流融合,开启了十二生肖和十二地支相结合的历史,便有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戊戌年的“戌”对应十二生肖中的“狗”,所以戊戌年是狗年。
  狗年说狗。今年开春以来,不少报纸刊物推出说狗的文章,展示了许多犬类艺术形象。在描摹狗的直观形象的艺术品中,狗画为最。历代画家创作了许多表现狗的各种形态的作品。唐代画家周昉《簪花仕女图》中,有贵夫人以拂尘戏小狗的生动画面;阎立本《獒犬职贡图》中獒犬栩栩如生;唐画《宫乐图》中,桌下有一只可爱的小狗。宋代画家李迪《猎犬图》也是经典之作,图中猎犬形态准确,纤毫毕现,步伐矫健,英姿挺拔。清代宫廷画家郎世宁笔下各种犬,无不形态逼真,艾启蒙为当时清宫圈养的世界各国进贡的10只名犬所画的《十骏犬图册》,每只狗都健美传神。近代著名画家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等都留下画狗名作,如齐白石所作《花狗迎春立轴》,形神兼备。黄胄、黄永玉、韩美林笔下各式各样的狗也十分机灵,活泼可爱。狗画难以计数。人们用陶、瓷塑造狗的形象,时间早、数量多。考古发掘发现,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就有狗的描绘,出现狗形陶器。汉代陶狗大多出现在墓葬中,作为冥器使用。隋唐之后,陶狗的塑造达到一个高峰,不仅数量多,而且形象生动。有立狗、卧狗和蹲狗等多种形态。还出现了唐三彩狗、瓷狗。宋代陶瓷狗多加彩绘,形态更加贴近生活。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瓷业兴盛,塑造的陶、瓷狗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历代留下玉狗虽少,但多十分精致。古代玉器中很早就出现了狗的形象。在安阳殷墟妇好墓中就有一只玉狗,眼圆瞪,耳向前,头回望,前足立,后腿蹲,仿佛在回头寻找猎物。宋代以后,玉狗形象寫实完美。清代乾隆帝对玉器偏爱,命内宫造办处精制各种玉器工艺品,其中不乏玉狗。狗的形象还大量在剪纸、年画、玩具和刺绣等民间美术创作中出现。
  但有趣的是,在文房用具尤其砚台上,以狗为纹饰的不多。在我收藏的近2000方砚台中,仅有两方饰以狗纹。这可能受到文人士大夫审美观的影响,以为市井中的戏狗、斗鸡之类不登高雅之堂。细品这两方狗纹砚,不乏精美、秀雅风韵。中华民族独特的生肖文化的魅力扑面而来。
  第一方为长方卧狗陶砚(图1、2、3),元代,长16.5、宽10.2、厚3.5厘米,加上狗高5.2厘米。砚额高浮雕一卧狗,身体自然弯曲,头微抬向前,两耳如扇下垂,四足爬地,尾巴放松,脚爪和细毛清晰可见。造型准确,憨态可掬。最为难得的是,两眼嵌铜钉,明亮发光,使这只宠物狗显得既温顺又神奇。砚前部环绕狗身阴刻花枝花朵,中间深挖九瓣菊花,成砚池。砚堂长方形,平展,围以棱线。左右边侧各浮雕两草龙,头相向,身舒展,如花似叶,华丽秀雅。背平。全砚黑中泛土黄,质地似澄泥,细腻温润。墨汁渗透,包浆古旧。此砚购自内蒙古古玩店,应是元人作品。
  第二方为长方天狗吠龙歙砚(图4、5),清代,长12.5、宽9.3、厚2厘米。砚边框前后宽,左右窄,围着下挖的椭圆砚堂、砚池。砚堂十分润滑,有银星闪烁;砚池小,稍深。前边框上祥云密布,向左右边下伸,与后边框翻腾向上的波涛相接。一苍龙腾云驾雾,从左上角云层中伸出龙首,瞪眼扬鬃,龙尾在右上方边框甩出,十分威武凶猛。后边框右角一只雄壮大狗,立在岩石上,抬头向苍龙狂吠。这应是一只天狗,才有这样的胆量和勇气。《西游记》里跟随二郎神的那只哮天犬,神通广大,可见狗也是天上神灵的属下。民间传说日蚀、月蚀是天狗吃了太阳、月亮,恐慌的凡人赶忙敲锣打鼓,赶走天狗。还有天狗会伤害儿童的传说。因而古人又编排出一个神人张仙,会用弹弓赶走天狗。有的年画中有张仙射狗的内容,将它贴在门上,可以保佑小孩无恙。中国天狗传说最早出现在《山海经·西山经》中,原文曰:又西三百里,曰湖山,浊浴之水出焉,而南流于番泽。其中多文贝。有兽焉,曰天狗,其状如狸而白首,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此砚虽小,但雕工精细,线条流畅,图纹内容丰富,布局紧凑,砚石青黑、润泽。
  狗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是中国人传说生肖观念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十二分之一的中国人从出生开始就和狗这一生肖相连相随。现代考古证实,人类在一万多年前就驯化了狗。作为六畜之一,人类养狗至少有六七千年的历史。早在甲骨文中就有关于以狗祭祀的记载。在商代墓葬中,常发现埋狗坑。因狗对主人不离不弃,所以主人死后也把爱犬带到阴间陪伴。我老家的昙石山文化遗址墓葬祭祀台边,也有一处殉狗坑。昙石山文化遗址距今5000多年,这也佐证狗在新石器时代已进入了人类生活。据说商代已有规模化养犬业。周朝设有“犬人”之职,专司“犬牲”。到春秋战国时,有食用狗肉的记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隋唐之后,人们养狗普遍,开始玩宠物狗,不少诗词描述了人和狗相亲相伴的情景,赋予狗直接或间接的多种情感。如女诗人薛涛在《犬离主》中将犬写得生动活泼又富有情趣。诗云“驯扰朱门四五年,毛香足净主人怜。无端咬着亲情客,不得红丝毯上眠。”白居易《犬鸢》“晚来天气好,散步中门前。门前何所有?偶睹犬与鸢。鸢饱凌风飞,犬暖向日眠。腹舒稳贴地,翅凝高摩天……”宋代养狗更为普遍,家家户户都有鸡犬。杨万里有诗“稻穗堆场谷满车,家家鸡犬更桑麻”“不知林下人家密,倚杖忽闻鸡犬声”。把犬和人类亲密关系写得淋漓尽致的,当数苏东坡的《咏犬》诗:“乌喙本海獒,幸我为之主。食馀已瓠肥,终不忧鼎俎。昼驯识宾客,夜悍为门户。知我当北还,掉尾喜欲舞。跳踉趁童仆,吐舌喘汗雨。长桥不肯蹑,径渡清深浦。拍浮似鹅鸭,登岸剧虓虎。盗肉亦小疵,鞭箠当贳汝。再拜谢厚恩,天不遣言语。何当寄家书,黄耳定乃祖。”   对人类来说,狗有许多功能,对狗的使用日趋多样化。早在周代,人们就将狗分为田犬(狩猎用狗)、吠犬(看门用狗)、食犬(肉食用狗)。《礼记·少仪》归纳当时狗的用途,“一曰守犬,守御田宅舍也;一曰田犬,田猎所用也;三曰食犬,充庖厨庶羞也。”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说得很清楚:“狗类甚多,其用有三:田犬,长喙善猎;吠犬,短喙善守;食犬,体肥供馔。”我们见到最多的是“吠犬”,即“看门狗”。《三字经》有“狗守夜,鸡司晨”之说。农村养狗,绝大部分是为看家护院,防盗防贼。这和狗嗅觉灵敏,忠于主人,忠于职守有关。狗的警卫作用古已有之。唐代诗人王维《赠刘蓝田》中“篱间犬迎吠,出屋候荆扉。”杜甫《草堂》中“旧犬喜我归,低回入衣裙。”刘长卿《逢雪夜宿芙蓉山主人》“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宋代诗人《守犬》云:“风怡月朗眠花影,吏不叩门门恰静。何事猛然吠一声,有人采吸门前井。”这些诗句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狗作为主人的忠诚伙伴,守卫家门,陪伴主人,亲热主人的情景。我国许多地方将狗肉奉为美食。狗的食用功能突出。我在江西工作时,见到市场、食堂都卖狗肉。那里的群众认为,狗肉不但味道鲜美,且冬日可御寒,夏日可发汗,是滋补之物。《本草纲目》记载,狗肉有安五脏、轻身、益气、强肾、补胃、暖腰、填精髓等功用。简直是健身壮体良方。狗的另一个功能,就是狩猎。《说文解字》云:“禽走,臭而知其迹者,犬也。”狗嗅觉灵,奔跑快,是猎人发现猎物、追逐猎物的好帮手。古人打猎,或徒步守伏,或骑马射箭,靠的是冷兵器,猎狗作用十分重要。《诗经·小雅·巧言》中就有“跃跃狡兔,遇犬获之”的描写。唐代与域外交流频繁,引入不少国外大型犬种,以充猎狗,所以唐诗中有“可嗟猎犬壮复壮”“猎犬今盈群”等诗句。王维诗中有“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宋代诗人梅尧臣《犬》诗中云“常隨轻骑猎,不独守朱门。鹰前任指踪,雪下还狂走。”
  古代留下的狗画中,有不少描绘猎犬雄姿和追逐野兽的画面。如前面提到的宋代名画家李迪专门绘制《猎狗图》。清代也有描绘皇家狩猎的画作。清朝几代皇帝均热衷狩猎,既作娱乐,又作战备,朝廷建有皇家猎场,狩猎场面宏大,其中总有多只凶猛壮硕的猎犬追扑狩猎的景象。狗被驯化以来,除了看家、狩猎、肉食三种功能外,还成为人们喜爱的宠物,这在前面提到的唐代绘画《簪花仕女卷》和《宫乐图》中已清晰可见。唐宋元明清历代达官贵人驯养宠物狗的习俗延续不断。在西欧文艺复兴时代的名画中,也常见贵妇人抱着小狗、爱抚小狗的情景。当代国内外养宠物狗之风更盛。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富足,社会安定,城里人养宠物狗现象十分普遍,还引进不少国外良种。这些宠物狗一般都活泼灵巧,温顺可爱,和主人相依相伴,亲密无间。千百年来,人类和狗的这种相守相亲,反映了人和自然和睦共处、与万物和平共生的状态,同时也赋予狗以丰富内涵的文化符号。
其他文献
当我们今天感叹传统农耕文明渐行渐远之时,湖南升印轩米升文化博物馆馆长杨杰先生,却凭借一己之力,用25年时间收藏了一万多件历代米升藏品,并历经10年的筹备和建设,建立起全国第一座米升博物馆,保护和传承了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实物符号。  今年8月,在袁隆平院士的大力支持下,湖南升印轩米升博物馆与长沙国际稻都集团正式签订双方合作协议,湖南升印轩米升博物馆将入驻国际稻都,与国际稻都进行品牌联合,践行袁隆平院
期刊
1938年1月10日至15日,在河北阜平召开的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通过了统一全区军事、行政、财政经济、文化教育、民运工作等各项决议案,选举产生了以宋劭文为主任委员、胡仁奎为副主任委员、娄凝先为秘书长、聂荣臻等九人为委员的边区政府——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后经国民政府批准正式命名为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此时,正值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黄金时期,全国人民抗日热情高涨,边区抗日武装发展迅猛,而征收
期刊
莲生贵子,又称连生贵子,是古人利用谐音而形成的吉祥图案,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众所周知,艺术作品是反映人们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形式,因“莲”谐音“连”,并进一步将“连”与“生”结合,发展成“连生贵子”的文化意义,寓意极为吉祥。在我国玉器、瓷器、丝织品、年画等众多器物上都有以“莲花”纹饰为主的题材,下面主要以玉器为例,对莲生贵子题材的演变过程作一浅析,以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  玉器造型中表现“莲
期刊
合理的陈列设计不仅能够增强博物馆陈列的宣传力和感染力,而且对提高博物馆的知名度、促进博物馆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地市级综合性博物馆展览陈列设计进行了思考,以上饶市博物馆为例,分析了博物馆展览陈列设计的意义,提出了博物馆展览陈列设计的技巧,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迫切,而地市类综合性博物馆作为展示地方历
期刊
文物就是指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直接由人类创造或者和人类生活之间有着紧密联系的,具备一定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物质遗存,由此可见,文物本身有着不可再生的特点。那么文物在陈列展览过程中,就要积极落实相应的文物保护工作,同时文物保护管理部门要不断加大监督指导力度,确保文物的陈列设计科学、合理,并积极为博物馆的文物展览提供较好的保护措施,有效避免各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对于文物带来的损害。所以本文就对
期刊
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世界人民都渴望和平,然而中国的近代由于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地区完全沦陷,日本在东北成立伪满洲国,后续又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大规模战争。  与此同时,国内的伪满政权皇帝溥仪1940年受邀去日本参加纪元二千六百年盛典,并且去迎回所谓的日照大神。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写道:当时日本为了奴役伪满
期刊
不少学者认为,清代康雍乾时期,景德镇瓷业发展到中国古代瓷业的最高峰。康雍乾之后 ,景德镇瓷业和瓷艺都步入了下坡路,实在是无可论处。尤其是清朝后期太平天国农民运动以后,御窑厂为核心的政府官营体制渐告解体后,景瓷更是不堪。  其实,要说康雍乾之后景德镇瓷业步入了下坡路,是符合历史事实的。从生产数量和部分品种的质量上看,景德镇瓷业整体呈衰落之势。但要论瓷艺,光绪年间(1875—1908)景德镇的瓷艺还是
期刊
本文作者简介:江赤光,高级工程师、职业经理人、资深紫砂壶藏友。曾任武钢冷轧厂中层职位,瑞士ABB集团中国公司区域经理,意大利达涅利集团中国公司销售副总裁等职,现任中晶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茗壶赏析概述  为何有必要对紫砂壶进行赏析?原因可概括如下:  壶的赏析是藏友收藏的主要乐趣之一。  壶的赏析是提高藏友自身收藏素养的过程。  壶的赏析是深入辨识藏品外形、内涵的必要一环。  壶的赏析
期刊
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文物类型,这些文物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因此,在保管和陈列中就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文物由于具有着很长的历史,在保管和陈列中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新时期环境下,随着文物保护意识提高,对其保管和陈列的要求也是更高了,下面本文就针对保管和陈列中的文物保护意识进行剖析,希望为文物的发展提供帮助。  文物具有着重要的历史价
期刊
高足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杯体,用来盛酒,下部为高足,具有放置和使用时手执的功用。高足杯最早见于新石器时期,如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大量酒器,其中就有黑皮陶高足杯。据文献记载,高足杯最早见于五代十国,周羽冲《三楚新录》就出现了“高足碗”一称。瓷质高足杯的出现,从考古发掘资料来看,当为南北朝晚期。唐代高足杯源于同时期的金银器,明显受到西亚文化的影响。宋代时期瓷质高足杯各窑都有生产,元代是瓷质高足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