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吧主说话
有一些听得耳朵起了茧的话,比如“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等等,但仔细想想这其中还真有一个规则你无从回避,就是“真实”。从“真实”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坦然面对生活,也可以自由进行交流,这也是纪录片创作的圆心,而这更是教书育人者对弟子们进行的谆谆教诲。这期“看吧聊吧”,我们有幸邀请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朱靖江老师,对他“纪录片与专题创作”课程中学生们的优秀作业进行点评,看看在“真心诚意”的自由氛围中,同学们的片子究竟可以走多远?
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
“纪录片与专题片创作”课程
“纪录片与专题片创作”是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专业的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旨在树立学生对纪录片以及电视专题片的基本观念,培养学生的策划、拍摄、剪辑等创作能力,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作业点评和名导演讲座等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竞争力。
指导教师简介
朱靖江:
北京大学法律系国际法学士,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硕士,目前在北大研读文化人类学。独立制片人,电影频道《世界电影之旅》资深导演,《世界电影回顾》总编导。著译有《DV宝典》、《影像中的正义》、《中国独立纪录片档案》、《滇缅公路》等书。
2007年应邀在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讲授“纪录片与专题片创作”课程。
授课札记
2007年9月至2008年1月,应北大新闻传播学院的邀请,我为2005级的本科生讲授“纪录片与专题片创作”课程。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大致在大学三年级时才开始接触影视创作实务,除了少数在校电视台有过些许采编经验的同学,多数人在学期开始时都处于一无所知的“菜鸟”阶段。选课学生的另一个特点是成分复杂,秉承了北大“兼容并包”的传统:有留学生、来自不同院系甚至其他学校的联读生以及校外旁听生。因此,如何以一种普适的方式,讲解纪录片的创作观念和方法,是我在开课之初所面临的挑战,但不同背景的学生们在观察、思维和创作方式上的多样性,他们之间因合作而产生的碰撞火花,更让我感受到这种差异的有益之处。无论是在主题的选择还是在创作的风格上,都各有其独到的角度。
“思想以及表达的自由”应该是北大教育传统中最不可移易的学术基石,在纪录片与专题片创作课程中,这正与纪录片强调“真实”的本质相呼应。我的授课主旨正是让学生们真心诚意,摆脱来自各方面的束缚,发现并呈现生活的本来意味。同时,来自影视媒体和独立制片界的重要人物,也分别用他们的创作经验,强化这门课程的实战色彩。因此,在学生陆续完成的纪录短片作品中,内容涉及非常丰富,虽然在影像的前后期处理上还有不成熟的地方,但他们作为初出茅庐的纪录片作者,都展现出敏锐的观察力和捕捉能力,他们端正的人文立场也是在北大这所大学中耳濡目染得来的。
北大作为老牌的学术研究型大学,传统上并不看重“形而下”的技法课程,这也是北大坐而论道者众,挽袖子干活者少的一种旧习。作为北大新闻传播学院临时邀来助拳的外援,我倒是希望能有更多的北大学生从最浅显的技能出发,随着手段的精进而不断释放、张扬内心的才华,才是堪与这个时代共舞的智者与强者。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简介
北京大学是国内最早开设新闻学课程的高等学府。
它是第一本中国新闻教育史中的新闻学著作、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学术团体、第一份新闻学期刊的发源地,也是在建国初期全国院系调整后第一个新设新闻学专业的大学。
北京大学为我国新闻传播领域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和中坚力量。2001年,北京大学恢复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经过几年的发展,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已成为中国新闻与传播学术研究的重要基地。
《他们 那边》
由两位中国学生和两位韩国学生合作拍摄的《他们 那边》,是本学期纪录片作业中比较工整且有代表性的一部。从选题来看,以北大韩国留学生宿舍为拍摄对象,既有吸引眼球的兴趣点,也突显了北大日趋国际化的校园气质。由中、韩两国学生发挥各自的长处,完成一部有独到观察的纪录短片,算是一次有价值的尝试。从《他们 那边》作品本身来说,用两个性别、年龄、专业和住宿条件都不相同的韩国学生作为纪录片的主要人物,跟拍他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借此表现留学生在北大的生活实景。这部20分钟的纪录片内容充实、线索清晰、人物细节丰富、剪辑的节奏也比较到位,比较难把握的语言交流障碍被很好地克服,甚至成为影片的一大亮点。四位同学的第一部作品应该说是比较成功的。
薛寒:因为和两个韩国同学组成了一个小组,我们希望可以拍摄一部和韩国留学生有关的纪录片,一方面可以让小组成员都比较充分地参与到制作中,另一方面也希望可以完成一部含有跨文化传播意味的纪录片。最后选择了韩国留学生宿舍这样一个看似普通实际很有趣的话题。在绝大多数的中国学生眼里,韩国留学生宿舍应该是很好的,但实际上,在我们的交流中才发现原来韩国留学生宿舍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好,甚至有些方面的条件还要更差,因此,我们就觉得有必要拍摄一个相关的纪录片,让中国学生也了解一下韩国留学生宿舍的真实情况。
伍嘉威:在选择拍摄对象时,为了尽可能地展示最全面的角度,我们联系上了分别住在二号楼和六号楼的两位同学——来自不同院系的大一和大三学生。拍摄正式开始。为了突出整个纪录片中对比的主题,我们主要是以拍摄二号楼那位女同学为主轴,以六号楼的同学作为对照。我们跟踪了那位女同学的生活,从早上起床到夜里归来,几天下来将她在宿舍生活的大部分状态都拍摄了下来,对于那位男生我们也尽量采取了跟拍的方式。
郑智云:作品的不足之处在于:首先,由于剧本不够完整,带来故事的不连贯,主题松散,这是前期准备工作不足带来的问题;其次,拍摄人员都不够专业。比如在拍摄过程中,有些镜头摇得过快以及拍摄指挥人员在摄像机后面的杂音等等;最后,剪辑不够娴熟。制作完后发现镜头之间过渡不够自然。有些镜头跳跃得过快,有些镜头长短不一,参差不齐。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准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采写与拍摄技巧。
片名:《他们 那边》
创作组:伍嘉威/薛寒/鲁淑姬/郑智云
时长:23分48秒
前期:Sony 190
后期:EDIUS
完成时间:2007年11月
朱老师说:
大家说:
主创存档:
郑智云,北大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专业05级韩国留学生。参与北大国际文化节活动策划。
鲁淑姬,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05级韩国留学生。参与北大国际文化节设计及制作海报与团体衬衫的图案。
伍嘉威,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05级学生。
薛寒,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05级学生。
作品简介:
《他们 那边》是一部记录了韩国留学生在北京大学宿舍生活的纪录片,通过描述在不同宿舍中留学生的普通生活状态,来反映北京大学韩国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郑智云
薛寒(左)伍嘉威(右)
鲁淑姬
《北大边缘人》
《北大边缘人》,一个历久弥新的经典主题,很多有志于学的青年人虽无学生的名分,仍在北大校园里艰苦追求他们的学术梦想,成为北大一道人文风景。巧的是,这部纪录片的作者之中便有一位“北大边缘人”,他的加入让本片所传递的文化理念更为生动。《北大边缘人》选择了两组不同背景的人物进行拍摄,因为反差悬殊,作品的内在张力便比较强韧,创作者在摄制前期对影像和声音有意识地经营规划,在后期剪辑时也进行了相当精细的处理,注意了纪录片的客观性与控制性,使这部作品在整体品质上比较完善,虽然在结构安排上仍有不足之处,但不失为一部成功的纪录片习作。
李娴:日益壮大的“边缘人”队伍,引起了很多关注,大家对如何看待‘边缘人’这个特殊群体,他们对于北大这个与他们息息相关的地方有什么感情,都引发了很多讨论。他们代表的不只是自身,还有整个社会中像他们一样的特殊群体。对他们的关注,涉及到法律、规范、道德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陶雪璇:针对不同的拍摄对象,我们分别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如对烤串夫妻中的妻子陈师傅,问题涉及了他们的生活规律、经营状况、与北大学生关系、未来发展计划等等。而对旁听生谢宝杰,则问到了他来北大旁听的原因、家庭背景、考学目标、喜悦与苦恼、精神信仰等方面的问题。
王婧:我们自己把《北大边缘人》定位于经典形态的记录型纪录片,因此,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客观。除了采访部分,其他时候我们总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用摄像机记录。我们在拍摄时考虑到了剪辑,例如,苏顿拍摄谢宝杰在湖边晨读的时候,有意识地拍摄了大量反映环境的空镜,后来就被剪在了谢宝杰唱歌的部分;我拍摄谢宝杰在图书馆自习的时候,特地拍了上午和晚上两个姿势基本相同的镜头,在剪辑的时候就在这两个镜头之间用了一个叠化来表示时间转换。片中的交叉剪辑呈现出的复线结构使片子看起来更丰富。两类边缘人都在以时间为线索进行着自己的生活,但他们不是全然无关的,他们都漂在北大。这种交叉剪辑并非要使二者产生怎样的交叉点,而是为了共述一个主题。
片名:《北大边缘人》
创作组:陶雪璇/李娴/王婧/苏顿
时长:19分26秒
前期:Sony 190p
后期:Adobe Premiere Pro 1.5
完成时间:2007年11月
朱老师说:
大家说:
作品简介:
《北大边缘人》是一部展现与北大关系密切,但又不真正属于北大的“边缘人”生活的纪录片。主体是两类“北大边缘人”的代表——来自校外的“蹭课”人员和在校园中卖烤串的小商贩。本片通过对这些“边缘人”一天生活的真实记录,表现出“北大边缘人”的生活与精神状况以及他们身上特别的“北大”烙印。
主创存档:
陶雪璇,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05级学生。北大电视台《第八日记者报道》记者、主播。曾任广西桂林《桂林日报》政文部记者。
李娴,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05级学生。北京大学电视台总编辑、副团长、编导、主持人。曾参与江西电视台卫星频道《新闻夜航》的采访和编辑工作。
王婧,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05级学生。中央电视台社会新闻部实习记者。
苏顿,“纪录片与专题片创作”课进修生。参与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夕阳红》栏目“人生宝鉴”板块工作。
李娴
苏顿
陶雪璇
王婧
《CRUCIFY》
《CRUCIFY》是由一位北大女生独立完成的纪录片作品,内容却是表现生猛的摇滚主题,其创作过程本身便很有意思。北大校园文化中比较“硬核”的部分,也在影片中得以展现。因为创作者与拍摄对象关系较为密切,拍摄周期又比较长,所以人物在作品中相对松弛,没有生疏和紧张的感觉。本片形式感强烈,摇滚乐又在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它在本学期的学生作品中有一定的独特性。
傅凯:这支叫CRUCIFY的乐队由三名乐手和一个主唱组成,他们都隶属于不靠谱青年之列,喜欢音乐,喜欢摇滚,喜欢喝酒吃肉。跟着乐队去拍了四次排练,排练房比较狭小,拍不到全景,光线有点暗,基本上是手持。由于拍摄和我的生活交集太多,使得我无法从一个单纯客观的摄像机镜头角度来旁观这个事情,这样对于我诚然是有更多感动,但却不能给观众一个我所能得到的最好的信息传达,收获是在拍摄过程中我会主动去捕捉,在脑中设想怎么能让画面不单调,不仅仅是像个摄像头似的记录事情。空镜、周边的事物,多备点没有坏处。片子有遗憾,但也代表有所得吧,毕竟影视总是充满遗憾的艺术。感觉记录也是一种很好的人生态度,你在其中不是更多去掌控什么,而是去聆听。
片名:《CRUCIFY》
创作者:傅凯
时长:23分54秒
前期:Sony PD 150
后期:VEGAS
完成时间:2007年12月
朱老师说:
作者说:
主创存档:
傅凯,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05级学生。参与策划大型奥运主题纪录片《We Are Ready》,在中央电视台《奥运来了》播出;策划“世界小姐唱响奥运”主题曲《点燃激情传递梦想》MV摄制。
作品简介:
片子主要是围绕一个名叫CRUCIFY的乐队和其他几支乐队一起筹划准备一台原创摇滚演出—“Let’s Rock”的过程展开的。CRUCIFY成立于2006年,也是当年北大十佳歌手大赛的冠军获得者。一个月前他们和另外几个朋友决定要办一场原创演出,于是开始疯狂排练、写歌、拉赞助、筹备,没有系统计划,手忙脚乱,甚至还有敌对力量的干扰—有自己朋友的阴招,也有金钱等各方面的付出。
傅凯
《行为的提炼》
《行为的提炼》是一部有创意的作品,本片主要作者郭汉芬来自香港,并且有拍摄故事短片的经验,因此这部纪录片的摄制手法比较成熟,镜头的运用相对自由,剪辑以及音乐和画面的对位也有一定的风格,总体而言,对影像语言驾驭得比较纯熟。作品内容也跳出了校园环境,更具有社会广度的艺术家访问,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深入到被拍摄者的内心世界。香港学生在影像创作方面一直较内地学生为优,或许是更早接触器材,并且在生活中濡染的影视文化比较活跃,因此创意和手法都更有新意。《行为的提炼》也是来自不同学校背景的五名学生的联袂之作,从中可以看到北大作为一所开放式大学所融合的多元血液。
郭汉芬:到达拍摄场地时,发觉工厂很空,跟我想象的很不一样。起初计划完全没有人声只有画面,但我担心如果没有旁白,观众不易明白,所以最后按照正常的途径——个人访问来进行,采取非正常的地点——洗手间。采访的场地还有楼上一个废置了的房间和工场的空间。仅仅只有采访素材肯定是不足以完成这个作品的,所以也加入了很多工厂内的细节,包括程广锋的作品。这些细节交代了这个艺术家怎样生活,他的思想怎样在他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中流露出来。记得当我在拍其他东西时,他突然要接电话,我转而立即去拍他接电话的场景,而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场。
司慧:整部片子只有少数几处对白,其余部分运用了大量的背景音乐来渲染气氛,加上快速的剪辑对接,制造一种和艺术家与众不同的性格相仿的格调。同时注重细节的拍摄,比如拍长时间采访的时候,画面略显枯燥空虚,这时镜头转向主人公无意识下弹动的手指上,使观众不至于因长时间观看同一幅画面而视觉疲劳,也向观众暗示出艺术家活泼随意的一面。
片名:《行为的提炼》
创作组:郭汉芬/陈钰尧/延振赫/华夏/司慧
时长:9分46秒
前期:Sony PD 190P/ Audio-techina (directional)/三脚架
后期:Adobe Premiere Pro 2.0
完成时间:2007年10月
朱老师说:
作者说:
主创存档:
郭汉芬,香港中文大学英文系学生。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交换生。2007年完成四部DV短片。
陈钰尧,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05级学生。北大电视台记者团团长。曾担任北大电视台《新闻观察》栏目负责人。
延振赫,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专业05级留学生。
华夏,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2007年到北京大学交流学习。
司慧,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2007年到北京大学交流学习。
作品简介:
《行为的提炼》通过介绍798当代艺术家群体中的一员——装置艺术家程广锋的艺术发展历程,讲述了一位青年艺术家内心对艺术的感知。在这部以艺术家为主体的纪录短片中,作者并没有对他的整个心路历程作完整的记录,也避开了空洞的概括和定义,而是抓住艺术家心中的关键感受,对其进行摄录,引导观众从对艺术一无所知到同艺术家产生共鸣,让观众在娓娓道来的采访中穿越时空,感受艺术的气息。
陈钰尧
司慧
郭汉芬(左),华夏(中)
郭汉芬
振赫
有一些听得耳朵起了茧的话,比如“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等等,但仔细想想这其中还真有一个规则你无从回避,就是“真实”。从“真实”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坦然面对生活,也可以自由进行交流,这也是纪录片创作的圆心,而这更是教书育人者对弟子们进行的谆谆教诲。这期“看吧聊吧”,我们有幸邀请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朱靖江老师,对他“纪录片与专题创作”课程中学生们的优秀作业进行点评,看看在“真心诚意”的自由氛围中,同学们的片子究竟可以走多远?
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
“纪录片与专题片创作”课程
“纪录片与专题片创作”是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专业的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旨在树立学生对纪录片以及电视专题片的基本观念,培养学生的策划、拍摄、剪辑等创作能力,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作业点评和名导演讲座等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竞争力。
指导教师简介
朱靖江:
北京大学法律系国际法学士,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硕士,目前在北大研读文化人类学。独立制片人,电影频道《世界电影之旅》资深导演,《世界电影回顾》总编导。著译有《DV宝典》、《影像中的正义》、《中国独立纪录片档案》、《滇缅公路》等书。
2007年应邀在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讲授“纪录片与专题片创作”课程。
授课札记
2007年9月至2008年1月,应北大新闻传播学院的邀请,我为2005级的本科生讲授“纪录片与专题片创作”课程。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大致在大学三年级时才开始接触影视创作实务,除了少数在校电视台有过些许采编经验的同学,多数人在学期开始时都处于一无所知的“菜鸟”阶段。选课学生的另一个特点是成分复杂,秉承了北大“兼容并包”的传统:有留学生、来自不同院系甚至其他学校的联读生以及校外旁听生。因此,如何以一种普适的方式,讲解纪录片的创作观念和方法,是我在开课之初所面临的挑战,但不同背景的学生们在观察、思维和创作方式上的多样性,他们之间因合作而产生的碰撞火花,更让我感受到这种差异的有益之处。无论是在主题的选择还是在创作的风格上,都各有其独到的角度。
“思想以及表达的自由”应该是北大教育传统中最不可移易的学术基石,在纪录片与专题片创作课程中,这正与纪录片强调“真实”的本质相呼应。我的授课主旨正是让学生们真心诚意,摆脱来自各方面的束缚,发现并呈现生活的本来意味。同时,来自影视媒体和独立制片界的重要人物,也分别用他们的创作经验,强化这门课程的实战色彩。因此,在学生陆续完成的纪录短片作品中,内容涉及非常丰富,虽然在影像的前后期处理上还有不成熟的地方,但他们作为初出茅庐的纪录片作者,都展现出敏锐的观察力和捕捉能力,他们端正的人文立场也是在北大这所大学中耳濡目染得来的。
北大作为老牌的学术研究型大学,传统上并不看重“形而下”的技法课程,这也是北大坐而论道者众,挽袖子干活者少的一种旧习。作为北大新闻传播学院临时邀来助拳的外援,我倒是希望能有更多的北大学生从最浅显的技能出发,随着手段的精进而不断释放、张扬内心的才华,才是堪与这个时代共舞的智者与强者。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简介
北京大学是国内最早开设新闻学课程的高等学府。
它是第一本中国新闻教育史中的新闻学著作、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学术团体、第一份新闻学期刊的发源地,也是在建国初期全国院系调整后第一个新设新闻学专业的大学。
北京大学为我国新闻传播领域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和中坚力量。2001年,北京大学恢复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经过几年的发展,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已成为中国新闻与传播学术研究的重要基地。
《他们 那边》
由两位中国学生和两位韩国学生合作拍摄的《他们 那边》,是本学期纪录片作业中比较工整且有代表性的一部。从选题来看,以北大韩国留学生宿舍为拍摄对象,既有吸引眼球的兴趣点,也突显了北大日趋国际化的校园气质。由中、韩两国学生发挥各自的长处,完成一部有独到观察的纪录短片,算是一次有价值的尝试。从《他们 那边》作品本身来说,用两个性别、年龄、专业和住宿条件都不相同的韩国学生作为纪录片的主要人物,跟拍他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借此表现留学生在北大的生活实景。这部20分钟的纪录片内容充实、线索清晰、人物细节丰富、剪辑的节奏也比较到位,比较难把握的语言交流障碍被很好地克服,甚至成为影片的一大亮点。四位同学的第一部作品应该说是比较成功的。
薛寒:因为和两个韩国同学组成了一个小组,我们希望可以拍摄一部和韩国留学生有关的纪录片,一方面可以让小组成员都比较充分地参与到制作中,另一方面也希望可以完成一部含有跨文化传播意味的纪录片。最后选择了韩国留学生宿舍这样一个看似普通实际很有趣的话题。在绝大多数的中国学生眼里,韩国留学生宿舍应该是很好的,但实际上,在我们的交流中才发现原来韩国留学生宿舍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好,甚至有些方面的条件还要更差,因此,我们就觉得有必要拍摄一个相关的纪录片,让中国学生也了解一下韩国留学生宿舍的真实情况。
伍嘉威:在选择拍摄对象时,为了尽可能地展示最全面的角度,我们联系上了分别住在二号楼和六号楼的两位同学——来自不同院系的大一和大三学生。拍摄正式开始。为了突出整个纪录片中对比的主题,我们主要是以拍摄二号楼那位女同学为主轴,以六号楼的同学作为对照。我们跟踪了那位女同学的生活,从早上起床到夜里归来,几天下来将她在宿舍生活的大部分状态都拍摄了下来,对于那位男生我们也尽量采取了跟拍的方式。
郑智云:作品的不足之处在于:首先,由于剧本不够完整,带来故事的不连贯,主题松散,这是前期准备工作不足带来的问题;其次,拍摄人员都不够专业。比如在拍摄过程中,有些镜头摇得过快以及拍摄指挥人员在摄像机后面的杂音等等;最后,剪辑不够娴熟。制作完后发现镜头之间过渡不够自然。有些镜头跳跃得过快,有些镜头长短不一,参差不齐。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准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采写与拍摄技巧。
片名:《他们 那边》
创作组:伍嘉威/薛寒/鲁淑姬/郑智云
时长:23分48秒
前期:Sony 190
后期:EDIUS
完成时间:2007年11月
朱老师说:
大家说:
主创存档:
郑智云,北大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专业05级韩国留学生。参与北大国际文化节活动策划。
鲁淑姬,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05级韩国留学生。参与北大国际文化节设计及制作海报与团体衬衫的图案。
伍嘉威,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05级学生。
薛寒,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05级学生。
作品简介:
《他们 那边》是一部记录了韩国留学生在北京大学宿舍生活的纪录片,通过描述在不同宿舍中留学生的普通生活状态,来反映北京大学韩国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郑智云
薛寒(左)伍嘉威(右)
鲁淑姬
《北大边缘人》
《北大边缘人》,一个历久弥新的经典主题,很多有志于学的青年人虽无学生的名分,仍在北大校园里艰苦追求他们的学术梦想,成为北大一道人文风景。巧的是,这部纪录片的作者之中便有一位“北大边缘人”,他的加入让本片所传递的文化理念更为生动。《北大边缘人》选择了两组不同背景的人物进行拍摄,因为反差悬殊,作品的内在张力便比较强韧,创作者在摄制前期对影像和声音有意识地经营规划,在后期剪辑时也进行了相当精细的处理,注意了纪录片的客观性与控制性,使这部作品在整体品质上比较完善,虽然在结构安排上仍有不足之处,但不失为一部成功的纪录片习作。
李娴:日益壮大的“边缘人”队伍,引起了很多关注,大家对如何看待‘边缘人’这个特殊群体,他们对于北大这个与他们息息相关的地方有什么感情,都引发了很多讨论。他们代表的不只是自身,还有整个社会中像他们一样的特殊群体。对他们的关注,涉及到法律、规范、道德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陶雪璇:针对不同的拍摄对象,我们分别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如对烤串夫妻中的妻子陈师傅,问题涉及了他们的生活规律、经营状况、与北大学生关系、未来发展计划等等。而对旁听生谢宝杰,则问到了他来北大旁听的原因、家庭背景、考学目标、喜悦与苦恼、精神信仰等方面的问题。
王婧:我们自己把《北大边缘人》定位于经典形态的记录型纪录片,因此,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客观。除了采访部分,其他时候我们总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用摄像机记录。我们在拍摄时考虑到了剪辑,例如,苏顿拍摄谢宝杰在湖边晨读的时候,有意识地拍摄了大量反映环境的空镜,后来就被剪在了谢宝杰唱歌的部分;我拍摄谢宝杰在图书馆自习的时候,特地拍了上午和晚上两个姿势基本相同的镜头,在剪辑的时候就在这两个镜头之间用了一个叠化来表示时间转换。片中的交叉剪辑呈现出的复线结构使片子看起来更丰富。两类边缘人都在以时间为线索进行着自己的生活,但他们不是全然无关的,他们都漂在北大。这种交叉剪辑并非要使二者产生怎样的交叉点,而是为了共述一个主题。
片名:《北大边缘人》
创作组:陶雪璇/李娴/王婧/苏顿
时长:19分26秒
前期:Sony 190p
后期:Adobe Premiere Pro 1.5
完成时间:2007年11月
朱老师说:
大家说:
作品简介:
《北大边缘人》是一部展现与北大关系密切,但又不真正属于北大的“边缘人”生活的纪录片。主体是两类“北大边缘人”的代表——来自校外的“蹭课”人员和在校园中卖烤串的小商贩。本片通过对这些“边缘人”一天生活的真实记录,表现出“北大边缘人”的生活与精神状况以及他们身上特别的“北大”烙印。
主创存档:
陶雪璇,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05级学生。北大电视台《第八日记者报道》记者、主播。曾任广西桂林《桂林日报》政文部记者。
李娴,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05级学生。北京大学电视台总编辑、副团长、编导、主持人。曾参与江西电视台卫星频道《新闻夜航》的采访和编辑工作。
王婧,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05级学生。中央电视台社会新闻部实习记者。
苏顿,“纪录片与专题片创作”课进修生。参与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夕阳红》栏目“人生宝鉴”板块工作。
李娴
苏顿
陶雪璇
王婧
《CRUCIFY》
《CRUCIFY》是由一位北大女生独立完成的纪录片作品,内容却是表现生猛的摇滚主题,其创作过程本身便很有意思。北大校园文化中比较“硬核”的部分,也在影片中得以展现。因为创作者与拍摄对象关系较为密切,拍摄周期又比较长,所以人物在作品中相对松弛,没有生疏和紧张的感觉。本片形式感强烈,摇滚乐又在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它在本学期的学生作品中有一定的独特性。
傅凯:这支叫CRUCIFY的乐队由三名乐手和一个主唱组成,他们都隶属于不靠谱青年之列,喜欢音乐,喜欢摇滚,喜欢喝酒吃肉。跟着乐队去拍了四次排练,排练房比较狭小,拍不到全景,光线有点暗,基本上是手持。由于拍摄和我的生活交集太多,使得我无法从一个单纯客观的摄像机镜头角度来旁观这个事情,这样对于我诚然是有更多感动,但却不能给观众一个我所能得到的最好的信息传达,收获是在拍摄过程中我会主动去捕捉,在脑中设想怎么能让画面不单调,不仅仅是像个摄像头似的记录事情。空镜、周边的事物,多备点没有坏处。片子有遗憾,但也代表有所得吧,毕竟影视总是充满遗憾的艺术。感觉记录也是一种很好的人生态度,你在其中不是更多去掌控什么,而是去聆听。
片名:《CRUCIFY》
创作者:傅凯
时长:23分54秒
前期:Sony PD 150
后期:VEGAS
完成时间:2007年12月
朱老师说:
作者说:
主创存档:
傅凯,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05级学生。参与策划大型奥运主题纪录片《We Are Ready》,在中央电视台《奥运来了》播出;策划“世界小姐唱响奥运”主题曲《点燃激情传递梦想》MV摄制。
作品简介:
片子主要是围绕一个名叫CRUCIFY的乐队和其他几支乐队一起筹划准备一台原创摇滚演出—“Let’s Rock”的过程展开的。CRUCIFY成立于2006年,也是当年北大十佳歌手大赛的冠军获得者。一个月前他们和另外几个朋友决定要办一场原创演出,于是开始疯狂排练、写歌、拉赞助、筹备,没有系统计划,手忙脚乱,甚至还有敌对力量的干扰—有自己朋友的阴招,也有金钱等各方面的付出。
傅凯
《行为的提炼》
《行为的提炼》是一部有创意的作品,本片主要作者郭汉芬来自香港,并且有拍摄故事短片的经验,因此这部纪录片的摄制手法比较成熟,镜头的运用相对自由,剪辑以及音乐和画面的对位也有一定的风格,总体而言,对影像语言驾驭得比较纯熟。作品内容也跳出了校园环境,更具有社会广度的艺术家访问,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深入到被拍摄者的内心世界。香港学生在影像创作方面一直较内地学生为优,或许是更早接触器材,并且在生活中濡染的影视文化比较活跃,因此创意和手法都更有新意。《行为的提炼》也是来自不同学校背景的五名学生的联袂之作,从中可以看到北大作为一所开放式大学所融合的多元血液。
郭汉芬:到达拍摄场地时,发觉工厂很空,跟我想象的很不一样。起初计划完全没有人声只有画面,但我担心如果没有旁白,观众不易明白,所以最后按照正常的途径——个人访问来进行,采取非正常的地点——洗手间。采访的场地还有楼上一个废置了的房间和工场的空间。仅仅只有采访素材肯定是不足以完成这个作品的,所以也加入了很多工厂内的细节,包括程广锋的作品。这些细节交代了这个艺术家怎样生活,他的思想怎样在他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中流露出来。记得当我在拍其他东西时,他突然要接电话,我转而立即去拍他接电话的场景,而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场。
司慧:整部片子只有少数几处对白,其余部分运用了大量的背景音乐来渲染气氛,加上快速的剪辑对接,制造一种和艺术家与众不同的性格相仿的格调。同时注重细节的拍摄,比如拍长时间采访的时候,画面略显枯燥空虚,这时镜头转向主人公无意识下弹动的手指上,使观众不至于因长时间观看同一幅画面而视觉疲劳,也向观众暗示出艺术家活泼随意的一面。
片名:《行为的提炼》
创作组:郭汉芬/陈钰尧/延振赫/华夏/司慧
时长:9分46秒
前期:Sony PD 190P/ Audio-techina (directional)/三脚架
后期:Adobe Premiere Pro 2.0
完成时间:2007年10月
朱老师说:
作者说:
主创存档:
郭汉芬,香港中文大学英文系学生。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交换生。2007年完成四部DV短片。
陈钰尧,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05级学生。北大电视台记者团团长。曾担任北大电视台《新闻观察》栏目负责人。
延振赫,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专业05级留学生。
华夏,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2007年到北京大学交流学习。
司慧,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2007年到北京大学交流学习。
作品简介:
《行为的提炼》通过介绍798当代艺术家群体中的一员——装置艺术家程广锋的艺术发展历程,讲述了一位青年艺术家内心对艺术的感知。在这部以艺术家为主体的纪录短片中,作者并没有对他的整个心路历程作完整的记录,也避开了空洞的概括和定义,而是抓住艺术家心中的关键感受,对其进行摄录,引导观众从对艺术一无所知到同艺术家产生共鸣,让观众在娓娓道来的采访中穿越时空,感受艺术的气息。
陈钰尧
司慧
郭汉芬(左),华夏(中)
郭汉芬
振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