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性问题:孕育语文课堂 “黎明的感觉”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zxjzxjzxjzxjzx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需要“黎明的感觉”。“黎明的感觉”描述了这样一种状态:教学在某个瞬间引起了学生思维的警觉,引发了学生认知的冲突,唤醒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喜出望外地发现,乐此不疲地探索,卓有成效地吸收,充满灵性地表达,超越自我的先见,获得了阅读的新生体验。
  笔者听到江苏省特级教师魏星执教的《三打白骨精》一课。对于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学生早已熟悉。然而,课堂上学生始终保持着阅读的新鲜感,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他们好奇地畅游于文本的语言文字之间,有滋有味地阅读,不断有新的发现,不断有精彩的表达,对文本的理解从初浅单薄走向深刻丰满。魏老师的课堂预设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力基础出发,从独特的角度切入,“一打”设问:“白骨精一出现,在师徒四人心中各是怎样的形象?”;“二打”设问:“唐僧念起了紧箍咒,师徒四人内心的情感各是怎样的?”“三打”部分则着重讨论与前“两打”有什么不同?每次设问后都鼓励学生“轻轻读,静静想,抓住关键的词句支持你的想法”。这三个问题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紧扣“三打”,趣味盎然,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进入潜心会文的时空,享受到了刹那顿悟、豁然开朗的阅读快乐。可以说,是真诚、自由、富有探索性的问题,以及由问题衍生而成的积极思考的场域,孕育出了课堂“黎明的感觉”。
  富有探索性的问题从文本语言生发,使学生的阅读思维始终充满活力,由此感悟了文本内涵及课文新意,无疑凸显了语文课堂的本质和意义。那么,怎样的问题才能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探索和发现呢?
  一、 “有意思”——给学生探索的引力
  “白骨精一出现,在师徒四人心中各是怎样的形象?”这一问题在学生看来,新奇有趣,不曾想过却可以在文本中找到答案,所以,积极主动的阅读活动因此展开。富有探索性的问题应该是有意思的,细细琢磨,上述提问有浓浓的语文味和思考的张力,能够唤起学生思维的惊异感和想象力,还能够唤起学生的阅读敏感和期待视野,既触动了学生的已知和经验,又隐含着这样一种思考的意向:文本中藏有“我”“还不知道”又“可以知道”的很有价值的内容,激起学生试图突破自己“前理解”的意愿和动力,引发学生与文本内容进行全面地接触、交流与融合。
  二、 “有力量”——给学生探索的支点
  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既要立足文本,又需要体现出俯瞰文本的视野,触及文本的核心地带,紧扣文眼,寻找文本中最具教学价值的东西,关键字词、重点语段,人物形象、理趣哲思,技能训练点、情感生发点,抓住可以“撬动”课堂的“支点”,以此架构整个教学流程,让文本“立”起来,让学生“走”进去,紧紧围绕文本文字形成理解的波澜,走向言语与精神的共同成长。
  三、 “有空间”——给学生探索的可能
  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是动态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蕴含着多重的分析视野、多样的解决路径、异彩纷呈的答案。学生总能根据各自的经验背景、思考方式和价值取向,对问题形成个性的理解。所以,答案不是唯一的,即使相同意思的答案,也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问题的丰富性才能唤起学生创造的冲动,才能激发学生分享的内在需要,才有真正的学习发生。我校教师教学李清照的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时,引导学生聚焦“常记”这个“寻常词”,探究词中的“精致图”和“悠悠情意”。教学由一个主问题开始:“这次游玩,令词人常记。词人常常记起、常常回味的是什么呢?”学生初读文本,认为词人常记的是“溪亭日暮”“藕花深处”“鸥鹭惊起”三幅画面。教学并未在此止步,而是继续围绕此问,引导学生再读文本,以及三读文本,于是,就有了各种丰富的、逐步深入的答案:词人常记的有“美丽的风景”“郊游时意外的惊喜”“愉悦的心情”“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甚至有学生因“白鹭”的意象,认为词人常记的是那份少女时代自由洒脱的情怀。问题简约,给学生空间,学生就有了不断探索的可能性。
  四、 “有深度”——给学生探索的方向
  如果仅在学生已经达到的认识平面上飘移,没有语言发展、思想力量、情感震撼、深刻体认,这样的阅读活动是毫无意义的。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指向更有厚度与深度的体验,它犹如打开一扇窗,激活了学生先前经验,吸引学生深度参与,在教师合理机智的追问之下,突破先见的狭隘,让学生看到了文本深处更加美丽的风景,迈向了一个他们从未到达、从未领略过的视域。笔者教学《少年王冕》一课,就“雨后荷花”这一段设问:“学画荷花,怎样学就一句话;文章惜字如金,为什么要用大段文字来描写雨后荷花图?请联系上下文读一读,想一想。”学生讨论后,找到了原因。一是因为王冕学画的原因,从此,王冕的人生与荷花结下了不解之缘;二是因为王冕喜欢这雨后的荷花,他对荷花有感情,所以观察细致,发现了别人没有发现的美;三是这景物也象征了王冕的品质高尚,出淤泥而不染。雨后荷花生机勃勃的美,学生已然明了。但一切景语皆情语,此处的雨后荷花还具有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形象的价值。在这样的含蓄隐喻之处展开追问,使学生的阅读理解由肤浅走向深刻,由片面走向全面。
  (作者单位:无锡市隆亭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期刊
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产业转移的升级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原来不可贸易服务(Non-TradableServices)的跨国流动成为了可能。在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大潮中,服务外包作为推
一、什么是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rn对人的价值的发现和追寻表述最为生动最为深刻的是庄子,他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1]描绘了芒忽恣纵的
近年来,因温室效应所导致的全球变暖,冰川消失,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发等一系列自然环境失衡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过多地使用煤炭等化石能源导致大量碳排放进入大气是
期刊
自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以来, 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学习宣传贯彻工作. 全省上下积极行动, 主动作为,周密筹划部署,广泛开展宣讲活动,在全省各地特别是藏区掀起了学习宣讲热潮,
期刊
期刊
当今的一些中学语文教学,失真、变味、效率低下,与我们的课堂冷落了一些本不该冷落的东西很有关系。那么,当今的中学语文课堂到底冷落了什么呢?  一、冷落了作者生活  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和“写作背景”等就已成了语文教学改革所讨伐的对象,直至今天仍“灰头土脸”的,很不受人待见。这里先不谈“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是否还应该好好“待见”的问题,单说说“写作背景”。作者创作作品,总
教育部颁布《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改进写字教学评价”.我们从“敬意、静气、净洁、劲力、境界”五个方面,进行“小学毛笔字书写发展性评价要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