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综合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从个体层面探讨突发事件中网民参与行为的影响机制。结合问卷调查数据,在分析不同网民参与行为意向及影响因素差异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层次回归模型对人口学变量、媒体使用与社会心理因素完成数据验证。结果表明,活跃网民的公众参与意识、群体认同感、群体相对剥夺感、政治效能感与主观规范显著高于非活跃网民。社交媒体使用、群体认同感与内部效能感是网民参与事件的关键动因;事件严重性感知、群体相对剥夺感和主观规范是活跃网民参与事件的动因,公众参与意识、孤独感是非活跃网民参与事件的动因。
[关键词]突发事件;网民;公众参与;影响因素
一、引言
突发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社会矛盾激化,冲突型突发事件频发,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触发了公众对知情权、表达权的诉求,人们的危机意识不断提升,事故灾害、环境污染等突发事件较之前更容易引发公众舆论。在此背景下,互联网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参与突发事件的非体制化渠道,网民获知事件信息,发表观点、互动交流、聚集动员,通过参与事件传播显示其公共权利。但是网络传播的匿名性、情绪化等特征,使网民可能参与到不实、炒作的信息洪流之中,并对客观真实的信息传播造成干扰,使事件的危害性升级和规模扩大化。因此,了解突发事件中网民参与行为规律和影响机制,有效引导网民行为,成为网络时代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亟待解决的课题。
现有研究围绕突发事件中网民参与行为策略、决策过程、影响因素等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近年来,学者从心理学视角出发,分析了网民认知、情感与动机等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关系间,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为此,本研究重点探讨突发事件中不同网民参与行为背后的心理特征与发生机制,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网民的公众参与现状,加深我们对网民行为的社会心理学的理解,为突发事件情境下的网络空间治理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理论背景与研究问题
计划行为理论与社会认同理论被用于解释社会行为的成因。前者从理性人角度出发,强调个体对行为结果和他人反应的感知对行为决策的影响;后者从个体与群体、认知与情感相结合的角度,解释集体行为的心理机制,其理论论述对社会规范、态度和行为的共同关注表明了整合的可能。基于此,本文综合运用二理论探讨五类心理因素,社会态度、社会认同、知觉行为控制、情感隔阂与规范性影响对突发事件中网民参与行为的影响。
网民参与突发事件的意图往往是利益受损害的民众或遭受不公正的受害者向政府或是事件应对方寻求补救措施,由此产生的参与行为与网民的社会态度相关。具体而言,当网民认为事件越具有社会危害性,而他们作为社会成员有责任通过自身行动解决这些问题时,他们更有可能参与事件。张淑华(2009)认为,互联网为公民意识的觉醒和增强提供了平台,权利维护成为网络民意表达的主要内容,公众参与意识贯穿了公共事件传播现象的始终。为此,本研究对社会态度进行测量,提出研究问题1。
研究问题1:突发事件情境下,网民的社会态度(事件严重性感知与公众参与意识)对其参与行为意向有何影响?具体的,分别对活跃网民和非活跃网民的影响程度如何?
社会认同理论强调群体认同感对集体行为的重要性。群体认同促使人们将群体利益和个体利益相结合,并以群体利益作为行为动机。群体认同通过成员之间的频繁接触,积极的情感联系与意见共享而形成。突发事件中非直接利益相关者利用网络与他人互动,通过加入或形成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相近的群体来降低对环境的不确定感,这一过程中对网络社区产生认同感,并认同与之观点一致的网络群体。因此,他们可能参与其他网民发起的活动。此外,社会认同理论以往研究表明,由弱势群体间的比较而产生的集体不平等感与集体行为密切相关,中国许多网络行动是网民对社会不公正现象的反应,有时驱动他们的仅仅是由相对剥夺感产生的愤怒,为此提出研究问题2。
研究问题2:突发事件情境下,社会认同因素(包括群体认同感和群体相对剥削感)分别对网民(活跃与非活跃网民)的参与行为意向有何影响?
知觉行为控制指个人预期采取某种行为时所感受到的可以控制的程度,个人掌握的资源、能力和束缚将促进或阻碍其行动的执行。具体到网民参与行为上,知觉行为控制相当于效能感因素,传播者的效能感越高,越认为自己有机会、能力或资源去执行参与行为。政治效能感,指个人认为其参与行为影响政治体系和政府决策的能力,对公民的政治参与行为有积极影响。网民出于公共利益而参与突发事件,体现出他们对公共生活的公众参与。鉴于政治传播学中将“公众参与公共事务”作为“政治参与”来研究,把“政治”视作涵盖公共事务、公共事件应对等内容的“广义政治”,本研究引入政治效能感作为知觉行为控制因素,提出研究问题3。
研究问题3:突发事件情境下,政治效能感(内部效能感、外部效能感与集体效能感)对网民(活跃与非活跃网民)的参与行为意向有何影响?
孤独是失序、失范的一种症状,因归属感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所致,孤独的个体倾向于参与群体活动来满足其归属感需求。Poe(2011)指出,许多网络参与活动的动机,如发布维基百科词条、上传YouTube视频,是为了与他人发生关联。Amichai和Ben(2003)指出,孤独感能够促进网民参与网络社交,他们用复杂的方法证明了这一观点。吴越(2009)指出,网络弥补了现实中的失落,当个体感到社会生活的隔阂与寂寞时,倾向于参与网络传播来降低孤独感,为此提出研究问题4。
研究问题4:突发事件情境下,情感隔阂因素(孤独感)对网民(活跃与非活跃网民)的参与行为意向有何影响?
社会心理学认为个体感受到的社会规范的压力可以由个人感知的主观规范来预测。Ajzen(1991)阐述计划行为理论时指出,主观规范反映個体在是否执行某项行为决策时面临的外在社会压力,指个体受到周围重要的人或组织对其行为决策的影响。规范性影响强化了个人对批评的回避和融入群体获得承认的渴望,个人会遵循参照群体中他人的习惯来选择行为意向。Bolloju(2005)指出,网民在信息传播、知识分享方面的行为意向很大程度上受主观规范的影响。Park (2000)认为,这样的感知压力在中国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特别显著,为此提出研究问题5。 (三)参与行为意向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以突发事件中网民参与行为意向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模型,控制变量进入第一层,重点考察的影响因素进入第二层,各解释变量的贡献度见表2,随着自变量的逐层加入,模型拟合优度R2不断提高,分别累计达到27.9%与23.6%。
第一层模型变量分别解释了因变量9.8%与7.5%的方差变化。人口学变量上,活跃网民的参与行为意向没有表现出鲜明的人口學特征;非活跃网民的性别变量显著(β=-0.210,p
[关键词]突发事件;网民;公众参与;影响因素
一、引言
突发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社会矛盾激化,冲突型突发事件频发,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触发了公众对知情权、表达权的诉求,人们的危机意识不断提升,事故灾害、环境污染等突发事件较之前更容易引发公众舆论。在此背景下,互联网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参与突发事件的非体制化渠道,网民获知事件信息,发表观点、互动交流、聚集动员,通过参与事件传播显示其公共权利。但是网络传播的匿名性、情绪化等特征,使网民可能参与到不实、炒作的信息洪流之中,并对客观真实的信息传播造成干扰,使事件的危害性升级和规模扩大化。因此,了解突发事件中网民参与行为规律和影响机制,有效引导网民行为,成为网络时代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亟待解决的课题。
现有研究围绕突发事件中网民参与行为策略、决策过程、影响因素等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近年来,学者从心理学视角出发,分析了网民认知、情感与动机等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关系间,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为此,本研究重点探讨突发事件中不同网民参与行为背后的心理特征与发生机制,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网民的公众参与现状,加深我们对网民行为的社会心理学的理解,为突发事件情境下的网络空间治理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理论背景与研究问题
计划行为理论与社会认同理论被用于解释社会行为的成因。前者从理性人角度出发,强调个体对行为结果和他人反应的感知对行为决策的影响;后者从个体与群体、认知与情感相结合的角度,解释集体行为的心理机制,其理论论述对社会规范、态度和行为的共同关注表明了整合的可能。基于此,本文综合运用二理论探讨五类心理因素,社会态度、社会认同、知觉行为控制、情感隔阂与规范性影响对突发事件中网民参与行为的影响。
网民参与突发事件的意图往往是利益受损害的民众或遭受不公正的受害者向政府或是事件应对方寻求补救措施,由此产生的参与行为与网民的社会态度相关。具体而言,当网民认为事件越具有社会危害性,而他们作为社会成员有责任通过自身行动解决这些问题时,他们更有可能参与事件。张淑华(2009)认为,互联网为公民意识的觉醒和增强提供了平台,权利维护成为网络民意表达的主要内容,公众参与意识贯穿了公共事件传播现象的始终。为此,本研究对社会态度进行测量,提出研究问题1。
研究问题1:突发事件情境下,网民的社会态度(事件严重性感知与公众参与意识)对其参与行为意向有何影响?具体的,分别对活跃网民和非活跃网民的影响程度如何?
社会认同理论强调群体认同感对集体行为的重要性。群体认同促使人们将群体利益和个体利益相结合,并以群体利益作为行为动机。群体认同通过成员之间的频繁接触,积极的情感联系与意见共享而形成。突发事件中非直接利益相关者利用网络与他人互动,通过加入或形成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相近的群体来降低对环境的不确定感,这一过程中对网络社区产生认同感,并认同与之观点一致的网络群体。因此,他们可能参与其他网民发起的活动。此外,社会认同理论以往研究表明,由弱势群体间的比较而产生的集体不平等感与集体行为密切相关,中国许多网络行动是网民对社会不公正现象的反应,有时驱动他们的仅仅是由相对剥夺感产生的愤怒,为此提出研究问题2。
研究问题2:突发事件情境下,社会认同因素(包括群体认同感和群体相对剥削感)分别对网民(活跃与非活跃网民)的参与行为意向有何影响?
知觉行为控制指个人预期采取某种行为时所感受到的可以控制的程度,个人掌握的资源、能力和束缚将促进或阻碍其行动的执行。具体到网民参与行为上,知觉行为控制相当于效能感因素,传播者的效能感越高,越认为自己有机会、能力或资源去执行参与行为。政治效能感,指个人认为其参与行为影响政治体系和政府决策的能力,对公民的政治参与行为有积极影响。网民出于公共利益而参与突发事件,体现出他们对公共生活的公众参与。鉴于政治传播学中将“公众参与公共事务”作为“政治参与”来研究,把“政治”视作涵盖公共事务、公共事件应对等内容的“广义政治”,本研究引入政治效能感作为知觉行为控制因素,提出研究问题3。
研究问题3:突发事件情境下,政治效能感(内部效能感、外部效能感与集体效能感)对网民(活跃与非活跃网民)的参与行为意向有何影响?
孤独是失序、失范的一种症状,因归属感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所致,孤独的个体倾向于参与群体活动来满足其归属感需求。Poe(2011)指出,许多网络参与活动的动机,如发布维基百科词条、上传YouTube视频,是为了与他人发生关联。Amichai和Ben(2003)指出,孤独感能够促进网民参与网络社交,他们用复杂的方法证明了这一观点。吴越(2009)指出,网络弥补了现实中的失落,当个体感到社会生活的隔阂与寂寞时,倾向于参与网络传播来降低孤独感,为此提出研究问题4。
研究问题4:突发事件情境下,情感隔阂因素(孤独感)对网民(活跃与非活跃网民)的参与行为意向有何影响?
社会心理学认为个体感受到的社会规范的压力可以由个人感知的主观规范来预测。Ajzen(1991)阐述计划行为理论时指出,主观规范反映個体在是否执行某项行为决策时面临的外在社会压力,指个体受到周围重要的人或组织对其行为决策的影响。规范性影响强化了个人对批评的回避和融入群体获得承认的渴望,个人会遵循参照群体中他人的习惯来选择行为意向。Bolloju(2005)指出,网民在信息传播、知识分享方面的行为意向很大程度上受主观规范的影响。Park (2000)认为,这样的感知压力在中国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特别显著,为此提出研究问题5。 (三)参与行为意向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以突发事件中网民参与行为意向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模型,控制变量进入第一层,重点考察的影响因素进入第二层,各解释变量的贡献度见表2,随着自变量的逐层加入,模型拟合优度R2不断提高,分别累计达到27.9%与23.6%。
第一层模型变量分别解释了因变量9.8%与7.5%的方差变化。人口学变量上,活跃网民的参与行为意向没有表现出鲜明的人口學特征;非活跃网民的性别变量显著(β=-0.21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