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是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一节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求学生运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各种科学探究能力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全过程,即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该内容难以在一节课内完成。因此我们采用课内探究与课外探究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1 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完成探究方案的设计
首先根据各班学生实际,创设探究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如初2014级智信3班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都有饲养动物(猫、狗、鸡、鸭)的生活经历和经验。由此,笔者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将一份食物放在动物的面前,动物会直奔食物而去,从动物的行为获得途径来看,这是动物的一种先天性行为,如果在动物和食物之间有某种障碍,使动物不能径直走到食物所在之处,动物会不会绕道到食物处去取食呢?如果会,要经过多少次尝试与错误才能做到呢?同一种动物需要经历同样的次数才能做到吗?”三个问题涉及的情景一下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因为同学们都目睹过动物的取食,但没有思考和探究过老师提出的问题。于是大家跃跃欲试,这就为后面的探究做了很好的铺垫。接下来安排学生以“352生本课堂”学习小组为单位积极讨论,教师适时参与讨论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各学习小组根据本组具体情况选择了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实验动物和实验场地,制订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验方案并分班分组讨论完善方案。
2 课间操时间(30分钟)选择实施了其中的两个计划(实验方案)
在众多的实验方案中,我们选择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方案在校园内实施。为了节约实验成本和实验时间,我们为学生提供1只成年散养家鸡、1只成年圈养家鸡。将全年级学生等分成A、B两组,负责实施两个方案,进行观察、记录、思考和总结。
方案一:由初2014级智信3班超越梦想组制定的方案并负责其实施
1)实验场地的选择和实验障碍的设置:实验场地选择在学校的后操场,实验台是旗台,在三根旗杆上栓上塑料网,约30厘米高,其目的是为鸡设置障碍(旗杆间的相邻距离约50厘米),在旗台的前方距第一根旗杆约50厘米的地方放一盆稻谷,让鸡看得见食物但直接啄不到食物,必须要绕道才可能啄到食物。
2)用塑料绳子将饿了一天半的散养成年家鸡的一条腿栓住,绳子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根旗杆上。
3)A组学生安静地呈弧形面向旗台站着,准备认真观察,思考、记录。
4)在三根旗杆的中间放开成年散养家鸡,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思考、记录。
方案二:由初2014级活力八班奇思妙想组制定的方案并负责其实施
1)实验场地的选择和实验障碍的设置:实验场地选择在学校的后操场,实验台是后操场的一块空地,将两根木桩钉在地上,两桩之间的距离约40厘米,在距第一根木桩50厘米的地方放一盆稻谷,让鸡看得见食物但直接啄不到食物,必须要绕道才可能啄到食物。
2)用塑料绳子将饿了一天半的圈养成年家鸡的一条腿栓住,绳子的另一端绕过第二根木桩后固定在第一根木桩上。
3)B组学生安静地呈弧形面向木桩站着,准备认真观察,思考、记录。
4)放开圈养成年家鸡,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思考、记录。
3 实验现象
B组同学很快就观察到鸡经历了8次“尝试与错误”后就学会了绕道取食,而A组同学却迟迟观察不到鸡的取食行为,它拒绝取食。于是我们按照实验预设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当学生们认真分析原因后,准备离开时,鸡开始尝试取食了,经历了5次“尝试与错误”后就学会了绕道取食。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后在班主任老师的指挥下安全有序地回到教室,填写实验报告,并写出实验反思。
4 实验教学反思
4.1 本探究实验的亮点
通过本次实验,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动物的绕道取食是学习行为,而且同一种动物在同一年龄段学习能力是有区别的。这个实验的成功是全体生物老师和同学们努力的结果,是全体班主任老师支持与配合的结果。这个实验有四大亮点。
亮点一:从科学知识到学习观、人生观的引导
我们在实验过程中适时对同学们进行了情感、态度教育、人生观的教育。当同学们观察到第一只鸡因胆怯怕去尝试取食时,“这只鸡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不敢在众人面前去尝试取食,忍受饥饿。如果同学们不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增长知识和才干,那大家以后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差,大家如何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上立足呢?所以同学们应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在‘352生本课堂’中大胆尝试,提升能力。”当同学们观察到鸡要经历多次尝试才学会绕道取食时,温馨提示同学们:“鸡都能克服困难达到目标,相信同学们会珍惜学生时代的美好时光,树立目标,排除万难,创造奇迹。”
亮点二:不拘泥于教材,将课内探究与课外探究有机结合
同学们的设计方案从教材上提到的成年鸡到小猫、小狗、小鸭以及不同年龄段的动物。当同学们观察到鸡经历了8次或5次“尝试与错误”就学会了绕道取食时,我们提出了新的探究课题:为了节约实验时间,我们选用成年家鸡,但成年家鸡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经过简单的几次“尝试与错误”就学会了绕道取食。如果将成年家鸡换成刚孵出不久的小鸡或其他较低等的小动物,要经过多少次“尝试与错误”才能学会绕道取食呢?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继续探究,由此激发学生们的探究热情,使探究不因实验的结束而结束。
亮点三:注重实验反思
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写出实验反思,分析实验现象,改进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同学在实验反思中这样写到:“今天,我亲眼目睹了鸡学会绕道取食的过程,虽然经历了8次‘尝试与错误’,但最终学会了绕道取食,增加了生存本领。从今天开始,我一定要珍惜时间,不怕困难,努力将学习搞好。否则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有同学在实验反思中写到:“虽然两只都是成年家鸡,但在学会绕道取食的过程中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却不相同,说明同一年龄段的动物学习能力不同。在本实验中要是每组实验分别用三只来自同一母鸡的成年鸡做重复实验,实验结果就更具有说服力。”有同学这样写到:“方案二中可以选用经饥饿处理的不同年龄段的鸡进行实验,如刚孵出的小鸡、孵出1月的小鸡、孵出2月的小鸡和成年家鸡,这样可以比较同种动物不同年龄段的学习能力。”有同学这样写到:“生物学实验太有趣了,我一定要努力学习,长大以后成为一名研究动物行为的生物学家。”还有学生这样写到:“对青春期的我们来说,尝试与错误也是一种学习行为,失败是成功之母。”
亮点四:充分利用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学校的现有资源开展实验
实验场地、实验材料都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合理安排了探究时间,让探究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4.2 本探究实验的不足
虽然本次探究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仍有不足。
1)为了节约实验成本,没有每班按“352生本课堂”学习小组在学校统一安排做实验,而是将全年级学生分成A、B两个大组。由于每组人数太多,加之离鸡的距离太近,对鸡的干扰太大,使得有一只鸡好长时间因胆怯不敢去尝试取食,浪费了一定的时间。
2)虽然两组的同学们都很安静、但两组间的距离太近,组与组间存在相互干扰,应将一组设置在后操场,另一组设置在前操场,避免组间干扰。
3)话筒声音太大,对鸡也有干扰。
4)考虑到缩短实验的时间,鸡龄的选择稍大,下次尽量选择较低龄的小动物或其他低等的动物,使实验更据有说服力。
5)实验前,对动物进行饥饿处理的时间应更长,若是两天效果会更好。
6)在本实验中,未设置重复实验。
总之,科学探究是一个丰富而复杂的过程,我们将继续努力,引导学生在生活和生产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坚持课内探究与课外探究相结合,带着收获的同时带着更新的问题走出课堂。
1 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完成探究方案的设计
首先根据各班学生实际,创设探究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如初2014级智信3班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都有饲养动物(猫、狗、鸡、鸭)的生活经历和经验。由此,笔者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将一份食物放在动物的面前,动物会直奔食物而去,从动物的行为获得途径来看,这是动物的一种先天性行为,如果在动物和食物之间有某种障碍,使动物不能径直走到食物所在之处,动物会不会绕道到食物处去取食呢?如果会,要经过多少次尝试与错误才能做到呢?同一种动物需要经历同样的次数才能做到吗?”三个问题涉及的情景一下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因为同学们都目睹过动物的取食,但没有思考和探究过老师提出的问题。于是大家跃跃欲试,这就为后面的探究做了很好的铺垫。接下来安排学生以“352生本课堂”学习小组为单位积极讨论,教师适时参与讨论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各学习小组根据本组具体情况选择了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实验动物和实验场地,制订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验方案并分班分组讨论完善方案。
2 课间操时间(30分钟)选择实施了其中的两个计划(实验方案)
在众多的实验方案中,我们选择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方案在校园内实施。为了节约实验成本和实验时间,我们为学生提供1只成年散养家鸡、1只成年圈养家鸡。将全年级学生等分成A、B两组,负责实施两个方案,进行观察、记录、思考和总结。
方案一:由初2014级智信3班超越梦想组制定的方案并负责其实施
1)实验场地的选择和实验障碍的设置:实验场地选择在学校的后操场,实验台是旗台,在三根旗杆上栓上塑料网,约30厘米高,其目的是为鸡设置障碍(旗杆间的相邻距离约50厘米),在旗台的前方距第一根旗杆约50厘米的地方放一盆稻谷,让鸡看得见食物但直接啄不到食物,必须要绕道才可能啄到食物。
2)用塑料绳子将饿了一天半的散养成年家鸡的一条腿栓住,绳子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根旗杆上。
3)A组学生安静地呈弧形面向旗台站着,准备认真观察,思考、记录。
4)在三根旗杆的中间放开成年散养家鸡,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思考、记录。
方案二:由初2014级活力八班奇思妙想组制定的方案并负责其实施
1)实验场地的选择和实验障碍的设置:实验场地选择在学校的后操场,实验台是后操场的一块空地,将两根木桩钉在地上,两桩之间的距离约40厘米,在距第一根木桩50厘米的地方放一盆稻谷,让鸡看得见食物但直接啄不到食物,必须要绕道才可能啄到食物。
2)用塑料绳子将饿了一天半的圈养成年家鸡的一条腿栓住,绳子的另一端绕过第二根木桩后固定在第一根木桩上。
3)B组学生安静地呈弧形面向木桩站着,准备认真观察,思考、记录。
4)放开圈养成年家鸡,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思考、记录。
3 实验现象
B组同学很快就观察到鸡经历了8次“尝试与错误”后就学会了绕道取食,而A组同学却迟迟观察不到鸡的取食行为,它拒绝取食。于是我们按照实验预设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当学生们认真分析原因后,准备离开时,鸡开始尝试取食了,经历了5次“尝试与错误”后就学会了绕道取食。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后在班主任老师的指挥下安全有序地回到教室,填写实验报告,并写出实验反思。
4 实验教学反思
4.1 本探究实验的亮点
通过本次实验,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动物的绕道取食是学习行为,而且同一种动物在同一年龄段学习能力是有区别的。这个实验的成功是全体生物老师和同学们努力的结果,是全体班主任老师支持与配合的结果。这个实验有四大亮点。
亮点一:从科学知识到学习观、人生观的引导
我们在实验过程中适时对同学们进行了情感、态度教育、人生观的教育。当同学们观察到第一只鸡因胆怯怕去尝试取食时,“这只鸡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不敢在众人面前去尝试取食,忍受饥饿。如果同学们不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增长知识和才干,那大家以后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差,大家如何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上立足呢?所以同学们应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在‘352生本课堂’中大胆尝试,提升能力。”当同学们观察到鸡要经历多次尝试才学会绕道取食时,温馨提示同学们:“鸡都能克服困难达到目标,相信同学们会珍惜学生时代的美好时光,树立目标,排除万难,创造奇迹。”
亮点二:不拘泥于教材,将课内探究与课外探究有机结合
同学们的设计方案从教材上提到的成年鸡到小猫、小狗、小鸭以及不同年龄段的动物。当同学们观察到鸡经历了8次或5次“尝试与错误”就学会了绕道取食时,我们提出了新的探究课题:为了节约实验时间,我们选用成年家鸡,但成年家鸡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经过简单的几次“尝试与错误”就学会了绕道取食。如果将成年家鸡换成刚孵出不久的小鸡或其他较低等的小动物,要经过多少次“尝试与错误”才能学会绕道取食呢?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继续探究,由此激发学生们的探究热情,使探究不因实验的结束而结束。
亮点三:注重实验反思
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写出实验反思,分析实验现象,改进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同学在实验反思中这样写到:“今天,我亲眼目睹了鸡学会绕道取食的过程,虽然经历了8次‘尝试与错误’,但最终学会了绕道取食,增加了生存本领。从今天开始,我一定要珍惜时间,不怕困难,努力将学习搞好。否则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有同学在实验反思中写到:“虽然两只都是成年家鸡,但在学会绕道取食的过程中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却不相同,说明同一年龄段的动物学习能力不同。在本实验中要是每组实验分别用三只来自同一母鸡的成年鸡做重复实验,实验结果就更具有说服力。”有同学这样写到:“方案二中可以选用经饥饿处理的不同年龄段的鸡进行实验,如刚孵出的小鸡、孵出1月的小鸡、孵出2月的小鸡和成年家鸡,这样可以比较同种动物不同年龄段的学习能力。”有同学这样写到:“生物学实验太有趣了,我一定要努力学习,长大以后成为一名研究动物行为的生物学家。”还有学生这样写到:“对青春期的我们来说,尝试与错误也是一种学习行为,失败是成功之母。”
亮点四:充分利用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学校的现有资源开展实验
实验场地、实验材料都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合理安排了探究时间,让探究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4.2 本探究实验的不足
虽然本次探究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仍有不足。
1)为了节约实验成本,没有每班按“352生本课堂”学习小组在学校统一安排做实验,而是将全年级学生分成A、B两个大组。由于每组人数太多,加之离鸡的距离太近,对鸡的干扰太大,使得有一只鸡好长时间因胆怯不敢去尝试取食,浪费了一定的时间。
2)虽然两组的同学们都很安静、但两组间的距离太近,组与组间存在相互干扰,应将一组设置在后操场,另一组设置在前操场,避免组间干扰。
3)话筒声音太大,对鸡也有干扰。
4)考虑到缩短实验的时间,鸡龄的选择稍大,下次尽量选择较低龄的小动物或其他低等的动物,使实验更据有说服力。
5)实验前,对动物进行饥饿处理的时间应更长,若是两天效果会更好。
6)在本实验中,未设置重复实验。
总之,科学探究是一个丰富而复杂的过程,我们将继续努力,引导学生在生活和生产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坚持课内探究与课外探究相结合,带着收获的同时带着更新的问题走出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