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儿学说话比较晚,一直到21个月,才愿意学着复述大人的话。为了发展她的语言能力,带她去公园时,我一一指点看到的各种东西;去早教中心时,我不厌其烦地向她解释老师的意图……
我认为,这样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有好处。在我一遍遍的解释中,女儿才能明白周围的场景是怎样的,各种物品是干什么用的,周围人们在用怎样的方式交流。我甚至相信,我的唠叨对她是一种鼓励,她不用回头就知道妈妈在身边支持她。
但是最近,我的这个观念土崩瓦解了。
这都缘于我家附近新开了一家室内游乐场。游乐场里有海洋球池、滑梯、蹦床等大型娱乐设施,很适合1~4岁的宝宝们去玩。我带女儿去凑热闹,她很喜欢海洋球池,在里面玩得不亦乐乎。
游乐场里的孩子多,我亦步亦趋地跟着女儿,生怕出什么意外。可游乐场里孩子多、家长多,不知不觉我离女儿越来越远。不过,我没有放松警惕,时刻用眼睛盯着小家伙呢。
不久,我发现一个5岁左右的男孩子似乎对我女儿产生了兴趣。2岁多一点的女儿坐在海洋球中间,真是个小不点。男孩子捞起一捧又一捧的海洋球,让它们从我女儿的头顶滚落下来,似乎想把我女儿埋在球堆中。
我想提醒那个男孩子,不要欺负小妹妹。可是碍于我们之间的距离,我忍了下来,只能不断安慰自己,那个孩子的动作还算轻柔,不必担心女儿的安全。
女儿一脸困惑地盯着男孩子看了好一会儿,可能她一时搞不清楚男孩子想干什么。女儿仰视着那个小哥哥,忽然很有气势地举起手臂,指着海洋球池的一角,对小哥哥说:“你到那边去,那边空!”男孩子愣了一下,居然乖乖就范,退到了海洋球池的一角。
看到这一幕,我忍不住咧嘴笑起来。小家伙不错呀,知道保护自己了,面对大孩子也不犯怵!即便我这个妈妈在旁边,处理这件事情也不过如此。
我忽然意识到孩子的潜能有多么巨大,没有成人的干预,孩子也能判断当下形势,独自走出困境。而每一次问题的成功解决,又给了她自信,对她以后的发展大有好处。
沉默果然是金呀!
想必有时候妈妈的唠叨对孩子是一种束缚吧,限制了孩子的成长。从那以后,在适当的场合中,我选择做一个沉默的妈妈,尤其是当女儿和其他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
一天,还是在游乐场里。两个男孩子正在玩开飞机,坐在两个并排的座位上十分投入。女儿没有玩过,很好奇,便兴致勃勃、一点也不文明地推开男孩的肩膀,硬是挤到他们中间坐下。我看见了,没有作声。
对于这个闯入者,两个男孩子当然不高兴,各自把着各自的方向盘,谁也不让给小妹妹。我看了,还是没有作声。
女儿干巴巴地坐了一会儿,实在无趣,又按着人家的肩膀挤了出来。其中一个男孩子觉得被冒犯了,甚至推了她一掌。女儿倒退几步,我在后面悄悄接住她,还是没有作声。
这么来回几次,女儿终于知道排队了,乖乖等着人家让位子。
后来,女儿又眼红别的孩子在荡秋千,在旁边呆了好一会儿。我教她一句话“姐姐,给我玩一下吧”,然后就不管她了。
我是这么想的:如果女儿不愿意和那个小姐姐打交道,那么她就得接受玩不了秋千的结果。如果女儿愿意去谈判,她会获得两种结果——谈判成功,她了解了如何礼貌地向别人提要求;谈判不成功,她会知道,她的要求不是每次都能被接受的。
这就是社会的交往规则,她总有一天要了解这一点的。结果,那天女儿终于鼓起勇气,和小姐姐谈判了。小姐姐不错,让给她玩了,而她也很懂事,荡了一会儿秋千后就主动把秋千还给小姐姐了,还主动给小姐姐说了“拜拜”。
偶尔要孩子动脑筋的时候,我也选择沉默来“使坏”。
一天,家里三个大人和一个孩子吃饭,我给了她4根筷子(她用宝宝筷),故意不做任何解释地说:“宝宝,帮妈妈把筷子放在桌上。”
我想看她能不能分辨出每人用几根筷子。她如果能分辨出一个人要用两根筷子,就应该推断出这4根筷子可以给几个人用。我还能观察到,她会不会将筷子和人数对应起来。
我心里正打着小九九,女儿说话了:“妈妈,怎么是两个人的筷子呀?”她还搞不清楚“双”的概念,一手握2根筷子,给我看:“这是1个人的,这是1个人的,还少1个人的!”
呵呵,看看,故意出错的题目,孩子也能解决。
所以,不要小看了孩子,该沉默的时候,当妈妈的就得学会沉默。
【编辑:杨子】
我认为,这样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有好处。在我一遍遍的解释中,女儿才能明白周围的场景是怎样的,各种物品是干什么用的,周围人们在用怎样的方式交流。我甚至相信,我的唠叨对她是一种鼓励,她不用回头就知道妈妈在身边支持她。
但是最近,我的这个观念土崩瓦解了。
这都缘于我家附近新开了一家室内游乐场。游乐场里有海洋球池、滑梯、蹦床等大型娱乐设施,很适合1~4岁的宝宝们去玩。我带女儿去凑热闹,她很喜欢海洋球池,在里面玩得不亦乐乎。
游乐场里的孩子多,我亦步亦趋地跟着女儿,生怕出什么意外。可游乐场里孩子多、家长多,不知不觉我离女儿越来越远。不过,我没有放松警惕,时刻用眼睛盯着小家伙呢。
不久,我发现一个5岁左右的男孩子似乎对我女儿产生了兴趣。2岁多一点的女儿坐在海洋球中间,真是个小不点。男孩子捞起一捧又一捧的海洋球,让它们从我女儿的头顶滚落下来,似乎想把我女儿埋在球堆中。
我想提醒那个男孩子,不要欺负小妹妹。可是碍于我们之间的距离,我忍了下来,只能不断安慰自己,那个孩子的动作还算轻柔,不必担心女儿的安全。
女儿一脸困惑地盯着男孩子看了好一会儿,可能她一时搞不清楚男孩子想干什么。女儿仰视着那个小哥哥,忽然很有气势地举起手臂,指着海洋球池的一角,对小哥哥说:“你到那边去,那边空!”男孩子愣了一下,居然乖乖就范,退到了海洋球池的一角。
看到这一幕,我忍不住咧嘴笑起来。小家伙不错呀,知道保护自己了,面对大孩子也不犯怵!即便我这个妈妈在旁边,处理这件事情也不过如此。
我忽然意识到孩子的潜能有多么巨大,没有成人的干预,孩子也能判断当下形势,独自走出困境。而每一次问题的成功解决,又给了她自信,对她以后的发展大有好处。
沉默果然是金呀!
想必有时候妈妈的唠叨对孩子是一种束缚吧,限制了孩子的成长。从那以后,在适当的场合中,我选择做一个沉默的妈妈,尤其是当女儿和其他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
一天,还是在游乐场里。两个男孩子正在玩开飞机,坐在两个并排的座位上十分投入。女儿没有玩过,很好奇,便兴致勃勃、一点也不文明地推开男孩的肩膀,硬是挤到他们中间坐下。我看见了,没有作声。
对于这个闯入者,两个男孩子当然不高兴,各自把着各自的方向盘,谁也不让给小妹妹。我看了,还是没有作声。
女儿干巴巴地坐了一会儿,实在无趣,又按着人家的肩膀挤了出来。其中一个男孩子觉得被冒犯了,甚至推了她一掌。女儿倒退几步,我在后面悄悄接住她,还是没有作声。
这么来回几次,女儿终于知道排队了,乖乖等着人家让位子。
后来,女儿又眼红别的孩子在荡秋千,在旁边呆了好一会儿。我教她一句话“姐姐,给我玩一下吧”,然后就不管她了。
我是这么想的:如果女儿不愿意和那个小姐姐打交道,那么她就得接受玩不了秋千的结果。如果女儿愿意去谈判,她会获得两种结果——谈判成功,她了解了如何礼貌地向别人提要求;谈判不成功,她会知道,她的要求不是每次都能被接受的。
这就是社会的交往规则,她总有一天要了解这一点的。结果,那天女儿终于鼓起勇气,和小姐姐谈判了。小姐姐不错,让给她玩了,而她也很懂事,荡了一会儿秋千后就主动把秋千还给小姐姐了,还主动给小姐姐说了“拜拜”。
偶尔要孩子动脑筋的时候,我也选择沉默来“使坏”。
一天,家里三个大人和一个孩子吃饭,我给了她4根筷子(她用宝宝筷),故意不做任何解释地说:“宝宝,帮妈妈把筷子放在桌上。”
我想看她能不能分辨出每人用几根筷子。她如果能分辨出一个人要用两根筷子,就应该推断出这4根筷子可以给几个人用。我还能观察到,她会不会将筷子和人数对应起来。
我心里正打着小九九,女儿说话了:“妈妈,怎么是两个人的筷子呀?”她还搞不清楚“双”的概念,一手握2根筷子,给我看:“这是1个人的,这是1个人的,还少1个人的!”
呵呵,看看,故意出错的题目,孩子也能解决。
所以,不要小看了孩子,该沉默的时候,当妈妈的就得学会沉默。
【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