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纵观古今中外历史的发展进程,我们可以看到,每一种文化影响力的扩大,每一次文化自信的提升,都伴随着国力的强盛,而支撑着强大国力和高度文化自信的物质基础,正是高速发展生产力与经济实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可以说,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根本上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文化也会得到相应的发展。因此,大力发展经济,对于我国的文化建设尤其是国民文化自信的重塑和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这一过程中,创造有利的经济发展环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注重民生的保障是达到以夯实经济基础实现文化自信提升的具体措施和手段。
关键词:经济发展;文化自信;人民群众
一、大力发展经济,积极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
(一)坚持积极的开放政策,保障经济发展政策环境
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成为新中国发展的重要转折点。经过三十多年的奋斗和发展,中国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是文化的建设和文化自信的重塑的课题。毕竟在被帝国主义的枪炮打开国门,进入工业时代下的全球化过程中,在近代科学先进和工业文明发达的列强面前,我们无疑是落后的,这一落后必然让国人在文化方面逐渐失去自信。而落后的重要原因是自清朝以来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脱离世界,当脱离于世界的中国为自己的地大物博,灿烂文化而自豪时,也丧失了自己的高瞻远瞩和束缚了前进的步伐。因此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积极推进改革开放的政策,成功实现了中国由被动打开国门到主动打开国门的转变。以此为背景,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打开了新的局面,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也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被党和人民日益重视起来,习近平主席更是在中共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了文化自信的概念和要求。而自信来源于实践,来源于实力,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想重拾和提升人民的文化自信,经济实力的增强是自信的强力后盾和坚实基础,积极融入世界则是更好地以发展的目光定位自己和看待世界,从而打破自身的束缚以思进取的前提。尤其是在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的国際背景下,坚持积极的开放政策,不断提高对外的开放水平,是增强我国经济实力从而提升文化自信的必要之策。历史证明经济交流也是文化交流的过程,因此经济开放也为文化走出去提供平台,为文化交流开辟途径,从而在延续和丰富中华文化过程中扮演了又一重要的角色。
(二)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努力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并作为一项制度而确立,是中共十四大以来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在我国在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中的首创。它科学地将社会主义制度同我国发展实际相结合,在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同时,被赋予了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较为落后的国家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在这里,党中央再次强调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确立和不断完善,无疑为一系列成就的取得提供了制度基础和制度保障,同时也逐步形成具有开放性、竞争性、平等性的市场环境。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下,我国的市场经济呈现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现状,市场显得尤为复杂,这就要求以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前提,通过“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双管齐下,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公平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制度和环境的保障,巩固文化自信的物质基础。
(三)坚持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创造稳定的周边环境和国际环境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坚定不移的走着一条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事实上,自以“仁义”为治国理念的儒家思想的确立及其影响下,中国一直对内讲求和谐,对外讲究和平,古有汉朝的丝绸之路、班超出使西域,明朝的郑和下西洋,今有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针对贫困国家和地区的人道主义援助、“一带一路”等,中国人民用大量事实书写着一段段与近代西方扩张侵略完全不同的和平对外交往的历史。随着这条和平崛起道路的越走越远,不仅使得我国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而且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事实表明,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度日益提高,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仍保持了中高速增长,速度继续位居世界主要经济体最前列。目前,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中国一个正面负责、充满生机的大国形象,不仅创造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的契机,而且提供了中国经济发展所需的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和和国际环境。由此,便可通过与各国的友好往来加强经济联系与文化交流,通过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增长与文化建设,实现提升文化自信的目的。
二、大力发展经济,应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最根本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世界进入21世纪,一场新的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蓬勃兴起。这一背景下,党十八大做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张以科技为第一动力大力发展经济和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避免中国重蹈孤立于世界,导致与前两次的产业革命失之交臂而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覆辙。为此,国家应当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放在发展经济的首要位置,通过不断完善自主创新的创新机制体制,完善相关法律充分保护知识产权,提高全民族的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合理增加科学教育文化事业的支出等,从而改善依赖技术和产品进口来获得发展的现状,实现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尤其是在知识产权保护上,随着文化行业和产业抄袭事件的层出,我们应当投入更多的关注和精力,打击盗版,遏制抄袭,保护知识成果,从而创造鼓励创新自主创作的文化和社会氛围。这样,在当前培养国人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使以科技推动生产力进步,以创新推动经济发展,从而以经济稳固文化自信的基础,成为一条立之科学行之有效的策略。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紧迫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革的重要因素。科技可以与到劳动力,劳动资料等生产要素相结合,不仅可以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而且可以大大的挺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但多年以来,伴随着我国科技发展,越来越浮现出科技成果向实际生产力转化不顺畅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原因就在于科技创新链条上存在着诸多机制体制的障碍,创新和转化各个环节的衔接不够紧密。“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进行创新机制体制改革,对现有科技管理体制及相关的财税、人才、投资等多领域进行系统配套的改革” [2],为使经济发展新动力——科技创新被驱动。经济日益强大了,意味着支撑梦想实现的经济基础更加坚实和牢固,我们离伟大中国梦的实现也就越来越近了。当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时,也就是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之时,更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再次提升之日。
(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重人才培养最优先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人才是推动战略实施和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为取得战略成功和成就,人才培养最为优先。虽然中国自古以来便有重视人才的传统,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也培养和出现的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在经濟、文化等领域做出了瞩目的成就和贡献。但无论是文化的高峰还是科技的高峰,都是站在高原之上的。要想使我国向科技和艺术的更高峰前景,除了要重点培养顶尖人才以外,还要实现全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实现由人口大国和人才大国的转变。为此,我国还需进一步的努力。首先,人才的培养应遵循人才成长有其自身的规律,坚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原则,循序渐进,在全社会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其次,注重教育质量的提高,适当增加教育支出,同时更加注重教育公平,从而以高水平的教育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最后,应鼓励创新和竞争,合理引进竞争机制鞭策人才的成长,并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创新和竞争环境,培养人们竞争和创新意识的同时,也使得我国培养的创新新人才更具有竞争力,以充分实现以人才强国和以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等等。因为国强所以自信,然少年强则中国强,国人强则国强,当一大批人才和人民为国家越发强大而努力奋斗时,中华民族便可更加以自信的面貌地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文化更可更加自信地闪耀于世界文化之厦。
三、大力发展经济,充分调动文化自信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文化自信的主体。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道路上,应当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发展的成果让由全体人民所共享,从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经济发展上的力量和提高文化创造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民生问题应当被作为一项议题被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尽可能使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得到更有力的保障。然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情况复杂,问题各异,这些现状决定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将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任务。鉴于此,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其一是就业方面,就业是民生之本,不断提高就业水平和质量,就能保证人民的生活来源,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为其进一步的发展包括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其二是社会保障方面,要将更多人更多方面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特别是对当前众多百姓重点关注的看病住房教育等问题,采取合理的保障措施,有效缓解人民生活的后顾之忧,改善人民的生活现状;其三是收入分配方面,以坚持和完善我国当前的分配制度,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改革和剔除分配制度中不合理之处,使之既更加体现公平,又能够成为提高社会效率的动力和保障,防止社会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大力发展经济,群众基础必不可缺,群众力量必不可少,切实解决人民的生活问题,这些关乎基础和力量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无论是经济发展的主体还是文化自信的主体,都是人民群众。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方面,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递和再创造,保证其旺盛的生命力和丰富的内容,保障文化自信的历史来源和群众基础;另一方面,有利于经济实力的提高,巩固文化自信的物质基础。这样,“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巍然耸立。” [3]
参考文献
[1]亓静,文化创新:增强文化自信之路.2014[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4.119-125
[3](人民要论)构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N].人民日报.2017-01-10
作者简介:
殷晨晨(1994.7-),女,汉族,籍贯:安徽合肥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邮箱:[email protected]。
李婧雯(1996.11-),女,汉族,籍贯:吉林省通化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邮箱 [email protected]。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经济发展;文化自信;人民群众
一、大力发展经济,积极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
(一)坚持积极的开放政策,保障经济发展政策环境
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成为新中国发展的重要转折点。经过三十多年的奋斗和发展,中国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是文化的建设和文化自信的重塑的课题。毕竟在被帝国主义的枪炮打开国门,进入工业时代下的全球化过程中,在近代科学先进和工业文明发达的列强面前,我们无疑是落后的,这一落后必然让国人在文化方面逐渐失去自信。而落后的重要原因是自清朝以来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脱离世界,当脱离于世界的中国为自己的地大物博,灿烂文化而自豪时,也丧失了自己的高瞻远瞩和束缚了前进的步伐。因此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积极推进改革开放的政策,成功实现了中国由被动打开国门到主动打开国门的转变。以此为背景,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打开了新的局面,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也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被党和人民日益重视起来,习近平主席更是在中共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了文化自信的概念和要求。而自信来源于实践,来源于实力,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想重拾和提升人民的文化自信,经济实力的增强是自信的强力后盾和坚实基础,积极融入世界则是更好地以发展的目光定位自己和看待世界,从而打破自身的束缚以思进取的前提。尤其是在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的国際背景下,坚持积极的开放政策,不断提高对外的开放水平,是增强我国经济实力从而提升文化自信的必要之策。历史证明经济交流也是文化交流的过程,因此经济开放也为文化走出去提供平台,为文化交流开辟途径,从而在延续和丰富中华文化过程中扮演了又一重要的角色。
(二)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努力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并作为一项制度而确立,是中共十四大以来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在我国在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中的首创。它科学地将社会主义制度同我国发展实际相结合,在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同时,被赋予了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较为落后的国家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在这里,党中央再次强调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确立和不断完善,无疑为一系列成就的取得提供了制度基础和制度保障,同时也逐步形成具有开放性、竞争性、平等性的市场环境。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下,我国的市场经济呈现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现状,市场显得尤为复杂,这就要求以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前提,通过“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双管齐下,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公平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制度和环境的保障,巩固文化自信的物质基础。
(三)坚持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创造稳定的周边环境和国际环境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坚定不移的走着一条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事实上,自以“仁义”为治国理念的儒家思想的确立及其影响下,中国一直对内讲求和谐,对外讲究和平,古有汉朝的丝绸之路、班超出使西域,明朝的郑和下西洋,今有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针对贫困国家和地区的人道主义援助、“一带一路”等,中国人民用大量事实书写着一段段与近代西方扩张侵略完全不同的和平对外交往的历史。随着这条和平崛起道路的越走越远,不仅使得我国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而且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事实表明,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度日益提高,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仍保持了中高速增长,速度继续位居世界主要经济体最前列。目前,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中国一个正面负责、充满生机的大国形象,不仅创造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的契机,而且提供了中国经济发展所需的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和和国际环境。由此,便可通过与各国的友好往来加强经济联系与文化交流,通过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增长与文化建设,实现提升文化自信的目的。
二、大力发展经济,应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最根本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世界进入21世纪,一场新的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蓬勃兴起。这一背景下,党十八大做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张以科技为第一动力大力发展经济和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避免中国重蹈孤立于世界,导致与前两次的产业革命失之交臂而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覆辙。为此,国家应当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放在发展经济的首要位置,通过不断完善自主创新的创新机制体制,完善相关法律充分保护知识产权,提高全民族的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合理增加科学教育文化事业的支出等,从而改善依赖技术和产品进口来获得发展的现状,实现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尤其是在知识产权保护上,随着文化行业和产业抄袭事件的层出,我们应当投入更多的关注和精力,打击盗版,遏制抄袭,保护知识成果,从而创造鼓励创新自主创作的文化和社会氛围。这样,在当前培养国人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使以科技推动生产力进步,以创新推动经济发展,从而以经济稳固文化自信的基础,成为一条立之科学行之有效的策略。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紧迫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革的重要因素。科技可以与到劳动力,劳动资料等生产要素相结合,不仅可以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而且可以大大的挺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但多年以来,伴随着我国科技发展,越来越浮现出科技成果向实际生产力转化不顺畅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原因就在于科技创新链条上存在着诸多机制体制的障碍,创新和转化各个环节的衔接不够紧密。“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进行创新机制体制改革,对现有科技管理体制及相关的财税、人才、投资等多领域进行系统配套的改革” [2],为使经济发展新动力——科技创新被驱动。经济日益强大了,意味着支撑梦想实现的经济基础更加坚实和牢固,我们离伟大中国梦的实现也就越来越近了。当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时,也就是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之时,更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再次提升之日。
(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重人才培养最优先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人才是推动战略实施和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为取得战略成功和成就,人才培养最为优先。虽然中国自古以来便有重视人才的传统,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也培养和出现的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在经濟、文化等领域做出了瞩目的成就和贡献。但无论是文化的高峰还是科技的高峰,都是站在高原之上的。要想使我国向科技和艺术的更高峰前景,除了要重点培养顶尖人才以外,还要实现全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实现由人口大国和人才大国的转变。为此,我国还需进一步的努力。首先,人才的培养应遵循人才成长有其自身的规律,坚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原则,循序渐进,在全社会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其次,注重教育质量的提高,适当增加教育支出,同时更加注重教育公平,从而以高水平的教育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最后,应鼓励创新和竞争,合理引进竞争机制鞭策人才的成长,并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创新和竞争环境,培养人们竞争和创新意识的同时,也使得我国培养的创新新人才更具有竞争力,以充分实现以人才强国和以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等等。因为国强所以自信,然少年强则中国强,国人强则国强,当一大批人才和人民为国家越发强大而努力奋斗时,中华民族便可更加以自信的面貌地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文化更可更加自信地闪耀于世界文化之厦。
三、大力发展经济,充分调动文化自信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文化自信的主体。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道路上,应当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发展的成果让由全体人民所共享,从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经济发展上的力量和提高文化创造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民生问题应当被作为一项议题被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尽可能使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得到更有力的保障。然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情况复杂,问题各异,这些现状决定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将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任务。鉴于此,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其一是就业方面,就业是民生之本,不断提高就业水平和质量,就能保证人民的生活来源,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为其进一步的发展包括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其二是社会保障方面,要将更多人更多方面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特别是对当前众多百姓重点关注的看病住房教育等问题,采取合理的保障措施,有效缓解人民生活的后顾之忧,改善人民的生活现状;其三是收入分配方面,以坚持和完善我国当前的分配制度,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改革和剔除分配制度中不合理之处,使之既更加体现公平,又能够成为提高社会效率的动力和保障,防止社会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大力发展经济,群众基础必不可缺,群众力量必不可少,切实解决人民的生活问题,这些关乎基础和力量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无论是经济发展的主体还是文化自信的主体,都是人民群众。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方面,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递和再创造,保证其旺盛的生命力和丰富的内容,保障文化自信的历史来源和群众基础;另一方面,有利于经济实力的提高,巩固文化自信的物质基础。这样,“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巍然耸立。” [3]
参考文献
[1]亓静,文化创新:增强文化自信之路.2014[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4.119-125
[3](人民要论)构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N].人民日报.2017-01-10
作者简介:
殷晨晨(1994.7-),女,汉族,籍贯:安徽合肥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邮箱:[email protected]。
李婧雯(1996.11-),女,汉族,籍贯:吉林省通化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邮箱 [email protected]。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