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景观设计专业的门槛课程,景观设计初步课程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为适应景观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需要,笔者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分别从课程概要、课程的定位与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特色与创新5个方面对课程的设计思路与实施来展开,结合高职高专教学的特点,对课程进行改革,在创新的基础上还形成自己的特色。
【关键词】景观设计初步 课程设计 课程建设 高职教育
随着高职教育新理念和新知识的普及与推进,高职教育在教学行动导向的课程开发、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景观设计初步》课程作为景观设计专业的门槛课程,在培养高素质的景观设计专业人才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课程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及技能的培养,对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将教、学、做融为一体。
1 课程概要
1.1 大纲简介
《景观设计初步》课程共8个学分,144学时,适用于景观、园林设计类专业,课程性质属于专业核心课,还是景观规划与设计的专业入门课程。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带领学生步入专业门槛,学习并掌握本专业的识图、制图技巧及基本设计与表现方法;同时锻炼一种严谨、规范而又科学的工作态度,为后续职业技能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前导课程有《景观素描》、《景观色彩》,后续课程有《计算机辅助设计》、《景观规划与设计》、《景观效果图制作》、《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课程。
1.2 课程建设
学校于2007年发文,认定本课程为首届校级精品课程。课程网站已投入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网络学习平台的建立,不仅满足了学生课后学习的需求,还加强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受到一致好评。
2 课程定位与设计
2.1 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以培养景观绘图员、景观施工管理人员、助理景观设计师等岗位为目标的专业基础与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为未来职业资格认定服务的重要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程掌握景观识图、制图及基本设计与表现方法;同时建立一种严谨、规范、科学的职业态度,为后续职业技能教育奠定良好基础。
2.2 课程设计
采用多目标、小阶段控制的分时课程模块设计。
2.2.1 设计理念:模块控制—真题假作—开放教育—分工协作。 模块控制:即将整个课程分成10个模块,确定控制时段与控制标准,保证教学大纲及其职业性内涵的顺利实施。真题假作:选择真实环境作为设计实训背景,在反映开放性特点的同时还具有实践性。开放教育:选择双师型教师主课,使学生体验到企业工作的氛围;带学生到户外感受大地景观,让能工巧匠现身说法。分工协作:学生划分成5人左右的工作小组,明确各自任务,适时组织讨论交流,在锻炼其交流能力的同时还人人动手。
2.2.2 总体结构:10组模块—4大板块 — 分时控制。10组模块:将课程内容按照任务模块进行细化,划分为由9组教学知识模块和考试模块组成的10组模块的结构来组织教学。4大板块:按照知识的递进关系,将9组知识模块划分为入门版块、制图版块、设计版块和模型版块四大板块,知识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分时控制:在每组的模块中,采用课时来进行时间的控制,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实施。
2.2.3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学生的质量检测,一个是对教师的质量控制。对学生的质量控制体现在每个知识模块中都有阶段的成果考核和学期末的考试模块共同构成;对教师的考核则由学生和教务处共同完成,最后结果反馈到教师处后进行改进,再进入课程系统中,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用10个字可以概括为教师一点通,学生十点控。
3 教学内容
3.1 理论、实训与考核三结合的形式
教学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进行结合,理论对应的是实践训练所需要的必须知识,在实践中又对理论进行理解和消化,形成一定的绘图作业,而每张作业也有对应的考核要求。这样将考核细化,随时检测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学形式更加灵活,利于因材施教,教学效率也大大提高。
3.2 职业能力
以“景观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三级)为例说明。景观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分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各占50%,分别考察学生对景观设计理论知识和图形表现能力的掌握情况。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就是要求学生掌握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绘图能力,对景观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起到了支撑作用。
3.3 岗位要求
参照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今后的主要就业岗位为景观绘图员、景观施工管理人员、助理景观设计师等岗位,通过对岗位的基本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要求进行分析,得出各岗位需要的共同能力为基本:识图与绘图能力、手绘表现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守时与吃苦能力、合作沟通能力。从岗位能力的需求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弱化理论知识,强调实践训练,将教学内容按照模块形式逐步展开,并把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相长,以能力培养为主。课程中学生能力训练以岗位要求为目标,培养合格的高技术技能型景观设计人才。
4 教学设计
4.1 教学设计
情境教学。教学过程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实地实景中展开,让学生进入设计者这样一个角色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知识,也逐步了解了今后工作岗位的要求,保持学习的兴趣,促进学习的积极性。
小组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展开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着不同的需要,在接受任务和完成任务后都要展开交流讨论,对每一次的合作进行总结。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沟通能力也得到提高;讨论和总结则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工作过程中各个角色的需求,增强服务意识。
网络教学和视频教学。通过《景观设计初步》精品课程网站,满足课外教学的需求,师生之间能够通过网络沟通,学生在课余时间也可以与教师保持互动。
4.2 课程考核与职业能力评价挂钩
课程考核由期末考试、平时作业训练、课堂表现和职业素质4个方面构成。对传统的7:3模式进行调整,削弱期末的考试比重,加重平时作业训练的成绩,还将职业素质纳入到考核体系中来,最终形成4:4:1:1的构成模式。
4.3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用3个字来概括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感、知、用。“感”学生对实际工作氛围的体验和感受;“知”分两个方面,一是新知识的学习,二是知道了岗位的需求,明确学习的目标;“用”能够将知识学以所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
它们的优点体现在:(1)改变单一的授课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2)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3)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动手能力;(4)在有限的课时中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4.4 教学条件
教学条件的满足:(1)多媒体教学,拓展了课堂,便于内容的展示;(2)教材的建设,与机械工业出版社合作,参加高职高专园林景观类专业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我院主持编写有7个高校参与的《景观园林设计初步》教材,目前已经进入审稿阶段;(3)教师梯队完善,成立专门的课程研究小组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入;(4)专业绘图教室,学生有固定的绘图教室和固定的绘图台,为教学的开展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5)依托校园环境和已实施的工程项目环境进行景观实训教学,让学生在实地实景中学习课本中学习不到的知识。
5 特色与创新
本课程的三大特色,一是在教学内容上是分时模块进行控制;二是在课程考核中采用阶段控制;三是突出实践教学内容,将教、学、做融为一体。
结语
课程的改革与建设都是围绕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来展开的,改革后的《景观设计初步》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景观设计专业与行业紧密联系的特点,需要该专业紧随时代的步伐,不断根据市场变化和需求深化教学改革,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景观设计初步 课程设计 课程建设 高职教育
随着高职教育新理念和新知识的普及与推进,高职教育在教学行动导向的课程开发、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景观设计初步》课程作为景观设计专业的门槛课程,在培养高素质的景观设计专业人才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课程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及技能的培养,对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将教、学、做融为一体。
1 课程概要
1.1 大纲简介
《景观设计初步》课程共8个学分,144学时,适用于景观、园林设计类专业,课程性质属于专业核心课,还是景观规划与设计的专业入门课程。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带领学生步入专业门槛,学习并掌握本专业的识图、制图技巧及基本设计与表现方法;同时锻炼一种严谨、规范而又科学的工作态度,为后续职业技能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前导课程有《景观素描》、《景观色彩》,后续课程有《计算机辅助设计》、《景观规划与设计》、《景观效果图制作》、《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课程。
1.2 课程建设
学校于2007年发文,认定本课程为首届校级精品课程。课程网站已投入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网络学习平台的建立,不仅满足了学生课后学习的需求,还加强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受到一致好评。
2 课程定位与设计
2.1 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以培养景观绘图员、景观施工管理人员、助理景观设计师等岗位为目标的专业基础与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为未来职业资格认定服务的重要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程掌握景观识图、制图及基本设计与表现方法;同时建立一种严谨、规范、科学的职业态度,为后续职业技能教育奠定良好基础。
2.2 课程设计
采用多目标、小阶段控制的分时课程模块设计。
2.2.1 设计理念:模块控制—真题假作—开放教育—分工协作。 模块控制:即将整个课程分成10个模块,确定控制时段与控制标准,保证教学大纲及其职业性内涵的顺利实施。真题假作:选择真实环境作为设计实训背景,在反映开放性特点的同时还具有实践性。开放教育:选择双师型教师主课,使学生体验到企业工作的氛围;带学生到户外感受大地景观,让能工巧匠现身说法。分工协作:学生划分成5人左右的工作小组,明确各自任务,适时组织讨论交流,在锻炼其交流能力的同时还人人动手。
2.2.2 总体结构:10组模块—4大板块 — 分时控制。10组模块:将课程内容按照任务模块进行细化,划分为由9组教学知识模块和考试模块组成的10组模块的结构来组织教学。4大板块:按照知识的递进关系,将9组知识模块划分为入门版块、制图版块、设计版块和模型版块四大板块,知识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分时控制:在每组的模块中,采用课时来进行时间的控制,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实施。
2.2.3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学生的质量检测,一个是对教师的质量控制。对学生的质量控制体现在每个知识模块中都有阶段的成果考核和学期末的考试模块共同构成;对教师的考核则由学生和教务处共同完成,最后结果反馈到教师处后进行改进,再进入课程系统中,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用10个字可以概括为教师一点通,学生十点控。
3 教学内容
3.1 理论、实训与考核三结合的形式
教学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进行结合,理论对应的是实践训练所需要的必须知识,在实践中又对理论进行理解和消化,形成一定的绘图作业,而每张作业也有对应的考核要求。这样将考核细化,随时检测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学形式更加灵活,利于因材施教,教学效率也大大提高。
3.2 职业能力
以“景观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三级)为例说明。景观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分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各占50%,分别考察学生对景观设计理论知识和图形表现能力的掌握情况。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就是要求学生掌握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绘图能力,对景观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起到了支撑作用。
3.3 岗位要求
参照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今后的主要就业岗位为景观绘图员、景观施工管理人员、助理景观设计师等岗位,通过对岗位的基本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要求进行分析,得出各岗位需要的共同能力为基本:识图与绘图能力、手绘表现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守时与吃苦能力、合作沟通能力。从岗位能力的需求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弱化理论知识,强调实践训练,将教学内容按照模块形式逐步展开,并把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相长,以能力培养为主。课程中学生能力训练以岗位要求为目标,培养合格的高技术技能型景观设计人才。
4 教学设计
4.1 教学设计
情境教学。教学过程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实地实景中展开,让学生进入设计者这样一个角色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知识,也逐步了解了今后工作岗位的要求,保持学习的兴趣,促进学习的积极性。
小组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展开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着不同的需要,在接受任务和完成任务后都要展开交流讨论,对每一次的合作进行总结。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沟通能力也得到提高;讨论和总结则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工作过程中各个角色的需求,增强服务意识。
网络教学和视频教学。通过《景观设计初步》精品课程网站,满足课外教学的需求,师生之间能够通过网络沟通,学生在课余时间也可以与教师保持互动。
4.2 课程考核与职业能力评价挂钩
课程考核由期末考试、平时作业训练、课堂表现和职业素质4个方面构成。对传统的7:3模式进行调整,削弱期末的考试比重,加重平时作业训练的成绩,还将职业素质纳入到考核体系中来,最终形成4:4:1:1的构成模式。
4.3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用3个字来概括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感、知、用。“感”学生对实际工作氛围的体验和感受;“知”分两个方面,一是新知识的学习,二是知道了岗位的需求,明确学习的目标;“用”能够将知识学以所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
它们的优点体现在:(1)改变单一的授课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2)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3)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动手能力;(4)在有限的课时中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4.4 教学条件
教学条件的满足:(1)多媒体教学,拓展了课堂,便于内容的展示;(2)教材的建设,与机械工业出版社合作,参加高职高专园林景观类专业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我院主持编写有7个高校参与的《景观园林设计初步》教材,目前已经进入审稿阶段;(3)教师梯队完善,成立专门的课程研究小组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入;(4)专业绘图教室,学生有固定的绘图教室和固定的绘图台,为教学的开展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5)依托校园环境和已实施的工程项目环境进行景观实训教学,让学生在实地实景中学习课本中学习不到的知识。
5 特色与创新
本课程的三大特色,一是在教学内容上是分时模块进行控制;二是在课程考核中采用阶段控制;三是突出实践教学内容,将教、学、做融为一体。
结语
课程的改革与建设都是围绕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来展开的,改革后的《景观设计初步》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景观设计专业与行业紧密联系的特点,需要该专业紧随时代的步伐,不断根据市场变化和需求深化教学改革,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