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合并副乳腺癌一例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qmini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53岁,因"发现右乳肿块二周"入院.查体:右乳中上可触及约4 cm×3 cm大小,质硬,边界不清,可推动无压痛肿块.右侧腋下可触及约3 cm×3 cm大小皮肤稍隆起,质韧,无桔皮征.钼靶:右乳外上象限可见大小约2.5 cm×3.0 cm肿块影,附近见散在点状钙化影.右乳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可见成团异型瘤细胞,考虑为乳腺癌.于全麻下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右腋副乳腺切除术.术中见副乳腺质韧,与右腋皮肤相临,与右乳腺中间相隔有大量脂肪组织,与右乳无关联.术后病理: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图1),右副乳腺导管内癌(图2);胸肌间淋巴结转移(1/2),右腋窝淋巴结转移(3/16),胸小肌覆盖组淋巴结转移(5/8).术后诊断:右侧乳腺癌合并副乳腺癌。

其他文献
胆管囊肿约20%的患者由于症状较轻,成年后才被诊断[1].因而,成人胆管囊肿通常病程较长,反复胆道感染以及合并结石,手术的抉择和实施与儿童有所不同.现将我科经手术治疗并获随访的97例成人胆管囊肿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开放手术结合多种介入方法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疗效.方法 本组521例(521条肢体),男356例,女165例.年龄16~86岁,平均(46±9)岁.均先经健侧安置下腔静脉滤器,再于患侧小切口解剖股静脉.行Fogarty导管取栓术.其中单纯取栓38例;取栓联合球囊导管血管成形术348例;血管成形联合血管腔内超声消融135例;支架
目的 评价SilverHawk斑块切除系统治疗股腘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 方法 2011年4月至2012年5月采用SilverHawk斑块切除系统治疗股腘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36例(40条动脉).男28例,女8例,年龄60 ~ 84岁,平均(72 ±6)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下肢动脉CTA检查及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其中股腘动脉原发性病变25条动脉,股腘动脉支架内再闭塞15条.按泛大西洋协
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rinogen,FB)于1846年由德国病理学家Rudolf Virchow发现.它是一种糖蛋白,由肝细胞合成及分泌,分子量为34万,半衰期为3~4d,在血浆中的浓度通常为2~4 g/L,是血浆中含茕最高的凝血因子.近年来研究表明FB与恶性肿瘤之间存在密切关系,FB水平升高与恶性肿瘤的进展、转移及血栓并发症等具有相关性.目前认为,纤维蛋白原水平的高低和发展变化可以作为肿瘤良
期刊
患者,女,58岁,以"无痛性黄疸伴上腹部闷胀不适10d"入院.查体:皮肤巩膜明显黄染.血胆红素206.6mmol/L,直接胆红素187.1 mmol/L,MRCP及腹部CT提示胰头占位性病变.术前诊断:胰头癌.患者于2011年2月12日在全麻下行腹腔镜减黄术.术中见肝脏淤胆严重,呈绿褐色.胆囊增大约15 cm ×8 cm ×6 cm.设计手术方案.找到回盲部的回肠末端,逆行向近端约40 cm处切断
期刊
恶性副神经节瘤的发病率极低,治疗手段以手术切除病变为主.近期我科收治了1例位于直肠的恶性副神经节瘤患者,手术切除病变后恢复良好,经2年随访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由于国内文献尚未见相关报道,现将该例患者的诊疗情况结合文献分析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评估腔内治疗股腘动脉TASC C/D级病变导致的严重症肢体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因泛大西洋协作组(TASC)ⅡC和D级股腘动脉闭塞导致下肢严重缺血87例患者接受血管腔内治疗结果,男58例,女38例,平均年龄(76±10)岁.Rutherford 4期68条肢体,5期23条肢体,6期5条肢体.统计手术前后踝肱指数(ABI),术后靶血管通畅率,保肢率.结果 8
患者男,42岁.因"左上腹不适1个月"入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不适,无恶心、呕吐,无胸闷、心悸,无呕血、黑便,无黄疸。
目的 探讨不同移植肝类型的活体肝移植供体术后早期肝功能的变化规律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2年1月至2009年5月154例活体肝移植供体的资料进行前瞻性的收集和登记,依据移植肝类型分为右叶肝供体组141例(R组)和左叶肝供体组13例(L组),对其术后肝功能指标和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R组实际切取的供肝重量大于L组(t=11.418,P<0.05),R组残余肝重量小于L组(t
患者女,25岁.因"中上腹疼痛3 d,加重12 h伴头晕乏力"2010年3月31日入院.查体:神志清,四肢凉,腹稍隆,中上腹压痛、可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阳性.上腹部CT示左中上腹肿瘤性病变,伴病灶内出血、腹腔内破溃可能(图1);血常规:白细胞22.8×109/L,红细胞1.99×1012/L,血红蛋白55 g/L,中性粒细胞0.88;腹腔穿刺及不凝血.术中见腹腔内大量血液和血凝块:胃结肠韧带内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