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练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和发展智力的教学活动,是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实践环节,也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数学教学;练习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8-055-01
如果把小学数学课划分为“新授”、“练习”和“复习”三种基本课型,那么以练习为主的练习课则占总课时的30%左右,即三种课型的数学学习有超过60%的时间是在练习中完成的。为了充分发挥练习的“训练、评价、发展、教育”功能,练习题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注重价值性,克服随意性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要求教师在设计练习题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而非结果。练习的设计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密切联系。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与健全人格的培养,切忌搞题海战术,使学生不堪重负,产生厌学情绪和逆反心理。教师要给学生尽量提供数量少、容量大、启迪性强的针对练习。
如教學“年、月、日”一课后,我们可设计这样一道填空题:今年全年有()天。虽然只有短短的七个字,但这道题的含金量高,它隐含着一年有12个月,其中有7个大月(每个月有31天)、4个小月(每个月有30天)的知识。另外,还要判断今年是平年还是闰年,以便确定二月是28天还是29天。最后选择计算方法,主要有三种做法:第一种是连加;第二种是乘加(31×7 30×4 28)或(30×12 5);第三种是乘减(31×12-7)。在这种小背景大容量的习题设计中,教师要根据课前的预设,让学生尽情地“淘金”,把“年、月、日”包容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合,使学生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又如在学习真分数、假分数后,可以设计这样一道题:在分数6/A中,A是不为零的自然数,当A=()时,6/A分别是真分数、最大真分数、假分数、最小假分数。根据真分数、假分数的意义,学生都能直接说出符合条件的不同答案。而对于那些数学素质比较好的学生来说,他们则可以归纳出更全面的答案,即当A大于6时,6/A是真分数;当A等于7时,6/A是最大真分数;当A小于6或等于6时,6/A是假分数;当A等于6时,6/A是最小假分数。本题把分数“放大”成了分式,分母的取值不同便会得到不同类型的分数(或整数)。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体会到了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数学思想。
二、注重实效性,克服盲目性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是建立在有价值的数学基础之上的。练习的设计要突出能力立意而不是知识立意,要通过熟悉的生活背景和“数理”的相容,使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加学好数学的信心。
如复习“圆柱体”的知识时,可以设计以下的递进式(阶梯式)练习:出示一个底面半径为3分米,高2分米的圆柱体礼品包装盒。
1、用彩带绳把包装盒系好(十字形状),,打结处刚好是底面圆心,打结用去绳长12分米,扎这个礼品盒共用去彩带绳多少分米?
2、如果在礼品盒的整个侧面贴上商标及说明,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彩纸?
3、做这个礼品盒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硬纸板?
4、现有50立方分米的沙土,这个包装盒能否装完?
5、想一想,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以上情况,说说看,你是怎样解决的?
学生不仅在情境中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圆柱体知识的内涵,而且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发展性,克服滞后性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则要求练习的设计要有开放性与前瞻性,克服收敛性和滞后性。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设计的练习要适应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真正把数学练习变成学生发展的助推器,而不是用来淘汰学生的筛子。在练习设计时,教师应高度关注学生的个性,以开放的练习题作为基础,使学生在思考和回答的方向上体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只要学生能从习题本身的角度出发,对题目所提供的材料做出言之有据、言之有物的分析,均视为正确。这种题目明显有别于以往那些条件固定、问题明确、答案唯一甚至解题方法单一的封闭性习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数学素质得到不同的发展。
如教学“互质数”的概念后,可以设计“我与谁互质”的练习活动,让每个学生拿着自己的学号牌在班里找其他同学。找到后就分析两个学号是否互质并思考:你的学号与哪些数互质?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结果教室里非常热闹,学生发现了好规律。学身边的数学是学生的最爱,让学生置身在数学信息之中,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练习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8-055-01
如果把小学数学课划分为“新授”、“练习”和“复习”三种基本课型,那么以练习为主的练习课则占总课时的30%左右,即三种课型的数学学习有超过60%的时间是在练习中完成的。为了充分发挥练习的“训练、评价、发展、教育”功能,练习题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注重价值性,克服随意性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要求教师在设计练习题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而非结果。练习的设计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密切联系。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与健全人格的培养,切忌搞题海战术,使学生不堪重负,产生厌学情绪和逆反心理。教师要给学生尽量提供数量少、容量大、启迪性强的针对练习。
如教學“年、月、日”一课后,我们可设计这样一道填空题:今年全年有()天。虽然只有短短的七个字,但这道题的含金量高,它隐含着一年有12个月,其中有7个大月(每个月有31天)、4个小月(每个月有30天)的知识。另外,还要判断今年是平年还是闰年,以便确定二月是28天还是29天。最后选择计算方法,主要有三种做法:第一种是连加;第二种是乘加(31×7 30×4 28)或(30×12 5);第三种是乘减(31×12-7)。在这种小背景大容量的习题设计中,教师要根据课前的预设,让学生尽情地“淘金”,把“年、月、日”包容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合,使学生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又如在学习真分数、假分数后,可以设计这样一道题:在分数6/A中,A是不为零的自然数,当A=()时,6/A分别是真分数、最大真分数、假分数、最小假分数。根据真分数、假分数的意义,学生都能直接说出符合条件的不同答案。而对于那些数学素质比较好的学生来说,他们则可以归纳出更全面的答案,即当A大于6时,6/A是真分数;当A等于7时,6/A是最大真分数;当A小于6或等于6时,6/A是假分数;当A等于6时,6/A是最小假分数。本题把分数“放大”成了分式,分母的取值不同便会得到不同类型的分数(或整数)。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体会到了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数学思想。
二、注重实效性,克服盲目性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是建立在有价值的数学基础之上的。练习的设计要突出能力立意而不是知识立意,要通过熟悉的生活背景和“数理”的相容,使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加学好数学的信心。
如复习“圆柱体”的知识时,可以设计以下的递进式(阶梯式)练习:出示一个底面半径为3分米,高2分米的圆柱体礼品包装盒。
1、用彩带绳把包装盒系好(十字形状),,打结处刚好是底面圆心,打结用去绳长12分米,扎这个礼品盒共用去彩带绳多少分米?
2、如果在礼品盒的整个侧面贴上商标及说明,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彩纸?
3、做这个礼品盒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硬纸板?
4、现有50立方分米的沙土,这个包装盒能否装完?
5、想一想,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以上情况,说说看,你是怎样解决的?
学生不仅在情境中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圆柱体知识的内涵,而且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发展性,克服滞后性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则要求练习的设计要有开放性与前瞻性,克服收敛性和滞后性。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设计的练习要适应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真正把数学练习变成学生发展的助推器,而不是用来淘汰学生的筛子。在练习设计时,教师应高度关注学生的个性,以开放的练习题作为基础,使学生在思考和回答的方向上体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只要学生能从习题本身的角度出发,对题目所提供的材料做出言之有据、言之有物的分析,均视为正确。这种题目明显有别于以往那些条件固定、问题明确、答案唯一甚至解题方法单一的封闭性习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数学素质得到不同的发展。
如教学“互质数”的概念后,可以设计“我与谁互质”的练习活动,让每个学生拿着自己的学号牌在班里找其他同学。找到后就分析两个学号是否互质并思考:你的学号与哪些数互质?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结果教室里非常热闹,学生发现了好规律。学身边的数学是学生的最爱,让学生置身在数学信息之中,有利于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