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一粒好种子”

来源 :人民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ngyou2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2月1日,赴京參会的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驻地接受本刊记者专访。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是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他毕生的追求。他曾这样说过:“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
  湖南长沙,5月22日,细雨凄迷。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一间病房中,袁隆平的家人在病床边唱起了他最喜欢的《红莓花儿开》。13时07分,令世人爱戴的袁隆平院士与世长辞。
  “有些人,伟大到我们以为,他们没有生老病死。”正因为此,当袁隆平离世的消息传来,世人震惊,举国悲恸。
  袁隆平,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他毕生奋斗的梦想,就是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让所有人不挨饿。

饿出来的梦想


  袁隆平,江西德安人,1930年生于北京。为躲避战乱,父母带他辗转于北京、重庆、武汉、南京等地。6岁那年,上小学一年级的袁隆平在老师带领下到郊区一个园艺场参观。在那里,袁隆平看到青翠的小草,五颜六色的花朵、挂满枝头的水果……心想,这大概就是“世外桃源”吧。从此,一个朦胧的想法在他幼小的心灵里萌芽、扎根——“长大学农,像卓别林在电影《摩登时代》里那样,打开窗户就能吃到葡萄,多好。”
  1949年夏,19岁的袁隆平考进重庆相辉学院农学系,一年后,该系与另9所大学的农学系合并成立西南农学院。1953年,袁隆平响应国家“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被分配到湘西雪峰山脚下的安江农校当老师。
  袁隆平在农校负责教遗传学和俄语,学生们说这位大城市来的老师说话文绉绉,常在课堂上谈论哲学,喜欢讲古今中外的各种故事,喜欢诗歌,傍晚时分,还会从他的宿舍里传出悠扬的小提琴声。农民们则说他越来越像地道的“泥腿子”,常见这位年轻的袁老师带着比他小不了多少的学生们在实验田里劳作。
  直到1960年全国自然灾害,亲历饥饿之苦的袁隆平强烈地意识到:“粮食乃农业的重中之重。”1961年,袁隆平在稻田里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的稻子,自此开启了通过人工方法利用杂种优势培养杂交水稻的研究之路。
1981年8月,袁隆平在伏案工作。 摄影 张长江/人民画报

  袁隆平说:“我们国家人口多、耕地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单产。因此高产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超级杂交水稻之路


  经过几年的研究,袁隆平发现水稻中有一些杂交组合具有优势,并认定这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1966年,袁隆平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这篇论文,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1970年,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在海南找到一株天然的雄性败育野生稻。后来,袁隆平为它取名“野败”。他们将野败的不育基因导入栽培稻,其后代雄性不育特征100%遗传。这意味着“三系”杂交水稻第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培育不育系终获成功。
  1973年,在第二次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会上,袁隆平正式宣布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回忆起那段攻坚克难的日子,袁隆平记忆里最深刻的细节之一,是背着足够吃好几个月的腊肉,转乘好几天的火车,前往云南、海南和广东等地辗转研究,只为寻找合适的日照条件。袁隆平说,这样的经历“就像候鸟追着太阳”。
  1981年,国务院将“国家技术发明特等奖”授予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1982年,袁隆平获国际水稻研究所学术会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称号。
  1996年,农业部正式立项了超级稻育种计划。4年后,第一期每亩700公斤目标于2000年实现。随后便是2004年800公斤、2011年900公斤、2014年1000公斤的“三连跳”。
袁隆平院士是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是中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为中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其主要成就表现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与推广。 本刊资料

  2021年5月初,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发布消息称,袁隆平指导研发的第五期超级杂交稻“超优千号”在三亚种植了50亩地进行高产攻关,5月9日,以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为首的专家组对这片攻关地进行测产验收。在随机选取3块田进行全田机收测产后,最终成绩揭晓:平均亩产1004.83公斤。这是热带地区首次实现超级稻大面积种植亩产超1000公斤。这一品种有望助力袁隆平最新提出的双季稻亩产3000斤目标的实现。
  2021年,3000斤工程在海南省安排了7个攻关点,设计早稻亩产量900公斤,品种为“超优千号”,4月至6月收割;设计晚稻亩产量600公斤,品种为“叁优一号”,10月至11月收割。双季稻亩产3000斤目标,已是不远。

  袁隆平曾说,他有两个大梦想:一个是杂交水稻继续走向更高产,实现“禾下乘凉梦”;另一个则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袁隆平家的后院紧挨着试验田,即使晋级“90后”了,一天也要看上三四回。2019年9月,在出发去北京领共和国勋章奖之前,他还专门来到稻田跟水稻道别:“你们都乖乖的,我过几天就回来啦。”
  而对后辈研究者,袁隆平的关爱更是从未吝啬。他在国际上获得的大奖奖金,几乎都捐赠给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扶持年轻一代搞研究。2019年9月,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的学生们向袁隆平请教其“成功的秘诀”,袁隆平回复:“我想我没有什么秘诀,我的体会是8个字: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5月22日16时的长沙,乌云低垂,地面湿漉。袁隆平院士的灵车,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缓缓驶出。车道两边,站满了大量自发前来送行的市民。很多人悲痛地大声高喊着:“袁爷爷,一路走好!”;十字路口等待红绿灯的车辆,不约而同地长按车笛,笛声悲鸣,响彻云霄;傍晚时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门口,不断有人放下鲜花与字条,还有水稻秧苗,以此向袁老致敬并寄托哀思。
2021年5月23日,在重庆西南大学校园内的袁隆平塑像被鲜花围绕。西南大学是袁隆平的母校。1949年,他考入位于重庆北碚夏坝的相辉学院农学系。该校后来并入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前身之一。 摄影 陈超/中新社(IC)
其他文献
2021年7月21日,中共中央總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考察时,向村民们挥手致意。7月21日至23日,习近平来到西藏,祝贺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看望慰问西藏各族干部群众。 摄影 申宏/新华社  10年前,习近平殷切寄望:“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努力完成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创造西藏各族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10年后,习近平表示:“
期刊
2021年5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南阳市淅川县陶岔渠首枢纽工程考察,实地察看引水闸运行情况。摄影燕雁/新华社  “我对这件事—直十分重视。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之前看到相关报告,我说这件事要专门来研究一次。”  河南南阳,西依秦岭、南临汉江、绾毂中原,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水龙头”“总开关”所在地。逶迤近3000里的丹江口水库的
期刊
过去8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世界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中国近1亿人摆脱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减贫目标,14亿人即将迈入全面小康生活……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时代楷模典型故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担当。  与此同时,奋战在新时代的公职人员、社会团体、普通群众,共同描绘了新时代奋斗者努力奔跑、追梦圆梦的美好图景
期刊
2021年5月29日晚,中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这是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的第一次应用性飞行。 摄影 都鑫鑫、肖海林、陈肖  2021年5月29日20时55分,在经历了推迟发射的波折后,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排故后从位于海南的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升空,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5月30日5时01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采用自快速交会对接模式
期刊
他们奋战在自主创新发展一线,踏踏实实干事,扎扎实实作为,用创新成果擦亮“中国制造”耀眼名片;他们改革创业,科技创新,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作出了突出贡献,勇担社会责任,为世界提供了“中国经验”“中国方案”;他们在科研一线,不畏艰难,立德树人,鞠躬尽瘁,为国家科研科教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们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到改革创新的征途中。  李超  技术报国的当代产业工人代表  他是新时期
期刊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途中,广大干部群众中涌现出来千千万万名先进典型和模范,他们坚守初心践行使命、忠诚敬业务实清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点赞先进典型和模范,号召学习先进典型,学习先进榜样,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多时代楷模”。  在这里,我们呈现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时代楷模事迹,从中汲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力量。  2017年,习
期刊
伶仃洋上,港珠澳大桥牵起粤港澳三地。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有轨电车“四网融合”,高速路网跨江达海,越织越密,多元立体交通网络覆盖3地11城,“1小时生活圈”逐渐形成。  基厮设施“硬联通”,规则机制“软联通”。粤港澳三地推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人员、货物、资金、信息等要素便捷高效流动,市场一体化水平明显提升,产业体系协同发展。  创业生态日趋完善,创新活力竞相进发。围绕深港河套、珠海横
期刊
擁有4500多平方公里面积的青海湖浩瀚神秘,是大自然赐予青藏高原的巨大宝镜。近年来,青海省把青海湖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生态保护工程。生态环境的改善,也是青海湖面积逐渐增加的原因之一,2021年,青海湖水域面积与2015年相比扩大137.36平方公里,水位较五年前增长1.8米,环境质量显著提高。  青海,雄奇壮美的自然风光、多彩的民族风情,征服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们。5月19日
期刊
周日上午8点,花样滑冰队的孩子们来到训练场,从陆地跳跃空中转体练习开始,开启一天的训练日程。  今年10岁的孙杭是清华附小五年级学生,学习花样滑冰已有三年。每周日,她都会在妈妈的陪伴下参加花滑训练。这项训练是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冰雪进校园”计划中的一项,面向所有在校学生免费开放。  又是一个周日,上午8点,孙杭准时来到位于北京北四环附近的“星飞翔”滑冰俱乐部,开始了一个半小时的集中训练。偌大的冰场内
期刊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大旗头古村。大旗头村古建筑群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面积约1.4万平方米,是岭南规模最大的广府镬耳屋古建筑群。村中自成体系,民居、祠堂、家庙、府第、文塔、晒坪、广场、池塘等各种景观齐备,布局协调,风格统一。摄影 刘世辉  唐宋前僻居一隅的广东,明代以后方才急起直追,其逐渐崛起的身姿,可作为中国文化重心南移的象征来解读。很长一段时间里,岭南在经济与文化上远不及中原地区,可晚清以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