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理论课程在艺术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现实中艺术类院校的理论课教学效果常常不尽如人意,将“翻转课堂”理念引入理论课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思维习惯。“翻转课堂”的实践必须充分结合课程、学生、教学环境等具体因素,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进行有的放矢的“翻转”。
关键词: 理论课程 翻转课堂 “传播学导论”
理论课程是艺术类院校课程设置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环节,在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等不同性质的课程中都占据重要的地位。然而,理论课教学在艺术类院校中却一直是个难点——学生出勤率低,听课效率差,教学质量不理想。除了手机网络渗透进课堂、理论课知识相对枯燥等普遍性原因以外,艺术院校还有其特殊性。首先艺术类院校的专业设置多为实践型,主干课程设置以基本功训练、艺术创作、展览表演等实操型训练为主,学生往往觉得理论课“无用”,不能直接转化成艺术实践的能力,所以学习动力欠缺;其次,艺术类院校学生大多个性鲜明、思维活跃,“满堂灌”式的理论课教学无法适应他们的特点,导致课堂教学效果较差。与此同时,长期从事理论课教学的笔者深感理论课之于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艺术类院校致力于培养的艺术人才,绝不仅仅是文化工业流水线上的操作型“技工”,而是有审美、有理想、有思想的艺术创作者,是实现文化创新、文化强国的中坚力量。要培养这样的艺术人才,一定的理论积淀和学术素养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系统学习相关学科的理论不仅能给学生提供宏观、理性、多元、深邃的视野,为艺术创作注入思想和个性,而且能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思维习惯和创新意识。看似“无用”的理论,实则是艺术创作厚积薄发的根基。笔者尝试将“翻转课堂”的理念引入理论课的教学实践,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和探索。
一、“翻转课堂”:从理念到实践
“翻转课堂”是从美国引入的一种教学理念,顾名思义,就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颠覆,即将传统课堂中教师灌输知识的环节提前到课前,由教师提供教学资源、学生自学,在课堂上代之以讨论、答疑、实践、练习等师生互动式的学习形式。这一教学理念的实质是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的身份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其“基本要义是教学流程变革所带来的知识传授的提前和知识内化的优化”[1]。这一理念给理论课教学带来颇多启示,不仅意味着学习时空的变迁和教学环节的变更,更是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和教学思维的全面革新,教学过程“已经由关注单一学习行为转变为关注富含教师、学生、内容、媒体、环境等多因素的复杂教育行为”[2]。
研究者普遍认为,经典的“翻转课堂”模式主要由以下环节构成:第一,课前自学阶段,主要包括观看教学视频和针对性的课前练习;第二,课中教学活动阶段,包括知识测评、解决问题、促进知识内化、总结反馈等环节[3]。事实上,“翻转课堂”一直伴随着质疑声,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学生自学过程把控困难;第二,因材施教如何体现;第三,课堂组织如何促进知识内化过程;第四,教学效果如何衡量,等等。因此,“翻转课堂”要从理念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在课堂内外“翻转”、教师-学生“翻转”的总体模式框架之下,充分结合课程、学生、教学环境等具体因素,在教学全过程中不断调整和细化。以下以笔者在“传播学导论”课程中的探索为例具体探究如何在艺术类院校理论课程中实践“翻转课堂”。
二、目标导向:抓住“翻转课堂”的灵魂
实践“翻转课堂”,首要是明确“翻转”的目标。“翻转课堂”不是时髦的跟风,更不是“一翻就灵”,也不意味着对传统课堂讲授方式的全盘放弃。任何一门课,是否实施“翻转”,实施到什么程度,如何具体实施,都必须依据教学目标因地制宜,这是“翻转”形式的灵魂所在。“传播学导论”是笔者所在学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课程,在大二下学期开设,班级人数60人左右。进行教学目标定位时主要考虑到两大因素,一是和专业相结合,尽可能激发学习兴趣,并学以致用;二是從提高理论修养和思维水平的角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帮助学生构建基本的传播学理论框架、培养学生运用传播学视角和研究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设计上采用目标导向,进行有的放矢的“翻转”。
1.探究式学习:变课前知识视频自学为课题研究
在丰富易得的学习资源和互联网强大的搜索引擎功能面前,如果再花大量时间在知识点和基本理论的讲授上,就是对时间和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翻转课堂”将这一传统课堂的重点环节前置,通常借助教学视频让学生在课堂以外完成基础知识点自学。但这种自学方式最大的问题是不能有效开启学生的学习动力系统,教学视频和课堂讲授如出一辙,学生本就缺乏兴趣,放在课堂外自学就变得更不可控。因此,笔者将课前的自学环节设置为分组课题研究,通过精心设计将知识“打包”进课题内,在教师的引导和辅助下,由学生分工协作、查阅资料、讨论交流,进而内化知识,变知识灌输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
在课题的设计上,一方面要覆盖传播学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内容,另一方面尽量和学生的专业相结合,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此外,还要考虑课时的限制。笔者设计的课题主要有媒介演变历史研究、传播学的产生和发展、大众媒介的功能和效果研究、新媒体时代的人际传播研究、南艺校园微信公众平台调查、新媒体时代的艺术传播——以微电影为例、李安电影与跨文化传播等。
分组课题研究主要在课外进行,教师必须做好引导、指导和监督的工作。在课程之初公布课题,并结合传播学的整体理论框架向学生阐释课题设置的依据,然后细致地讲解每一个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资料获取途径等,学生自由分组并依据自身特长和兴趣选择重点研究的课题。在课题解析的时候,笔者特别注重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式,偏向理论梳理的课题要结合现实中的问题做出接地气、有态度的研究,偏向解决实际问题的课题要充分运用理论知识增加深度。在课后的分组研究中,教师通过微信、面谈等方式全程指导学生并及时答疑,协调和监督小组成员分工协作。课题的引导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知识内化过程变得模块化、系统化、深度化。 2.传播力实训:变课题报告为互动式多形式的成果交流
在本课程“翻转课堂”实践中,课中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取代传统书面课题报告形式的课题成果交流,由课题研究小组汇报研究成果并与其他同学展开互动交流。值得强调的是,课题汇报的形式不限,除了PPT以外,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TED演讲、自采视频、游戏、访谈、表演等形式增强汇报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将其纳入评分标准。之所以对汇报形式和生动性提出较高的要求,是因为这不仅能考查学生在课题研究中的知识内化水平,而且是训练学生“传播力”的极佳契机。传播力,就是一个人进行有效传播的能力,是构建人综合素养的重要一环。对于广编专业的学生而言,创新性地运用传播技巧,提升传播力,是学习传播学导论这门课的重要意义之一。
在实际课堂中,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比较流畅地将自己的研究所得呈现出来,并且将知识加入自己的理解再分享給其他同学。部分小组表现得极富创造力,演讲既富有逻辑又深入浅出、感染力强,汇报形式多样灵活,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比如有小组在讲“新媒体时代的人际传播”这一课题时,最后自弹自唱了一首自己创作的歌曲,将“手机”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影响生动地表达了出来,令在场同学深受感染。再比如,有同学讲到传播学中一些经典理论时,自己拍摄制作了极具趣味性的视频,似曾相识的“施拉姆”、“拉扎斯菲尔德”们在其中言传身教……这样的创新实践,不仅使研究课题的学生更好地内化了知识,探索了有效传播的方式,而且使其他同学更好地接收到了研究成果,还给教师以相当的启发。
3.构建知识体系:保留1/3的课堂讲授时间
在信息发达、资源易得的当下,知识点可以借助网络等各种手段便捷地取得,但要将这些碎片化的知识整合成为系统化、彼此关联、融会贯通的知识体系却并非易事。碎片知识可能可以应对一些微观性的问题,但只有知识体系才能真正对一个人的认知、思维、学习、实践产生全面影响。笔者认为,在当下的理论课教学中,教师除了在学生的探究式学习中充分发挥激发、引导、答疑、纠偏、总结等作用以外,还有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将知识整合成体系,并尽可能帮助学生构建该学科的知识体系,很难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完成。因此,在“传播学导论”的课堂时间中,约1/3的时间仍采取教师讲授的传统方式,由教师将课题中涉及的知识系统化。在课题研究和成果交流中,笔者发现学生普遍存在只见“树叶”、不见“树木”,更没有“森林”的问题,比如只知道什么是“沉默的螺旋”,但不知道它是哪一范畴内的理论,也不知道它从何而来,指向的传播学问题是什么,因此学生无所适从。教师讲授的主要目标是为课题研究中涉及的相关知识搭建较为宏观的知识框架,提取框架中的几条主线,将零碎的知识点整合在主干之上,并阐述彼此之间的关联,形成该模块知识的“树状图”,并和前几节课的“知识树”进一步整合,构建更宏观的知识体系框架。笔者发现,讲授结合板书的传统方式在建构知识体系时是极为高效的。
4.激发问题意识:引申发散的尾声
理论课的教学目标绝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应致力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其理解能力和思维层次。对于艺术院校的理论课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个性,也是重要使命,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这些目标导向。“传播学导论”课除了用前面讲到的创新性的课题交流环节激发学生创造力以外,每次课的尾声部分,还专门设计了提问环节,由教师引导学生就本课题的相关内容提出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学生在知识消化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及时给予解答,学生即时反馈,促进知识内化。更为重要的是,鼓励学生提出研究学习之后“发现”的问题,就是那些悬而未决的、存在争议的、发散式的、“有趣”的问题,这往往是理论研究真正的起点和旨归。这些问题往往没有正确答案,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他们多角度思考,并将自己的思路和想法与学生分享。这样引申式、发散式的尾声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发散思维,并让他们体会到了理论研究的乐趣所在。
总之,在知识易得的信息时代,艺术院校的理论课教学面临着极大的机遇与挑战,有效的“翻转课堂”激活了学生的能量,延伸了课堂的时空,强化了教学效果,更让教师和学生在此过程中不断思考和接近高等教育的本质。
参考文献:
[1][2]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
[3]王红.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8).
关键词: 理论课程 翻转课堂 “传播学导论”
理论课程是艺术类院校课程设置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环节,在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等不同性质的课程中都占据重要的地位。然而,理论课教学在艺术类院校中却一直是个难点——学生出勤率低,听课效率差,教学质量不理想。除了手机网络渗透进课堂、理论课知识相对枯燥等普遍性原因以外,艺术院校还有其特殊性。首先艺术类院校的专业设置多为实践型,主干课程设置以基本功训练、艺术创作、展览表演等实操型训练为主,学生往往觉得理论课“无用”,不能直接转化成艺术实践的能力,所以学习动力欠缺;其次,艺术类院校学生大多个性鲜明、思维活跃,“满堂灌”式的理论课教学无法适应他们的特点,导致课堂教学效果较差。与此同时,长期从事理论课教学的笔者深感理论课之于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艺术类院校致力于培养的艺术人才,绝不仅仅是文化工业流水线上的操作型“技工”,而是有审美、有理想、有思想的艺术创作者,是实现文化创新、文化强国的中坚力量。要培养这样的艺术人才,一定的理论积淀和学术素养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系统学习相关学科的理论不仅能给学生提供宏观、理性、多元、深邃的视野,为艺术创作注入思想和个性,而且能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思维习惯和创新意识。看似“无用”的理论,实则是艺术创作厚积薄发的根基。笔者尝试将“翻转课堂”的理念引入理论课的教学实践,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和探索。
一、“翻转课堂”:从理念到实践
“翻转课堂”是从美国引入的一种教学理念,顾名思义,就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颠覆,即将传统课堂中教师灌输知识的环节提前到课前,由教师提供教学资源、学生自学,在课堂上代之以讨论、答疑、实践、练习等师生互动式的学习形式。这一教学理念的实质是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的身份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其“基本要义是教学流程变革所带来的知识传授的提前和知识内化的优化”[1]。这一理念给理论课教学带来颇多启示,不仅意味着学习时空的变迁和教学环节的变更,更是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和教学思维的全面革新,教学过程“已经由关注单一学习行为转变为关注富含教师、学生、内容、媒体、环境等多因素的复杂教育行为”[2]。
研究者普遍认为,经典的“翻转课堂”模式主要由以下环节构成:第一,课前自学阶段,主要包括观看教学视频和针对性的课前练习;第二,课中教学活动阶段,包括知识测评、解决问题、促进知识内化、总结反馈等环节[3]。事实上,“翻转课堂”一直伴随着质疑声,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学生自学过程把控困难;第二,因材施教如何体现;第三,课堂组织如何促进知识内化过程;第四,教学效果如何衡量,等等。因此,“翻转课堂”要从理念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在课堂内外“翻转”、教师-学生“翻转”的总体模式框架之下,充分结合课程、学生、教学环境等具体因素,在教学全过程中不断调整和细化。以下以笔者在“传播学导论”课程中的探索为例具体探究如何在艺术类院校理论课程中实践“翻转课堂”。
二、目标导向:抓住“翻转课堂”的灵魂
实践“翻转课堂”,首要是明确“翻转”的目标。“翻转课堂”不是时髦的跟风,更不是“一翻就灵”,也不意味着对传统课堂讲授方式的全盘放弃。任何一门课,是否实施“翻转”,实施到什么程度,如何具体实施,都必须依据教学目标因地制宜,这是“翻转”形式的灵魂所在。“传播学导论”是笔者所在学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课程,在大二下学期开设,班级人数60人左右。进行教学目标定位时主要考虑到两大因素,一是和专业相结合,尽可能激发学习兴趣,并学以致用;二是從提高理论修养和思维水平的角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帮助学生构建基本的传播学理论框架、培养学生运用传播学视角和研究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设计上采用目标导向,进行有的放矢的“翻转”。
1.探究式学习:变课前知识视频自学为课题研究
在丰富易得的学习资源和互联网强大的搜索引擎功能面前,如果再花大量时间在知识点和基本理论的讲授上,就是对时间和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翻转课堂”将这一传统课堂的重点环节前置,通常借助教学视频让学生在课堂以外完成基础知识点自学。但这种自学方式最大的问题是不能有效开启学生的学习动力系统,教学视频和课堂讲授如出一辙,学生本就缺乏兴趣,放在课堂外自学就变得更不可控。因此,笔者将课前的自学环节设置为分组课题研究,通过精心设计将知识“打包”进课题内,在教师的引导和辅助下,由学生分工协作、查阅资料、讨论交流,进而内化知识,变知识灌输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
在课题的设计上,一方面要覆盖传播学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内容,另一方面尽量和学生的专业相结合,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此外,还要考虑课时的限制。笔者设计的课题主要有媒介演变历史研究、传播学的产生和发展、大众媒介的功能和效果研究、新媒体时代的人际传播研究、南艺校园微信公众平台调查、新媒体时代的艺术传播——以微电影为例、李安电影与跨文化传播等。
分组课题研究主要在课外进行,教师必须做好引导、指导和监督的工作。在课程之初公布课题,并结合传播学的整体理论框架向学生阐释课题设置的依据,然后细致地讲解每一个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资料获取途径等,学生自由分组并依据自身特长和兴趣选择重点研究的课题。在课题解析的时候,笔者特别注重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式,偏向理论梳理的课题要结合现实中的问题做出接地气、有态度的研究,偏向解决实际问题的课题要充分运用理论知识增加深度。在课后的分组研究中,教师通过微信、面谈等方式全程指导学生并及时答疑,协调和监督小组成员分工协作。课题的引导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知识内化过程变得模块化、系统化、深度化。 2.传播力实训:变课题报告为互动式多形式的成果交流
在本课程“翻转课堂”实践中,课中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取代传统书面课题报告形式的课题成果交流,由课题研究小组汇报研究成果并与其他同学展开互动交流。值得强调的是,课题汇报的形式不限,除了PPT以外,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TED演讲、自采视频、游戏、访谈、表演等形式增强汇报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将其纳入评分标准。之所以对汇报形式和生动性提出较高的要求,是因为这不仅能考查学生在课题研究中的知识内化水平,而且是训练学生“传播力”的极佳契机。传播力,就是一个人进行有效传播的能力,是构建人综合素养的重要一环。对于广编专业的学生而言,创新性地运用传播技巧,提升传播力,是学习传播学导论这门课的重要意义之一。
在实际课堂中,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比较流畅地将自己的研究所得呈现出来,并且将知识加入自己的理解再分享給其他同学。部分小组表现得极富创造力,演讲既富有逻辑又深入浅出、感染力强,汇报形式多样灵活,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比如有小组在讲“新媒体时代的人际传播”这一课题时,最后自弹自唱了一首自己创作的歌曲,将“手机”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影响生动地表达了出来,令在场同学深受感染。再比如,有同学讲到传播学中一些经典理论时,自己拍摄制作了极具趣味性的视频,似曾相识的“施拉姆”、“拉扎斯菲尔德”们在其中言传身教……这样的创新实践,不仅使研究课题的学生更好地内化了知识,探索了有效传播的方式,而且使其他同学更好地接收到了研究成果,还给教师以相当的启发。
3.构建知识体系:保留1/3的课堂讲授时间
在信息发达、资源易得的当下,知识点可以借助网络等各种手段便捷地取得,但要将这些碎片化的知识整合成为系统化、彼此关联、融会贯通的知识体系却并非易事。碎片知识可能可以应对一些微观性的问题,但只有知识体系才能真正对一个人的认知、思维、学习、实践产生全面影响。笔者认为,在当下的理论课教学中,教师除了在学生的探究式学习中充分发挥激发、引导、答疑、纠偏、总结等作用以外,还有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将知识整合成体系,并尽可能帮助学生构建该学科的知识体系,很难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完成。因此,在“传播学导论”的课堂时间中,约1/3的时间仍采取教师讲授的传统方式,由教师将课题中涉及的知识系统化。在课题研究和成果交流中,笔者发现学生普遍存在只见“树叶”、不见“树木”,更没有“森林”的问题,比如只知道什么是“沉默的螺旋”,但不知道它是哪一范畴内的理论,也不知道它从何而来,指向的传播学问题是什么,因此学生无所适从。教师讲授的主要目标是为课题研究中涉及的相关知识搭建较为宏观的知识框架,提取框架中的几条主线,将零碎的知识点整合在主干之上,并阐述彼此之间的关联,形成该模块知识的“树状图”,并和前几节课的“知识树”进一步整合,构建更宏观的知识体系框架。笔者发现,讲授结合板书的传统方式在建构知识体系时是极为高效的。
4.激发问题意识:引申发散的尾声
理论课的教学目标绝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应致力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其理解能力和思维层次。对于艺术院校的理论课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个性,也是重要使命,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这些目标导向。“传播学导论”课除了用前面讲到的创新性的课题交流环节激发学生创造力以外,每次课的尾声部分,还专门设计了提问环节,由教师引导学生就本课题的相关内容提出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学生在知识消化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及时给予解答,学生即时反馈,促进知识内化。更为重要的是,鼓励学生提出研究学习之后“发现”的问题,就是那些悬而未决的、存在争议的、发散式的、“有趣”的问题,这往往是理论研究真正的起点和旨归。这些问题往往没有正确答案,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他们多角度思考,并将自己的思路和想法与学生分享。这样引申式、发散式的尾声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发散思维,并让他们体会到了理论研究的乐趣所在。
总之,在知识易得的信息时代,艺术院校的理论课教学面临着极大的机遇与挑战,有效的“翻转课堂”激活了学生的能量,延伸了课堂的时空,强化了教学效果,更让教师和学生在此过程中不断思考和接近高等教育的本质。
参考文献:
[1][2]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
[3]王红.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