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法,结合自己在农村中学的教育实习,对阳原县农村中学课余田径训练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中学场地条件有所改善,师资力量上有所增强,课余田径训练取得一定成效;存在的问题是:体育经费总体欠缺,运动训练条件较差;科学选材困难。学校领导和家长的不重视;农村中学课余田径训练难以有效地得到发展。结论:学校领导重视与否与中学课余田径训练关系密切;建议:提高认识,强化意识,将学校体育纳入农村学校教育及其综合改革的发展计划。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阳原县;农村中学;课余田径训练;调查
1、前言
农村中学体育过去一直是学校体育的薄弱环节。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特别重视“三农”问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开始逐步重视农村的中学体育教育,我国农村中学学校体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那么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中学课余体育训练的具体现状如何?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可以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中学体育的真实情况,特别是本课题关注的研究视角——新农村建设中阳原县农村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的现状。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调查对象:阳原一中、阳原三中、东城中学、高墙中学、化稍营中学、井儿沟中学、浮图讲中学这7所中学的100名学生和30名教师。
2.2 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参阅大量有关农村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的文献资料、阳原县农村中学课外体育活动资料、阳原县城镇建设、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等资料,并结合实地调查情况和统计年鉴。
2.2.2调查访问法
2009年3月,对阳原县所调查各学校的体育教师,分管体育工作的副校长进行访谈,了解到部分较有价值的信息,并进行记录。
2.2.3实地观察法
笔者亲自到七所农村学校进行调查和观察,了解各校有关课余体育活动的真实情况。
2.2.4问卷调查法
对阳原县七所中学的学生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
2.2.5数理统计方法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场地、器材情况
根据《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和教育部2002年7月颁布了《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进行对这七所中学的实地调查发现84.69%的学校跑道周长都是250M,只有15.31%的跑道周长是300M,其中两所学校拥有煤渣跑道,但没有一所学校有标准的400M田径跑道。跑道大部分学校都是用沙土做成的,其质地相对坚硬,导致大部分学生患有骨膜炎,这势必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参与训练的热情。课余田径训练的发展,无疑造成了一定的制约说明农村中学目前虽然没有标准的田径跑道,但是在场地的需求上已经基本可以满足课余田径训练的开展。
另一方面从训练器材中进行调查,结果显示:33.88%的学生认为学校的训练器材充足、44.80%认为不足、21.32%认为过于缺乏。可见训练器材总体上还是不能满足农村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的需要。而训练器材的缺乏是影响课余田径运动正常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3.2训练时间
通过对表1农村中学课余田径训练时间统计表,可以清楚地知道在新农村建设之后农村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的时间和次数都有了明显的增加,从而有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也才能使课余田径训练得到更好的发展。
3.3学生参与情况
在对学生进行谈话中了解到有8.16%的学生认为家长不支持是影响其参加课余田径训练的主要因素,15.31%则认为自己怕吃苦,另外12.24%则认为没有好的出路,而64.29%则认为学习时间太紧张,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课余田径训练。
3.4运动员的选材
选材的好坏是能否达到高水平运动成绩的关键。中学课余体育训练除了代表学校参加各级体育竞赛之外,还有向上一级单位或各级体育院校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任。在经济还不发达的农村,课余田径训练选材的科学性不强。教师及学校缺乏相关科学选材的知识和仪器设备等。只能靠教师的经验和体育课上的表现选取运动员。
3.5 师资情况
在调查中7.93%的教师有高级职称,22.51%有中级职称,仍有69.56%没有职称。调查中发现专业教师比较缺乏,尤其是一专多能的教师。同时也发现农村体育教师很少有进修学习的机会,很多教师还是按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主要发源于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以技术教学为主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忽视了学生能力和兴趣的培养,使很多学生产生强烈的厌烦心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师资队伍中,学历低是目前最为突出的问题。本科以上学历所占比例很小,大多数是专科及函授毕业。
3.6 学校领导的关注程度
有些学校对业余体育训练不够重视,训练基本全由体育老师操作,没有有效的管理机制,因此大部分学生都不会认真对待,高兴就参加,不高兴就不参加。调查表明10.82%的学生认为学校领导重视课余田径训练,28.98%认为学校领导一般重视课余田径训练,60.20%认为学校领导不重视课余田径训练。此外就是课余田径训练没有出成绩,不能在市或同类学校之间的比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所以学校、老师一味重视学生的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而忽视了学生的体育锻炼。
3.7 家长的关注程度
调查表明22.04%的家长支持子女进行课余田径训练,26.74%的家长持无所谓态度,51.22%的家长则持反对态度。阳原县尚处于新农村建设阶段,由于经济发展的制约,农民观念的滞后,思想仍处在封闭状态,农本主义思想严重,缺乏创新和开拓精神。大多数家长对课余田径训练的意思认识不够,认为进行田径训练会影响学习。
3.8 经费情况
在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今天,阳原县农村中学体育设备简陋,设备的投入亦被削减殆尽。用于训练的专用资金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体育教师再有能耐,缺乏基本的设备器材,也很难培养出优秀的体育人才。同时,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办学经费不足和办学规模小的影响下,体育设施往往不齐全或者质量不好。学校领导和教师也因学校体育硬件设施的不足而不寄期望,抱着放任自流的态度。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新农村建设前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数量较少,学历层次低。在新农村建设后,教师的学历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农村学校体育经费总体欠缺,大部分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等体育物质条件差,难以满足农村学校业余田径训练开展的正常需要。少数学校借助引进企业赞助从而解决了学校资金短缺问题,改善了场地条件。
4.2 建议
4.2.1 提高认识,强化学校体育意识,将农村学校体育纳入农村学校教育及其综合改革的发展战略,把发展农村学校体育作为普及义务教育的重要环节。加强领导对课余田径训练的重视程度,改变家长的观念。
4.2.2 提高参训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大对农村中学教师的培训。
4.2.3 提高广大基层教练员训练热情。做好运动员的培养计划,抓好训练,才能最终完成既定的目标,全身心去投入,真正把农村中学的田径训练搞好。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阳原县;农村中学;课余田径训练;调查
1、前言
农村中学体育过去一直是学校体育的薄弱环节。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特别重视“三农”问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开始逐步重视农村的中学体育教育,我国农村中学学校体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那么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中学课余体育训练的具体现状如何?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可以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中学体育的真实情况,特别是本课题关注的研究视角——新农村建设中阳原县农村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的现状。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调查对象:阳原一中、阳原三中、东城中学、高墙中学、化稍营中学、井儿沟中学、浮图讲中学这7所中学的100名学生和30名教师。
2.2 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参阅大量有关农村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的文献资料、阳原县农村中学课外体育活动资料、阳原县城镇建设、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等资料,并结合实地调查情况和统计年鉴。
2.2.2调查访问法
2009年3月,对阳原县所调查各学校的体育教师,分管体育工作的副校长进行访谈,了解到部分较有价值的信息,并进行记录。
2.2.3实地观察法
笔者亲自到七所农村学校进行调查和观察,了解各校有关课余体育活动的真实情况。
2.2.4问卷调查法
对阳原县七所中学的学生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
2.2.5数理统计方法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场地、器材情况
根据《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和教育部2002年7月颁布了《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进行对这七所中学的实地调查发现84.69%的学校跑道周长都是250M,只有15.31%的跑道周长是300M,其中两所学校拥有煤渣跑道,但没有一所学校有标准的400M田径跑道。跑道大部分学校都是用沙土做成的,其质地相对坚硬,导致大部分学生患有骨膜炎,这势必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参与训练的热情。课余田径训练的发展,无疑造成了一定的制约说明农村中学目前虽然没有标准的田径跑道,但是在场地的需求上已经基本可以满足课余田径训练的开展。
另一方面从训练器材中进行调查,结果显示:33.88%的学生认为学校的训练器材充足、44.80%认为不足、21.32%认为过于缺乏。可见训练器材总体上还是不能满足农村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的需要。而训练器材的缺乏是影响课余田径运动正常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3.2训练时间
通过对表1农村中学课余田径训练时间统计表,可以清楚地知道在新农村建设之后农村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的时间和次数都有了明显的增加,从而有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也才能使课余田径训练得到更好的发展。
3.3学生参与情况
在对学生进行谈话中了解到有8.16%的学生认为家长不支持是影响其参加课余田径训练的主要因素,15.31%则认为自己怕吃苦,另外12.24%则认为没有好的出路,而64.29%则认为学习时间太紧张,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课余田径训练。
3.4运动员的选材
选材的好坏是能否达到高水平运动成绩的关键。中学课余体育训练除了代表学校参加各级体育竞赛之外,还有向上一级单位或各级体育院校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任。在经济还不发达的农村,课余田径训练选材的科学性不强。教师及学校缺乏相关科学选材的知识和仪器设备等。只能靠教师的经验和体育课上的表现选取运动员。
3.5 师资情况
在调查中7.93%的教师有高级职称,22.51%有中级职称,仍有69.56%没有职称。调查中发现专业教师比较缺乏,尤其是一专多能的教师。同时也发现农村体育教师很少有进修学习的机会,很多教师还是按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主要发源于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以技术教学为主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忽视了学生能力和兴趣的培养,使很多学生产生强烈的厌烦心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师资队伍中,学历低是目前最为突出的问题。本科以上学历所占比例很小,大多数是专科及函授毕业。
3.6 学校领导的关注程度
有些学校对业余体育训练不够重视,训练基本全由体育老师操作,没有有效的管理机制,因此大部分学生都不会认真对待,高兴就参加,不高兴就不参加。调查表明10.82%的学生认为学校领导重视课余田径训练,28.98%认为学校领导一般重视课余田径训练,60.20%认为学校领导不重视课余田径训练。此外就是课余田径训练没有出成绩,不能在市或同类学校之间的比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所以学校、老师一味重视学生的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而忽视了学生的体育锻炼。
3.7 家长的关注程度
调查表明22.04%的家长支持子女进行课余田径训练,26.74%的家长持无所谓态度,51.22%的家长则持反对态度。阳原县尚处于新农村建设阶段,由于经济发展的制约,农民观念的滞后,思想仍处在封闭状态,农本主义思想严重,缺乏创新和开拓精神。大多数家长对课余田径训练的意思认识不够,认为进行田径训练会影响学习。
3.8 经费情况
在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今天,阳原县农村中学体育设备简陋,设备的投入亦被削减殆尽。用于训练的专用资金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体育教师再有能耐,缺乏基本的设备器材,也很难培养出优秀的体育人才。同时,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办学经费不足和办学规模小的影响下,体育设施往往不齐全或者质量不好。学校领导和教师也因学校体育硬件设施的不足而不寄期望,抱着放任自流的态度。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新农村建设前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数量较少,学历层次低。在新农村建设后,教师的学历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农村学校体育经费总体欠缺,大部分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等体育物质条件差,难以满足农村学校业余田径训练开展的正常需要。少数学校借助引进企业赞助从而解决了学校资金短缺问题,改善了场地条件。
4.2 建议
4.2.1 提高认识,强化学校体育意识,将农村学校体育纳入农村学校教育及其综合改革的发展战略,把发展农村学校体育作为普及义务教育的重要环节。加强领导对课余田径训练的重视程度,改变家长的观念。
4.2.2 提高参训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大对农村中学教师的培训。
4.2.3 提高广大基层教练员训练热情。做好运动员的培养计划,抓好训练,才能最终完成既定的目标,全身心去投入,真正把农村中学的田径训练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