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具体分析了高速公路的建设对沿线经济的拉动作用和高速公路经济网的形成对周边区域经济的影响。通过两方面的阐述,分析了高速公路建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速公路 经济建设 拉动作用
目前,全世界已有9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了25万km,其中,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已经构筑起与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速公路网。高速公路不仅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审视世界高速公路的发展 历史 ,我们可以发现,具有安全、快捷、经济、舒适等特征的高速公路如同汽车一样,已经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国家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是一种具有特别重要政治和经济意义的公路。高速公路的建设不仅仅是交通上的一种便利,同时对其沿线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是无可估量的。完善的高速公路网同时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要素。我国内地高速公路的建设,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1984年,我国建成了上海--嘉定的第一条高速公路。随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各地大规模的高速公路建设开始陆续展开。至2008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经突破6万公里,继续稳居世界第二位。东部地区基本形成高速公路网,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区形成较完善的城际高速公路网,国家高速公路网骨架基本形成。高速公路及其他高等级公路的建设,不但改善了我国公路的技术等级结构,改变了我国公路事业的落后面貌,而且缩短了我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有效地拉需,刺激了高速公路附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繁荣。高速公路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其建设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土资源的开发、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区域间的合作、投资环境的改善、交通出行的消费、生活水平的提升等诸多方面都带来了巨大影响。高速公路的建设对我国经济拉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速公路对社会经济的直接促进作用
1、对交通运输业的促进作用
高速公路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加快行车速度,使路上的时间大大缩短。高速公路上能达到平均时速100公里左右,这是普通公路的1-2倍;二是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运输质量。由于高速公路路况好,路面开阔平整,弯道少,不但可以节省时间,匀速行驶还可以节省燃料,减少对车辆的损害,延长了车辆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运输质量;三是交通流量加大。由于速度快,路况好,必然高速公路的车辆通过量大大提高;四是高速公路的高安全性。由于高速公路的技术等级高,全立交,无混合交通干扰,全天候运行,安全优势是相当明显的。据统计,高速公路事故率为一般公路的一成左右。由于以上特征,高速公路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2、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高速公路建设作为一项数额巨大的投资,其产生的影响往往是长期的、潜在的,最直观的影响就是它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据专家测算,每1元公路建设投资带动的社会总产值接近3元,相应创造国民生产总值0.4元,每亿元公路建设投资可为公路建筑業创造2000个劳动日就业机会,而同时为相关产业提供就业机会近5000个劳动日。
(1)投资拉动。公路的建设对沿线地区带来的资金收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征地拆迁费、各种原材料的购买、沿线庞大工程队伍的衣食住行方面的消费,这些消费将直接刺激当地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还有建设队伍,可以使当地人员参与到高速公路的建设中来。所有这些,都将对当地工业、农业、餐饮业、房屋建设等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2)促进了沿线地区金融业发展。按照施工段分布,资金存取方便的规律来看,会有一部分工程款在当地的银行内存放。这些工程款放在当地银行暂存所发挥的货币乘数效应,对解决资金紧缺有极大的作用,并增加了当地的有效信贷收入。
(3)则是长远的经济拉动。高速公路的建成,必将为当地的货物运输、人员来往带来便利,甚至对当地第三产业、旅游等带来更多的商机,这些都将间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高速公路的建设,有效地降低了沿线地区企业物流成本,提高了经济运营的效率。据调查,目前我国物流成本在GDP中的比重为发达国家的2~3倍,甚至比一些发展中国家还要多。众所周知,物流行业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如果成本过高,必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高速公路的建设则能显著地降低当地的企业的物流成本。
(2)高速公路的建设能有效促进沿线工业的发展。高速公路网为城市间的往来带来了方便,加强了地区之间的联系,使区域优势得到加强,在招商引资上更具有吸引力,改善了投资环境。利用高速公路的交通优势,可以加强各类工业园区建设,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内部的升级。
(3)高速公路的建设同时也能对农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高速公路缩短了农产品的运输时间,保证了农用物资和救灾物资的及时调入,加快了农业信息的交流,有助于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助于农业的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生产,有力地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农业的现代化经营。据统计,京津塘高速公路建成后,沿线地区每年向京津两市提供鲜菜2亿公斤、肉类2.3亿公斤、水产品1亿公斤、鲜果250万公斤,这不但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丰富了两市人民的菜篮子,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4)高速公路建设有效地促进了沿线商业的繁荣。高速公路为促进商品流通提供了一个快捷的基础条件。高速公路缩短了产地和销地的距离,减少了运输费用和时间,方便人员来往和技术交流,大大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进程,加强了城市之间的联系,拓展了商业领域从业人员的视野。
(5)沿线旅游业也在高速公路的基础上得到了推动。高速公路使得当地交通更为便利,可以有效地促进沿线旅游景点的开发,并且直接促进了旅游人数及旅游收入的增加。
二、高速公路经济网的形成对周边区域经济的影响
在经济发展的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客体大都产生和集聚于一些具有特殊优势的点上,形成大小不同、职能相异的城镇或大企业。虽然高速公路将这些城镇或大企业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网状结构,但由于这些节点及其沿线次级节点的经济势能不够强,或者是由于节点之间的距离太远,使得这些节点对中间地带的辐射带动力不够,高速公路沿线的经济密度无法达到均匀,而仅仅是一个交通走廊,我们把这时候所形成的网状结构叫做低级的高速公路经济网,或者叫高速公路虚拟网。当部分节点之间或者某几段高速公路沿线的经济集聚能力增强时,沿线节点的辐射带动作用会增强或者节点会增加,进一步讲,当节点之间的辐射地带相互连接、交错,经济密度较为均匀时,就形成了高速公路经济带。当几条高速公路经济带相互连接、纵横交错时,就形成了高级的高速公路经济网,或者叫高速公路实体网。当高速公路实体网内的区域受各经济带的辐射带动作用影响,经济密度均匀时,整个区域经济就得到了发展,这时就实现了由网到面的转化。
具体而言,高速公路网络化发展与区域高速公路对沿线的影响最终是通过沿线的城镇对周围地区的辐射作用实现的。高速公路作为交通经济带的主要方式之一,它可以发挥各级中心城市的作用,实现生产布局与沿线基础设施之间的空间结合,有利于城市之间、区域之间便捷的联系,进而促进整个区域经济带的演进。高速公路经济带是一个产业、资金、人口相对密集的区域,在其自身的演化进程中不断进行着物流、能量、信息流的聚集与扩散,在空间布局的演化上表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尤其是在经济带发展的高级阶段,经济带沿线的地域结构逐渐由聚集型转向扩散型。
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而言,高速公路经济网的形成,不仅改变了交通运输格局,更主要的是将对各区域重新定义其区位优势和时空概念,重新塑造主导产业和竞争格局。因此,县、市甚至是省都应该跳出自身的行政区域边界,放眼于新格局下的经济区域,从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找准定位,辩证地认识竞争与合作,重新认识优势,再造机遇,通过分工与协作培植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域。
高速公路的建设,缩短了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进一步密切了沿线各地市间的联系,使之成为各具特点、优势互补的有机整体,从而改善了投资环境,增强了招商引资力度,促进了对外开放。由于受高速公路的波及,偏远地区丰富的农业资源、矿产资源等得以更多地被开发利用。还有就是人才和技术的资源开发,也为沿线地市的技术与人才交流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使沿线地市整体科技水平有所提高。
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沿线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对这一地区的社会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吸引了其他地区的人口、劳动力向经济带聚集,促进了人口、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由农业向非农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密切了城市群体间的联系,推动了沿线的市镇建设与发展,加快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拓展了人们的空间,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使人们的地域观念、时间观念发生重大变化,强化了干部群众的开发意识和开拓意识,拓展了商业人士的视野。
高速公路建成后,为社会增加了运输生产能力。运输能力的增加既要直接消耗某些产品,又要间接消耗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产品,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产生连锁反应。这种连锁反应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又提出了新的需求,进一步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由于高速公路在建设和通车后都会引起劳动力投入的增加,这样不仅影响国民经济各部门产出的增加,同时也产生劳动者收入的变化,进而对居民消费也产生影响。由于居民消费品支出的增加,最终必将影响到整個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总产出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的建设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是很明显的,主要体现在:建设进程中,包括征用土地给居民带来的收入、拆迁给建筑工人带来的收入和建设过程中各种原材料的采购以及建设队伍的工资收入;投入使用中,带动沿线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加快沿线地区之间的经济整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间接推动生产力的提高,改善沿线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高速公路形成高速公路经济网之后,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全面拉动周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高速公路 经济建设 拉动作用
目前,全世界已有9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了25万km,其中,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已经构筑起与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速公路网。高速公路不仅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审视世界高速公路的发展 历史 ,我们可以发现,具有安全、快捷、经济、舒适等特征的高速公路如同汽车一样,已经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国家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是一种具有特别重要政治和经济意义的公路。高速公路的建设不仅仅是交通上的一种便利,同时对其沿线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是无可估量的。完善的高速公路网同时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要素。我国内地高速公路的建设,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1984年,我国建成了上海--嘉定的第一条高速公路。随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各地大规模的高速公路建设开始陆续展开。至2008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经突破6万公里,继续稳居世界第二位。东部地区基本形成高速公路网,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区形成较完善的城际高速公路网,国家高速公路网骨架基本形成。高速公路及其他高等级公路的建设,不但改善了我国公路的技术等级结构,改变了我国公路事业的落后面貌,而且缩短了我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有效地拉需,刺激了高速公路附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繁荣。高速公路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其建设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土资源的开发、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区域间的合作、投资环境的改善、交通出行的消费、生活水平的提升等诸多方面都带来了巨大影响。高速公路的建设对我国经济拉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速公路对社会经济的直接促进作用
1、对交通运输业的促进作用
高速公路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加快行车速度,使路上的时间大大缩短。高速公路上能达到平均时速100公里左右,这是普通公路的1-2倍;二是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运输质量。由于高速公路路况好,路面开阔平整,弯道少,不但可以节省时间,匀速行驶还可以节省燃料,减少对车辆的损害,延长了车辆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运输质量;三是交通流量加大。由于速度快,路况好,必然高速公路的车辆通过量大大提高;四是高速公路的高安全性。由于高速公路的技术等级高,全立交,无混合交通干扰,全天候运行,安全优势是相当明显的。据统计,高速公路事故率为一般公路的一成左右。由于以上特征,高速公路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2、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高速公路建设作为一项数额巨大的投资,其产生的影响往往是长期的、潜在的,最直观的影响就是它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据专家测算,每1元公路建设投资带动的社会总产值接近3元,相应创造国民生产总值0.4元,每亿元公路建设投资可为公路建筑業创造2000个劳动日就业机会,而同时为相关产业提供就业机会近5000个劳动日。
(1)投资拉动。公路的建设对沿线地区带来的资金收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征地拆迁费、各种原材料的购买、沿线庞大工程队伍的衣食住行方面的消费,这些消费将直接刺激当地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还有建设队伍,可以使当地人员参与到高速公路的建设中来。所有这些,都将对当地工业、农业、餐饮业、房屋建设等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2)促进了沿线地区金融业发展。按照施工段分布,资金存取方便的规律来看,会有一部分工程款在当地的银行内存放。这些工程款放在当地银行暂存所发挥的货币乘数效应,对解决资金紧缺有极大的作用,并增加了当地的有效信贷收入。
(3)则是长远的经济拉动。高速公路的建成,必将为当地的货物运输、人员来往带来便利,甚至对当地第三产业、旅游等带来更多的商机,这些都将间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高速公路的建设,有效地降低了沿线地区企业物流成本,提高了经济运营的效率。据调查,目前我国物流成本在GDP中的比重为发达国家的2~3倍,甚至比一些发展中国家还要多。众所周知,物流行业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如果成本过高,必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高速公路的建设则能显著地降低当地的企业的物流成本。
(2)高速公路的建设能有效促进沿线工业的发展。高速公路网为城市间的往来带来了方便,加强了地区之间的联系,使区域优势得到加强,在招商引资上更具有吸引力,改善了投资环境。利用高速公路的交通优势,可以加强各类工业园区建设,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内部的升级。
(3)高速公路的建设同时也能对农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高速公路缩短了农产品的运输时间,保证了农用物资和救灾物资的及时调入,加快了农业信息的交流,有助于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助于农业的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生产,有力地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农业的现代化经营。据统计,京津塘高速公路建成后,沿线地区每年向京津两市提供鲜菜2亿公斤、肉类2.3亿公斤、水产品1亿公斤、鲜果250万公斤,这不但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丰富了两市人民的菜篮子,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4)高速公路建设有效地促进了沿线商业的繁荣。高速公路为促进商品流通提供了一个快捷的基础条件。高速公路缩短了产地和销地的距离,减少了运输费用和时间,方便人员来往和技术交流,大大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进程,加强了城市之间的联系,拓展了商业领域从业人员的视野。
(5)沿线旅游业也在高速公路的基础上得到了推动。高速公路使得当地交通更为便利,可以有效地促进沿线旅游景点的开发,并且直接促进了旅游人数及旅游收入的增加。
二、高速公路经济网的形成对周边区域经济的影响
在经济发展的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客体大都产生和集聚于一些具有特殊优势的点上,形成大小不同、职能相异的城镇或大企业。虽然高速公路将这些城镇或大企业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网状结构,但由于这些节点及其沿线次级节点的经济势能不够强,或者是由于节点之间的距离太远,使得这些节点对中间地带的辐射带动力不够,高速公路沿线的经济密度无法达到均匀,而仅仅是一个交通走廊,我们把这时候所形成的网状结构叫做低级的高速公路经济网,或者叫高速公路虚拟网。当部分节点之间或者某几段高速公路沿线的经济集聚能力增强时,沿线节点的辐射带动作用会增强或者节点会增加,进一步讲,当节点之间的辐射地带相互连接、交错,经济密度较为均匀时,就形成了高速公路经济带。当几条高速公路经济带相互连接、纵横交错时,就形成了高级的高速公路经济网,或者叫高速公路实体网。当高速公路实体网内的区域受各经济带的辐射带动作用影响,经济密度均匀时,整个区域经济就得到了发展,这时就实现了由网到面的转化。
具体而言,高速公路网络化发展与区域高速公路对沿线的影响最终是通过沿线的城镇对周围地区的辐射作用实现的。高速公路作为交通经济带的主要方式之一,它可以发挥各级中心城市的作用,实现生产布局与沿线基础设施之间的空间结合,有利于城市之间、区域之间便捷的联系,进而促进整个区域经济带的演进。高速公路经济带是一个产业、资金、人口相对密集的区域,在其自身的演化进程中不断进行着物流、能量、信息流的聚集与扩散,在空间布局的演化上表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尤其是在经济带发展的高级阶段,经济带沿线的地域结构逐渐由聚集型转向扩散型。
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而言,高速公路经济网的形成,不仅改变了交通运输格局,更主要的是将对各区域重新定义其区位优势和时空概念,重新塑造主导产业和竞争格局。因此,县、市甚至是省都应该跳出自身的行政区域边界,放眼于新格局下的经济区域,从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找准定位,辩证地认识竞争与合作,重新认识优势,再造机遇,通过分工与协作培植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域。
高速公路的建设,缩短了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进一步密切了沿线各地市间的联系,使之成为各具特点、优势互补的有机整体,从而改善了投资环境,增强了招商引资力度,促进了对外开放。由于受高速公路的波及,偏远地区丰富的农业资源、矿产资源等得以更多地被开发利用。还有就是人才和技术的资源开发,也为沿线地市的技术与人才交流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使沿线地市整体科技水平有所提高。
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沿线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对这一地区的社会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吸引了其他地区的人口、劳动力向经济带聚集,促进了人口、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由农业向非农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密切了城市群体间的联系,推动了沿线的市镇建设与发展,加快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拓展了人们的空间,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使人们的地域观念、时间观念发生重大变化,强化了干部群众的开发意识和开拓意识,拓展了商业人士的视野。
高速公路建成后,为社会增加了运输生产能力。运输能力的增加既要直接消耗某些产品,又要间接消耗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产品,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产生连锁反应。这种连锁反应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又提出了新的需求,进一步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由于高速公路在建设和通车后都会引起劳动力投入的增加,这样不仅影响国民经济各部门产出的增加,同时也产生劳动者收入的变化,进而对居民消费也产生影响。由于居民消费品支出的增加,最终必将影响到整個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总产出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的建设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是很明显的,主要体现在:建设进程中,包括征用土地给居民带来的收入、拆迁给建筑工人带来的收入和建设过程中各种原材料的采购以及建设队伍的工资收入;投入使用中,带动沿线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加快沿线地区之间的经济整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间接推动生产力的提高,改善沿线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高速公路形成高速公路经济网之后,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全面拉动周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