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思想政治学科的发展,社会的需要和人的发展推动学科的发展。同时,这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阐述我国思想政治课教师职前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改善这些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邝丽湛在《中学德育学科教学论》一书中,把目前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观点进行了总结。概括起来主要是:“一是指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二是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即教师教育)。”“三是兼含以上两种理解,即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连榕主编的《教师专业发展》一书中指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由此看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运动变化的过程,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业发展更是一个过程,它并不是能在某一个阶段停止的,因为世界和国家的变化和发展,也促进和推动着人们思想、行为的变化,而国家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新的政策和主张的提出更是与时代同步的,思想和政治的变化,决定了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发展是需要不断进行新的发展和新的突破。因为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课内容的核心构成部分。
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职前教育是其专业发展的第一站,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其专业发展开始的地方。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职前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个重大而艰巨的任务通常是在各个师范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但目前在这一专业的培养中,包括在各大院校中对于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硕士的培养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和需要完善的地方。
一、本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研究生学科教学(思政)课程设置的问题
课程本应是依据培养目标和社会发展需要而设置的,但在设置的门类上,能体现培养目标,却没有很好的与社会现实向结合。课本上的东西很多解决不了实际的问题。这一点在本科相对突出。而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的课程设置上,也是理论课多,实践课少,教学本身是一种双向活动,活动虽是一种表象,但没有表象的提升,哪来的理论升华。
二、教师引导上
好的课,有意义的课主要是取决于老师。钟启泉教授在云南师范大学所讲的《为了新时代教师的成长》中,尤其强调了老师的重要作用。他阐述了教师的立德树人、学会教学和教师学习三个方面。我国课程的改革不仅体现在中小学,同时也应体现在高等教育中。但在本科的课堂上,老师照本宣科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有时老师在讲课中也会插进自己的思想,试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但由于引导的不当及对教学艺术掌控的未发挥或缺失,使得学生多以朦胧似睡的眼神以回应。为人师表,教师的表率作用是很大的。另外,对于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的老师方面,问题比本科有过之而无不及,由于国家的政策改革及国家发展的需要,加强对专业硕士的培养。因此,全日制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硕士本身发展时间也不长,因此,许多方面是不成熟的,这些不成熟总,包括老师的不成熟。专硕培养实用型人才而非理论型人才,正是由于这一点,专硕有很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然而,在于这一点的认识上,有体现但是力度不够。部分老师会给学生去了解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所产生的一些实际问题,并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受到非常大的启发,但这仅仅只是少部分。但是大多数依然只站在上层下不来,只是用理论去解释理论,用理论去推导理论,而不是让理论与实践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验证理论。因而带有本本主义的色彩。而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另外,在导师方面,虽然硕士研究生不论生理、心理都已然成熟,但对于专业问题的思考却是欠缺的,有些导师并非研究学科教学(思政)方面,而是有着一定的差距,却来指导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的学生。在这种理论有欠缺、实践不扎实、导师不挂钩的基础上,如何打好思想政治课教师职前教育的第一仗?这是一个问题。
三、具体实践的欠缺
具体实践的欠缺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是数量上的欠缺,另一方面则是质量上的欠缺。而这两大欠缺都是影响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数量上的欠缺
在本科的实习过程中,一些学校的实习是不足的,有的学生被安排实习之后,所实习的科目并不是小学的品德与生活或品德与社会,也不是初中的思想品德,更不是高中的思想政治,有可能是小学体育、语文、数学等。这样的实习虽然能积累一些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锻炼一些教学艺术,但它毕竟不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这样的实习在数量上明显是一个问号。这在本科较严重,但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的学生,情况就会有很大的不同,一个班的同学,有的实习多,有的实习少,有的没实习,这就是在监督机制上的盲目和缺乏。导致了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的学生自信心受挫,自我怀疑和否定。
(二)质上的欠缺
质上的欠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数量上的不足,数量足是保证质量的前提,量变才能引起质变,量变的缺失,只能导致无质或质低。二是教师的指导方面,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硕士研究生,与教师的沟通都变得非常稀缺。在教学实践上,没有教师的指导和引领,质上的突破就显得困难重重。本科和研究生阶段,虽然“悟性”和“思维”很重要,但教师的引领也特别重要,它能缩短教师专业成长中的路径,减少取得真经的苦难。
四、思想政治课教师有效职前教育的途径
(一)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中的缺陷
关注理论发展的同时,也关注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情况,密切关注本专业学生发展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凉席,有意识的设立相应的课程。特别要重视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职前教育中的实践活动。开设相应的实践课程。以避免学生觉得在感性和理性层面,书本和现实都太遥远,而厌学、弃学。导致毕业了四处漂泊,就不了业,没有产生被需要感。
(二)加强教师引导
无论是本科教师还是硕士研究生教师在学生的思想品德课教师职前教育中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学生在理论、思维和实践上的引导。
(三)加强专业实践
因为实践才会变动的更专业,因为专业才需要更多的实践,空话是没有多大作用的或根本就没有作用。在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职前教育中,必须加强专业实践,以此逐步提升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维金,王传金.教师职前教育实践盖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邝丽湛在《中学德育学科教学论》一书中,把目前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观点进行了总结。概括起来主要是:“一是指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二是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即教师教育)。”“三是兼含以上两种理解,即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连榕主编的《教师专业发展》一书中指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由此看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运动变化的过程,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业发展更是一个过程,它并不是能在某一个阶段停止的,因为世界和国家的变化和发展,也促进和推动着人们思想、行为的变化,而国家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新的政策和主张的提出更是与时代同步的,思想和政治的变化,决定了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发展是需要不断进行新的发展和新的突破。因为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课内容的核心构成部分。
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职前教育是其专业发展的第一站,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其专业发展开始的地方。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职前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个重大而艰巨的任务通常是在各个师范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但目前在这一专业的培养中,包括在各大院校中对于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硕士的培养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和需要完善的地方。
一、本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研究生学科教学(思政)课程设置的问题
课程本应是依据培养目标和社会发展需要而设置的,但在设置的门类上,能体现培养目标,却没有很好的与社会现实向结合。课本上的东西很多解决不了实际的问题。这一点在本科相对突出。而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的课程设置上,也是理论课多,实践课少,教学本身是一种双向活动,活动虽是一种表象,但没有表象的提升,哪来的理论升华。
二、教师引导上
好的课,有意义的课主要是取决于老师。钟启泉教授在云南师范大学所讲的《为了新时代教师的成长》中,尤其强调了老师的重要作用。他阐述了教师的立德树人、学会教学和教师学习三个方面。我国课程的改革不仅体现在中小学,同时也应体现在高等教育中。但在本科的课堂上,老师照本宣科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有时老师在讲课中也会插进自己的思想,试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但由于引导的不当及对教学艺术掌控的未发挥或缺失,使得学生多以朦胧似睡的眼神以回应。为人师表,教师的表率作用是很大的。另外,对于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的老师方面,问题比本科有过之而无不及,由于国家的政策改革及国家发展的需要,加强对专业硕士的培养。因此,全日制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硕士本身发展时间也不长,因此,许多方面是不成熟的,这些不成熟总,包括老师的不成熟。专硕培养实用型人才而非理论型人才,正是由于这一点,专硕有很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然而,在于这一点的认识上,有体现但是力度不够。部分老师会给学生去了解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所产生的一些实际问题,并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受到非常大的启发,但这仅仅只是少部分。但是大多数依然只站在上层下不来,只是用理论去解释理论,用理论去推导理论,而不是让理论与实践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验证理论。因而带有本本主义的色彩。而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另外,在导师方面,虽然硕士研究生不论生理、心理都已然成熟,但对于专业问题的思考却是欠缺的,有些导师并非研究学科教学(思政)方面,而是有着一定的差距,却来指导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的学生。在这种理论有欠缺、实践不扎实、导师不挂钩的基础上,如何打好思想政治课教师职前教育的第一仗?这是一个问题。
三、具体实践的欠缺
具体实践的欠缺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是数量上的欠缺,另一方面则是质量上的欠缺。而这两大欠缺都是影响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数量上的欠缺
在本科的实习过程中,一些学校的实习是不足的,有的学生被安排实习之后,所实习的科目并不是小学的品德与生活或品德与社会,也不是初中的思想品德,更不是高中的思想政治,有可能是小学体育、语文、数学等。这样的实习虽然能积累一些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锻炼一些教学艺术,但它毕竟不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这样的实习在数量上明显是一个问号。这在本科较严重,但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的学生,情况就会有很大的不同,一个班的同学,有的实习多,有的实习少,有的没实习,这就是在监督机制上的盲目和缺乏。导致了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的学生自信心受挫,自我怀疑和否定。
(二)质上的欠缺
质上的欠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数量上的不足,数量足是保证质量的前提,量变才能引起质变,量变的缺失,只能导致无质或质低。二是教师的指导方面,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硕士研究生,与教师的沟通都变得非常稀缺。在教学实践上,没有教师的指导和引领,质上的突破就显得困难重重。本科和研究生阶段,虽然“悟性”和“思维”很重要,但教师的引领也特别重要,它能缩短教师专业成长中的路径,减少取得真经的苦难。
四、思想政治课教师有效职前教育的途径
(一)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中的缺陷
关注理论发展的同时,也关注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情况,密切关注本专业学生发展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凉席,有意识的设立相应的课程。特别要重视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职前教育中的实践活动。开设相应的实践课程。以避免学生觉得在感性和理性层面,书本和现实都太遥远,而厌学、弃学。导致毕业了四处漂泊,就不了业,没有产生被需要感。
(二)加强教师引导
无论是本科教师还是硕士研究生教师在学生的思想品德课教师职前教育中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学生在理论、思维和实践上的引导。
(三)加强专业实践
因为实践才会变动的更专业,因为专业才需要更多的实践,空话是没有多大作用的或根本就没有作用。在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职前教育中,必须加强专业实践,以此逐步提升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维金,王传金.教师职前教育实践盖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