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大奖”即将登场等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y888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媒大奖”即将登场热闹、忙碌了一年的摄影圈儿,发生了不少大事儿,涌现了不少名人儿,更推出了不少优秀的摄影器材!即将登场的“中国摄影传媒大奖”对这一年的点点滴滴进行了一次盘点,隆重推出了“年度摄影大事”、“年度摄影人物”、“年度摄影器材”三大奖项!
  这项由《中国摄影》、《大众摄影》、《中国摄影报》、中国摄影家协会网联合进行的评选活动自2003年成功举办以来,在中国摄影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传媒大奖”每年1月份产生,推出的三个奖项,旨在梳理影像业发展状况、推介影像界风云人物、引导影像业消费方向。
  今年的“大奖”评选有了新举措:实现了公众推荐、媒体评审两步走。影友们可以登录中国摄影家网,发表自己的意见,参与大奖的评选!
  
  “蜂鸟”被收购了
  
  某一天,在网上浏览时,被一条消息吓了一跳:“CNET宣布1600万美元收购蜂鸟网和中关村在线”!是那个摄影网站吗?登录“蜂鸟”后,消息得到了证实,只不过,换了个题目被登在一个不显眼的地方“展翅高飞-蜂鸟网成功并入CNET媒体集团”。CNET是美国著名的IT门户网站,也是世界IT咨询界的“老大”,主要为读者提供内容、娱乐和链接服务,收购摄影类网站无疑为自身功能多样化添砖加瓦。
  作为被收购一方的“蜂鸟”,自成立以来,致力于为广大摄影爱好者提供摄影行业资讯,并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在界内颇有人缘儿,这次被收购,在网友中引起了不小的波澜。有人说,蜂鸟又走了其他网站的老路子,好运到头了!也有人说,被人家收购了,会不会变了味儿?
  其实在网络经济泡沫化的年代里,许多网站的建立,就像抢注商标、抢注域名一样,都是希望若干年后能够升值,能被别人“相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蜂鸟被收购了,未必是件坏事,这为它打破老的模式在一个新的思路下发展找到了契机。最起码CNET会为它提供更强的技术与网络资源,以及国际化的互联网运营管理。到那时,蜂鸟的论坛里可能就不会看到影友在发牢骚:网速太慢了!论坛太“挤”了!当然,被收购后,“钱”的问题是不用发愁了,但网站的管理、质量等最根本的问题还是要重视,不能成了“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
  但愿被收购后的“蜂鸟”不会变味儿,但愿它仍以一贯的真诚与热情,为广大网友服务。但愿“蜂鸟”还是那个“蜂鸟”!
  
  观 察
  
  摄影师告来告去
  
  做摄影师真的很辛苦,不仅要背着大包小包奔走于名山大川、街巷里弄跑题材,还要保持旺盛的精力同盗版侵权作斗争!在前几期杂志里我们刚谈到摄影师孟昭瑞、李振盛的作品被侵权的事情,短短几个月就又冒出几件同样的事儿:
  摄影师VS出版社--袁超英的一幅金奖作品被吉林美术出版社、吉林摄影出版社多次用于多本书籍封面、封底,却没有署名也没有付给作者稿费。于是袁超英向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要求赔偿19万元。
  摄影师VS国航--杭州商业摄影师顾勇的作品《新西湖.新杭州》在未经作者许可的情况下,被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用于大型商业广告宣传,经过和侵权单位协调不成,顾勇现已向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
  摄影师VS歌星--李征曾为著名歌星刘欢拍了不少照片,但刘欢在许多场合下用到这些照片时却没有署上摄影师的名字,这着实伤了李征的心,日前,法院已受理了李征对刘欢的诉状。
  摄影师VS地产商--摄影师李江经过多次拍摄才成功的一幅作品被北京新奥房地产公司用在房展会及售楼处竖立的巨幅广告中,无偿使用且没有署名。李江将房地产公司告上了法庭并索赔20万。
  


  为了保护自己的作品,摄影师不得不竖起脖子瞪起眼睛时刻准备着和侵权盗版作斗争!但这似乎不足以让侵权者引以为戒,这其中有侵权者的狂妄,也有法律法规不完善所至。看看侵权者那副满不在乎的霸道样子,再看看对于他们那九牛一毛的经济处罚,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类事件层出不穷。其实,没有哪个摄影师愿意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无休止的侵权官司上,他们告来告去,不为炒作,不为出名,只是为了维护属于自己的最基本的权利,同时,也是为了维护、完善著作权法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柯达5年生产胶卷绕地球50圈
  
  数码以其可操作性和直观性取胜人心,全球各大公司也纷纷提出以数码为导向的战略,这也为它们带来了盈利。柯达公司自从2003年9月提出以数码为导向的战略以来,数码业务收入仅第三季度增长率就为39%。
  不过在中国,数码业务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而一些小城镇和农村地区仍以传统胶片为主,自1999年柯达海仓厂投产以来,5年生产胶卷的总长度可绕地球赤道50圈。
  
  爱普生投影进入百姓家
  
  用电脑和电视来观赏数码作品是一件非常便利的事情,不过其视觉冲击力可远远不及幻灯机。怎样才能让数码照片达到幻灯机一般的效果呢?投影机自然是最佳选择。
  中国的家用投影机市场起步较晚,而且始终不温不火。但这恰恰又是一块有待发掘和培育的庞大处女地,爱普生正是看好了这块处女地! 2004年10月29日,爱普生将三款家用投影机新品EMP-TW10H、EMP-TW200H和EMP-TW500 引入中国市场。
  数码的静态及动态影像,已经为投影机的普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家用投影机也会以更加合理的价格走进广大的消费者,蓄势待发的家用投影机在不久的将来,也必然会“飞入寻常百姓家”。
  
  佳能大打“影像DNA”概念牌
  
  10月15日,“传承影像DNA-佳能新品发布会”在北京、上海、广州同时召开,发布会的核心,就是佳能力推的“影像DNA”概念。佳能“影像DNA”的核心是PHOTO DNA、复印机DNA和打印机DNA,三大核心DNA技术构建了佳能“影像文化”的精髓。
  佳能公司这些年来一直高举“影像文化”的大旗,推出的影像产品都紧紧围绕着这个理念,力图把文化品味做透做足,而“影像DNA”就是一颗革命的火种,为佳能影像文化的传播和燎原吹响号角。本次发布会上,佳能推出的包括顶级专业数码单反相机、时尚小巧型数码相机、激光打印机、专业扫描仪等影像输入输出产品,都继承了佳能三大核心DNA技术,由此带来的高超的影像品质使得佳能的影像产品线再次攀上一个新的高峰。
  
  市场
  
  徕卡也玩DIY
  电脑可以DIY,HI-FI可以DIY,但还从没听说过相机也可以DIY的。现在就有厂家打起了让用户定制自己相机的主意,而这个厂家不是那些引领时代潮流的日本厂家、IT企业,而是一家以保守、稳重著称的德国相机厂家---徕卡!
  在2004年的Photokina展会上,徕卡推出了可以为用户量身定做并手工制造的àlacarte相机,是以徕卡M7或MP为蓝本,但可以让追求个性的用户通过徕卡主页或指定经销商处选择自己梦想中的装配方案。比如用户可以在红色、深棕色、赛马绿色中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机身的底部、顶盖有三种版本--银色镀铬、黑色镀铬、黑漆版;用户还可决定是否选择徕卡红点,顶盖上选刻复古风格的徕卡logo或用户自己的签名;3种不同取景器放大倍率,标准的取景框及最少化取景框配置任选……设计与装配的不同组合提供了超过4000种可能的独特配置,而且订购并确认后仅需8周就可拿到àlacarte相机,实现自己DIY徕卡之梦。这样的举措,进一步加强了徕卡作为顶尖相机生产厂商的形象和主张,再次证明了徕卡的实力和魅力。也证实了创新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
  


  柯尼卡美能达玩转吉祥数字“7”
  美能达公司对数字“7”有着特殊的偏好。也许是因为1985年推出的美能达α7000创造了当时的世界第一:世界首款拥有成熟AF系统、能使用可更换AF镜头的35mm胶片单反相机的缘故吧,从那以后,公司的最新科技成果,都会冠以“7”字,而且屡试不爽,都会成为当年的明星产品,声誉甚至盖过了其顶级的“9”系列产品。新的柯尼卡美能达公司同样继承了这一传统,在今年的Photokina 2004大展上,继续大玩数字“7”游戏,将最新的一体化CCD移动“防振”(相机振动补偿)技术应用到了新品牌的第一款数码单反相机α-7D上,为柯尼卡美能达又赢得了一个世界第一,并赋予新相机以划时代的意义。由此可见柯尼卡美能达誓将数字“7”的革命进行到底的信心和决心了。
  
  回 眸
  
  “时尚”随风而去
  理查德·埃夫登走了。他曾是美国最著名的时尚摄影师之一,在他那里时尚有了新的定义:他让模特离开影棚,抛开矫柔造作的姿势、完美的化妆和无可挑剔的发型,任其在沙滩上奔跑......是他把时尚摄影带到了室外,赋予了它们活力、动感和异域风情。他的作品以简单抽象著名,白色的背景、直接的照明、茫然的眼神......但就是这些简单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后,另人惊叹不已!最为著名的《养蜂人》,正是埃夫登作品特色的集大成者,在这幅作品中,埃夫登去掉一切无关紧要的东西——背景、道具、复杂的灯光,专注于被拍摄的养蜂人——罗纳德·费希,他的身上爬满了蜜蜂,纵然身有千千痒,但面部仍是摆脱不掉的忧郁,眼神仍是直视前方。
  在埃夫登的意识里,他天生就是一名人像摄影师,他曾说,他每一天都离不开摄影,只有在拍摄照片时,他才感到自己还活着。他厌倦为名人达贵拍照,经常是将白色背景布往墙上一挂,支起相机就为陌生人拍照,所以矿工、流浪汉、酒吧招待、精神病人都成为他的拍摄对象。1994年,《American Photo》评选出了100位摄影名家,埃夫登名列第一。
  埃夫登走了,他的“另类”时尚也随他而去。
  
  基 层
  
  大学生让人眼前一亮
  人们总是习惯于关注摄影家,而忽视了一些初出茅庐的新生力量,但正是这些新人往往会带给人们许多惊喜。10月24日,“新浪杯”首届中国大学生在线暑期影像大赛新鲜出炉,这些象牙塔里的学子们以其轻松、随意的影像带给人们许多新鲜,正如评委之一的中国摄影家协会秘书长李前光所说,这次大赛可以说是奖金最少,获奖作品质量最好的一次摄影比赛。
  本次比赛由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新浪网、《大众摄影》杂志社共同主办。
  
  影 展
  
  摄影走向大众
  以往的摄影展,不管规模如何,主要的参与者都是圈儿里人。而10月举办的“紫禁城国际摄影大展”借着旅游胜地——故宫真正走向了大众,让并不熟悉摄影的普通人享受到了影像的饕餮大餐!这是故宫第一次打开宫门面向社会举办影展,并且为国内外摄影家提供了从未开放过的区域进行拍摄,使得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在神圣庄严的故宫里得到了激情碰撞。
  这次展览由故宫博物院主办,红河实业独家赞助,中外摄影作品的融合、古老故宫与现代艺术的碰撞都很好地诠释了本次展览的主题“文明对话”。
  影展期间,郑欣淼、陈丹青、陈逸飞、顾长卫等艺术界、文学界著名人士出席的“紫禁城国际摄影论坛”又一次有力地将摄影与其他艺术相融,并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探 索
  
  画册做成DVD
  摄影人出画册、出挂历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要说还有什么新的形式来展现摄影作品,可能就需要探索些新的途径了。
  


  来自西部的摄影家罗红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他把十年来的摄影作品精选出5百余幅,分为天山南北、天府之国、苍凉雄浑、彩云之南等章节,来表现西藏、内蒙古、四川和云南等地区的不同风光。通过DVD的形式不光可以把摄影作品进行分类展现,还可以音乐烘托气氛,动画来转化画面,让静态的摄影作品转化为流转的篇章。进入IT时代,图片的欣赏方式也会发展。通过具有出版权的音像出版社,就可以正式出版自己的DVD画册,其制作成本远低于传统画册,又方便家庭浏览,有心出版自己作品的摄影人,不妨可以参考一下。
  
  10期调查表幸运读者
  
  北京 樊建恩
  上海 赵葛佳
  广东广州 李 锋
  湖北武汉 晏友明
  湖北黄冈 葛觉生
  吉林通榆 王福春
  河北廊坊 刘学努
  陕西勉县 徐 鹏
  广西隆林 韦世平
  辽宁大连 郑 峥
  本期幸运读者的礼品是:《大众摄影》杂志社出版的《大众DV》特辑一本(附光盘)!
  
  湖北
  “荷赛”造假案有了结果
  半年来闹得沸沸扬扬的荷赛奖中国得主被疑造假案终于告一段落。原告陈英获《武汉晚报》赔礼道歉及2万元精神赔偿,邱焰系职务行为,不承担侵权后果。而在一审判决中曾判定邱焰和《武汉晚报》共同侵权、邱焰赔偿陈英精神损失。
  澳门
  24小时为城市造像
  “两岸摄影家合拍澳门二十四小时”活动于10月展开,一百位摄影家用镜头记录下澳门真实而独特的文化面貌。
  上海
  梅龙镇里看非洲
  10月18日,“100位摄影师眼中非洲的一天”摄影展在上海梅龙镇广场开幕。这次摄影展记录了2002年2月28日这一天,世界上100位顶级摄影师穿越非洲53个国家,捕捉这片大陆一天24小时内的生活场景得到的画面。
  北京
  走出校园前的预演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即将走上导演岗位的学生展示了由他们本人担任编剧、导演、摄影、照明、剪辑,由摄制组学生相互协作完成的长度为15分钟左右的电影故事短片。影视圈儿里颇有名气的王学圻、顾长卫等人担任了评委。
  文革影展
  70多岁的女摄影家晓庄,日前在百年印象影廊展出了她的38幅作品。这些照片都是文革时期晓庄拍摄的具有历史价值、时代特色的作品。
  美国
  歌星拍卖摄影收藏品
  因演唱电影《狮子王》主题歌而闻名的歌手艾尔顿·约翰,日前在纽约从自己收藏的4000多幅摄影作品中拿出100幅拍卖,收获了90多万美元。这些拍卖品中既有他自己拍摄的作品,也有世界级摄影大师的作品,其中一幅亚当斯的风光照片拍卖价达到40000美元!
  意大利
  《煤炭之路》出版
  高耸的烟囱、来往的运煤车队、煤矿工人的家庭……50多幅图片勾画出了从大同到北京的“煤炭之路”。这是由意大利摄影爱好者帕特里齐娅·内利女士创作的画册《煤炭之路》。该画册已在罗马出版发行。
  
  各地赛事
  
  第48届荷赛征稿
  2005年1月13日截稿。向全球新闻摄影记者和自由摄影师征集2004年内拍摄或计划于年内刊载的新闻照片。值得一提的是,荷赛官方网站首次增加了中文参赛表格填写说明,国内摄影人可以通过www.world-pressphoto.com(荷赛官方网站)进行查询。
  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征稿
  2005年2月15日截稿。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主办。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比赛评选内容分七类十四项,每类分单幅和系列两项:每人可提交6幅/组作品,必须是在2004年拍摄并发表。规格为10英寸
  详情请咨询:中国深圳市商报大厦704室,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组委会办公室 邮编:518034、电话:0086-755-83522345
  
  国际金桥征稿
  第18届国际摄影两年展、第4届国际摄影沙龙 2004年12月31日截稿。由国际摄联赞助、欧洲无国界摄影组织、比利时穆斯克龙摄影俱乐部举办的。在参加完第18届国际摄影两年展后作品将自动转到法国利穆尔摄影俱乐部举办的第4届国际摄影沙龙,两个影赛,一次收费。主题不限。分为彩色、黑白两组,每人每组限投4幅。照片尺寸为12X16英寸,参赛费:每人每组人民币210元
  2005国际摄影沙龙 2005年1月15日截稿。由国际摄联赞助、比利时阿克发-格瓦尔特摄影俱乐部举办。主题不限,彩色照片,每人限投4幅。照片尺寸:12X16英寸。参赛费:每人每组人民币110元
  第25届法国摄影展 2005年3月1日截稿。由法国梅利埃·马耶电影摄影俱乐部主办、国际摄联(FIAP)赞助。分为黑白、彩色两组,主题不限,每人每组限投4幅。照片尺寸:12X16英寸。参赛费:每人人民币130元
  参加上述比赛需另加收国际邮费每幅照片人民币20元,翻译费每人人民币10元,邮寄照片包装材料费及参赛后邮寄图录等费用计每人人民币20元,通过邮局汇至我部。作品背面用楷体注明:作品的标题、作者姓名、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照片请勿装裱,勿卷寄。寄作品地址:100005北京东单红星胡同61号 中国摄影家协会国际部,请在信封上注明参赛摄影沙龙名称,以免混乱。
  
  基 层
  
  网上刮起了“东北风”
  互联网上有一个叫“东北风”的摄影网,今年1月才创办,但一年下来已从星星之火发展到燎原之势。要论性质,该网站可能介于“民营”与“合资”之间,说民营是因为它的创办者既不是什么摄影媒体也不是摄影学院,而是一群普通的摄影发烧友;说合资,是因为从服务器的购置到网站的维护,所需费用都是由几个管理员掏自己腰包凑出来的。
  如今,“东北风”的访问量已经达到了50000,并且发展了1300名会员,但管理员们还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被“卷”到“东北风”里,哪怕是不懂摄影的!他们希望随着“东北风”的成熟,不同职业、不同个性的人,在这里找到了一片展现自我的天地!
  
  读者“砖”栏
  
  俗话说,“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任何人、任何事一旦当上了“第一”,溢美之词必是少不了,不过发难、责问肯定也会随之而来,这不,第21届“国展”刚刚“出炉”,就引来一些读者“拍砖”!
  


  质疑“无奈的生灵”
  湖北 王汉泉
  “无奈的生灵”是上海作者龙鼎中的摄影作品,获21届“国展”广告类金奖(见《大众摄影》2004年第10期第36页)。这幅作品画面元素记录的原本是经过园林师精心整枝和修饰的名贵树木,用来绿化城市、美化城市,树干上裹着的稻草绳子和塑料薄膜,是给树木过冬穿上的防“寒衣”。单从画面上看,这幅作品生动地反映了二十一世纪人们珍惜自然、呵护树木的绿色环保意识。然而作者又是怎样去诠释这幅作品呢?“当我走进大自然,许多匆匆的自然景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摄影人凭着感悟和理性,独特的见解和激动,开始了创造性的表达,本片拍摄的是无数无头无脑而又被塑料布稻草绳束缚的生灵,它们变得如此艰难,是否在向人们倾诉心灵的创伤。”就是为了这“独特的见解”,作者牵强附会,叫人不可思议。从这幅作品的释文来看,作者对园林艺术是不了解的,一幅好的作品不单要靠精湛的画面来表现,还要有画龙点睛的文字说明,《无奈的生灵》从画面上看,是一幅好作品,但其莫名其妙的文字不能不说是败笔!
  
  《魅发四重曲》该得金奖吗?
  辽宁 罗军
  在初读21届“国展”金奖作品《魅发四重曲》时,我眼睛一亮,“好作品!”我自言自语地念叨着。无论从形式到色彩,从视觉到创意都给人一种清新飘逸的感受。但仔细地琢磨之后,我便觉得此作品获金奖一事值得商榷!
  第一,作品的制作难度不大。艺术摄影作品的表现虽然反映观念和内涵,但是,支撑这些观念和内涵的表现需要特定的技术难度。《魅》虽是创意作品,但真正运用photoshop的地方很少,就是买点菜然后摆个造型就OK!
  第二,模仿性太大。判断一张片子是模仿还是创新,不是看用了哪些相同或类似的材料,而是看片子的立意,主题,表现手法,最重要的是作者通过片子给人的某种感觉是不是有新意。《秀色可餐》是2001年获奖的作品,在当年获奖时可能是因为其表现了一种新的概念,21届“国展”金奖作品《魅》的片子很明显是受了它的影响,没有创新之概念。这难道不是模仿吗?作者可能会说我不是模仿别人作品,我是个人创意,但作为国展的评委,应该阅片无数,看到这组作品居然将其评为金奖,实在有些不解。
  其三,作者本身不是到生活中捕捉灵感,而是闭门造车,通过电脑手段,造出一些叠加牵强的画面或违反大自然真实色彩的照片。其设计性远远大于摄影本身,这让我怀疑,有了“数字化”之后,摄影是不是就没必要存在了?
  以上见解只是个人观点,不针对作者本人,只是对中国摄影界评奖现状的一种困惑而已……
  
  感谢信
  编辑部里经常会收到一位名叫蔡怡的老先生的电话,每次来电的内容都是邮购大众摄影杂志,每次50本!时间长了,我们才知道,原来蔡怡是浙江江山市老年大学的代课教师,在学校里担任“摄影班”的教学任务。他的班上共有50个学生,平均年龄都在60岁以上,大家平时都看大众摄影,自从今年出了刊中刊“爱好者”后,大家更是期期不落,后来干脆将“刊中刊”作为教材,既通俗易懂又方便携带。为了不使大家的“教材”遗失,蔡怡老师开始统一为学员邮购,于是就有了每次的电话联系。
  其实,象蔡怡老师及他的学员那样关注我们杂志的读者数不胜数,编辑部里的邮购专线也经常占线,在这里我们谨向广大关心支持我们杂志的新老读者表示衷心的谢意!也希望大家能一如既往关注我们!
  大众摄影编辑部
  二零零四年十二月
其他文献
摄影术从诞生至今已经经历了160多年的发展,摄影器材和感光材料也一直经历着种种变革,但是直到最近这20年左右,照相机和传统胶片才由于数字技术在其他领域的极大发展而受到冲击。  20世纪80年代,随着磁性记录照相机的诞生,标志着摄影领域数字科技革命的到来。同时,因为数码技术的介入,人们也开始围绕究竟是选择数码还是选择传统胶片争论不休。数码摄影的方便、快捷,后期制作的简便,图片保存和交流更容易,这些都
期刊
2003年1月,卡西欧推出了EXILIM系列第一款带有光学变焦镜头的机型EXILIM EX-Z3。这款超薄并带有光学变焦功能的数码相机一经面市,便受到了大众消费者的欢迎。不久,400万像素EXILIM EX-Z4和EXILIM EX-Z30/40相继面市。尽管4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对于民用消费者来说已经绰绰有余了,但是数码相机提升像素的脚步依旧在继续前进。在2004年德国科隆影像器材博览会上,卡西
期刊
为了追求图片影像的高素质,相信没有一个摄影人不向往拥有一架中画幅相机,而凡是在20多年前就开始触摸相机的摄影人,又有几个不是从中画幅相机起家的?  我第一次拿起相机拍照已是三十八年前的事了,那时学到了高中物理中的光学,为了配合教学,老师为我们建立了课外摄影兴趣小组,可以让我们自己拍摄、自己冲印照片。当时学校共有两架相机,其中一架是“幸福”120的,另一架是“上海58型”135的,当然,能给我们使用
期刊
Leica R型数码后背(DIGITALMODUL-R)是徕卡照相机公司与著名的丹麦数码后背生产厂商Imacon以及柯达影像传感器部的技术合作推出的世界上第一款混合型35mm相机系统。该型数码后背分为接在正常生产的徕卡R8/R9机身后部、并且可以与相机交换控制信息的数码后背和接在相机底部的锂离子充电电池组两个独立部分,采用SD记忆卡和“火线”传输界面,影像存储格式支持R A W(Imacon 3F
期刊
H P 是最早推出8 色墨照片打印机的厂商,H PPhotosmart 7960面市一年多来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好评。2004年11月,HP再一次重拳出击, HP Photosmart 8458八色数码暗房照片打印机、HP Photosmart 8158全景探险家照片打印机、HP Photosmart 7760彩屏梦想家照片打印机、HP Photosmart7458读卡智多星照片打印机、HPPhoto
期刊
1、大画幅照相机的操作方式究竟与我现在的120相机有哪些不同,应该怎样进入大画幅照相机的操作与使用?  答:大画幅相机由于可以进行多种影像的调整,操作起来会比较您现在使用的120中画幅照相机复杂得多。大画幅的照相机的镜头位置以及胶片的位置都可以作很大幅度的调节,通过对镜头接板(前组)或调焦屏(后组)上下左右以及俯仰的调节,达到正确的影像状态,但普通的120相机却不能。而大画幅照相机各个部位的调整功
期刊
有人说Leica的R系列不如M系列、R系列的镜头比M系列差等等。我以前也人云亦云的如此说,但亲自拿到R系列相机才发现自己的鹦鹉学舌比较可笑,相信抱如此观点的人现在还不是少数派。  日本有位专注于器材,著作颇丰的摄影家赤城耕一,在他的关于R9和R8比较的文章中就很无奈地说,在日本倡导R系就会被人看轻。由此可见,在日本Leica M系列的偏执者还是比较多,那么我国的情况如何?虽然没有具体的数据无法做出
期刊
我们大家都知道艺术家和他喜爱的工具之间存在着非常亲密的关系。比如,很多音乐家使用的附件和偏爱的乐器成为他们表达自己的艺术创造和极端微妙的表演细节的独特手段。同样的,很多著名的摄影家在选择照相机的时候也会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殊偏好,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比如美国摄影家亨利·费里茨和他的禄来福来双反相机,阿尔佛雷德·伊森斯塔特以及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和他们的徕卡,皮特·特纳和他喜爱的尼康,等等。  所以对
期刊
现在拥有数码相机的用户越来越多,数码技术更是日新月异。数码相机厂商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需要不断推出各式各样的新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确立自己的产品地位。但全新的产品的工业设计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所以对现有产品进行小范围的改良和技术提升,是数码相机厂商既节约成本又能迅速跟进潮流的举措。所以在我们见到的新品数码相机中,绝大部分产品属于升级换代的机型。这些经过升级的机型虽然外观上没有带给人们更多的惊喜,
期刊
就如历史总是悄悄地从身边溜走,让摄影人留下诸多影像遗恨一样;历史也总是悄悄地来临,为我们上演着一场又一场的革命。  数字时代已经在我们经意与不经意之间,汇成了一股汹涌的大潮,让我们在怀疑、惊异、感叹、兴奋、困惑中,被推拥着左右摇摆着前行着。  200万像素相机14万元人民币售价的历史;如房子一般大小却天价一般价格的计算机的历史,虽然还在不久之前存在,如今却仿佛已成为久远的往事。我们无比幸运、廉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