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黄帝内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巨著,其文化理念(哲学思想、中医理论),对我国普通高中班级管理的理念和目标、班级管理的组织、班级管理的内容、班级管理的方法,都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 《黄帝内经》 文化理念 普通高中 班级管理
《黄帝内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它与《易经》、《山海经》一起,被誉为我国上古时代三大奇书。它不仅仅是一部中医名著,而且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化巨著,包含着丰富的文化理念(哲学思想、中医理论),其蕴含的深厚价值有待于我们去发现开掘。下面,笔者想谈几点《黄帝内经》文化理念对班级管理的启示。
一、从班级管理理念和目标看
班级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最基本单元,是一个涉及多因素的复杂系统。明确班级管理理念和目标,对班级管理具有宏观指导与整体调控作用。在我国学校教育现实中,经验管理是班级管理的主流。它的局限性是不言而喻的,管理理念缺失,管理目标模糊,管理效果一般。
《黄帝内经》体现的是一种天地人合一的哲学思维,认为自然宇宙的运作,与人类社会发展,以及每个生命个体的成长息息相关。人的身、心、行三者是一个整体,互相影响,互相制约。《黄帝内经》的整体观和生命观告诉我们,生命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是最重要的,生命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健康成长。要实现这个目的,对外要处理好与天地自然及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内要处理好与自己的身、心、行之间的关系。最终达到系统和谐,整体动态平衡,互相协作共进。
学习运用《黄帝内经》的整体观和生命观,首先,有助于班主任形成系统整体思维观念,增强生命意识和感悟能力,把班级管理的核心定位在以人为本上。班级管理不仅仅是事务管理,更是生命成长的管理。班级管理不仅仅是班主任的单向作为,而且有学生的自主管理作为,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作为。其目的是使学生健康成长,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标。其次,有助于明确班级管理的理念和目标,形成班级的核心价值观,建设班级文化,贯穿班级管理的全过程。这个核心价值观,抓住了班级管理的关键所在,澄清了管理理念,明确了管理目标。有助于克服班级管理以事为本和功利性倾向,促进班级管理以人为本和健康发展。
二、从班级管理组织看
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作用至关重要,是班级管理的主导者。一方面直接管理班级事务,另一方面还要负责组建班委,培养高中生自主管理。同时,还要协调科任教师参与班级管理,这些都涉及班级管理的组织建设。
《黄帝内经》中医理论的阴阳五行观、藏象学说,虽然仍未被现代科学所完全接纳,但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和历史验证中,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病救人、保健养生方面发挥着不可磨灭的现实作用,其深刻的哲理内涵,对班级管理组织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从班级管理组织而言,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大写立体的人体生命。班主任就是这个生命有机体的“心脏”和“脑”。《黄帝内经》中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头者,神明之府”。在班级管理中,管理理念和目标主要取决于班主任,班主任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性格气质等精神因素,对一个班级的影响是最主要的。《黄帝内经》中说:“肺者,相传之官,治节出焉。”班长就是班集体的“肺脏”,他是班主任的助手,负责班级管理的上传下达,正如肺主气司呼吸一样,班长的作风影响班级的氛围和风气。《黄帝内经》中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纪律委员就是班级的“肝胆”,负责班级纪律的管理,要有办法有决断力和执行力。体育委员的职责类似纪律委员,只是分工不同。《黄帝内经》中说:“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学习委员就是班机的“肾”,负责班级的学习管理,本身要好学上进,成绩优秀,带动大家形成良好的学风。《黄帝内经》中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心理委员就是班级的“脾胃”,负责班级的心理管理,了解学生的情绪心理变化,协助心理教师做好学生的心理调节,形成班级的积极心理氛围。《黄帝内经》中说:“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焉。”卫生委员就是班级的“大肠、小肠和膀胱”,负责办及卫生的管理,保持环境卫生的干净整洁,营造好的学习环境。
《黄帝内经》中医理论的阴阳五行观、藏象学说告诉我们,五脏六腑分属不同的阴阳五行属性,相互之间具有相生相克机制化作用。因此,在班级管理系统中,要处理好班主任、班委等要素之间关系,在各司其职、分工负责的前提下,使班级管理协同共进,和谐运作。
三、从班级管理内容看
普通高中班级管理按内容分,一般包括学习管理、纪律管理、卫生管理、德育管理、心理管理、健康管理,这些内容共同组成了班级管理的结构。在现实教育中,班主任大多重视学习、纪律和卫生的管理,而德育和心理管理被忽视,这种倾向既不利于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也不利于优良班风和学风的形成。
《黄帝内经》的生命观告诉我们:人的身、心、行共同构成了生命,三者整合才能使人和谐发展。班级管理本质上是一种生命体管理,健康(体育)管理是其“身”,德育和心理管理是其“心”,学习和纪律管理是其“行”,身心不合,行为结果也不会有效。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要明辨管理内容,优化管理结构功能。充分认识德育管理、心理管理和健康管理的重要性,重视学生志向、人生价值观的培养,调适好学生的心理状态,指导学生强身健体,树立健康意识。这样,才能发挥学习、纪律、卫生管理的效果。
四、从班级管理方法看
在班级管理现实中,一方面,教育界倡导民主管理和爱的教育,要关爱学生,师生平等。另一方面,班主任则凭经验运用简单的严惩处罚方法,使得班级管理理念和班级管理方法不谐调一致,班级管理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很不理想。
《黄帝内经》中医理论“扶正祛邪”的防治原则告诉我们:疾病过程,从邪正关系来说,是正气与邪气矛盾双方互相斗争的过程。邪正斗争的胜负,决定着疾病的进退。邪胜于正则病进,正胜于邪则病退。因而治病,就要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改变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使之有利于疾病向痊愈方向转化。高中阶段,学生生理和心理正趋于成熟,同时身体、心理和品行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不和谐的状态。从广义生命健康的角度而言,这些就是一种“疾病”状态,需要扶正祛邪。从中医角度而言,所谓扶正,就是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所谓祛邪,就是祛除病邪,使邪去正安,恢复机体健康正常功能。对于班级管理而言,“扶正祛邪”,就是扶助班级学风、班风的正气,祛除违纪违规的邪气,使学生的身、心、行健康成长,和谐发展。
班级管理的“扶正”之法,第一、班主任自身要一身正气,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第二、班主任要以治病救人的信念和爱心管理班级,一切以学生的健康和谐成长为根本,不能急功近利,只重学生成绩,忽视品德内心。管理理念和目标要端正。第三、班主任要用对人,用品行能力俱佳的学生担任班委,形成班级正气。第四、开展灵活多样的班级活动,用正面典型和精神积极引导学生。班级管理的“祛邪”之法,第一、科学合理的运用惩戒处罚方法。对于积习较深、顽劣不改的学生,依据校纪班规,应严管重罚,不能姑息迁就。第二、善于运用心理教育进行疏导排解。第三、积极调动家长、教师和学生的正面力量,形成管教合力,战胜歪风邪气。当然,班级管理的“扶正”之法与“祛邪”之法,应辩证施用,协调运用。
《黄帝内经》中医理论“调整阴阳”、“五行生克乘侮”、“标本兼治”和“辨症施治”的原则,也可运用到班级管理之中。第一、针对高中生成长的心理特点,通过各种途径,使得班级系统内阴阳和谐、互相制约协调、动静平衡。(比如:男女学生座位的搭配组合,男女学生沟通交流活动设计,男女学生交往礼仪讲座,男女生整体态势的激发调控,师生关系的沟通交流等)。第二、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由于性格、个性、人格的差异产生的矛盾,通过调整结构优化组合的方法,促进人际关系“相生”的积极效应;通过互相制衡约束的策略,化解人际关系“相克”的消极作用。强化尊师敬长的德育理念,完善教师人格,树立教师应有的权威,削弱学生目无师长的“乘侮”行为。第三、班主任的外在强制管理治“标”,培养高中生的自主管理治“本”;行为管理治“标”,心智管理治“本”,二者要紧密相结合。第四、班级管理要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异。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管理,高中三年学生心理成长是变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特点,管理重点和方法要随之变化。不同班级的学生组成情况各有差异,管理方法也要因班而异。同一班级的学生,能力、性格、气质、品行、家庭教养各不相同,教育管理也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正像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的命运一样,《黄帝内经》被人们认识和重视,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机缘条件。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逐渐复兴,《黄帝内经》的价值和意义,将在更多的领域和更大的范围得到运用和体现。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初步思考,抛砖引玉,引发《黄帝内经》与学校教育的深入探讨交流。
参考文献:
[1]黄帝内经.朝华出版社,2006
[2]中医基础理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3]李儒奇,李晓冬,葛东升.修正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责编 李 晔)
【关键词】 《黄帝内经》 文化理念 普通高中 班级管理
《黄帝内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它与《易经》、《山海经》一起,被誉为我国上古时代三大奇书。它不仅仅是一部中医名著,而且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化巨著,包含着丰富的文化理念(哲学思想、中医理论),其蕴含的深厚价值有待于我们去发现开掘。下面,笔者想谈几点《黄帝内经》文化理念对班级管理的启示。
一、从班级管理理念和目标看
班级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最基本单元,是一个涉及多因素的复杂系统。明确班级管理理念和目标,对班级管理具有宏观指导与整体调控作用。在我国学校教育现实中,经验管理是班级管理的主流。它的局限性是不言而喻的,管理理念缺失,管理目标模糊,管理效果一般。
《黄帝内经》体现的是一种天地人合一的哲学思维,认为自然宇宙的运作,与人类社会发展,以及每个生命个体的成长息息相关。人的身、心、行三者是一个整体,互相影响,互相制约。《黄帝内经》的整体观和生命观告诉我们,生命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是最重要的,生命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健康成长。要实现这个目的,对外要处理好与天地自然及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内要处理好与自己的身、心、行之间的关系。最终达到系统和谐,整体动态平衡,互相协作共进。
学习运用《黄帝内经》的整体观和生命观,首先,有助于班主任形成系统整体思维观念,增强生命意识和感悟能力,把班级管理的核心定位在以人为本上。班级管理不仅仅是事务管理,更是生命成长的管理。班级管理不仅仅是班主任的单向作为,而且有学生的自主管理作为,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作为。其目的是使学生健康成长,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标。其次,有助于明确班级管理的理念和目标,形成班级的核心价值观,建设班级文化,贯穿班级管理的全过程。这个核心价值观,抓住了班级管理的关键所在,澄清了管理理念,明确了管理目标。有助于克服班级管理以事为本和功利性倾向,促进班级管理以人为本和健康发展。
二、从班级管理组织看
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作用至关重要,是班级管理的主导者。一方面直接管理班级事务,另一方面还要负责组建班委,培养高中生自主管理。同时,还要协调科任教师参与班级管理,这些都涉及班级管理的组织建设。
《黄帝内经》中医理论的阴阳五行观、藏象学说,虽然仍未被现代科学所完全接纳,但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和历史验证中,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病救人、保健养生方面发挥着不可磨灭的现实作用,其深刻的哲理内涵,对班级管理组织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从班级管理组织而言,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大写立体的人体生命。班主任就是这个生命有机体的“心脏”和“脑”。《黄帝内经》中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头者,神明之府”。在班级管理中,管理理念和目标主要取决于班主任,班主任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性格气质等精神因素,对一个班级的影响是最主要的。《黄帝内经》中说:“肺者,相传之官,治节出焉。”班长就是班集体的“肺脏”,他是班主任的助手,负责班级管理的上传下达,正如肺主气司呼吸一样,班长的作风影响班级的氛围和风气。《黄帝内经》中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纪律委员就是班级的“肝胆”,负责班级纪律的管理,要有办法有决断力和执行力。体育委员的职责类似纪律委员,只是分工不同。《黄帝内经》中说:“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学习委员就是班机的“肾”,负责班级的学习管理,本身要好学上进,成绩优秀,带动大家形成良好的学风。《黄帝内经》中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心理委员就是班级的“脾胃”,负责班级的心理管理,了解学生的情绪心理变化,协助心理教师做好学生的心理调节,形成班级的积极心理氛围。《黄帝内经》中说:“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焉。”卫生委员就是班级的“大肠、小肠和膀胱”,负责办及卫生的管理,保持环境卫生的干净整洁,营造好的学习环境。
《黄帝内经》中医理论的阴阳五行观、藏象学说告诉我们,五脏六腑分属不同的阴阳五行属性,相互之间具有相生相克机制化作用。因此,在班级管理系统中,要处理好班主任、班委等要素之间关系,在各司其职、分工负责的前提下,使班级管理协同共进,和谐运作。
三、从班级管理内容看
普通高中班级管理按内容分,一般包括学习管理、纪律管理、卫生管理、德育管理、心理管理、健康管理,这些内容共同组成了班级管理的结构。在现实教育中,班主任大多重视学习、纪律和卫生的管理,而德育和心理管理被忽视,这种倾向既不利于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也不利于优良班风和学风的形成。
《黄帝内经》的生命观告诉我们:人的身、心、行共同构成了生命,三者整合才能使人和谐发展。班级管理本质上是一种生命体管理,健康(体育)管理是其“身”,德育和心理管理是其“心”,学习和纪律管理是其“行”,身心不合,行为结果也不会有效。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要明辨管理内容,优化管理结构功能。充分认识德育管理、心理管理和健康管理的重要性,重视学生志向、人生价值观的培养,调适好学生的心理状态,指导学生强身健体,树立健康意识。这样,才能发挥学习、纪律、卫生管理的效果。
四、从班级管理方法看
在班级管理现实中,一方面,教育界倡导民主管理和爱的教育,要关爱学生,师生平等。另一方面,班主任则凭经验运用简单的严惩处罚方法,使得班级管理理念和班级管理方法不谐调一致,班级管理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很不理想。
《黄帝内经》中医理论“扶正祛邪”的防治原则告诉我们:疾病过程,从邪正关系来说,是正气与邪气矛盾双方互相斗争的过程。邪正斗争的胜负,决定着疾病的进退。邪胜于正则病进,正胜于邪则病退。因而治病,就要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改变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使之有利于疾病向痊愈方向转化。高中阶段,学生生理和心理正趋于成熟,同时身体、心理和品行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不和谐的状态。从广义生命健康的角度而言,这些就是一种“疾病”状态,需要扶正祛邪。从中医角度而言,所谓扶正,就是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所谓祛邪,就是祛除病邪,使邪去正安,恢复机体健康正常功能。对于班级管理而言,“扶正祛邪”,就是扶助班级学风、班风的正气,祛除违纪违规的邪气,使学生的身、心、行健康成长,和谐发展。
班级管理的“扶正”之法,第一、班主任自身要一身正气,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第二、班主任要以治病救人的信念和爱心管理班级,一切以学生的健康和谐成长为根本,不能急功近利,只重学生成绩,忽视品德内心。管理理念和目标要端正。第三、班主任要用对人,用品行能力俱佳的学生担任班委,形成班级正气。第四、开展灵活多样的班级活动,用正面典型和精神积极引导学生。班级管理的“祛邪”之法,第一、科学合理的运用惩戒处罚方法。对于积习较深、顽劣不改的学生,依据校纪班规,应严管重罚,不能姑息迁就。第二、善于运用心理教育进行疏导排解。第三、积极调动家长、教师和学生的正面力量,形成管教合力,战胜歪风邪气。当然,班级管理的“扶正”之法与“祛邪”之法,应辩证施用,协调运用。
《黄帝内经》中医理论“调整阴阳”、“五行生克乘侮”、“标本兼治”和“辨症施治”的原则,也可运用到班级管理之中。第一、针对高中生成长的心理特点,通过各种途径,使得班级系统内阴阳和谐、互相制约协调、动静平衡。(比如:男女学生座位的搭配组合,男女学生沟通交流活动设计,男女学生交往礼仪讲座,男女生整体态势的激发调控,师生关系的沟通交流等)。第二、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由于性格、个性、人格的差异产生的矛盾,通过调整结构优化组合的方法,促进人际关系“相生”的积极效应;通过互相制衡约束的策略,化解人际关系“相克”的消极作用。强化尊师敬长的德育理念,完善教师人格,树立教师应有的权威,削弱学生目无师长的“乘侮”行为。第三、班主任的外在强制管理治“标”,培养高中生的自主管理治“本”;行为管理治“标”,心智管理治“本”,二者要紧密相结合。第四、班级管理要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异。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管理,高中三年学生心理成长是变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特点,管理重点和方法要随之变化。不同班级的学生组成情况各有差异,管理方法也要因班而异。同一班级的学生,能力、性格、气质、品行、家庭教养各不相同,教育管理也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正像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的命运一样,《黄帝内经》被人们认识和重视,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机缘条件。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逐渐复兴,《黄帝内经》的价值和意义,将在更多的领域和更大的范围得到运用和体现。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初步思考,抛砖引玉,引发《黄帝内经》与学校教育的深入探讨交流。
参考文献:
[1]黄帝内经.朝华出版社,2006
[2]中医基础理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3]李儒奇,李晓冬,葛东升.修正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责编 李 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