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部分教师面临着教学成效低下的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没有能够正确理解当前教育改革的要求和新课改的理念,还在重复以往的老一套,课堂上滔滔不绝,一讲到底,也不管学生听进去了多少,理解了多少,接受了多少,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教育手段、方式改进力度不大,影响了历史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高。笔者长年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始终在教学的一线,经过自己的摸索实践总结,找到了一些符合新课改精神、提高教学成效的途径。下面,笔者就这方面进行探讨,以促进学生成才。
关键词:提升 能力
一、“还原历史”,亲身感受
高效课堂的主旨在于利用一节课的每一分钟时间,让时间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才能让教师从传统的自己在讲、学生奋战考试的模式中解脱出来,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使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效率达到“质”的飞跃。课堂是一个学习的地方,也是学生成长的地方,精神创造的地方,使历史课堂成为高效课堂,进而推动教学方式的改变。
历史虽然是过去的事情,但是我们始终有一句话叫铭记历 史。在教学过程中,可能有一些东西在现在的环境不能很好地理解,但是师生可以通过排演舞台剧、情景剧等方式使学生感知历史给予我们的震惊。例如,我们在学习一段历史的时候,书上往往都是叙述一段历史的过程、意义,然后是教训,而这一切都可以通过亲身的表演来体会,诠释出这段历史带给人们的是什么感受,从而有了怎样的意义。
如近现代史中很多“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带给我们的感受是真实的,我们可以编排舞台剧,按照历史的时间、人物、事件等来做详细的排演,学生可以扮演在经济危机下的失业者、贫困人民、企业倒闭的企业家等等历史人物,去亲身感受他们当时的心情,使 这段历史在我们的记忆里更加深刻。因此,课堂上我们应该组织一些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并且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分享自己在里面的收获和体验。
二、使学生重视历史对现代的影响和作用
历史同时也是一种记忆,是一种智慧,我们的祖先不断地参悟历史,吸取教训,运用精华,使人类的文化不断地进步。同样以“经济危机”为例,“罗斯福新政”对于当时的经济危机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很多人给出了解决的政策,为什么罗斯福的政策就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作用呢?学生在经过一些了解以后,深知了这个政策对当时社会的作用和意义,可以使学生更加关注社会现象,并且更加关注历史给予我们现在社会的影响。
三、质疑问由,建立起交流的平台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些都是属于学习所必要的,先要思考,才能学得深刻,有疑问才会有思考,这样一步一步地下去就能够达到学习的目标。学生要养成勾勾画画的习惯,哪个位置觉得好就进行批注,将不懂的地方都通过查资料和查字典解决,在此过程中,由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还可以组织小组,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解惑,这样使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历史问题。
老师在课堂上扮演十分关键的角色,他们要建立一个多姿多彩的平台,促使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来探究历史的意义,也使不同的学生发挥出他们自己的潜能。总之,高效课堂,改变了传统历史教师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更加轻松,培养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活跃性。也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使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尽可能提升学习能力。
四、运用师生互动模式,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高中生在身心发展方面已经接近于成人,在学习中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希望能够充分被关注,可以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实现自己的主体地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历史教学中笔者原则上不再直接给予学生知识与答案,而是将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浓缩在思考题之中,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只是充当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热烈讨论,互相合作,多番查证,自己摸索,得出结论。如教学《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时,笔者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知识能力现状,通过教学案的形式,设计出一系列连环问题,包括十一届三中全会最伟大的决策是什么,我国什么时候最早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什么意思,十四大会议精神和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有什么关系,十五大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等,划分小组,分配任务,推动学生自主探究。这样,学生会在小组中开展学习,相互之间进行分析研究,共同解决不清楚的问题。与此同时,教师在小组之间认真了解,有助于从整个面上掌握好教学进度安排,解答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在学生完成这一学习过程之后,教师还应当进行相应教学要点的适当点拨、精当小结,在学生积极参与、直观感知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加深理解,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成效。
五、开展课内主题活动,深化思想教育成效
高中生在历史学习中思维比较活跃,对感兴趣的话题喜欢深入研究,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观点与结论,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思维方向方面的差异性做好灵活应对,并抓住有利契机进行思想教育。如在《祖国统一大业》这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发现有学生产生疑问:如果中国香港不回归,是不是在经济方面能够发展更好一点?并且有这样疑问的并非个别学生。针对这样的问题,笔者运用翔实的数据、生动的图片以及视频资料对学生进行了疏导,从香港回归前后的经济发展数据、群众收入水平方面进行对比,让学生直观地看到香港回归后不仅经济发展速度没有倒退,而且在国家强有力的支撑下,获得了更为快速的发展,特区政府财政实力、群众收入水平、社会治安状况等方面得到了明显提高,并播放香港居民对历届特区政府工作的评价,从不同角度体现港人治港取得的卓越成就。同时,笔者还通过引导学生自己讨论探究,让学生理解了在“一国两制”的前提下,港澳的回归不仅维护了祖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而且在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等方面同样实现了较高的水平,加强了他们对伟大祖国母亲的深深崇敬和热爱,深刻了思想教育成效。
总之,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努力创新,打破传统教学手段和方式,全面提高教学成效,促进学生成才。
关键词:提升 能力
一、“还原历史”,亲身感受
高效课堂的主旨在于利用一节课的每一分钟时间,让时间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才能让教师从传统的自己在讲、学生奋战考试的模式中解脱出来,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使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效率达到“质”的飞跃。课堂是一个学习的地方,也是学生成长的地方,精神创造的地方,使历史课堂成为高效课堂,进而推动教学方式的改变。
历史虽然是过去的事情,但是我们始终有一句话叫铭记历 史。在教学过程中,可能有一些东西在现在的环境不能很好地理解,但是师生可以通过排演舞台剧、情景剧等方式使学生感知历史给予我们的震惊。例如,我们在学习一段历史的时候,书上往往都是叙述一段历史的过程、意义,然后是教训,而这一切都可以通过亲身的表演来体会,诠释出这段历史带给人们的是什么感受,从而有了怎样的意义。
如近现代史中很多“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带给我们的感受是真实的,我们可以编排舞台剧,按照历史的时间、人物、事件等来做详细的排演,学生可以扮演在经济危机下的失业者、贫困人民、企业倒闭的企业家等等历史人物,去亲身感受他们当时的心情,使 这段历史在我们的记忆里更加深刻。因此,课堂上我们应该组织一些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并且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分享自己在里面的收获和体验。
二、使学生重视历史对现代的影响和作用
历史同时也是一种记忆,是一种智慧,我们的祖先不断地参悟历史,吸取教训,运用精华,使人类的文化不断地进步。同样以“经济危机”为例,“罗斯福新政”对于当时的经济危机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很多人给出了解决的政策,为什么罗斯福的政策就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作用呢?学生在经过一些了解以后,深知了这个政策对当时社会的作用和意义,可以使学生更加关注社会现象,并且更加关注历史给予我们现在社会的影响。
三、质疑问由,建立起交流的平台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些都是属于学习所必要的,先要思考,才能学得深刻,有疑问才会有思考,这样一步一步地下去就能够达到学习的目标。学生要养成勾勾画画的习惯,哪个位置觉得好就进行批注,将不懂的地方都通过查资料和查字典解决,在此过程中,由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还可以组织小组,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解惑,这样使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历史问题。
老师在课堂上扮演十分关键的角色,他们要建立一个多姿多彩的平台,促使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来探究历史的意义,也使不同的学生发挥出他们自己的潜能。总之,高效课堂,改变了传统历史教师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更加轻松,培养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活跃性。也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使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尽可能提升学习能力。
四、运用师生互动模式,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高中生在身心发展方面已经接近于成人,在学习中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希望能够充分被关注,可以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实现自己的主体地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历史教学中笔者原则上不再直接给予学生知识与答案,而是将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浓缩在思考题之中,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只是充当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热烈讨论,互相合作,多番查证,自己摸索,得出结论。如教学《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时,笔者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知识能力现状,通过教学案的形式,设计出一系列连环问题,包括十一届三中全会最伟大的决策是什么,我国什么时候最早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什么意思,十四大会议精神和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有什么关系,十五大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等,划分小组,分配任务,推动学生自主探究。这样,学生会在小组中开展学习,相互之间进行分析研究,共同解决不清楚的问题。与此同时,教师在小组之间认真了解,有助于从整个面上掌握好教学进度安排,解答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在学生完成这一学习过程之后,教师还应当进行相应教学要点的适当点拨、精当小结,在学生积极参与、直观感知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加深理解,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成效。
五、开展课内主题活动,深化思想教育成效
高中生在历史学习中思维比较活跃,对感兴趣的话题喜欢深入研究,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观点与结论,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思维方向方面的差异性做好灵活应对,并抓住有利契机进行思想教育。如在《祖国统一大业》这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发现有学生产生疑问:如果中国香港不回归,是不是在经济方面能够发展更好一点?并且有这样疑问的并非个别学生。针对这样的问题,笔者运用翔实的数据、生动的图片以及视频资料对学生进行了疏导,从香港回归前后的经济发展数据、群众收入水平方面进行对比,让学生直观地看到香港回归后不仅经济发展速度没有倒退,而且在国家强有力的支撑下,获得了更为快速的发展,特区政府财政实力、群众收入水平、社会治安状况等方面得到了明显提高,并播放香港居民对历届特区政府工作的评价,从不同角度体现港人治港取得的卓越成就。同时,笔者还通过引导学生自己讨论探究,让学生理解了在“一国两制”的前提下,港澳的回归不仅维护了祖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而且在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等方面同样实现了较高的水平,加强了他们对伟大祖国母亲的深深崇敬和热爱,深刻了思想教育成效。
总之,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努力创新,打破传统教学手段和方式,全面提高教学成效,促进学生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