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民间资本作为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投资资本,在扩大就业、活跃市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临汾市作为山西省最早进行煤炭资源整合的地区,其从煤炭行业退出的巨额资本极大地扩充了临汾市民间资本的储量,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民间资本的潜力尚未真正发挥出来,民间资本并未进入规范合理的发展轨道。本文通过对临汾市民间资本的发展现状与流向、制约临汾市民间资本合理投资的相关因素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合临汾市民间资本流向的对策建议,以期对临汾市的经济转型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民间资本 资本流向 临汾市
一、临汾市民间资本的发展现状与流向
1.临汾市民间资本发展的现状分析
民间资本投资总量上升,但投资比重不足。煤炭资源整合之后,临汾市的经济发展比较平稳,民间资本也同GDP保持同向增长,连续几年快速增长。2012年,全市民间资本投资432.7亿元,较上年增长38.8%。尽管如此,临汾市民间资本的投资比重明显偏低,2013年,临汾市民间固定投资总量达500.3亿元,占临汾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总量的比重为48.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3%),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2.4%)。
民间资本在三大产业中的发展不均衡。近几年,临汾市的民间资本在三大产业中的分布并不均衡。由于近几年经济发展处于调结构、促改革的阶段,三大产业的的增长率都有所下降,第二产业的增长率仍然在三大产业中增长最快(如表2-1)。虽然“二、三、一”的产业投资结构仍不合理,但由于民间资本近几年倾向投资房地产(2012年增长率为85.8%)与租赁与商务服务业(2012年增长率为325.5%),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第三产业的比重,三大产业的投资结构有所优化。
2.临汾市民间资本的流向特点
投资分散,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临汾市的民间投资呈现出“小而散,分而杂”特点。一方面,煤炭资源整合以前,临汾市的小煤窑数量庞大,因此整合之后的民资并不集中,而是分散在各个煤窑主手中,每个人获得的补偿款也相对比较少。由于各方面因素,民资不能集中起来办大事,只能个人自己“小打小闹”,形不成规模经济,因而也无法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另一方面,临汾市煤整的小煤窑大部分县区都有分布,所以煤整之后各個县区都有煤窑主,其投资方式也各有不同,各个行业均有涉及,并没有一致的投资方向。
投资收益呈下降趋势。煤炭资源整合之后,临汾市的经济增速有了明显的放缓,人们的生活态度在临汾市区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在各县区,人们不再像之前挥金如土,整天进行打麻将、斗地主等赌博活动,人们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寻找新的出路。但无论是继续从事煤炭运输,还是放贷、储蓄,其收益率均不显著,远不能与煤炭开采的收益率相比。在煤炭运输行业,煤炭资源整合之前,以一辆载重四十吨的半挂车来计算,人们从事长途运输一个月的收入基本上在7-8万左右,其净收益能达到3-4万左右;而煤整之后,人们跑长途运输月收入也就是4-5万左右,除去卡车的维修保养、折旧计提等,其收益也就是一万块钱左右甚至更少,其收益从之前的四成左右下降至两成。在民间金融领域,放贷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贷款人无力偿还债务而产生债主无法获益,其债款的回收期限延长,投资风险也加大了很多。
二、临汾市民间资本投资不合理原因分析
1.政府重视力度不够制约了民间投资
政府政策的引导存在很大欠缺,引发临汾民间资本市场的大量问题。政府政策中很多的政策性文件并未根据民资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措施条款不明确,执行力度也不大,因此民间资本的发展并无实际意义上的法律约束与制度保障,民间资本市场上“地下钱庄”等非常猖獗。
2.民间资本与政府之间的信任机制不完善
政府严重的“道德风险”,使企业不愿跟政府合作。这种状况反映的是政府与民企之间的信用问题。以前民间资本遇到的是很多领域尤其是垄断性行业很难进入,出现“玻璃门”的状况;反观之,现在表现为企业进入门槛放低,但有一些地方政府,打着工程招标的幌子,吸引民间资本进行基建的投资,在项目完成后甚至有的政府在项目进行中时,就强制“抢夺”民间资本的功劳,或者直接不履行先前的合约与承诺,不予以民间资本任何补偿,其结果是城市建设得到了发展,但民间资本亦身受其害,尽量避免与政府进行合作,这是一个很严重政府的“道德风险”问题。同时,资金拥有者也怕政策朝令夕改,害怕一些政府部门换一任领导就不认账,使自己的投资一夜之间打了水漂。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就曾指出,民企进入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最大的风险来自政府不守信,包括不履行合同义务、不兑现与项目有关的承诺、在合同之外增加义务等。
3.市场信息不对称使得投资渠道狭窄
虽然现在处于“大数据”时代,许多信息已经公开,信息的交流平台也更多,但是信息发布机制不完善, 缺乏一个相对统一的信息发布公共平台, 许多投资信息并未通过有效的媒介方式使资本拥有者接收和了解, 很多信息投递仍停留在口口相传这种比较原始的形式。有资料表明, 民营经济企业了解投资信息62 %主要是靠生意场上的朋友, 38 %来源于媒体, 18 %来源于政府机关, 而通过中介机构的仅占5 %,这种状况阻碍了更多民间资本的参与, 也不利于公平竞争。因此,民间资本还是继续在煤炭相关行业中“摸爬滚打”,没有找到更好的的投资点。
三、引导临汾民间资本合理投资的对策建议
1.加快互信机制的建立,推进民间资本进入基建行业
加快临汾市民间资本投资步伐,最根本的是要完善BOT模式,推动民资与政府之间的信用机制的建立,从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临汾市政策倾斜的领域。很多民资不愿意去投资实业是基于自身的利益并没有保障,与政府签订合同之后,政府部门不能按时把投资收益发放给民企,因而民企投资实业的兴致并不大。所以要保证政府与民资的契约关系的确立,在双方的博弈中寻找互赢的均衡点。具体而言,要保证一方面要减少审批事项,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做到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产经营活动和产品物品的许可,最大限度地缩小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的范围,最大可能地减少对各类机构及其活动的认定;另一方面,要下放审批权限。要以新形势下的转型跨越为契机,制定新的分级审批制度,下放部分审批权限到市、县,加快项目审批进度,缩短企业“落地”时间,逐步实现市、县各级政府部门的权责对等,解决行政审批中存在的权责脱节、重权轻责的现象。
2.完善信息交流平台,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优势产业
完善的信息交流平台对民间资本的投资方向有很强的引导性。一方面,临汾市政府要重视民间资本的发展状况,拓宽信息发布渠道,提供一些适合本地发展的切实可行的投资信息,既有利于民间投资者接受,也有利于带动县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民间投资者应拓宽自身的信息来源渠道,多关注发展前景较好的投资项目,多关注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二者的结合点可以归结到临汾市的旅游和文化产业。临汾市的旅游资源一直相当丰富,但长期以来由于道路不发达,景区修缮与保存工作不到位,使得临汾市旅游业的经济距离较远,因而旅游业的优势并未展现出来。结合山西省转型跨越的新契机,临汾市可以把政策重心向旅游业倾斜,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建和旅游,发展当地特色的旅游资源,像古县的牡丹花展、安泽的荀子故里、汾西的姑射山风景区等都是可以重点开发的景点,从而临汾市能形成一条由各地景区连贯的旅游经济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靳大勇,我国民间资本的发展与规范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3.
[2] 何广文,杨虎锋,小额贷款公司的政策初衷及其绩效探讨[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2.
[3] 李慧.民间资本能打开“玻璃门”吗?[N].光明日报,2013,7,2.
【关键词】 民间资本 资本流向 临汾市
一、临汾市民间资本的发展现状与流向
1.临汾市民间资本发展的现状分析
民间资本投资总量上升,但投资比重不足。煤炭资源整合之后,临汾市的经济发展比较平稳,民间资本也同GDP保持同向增长,连续几年快速增长。2012年,全市民间资本投资432.7亿元,较上年增长38.8%。尽管如此,临汾市民间资本的投资比重明显偏低,2013年,临汾市民间固定投资总量达500.3亿元,占临汾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总量的比重为48.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3%),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2.4%)。
民间资本在三大产业中的发展不均衡。近几年,临汾市的民间资本在三大产业中的分布并不均衡。由于近几年经济发展处于调结构、促改革的阶段,三大产业的的增长率都有所下降,第二产业的增长率仍然在三大产业中增长最快(如表2-1)。虽然“二、三、一”的产业投资结构仍不合理,但由于民间资本近几年倾向投资房地产(2012年增长率为85.8%)与租赁与商务服务业(2012年增长率为325.5%),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第三产业的比重,三大产业的投资结构有所优化。
2.临汾市民间资本的流向特点
投资分散,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临汾市的民间投资呈现出“小而散,分而杂”特点。一方面,煤炭资源整合以前,临汾市的小煤窑数量庞大,因此整合之后的民资并不集中,而是分散在各个煤窑主手中,每个人获得的补偿款也相对比较少。由于各方面因素,民资不能集中起来办大事,只能个人自己“小打小闹”,形不成规模经济,因而也无法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另一方面,临汾市煤整的小煤窑大部分县区都有分布,所以煤整之后各個县区都有煤窑主,其投资方式也各有不同,各个行业均有涉及,并没有一致的投资方向。
投资收益呈下降趋势。煤炭资源整合之后,临汾市的经济增速有了明显的放缓,人们的生活态度在临汾市区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在各县区,人们不再像之前挥金如土,整天进行打麻将、斗地主等赌博活动,人们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寻找新的出路。但无论是继续从事煤炭运输,还是放贷、储蓄,其收益率均不显著,远不能与煤炭开采的收益率相比。在煤炭运输行业,煤炭资源整合之前,以一辆载重四十吨的半挂车来计算,人们从事长途运输一个月的收入基本上在7-8万左右,其净收益能达到3-4万左右;而煤整之后,人们跑长途运输月收入也就是4-5万左右,除去卡车的维修保养、折旧计提等,其收益也就是一万块钱左右甚至更少,其收益从之前的四成左右下降至两成。在民间金融领域,放贷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贷款人无力偿还债务而产生债主无法获益,其债款的回收期限延长,投资风险也加大了很多。
二、临汾市民间资本投资不合理原因分析
1.政府重视力度不够制约了民间投资
政府政策的引导存在很大欠缺,引发临汾民间资本市场的大量问题。政府政策中很多的政策性文件并未根据民资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措施条款不明确,执行力度也不大,因此民间资本的发展并无实际意义上的法律约束与制度保障,民间资本市场上“地下钱庄”等非常猖獗。
2.民间资本与政府之间的信任机制不完善
政府严重的“道德风险”,使企业不愿跟政府合作。这种状况反映的是政府与民企之间的信用问题。以前民间资本遇到的是很多领域尤其是垄断性行业很难进入,出现“玻璃门”的状况;反观之,现在表现为企业进入门槛放低,但有一些地方政府,打着工程招标的幌子,吸引民间资本进行基建的投资,在项目完成后甚至有的政府在项目进行中时,就强制“抢夺”民间资本的功劳,或者直接不履行先前的合约与承诺,不予以民间资本任何补偿,其结果是城市建设得到了发展,但民间资本亦身受其害,尽量避免与政府进行合作,这是一个很严重政府的“道德风险”问题。同时,资金拥有者也怕政策朝令夕改,害怕一些政府部门换一任领导就不认账,使自己的投资一夜之间打了水漂。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就曾指出,民企进入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最大的风险来自政府不守信,包括不履行合同义务、不兑现与项目有关的承诺、在合同之外增加义务等。
3.市场信息不对称使得投资渠道狭窄
虽然现在处于“大数据”时代,许多信息已经公开,信息的交流平台也更多,但是信息发布机制不完善, 缺乏一个相对统一的信息发布公共平台, 许多投资信息并未通过有效的媒介方式使资本拥有者接收和了解, 很多信息投递仍停留在口口相传这种比较原始的形式。有资料表明, 民营经济企业了解投资信息62 %主要是靠生意场上的朋友, 38 %来源于媒体, 18 %来源于政府机关, 而通过中介机构的仅占5 %,这种状况阻碍了更多民间资本的参与, 也不利于公平竞争。因此,民间资本还是继续在煤炭相关行业中“摸爬滚打”,没有找到更好的的投资点。
三、引导临汾民间资本合理投资的对策建议
1.加快互信机制的建立,推进民间资本进入基建行业
加快临汾市民间资本投资步伐,最根本的是要完善BOT模式,推动民资与政府之间的信用机制的建立,从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临汾市政策倾斜的领域。很多民资不愿意去投资实业是基于自身的利益并没有保障,与政府签订合同之后,政府部门不能按时把投资收益发放给民企,因而民企投资实业的兴致并不大。所以要保证政府与民资的契约关系的确立,在双方的博弈中寻找互赢的均衡点。具体而言,要保证一方面要减少审批事项,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做到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产经营活动和产品物品的许可,最大限度地缩小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的范围,最大可能地减少对各类机构及其活动的认定;另一方面,要下放审批权限。要以新形势下的转型跨越为契机,制定新的分级审批制度,下放部分审批权限到市、县,加快项目审批进度,缩短企业“落地”时间,逐步实现市、县各级政府部门的权责对等,解决行政审批中存在的权责脱节、重权轻责的现象。
2.完善信息交流平台,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优势产业
完善的信息交流平台对民间资本的投资方向有很强的引导性。一方面,临汾市政府要重视民间资本的发展状况,拓宽信息发布渠道,提供一些适合本地发展的切实可行的投资信息,既有利于民间投资者接受,也有利于带动县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民间投资者应拓宽自身的信息来源渠道,多关注发展前景较好的投资项目,多关注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二者的结合点可以归结到临汾市的旅游和文化产业。临汾市的旅游资源一直相当丰富,但长期以来由于道路不发达,景区修缮与保存工作不到位,使得临汾市旅游业的经济距离较远,因而旅游业的优势并未展现出来。结合山西省转型跨越的新契机,临汾市可以把政策重心向旅游业倾斜,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建和旅游,发展当地特色的旅游资源,像古县的牡丹花展、安泽的荀子故里、汾西的姑射山风景区等都是可以重点开发的景点,从而临汾市能形成一条由各地景区连贯的旅游经济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靳大勇,我国民间资本的发展与规范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3.
[2] 何广文,杨虎锋,小额贷款公司的政策初衷及其绩效探讨[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2.
[3] 李慧.民间资本能打开“玻璃门”吗?[N].光明日报,201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