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使”面具之下

来源 :世界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sha1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85年,对托帕来说,是一个关键的人生转折点。这一年,她离开了生活近20年的领养之家,搬出了那栋老房子。离开的原因要从她领养家庭的姐姐伊丽莎白的新婚说起。伊丽莎白的新婚丈夫奥拉莫·布里格姆是一位教堂辅祭,既年轻帅气,又知识渊博,也扮演着神父与信友之间的桥梁角色,很受大家尊重。
  作为青春女性,托帕或许对这位姐夫暗生情愫,但与他的距离那么近,却又那么远:她只是家里的女佣、保姆。她没有财产,没有社会地位,没有一技之长,没有受过高等教育。虽然和姐姐、姐夫住在一起,但不拥有房子的任何权益。尽管姐姐、姐夫对托帕一直很友善,但他们之间无法言说的情感、龃龉,以及托帕内心的嫉妒、敌意都在无情地撕扯着那层温情的面纱。最终,托帕选择了离开。伊丽莎白略带苦笑地对托帕说:”欢迎随时回来做客,家里永远有你的位置!”伤心的托帕头也没回,心里有那么一丝丝恨意:为什么离开的是我而不是她?!她暗暗发誓:我还会回来的,不是作为保姆,而是作为女主人!
  1887年,三十而立的托帕被波士顿剑桥医院的护理学院录取,成为一名护理学生。进入护理学院的托帕开启修女般的两年艰苦日子。这两年的护理训练是炼狱式的:终日工作,全年无休;房间局促,小床简易;早起晚睡,每天午饭、晚饭和休息时间加起来只有1小时15分钟;伙食极差,难以果腹;收入微薄,无法保证基本开销;每个学生要照顾50个病人,还要负责病房卫生和壁炉生火等;纪律严酷,违纪均会被开除或记过。
  此时的托帕过着一种双面人生。在高管和病人眼里,托帕活泼开朗,天天笑容满面,人们亲切地叫她”快乐的简”。然而,对待身边的同学,她则两面三刀,暗藏狡诈,常常散播那些与她关系差的同学的谣言,致使几位同学被开除,而且她还偷窃别人的财物和医院物品。1890年,托帕顺利通过专业测试,但因擅自离开病房而被学校开除,也没获得学位证书。几个月后,她再次因偷盗病人财物、擅自篡改病历和伪造学位证书而被另外一家医院开除。之后,托帕放弃了在医院谋职,靠做私人护理谋生,毅然决然地在双面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这是一条不归路。

“天使”的复仇


  在接下来的10年里,得益于众多医生的高度赞赏和大力推荐,托帕逐渐走上了自己的人生巅峰:成为英国清教徒聚集的剑桥市最出色的私人护士。她的客户慕名而来,源源不断,大多是来自英国的名门望族。她的收入颇丰,有当时普通女性的5倍之多。不少病人对她赞誉有加:正直,从不饮酒,表现良好。
  然而,仍然有一些病人抱怨她借钱不还,撒谎成性,还小偷小摸。在社交场上,托帕毫无理由地编造谎言、散布谣言,像她的亲生父亲一样酗酒。她对自认为有敌意的人暗生仇恨,恶意回敬,甚至挑拨离间,让别人反目成仇,并以此为乐。这种双面人生直到她罪行败露才现出原形。尽管早已成为一个阴险的杀人狂,但托帕没有在医院里败露,也没有在私人护士的工作上败露。那么,她是如何现出原形的呢?
  这要说回到她领养家庭的姐姐伊丽莎白。一直以来,托帕对这个姐姐颇有微词,心怀怨怼。而伊丽莎白却对这个异父异母的妹妹关怀有加,温柔以待,連丈夫布里格姆都看在眼里。托帕的仇恨火苗里夹杂着复杂的羡慕、嫉妒,随着时间的流逝并没有减弱,反而越烧越旺。几年来,她都在策划一个圈套,对这个让她厌恶的姐姐进行复仇:毒杀。
  1897年,托帕在马萨诸塞州巴泽兹湾租了一个小别墅,连续度过了5个夏季后,她终于等到了一个天赐良机。1899年,伊丽莎白发现自己的阴郁惆怅一直挥之不去,从冬季拖到夏季。得知这一消息的托帕第一时间赶到姐姐家里,希望能提供帮助,并郑重邀请伊丽莎白去自己的小别墅度假。她对姐姐说:那里有沙滩可以野营,是个散心静养的好地方。对托帕深信不疑的伊丽莎白夫妇也觉得到海边透透气这个主意很好。
  姐妹俩离开两天后,布里格姆突然收到托帕的紧急电报,说姐姐已经病重。当他匆忙赶上火车时,又得知妻子已重度昏迷。接诊的医生说,伊丽莎白莫名中风,第二天就病逝了。伤心欲绝的布里格姆不得不面对现实,为妻子准备后事,结果发现走之前给伊丽莎白的50美元只剩下5美元,其余45美元则不翼而飞。托帕说对此并不知情。
  更具有戏剧性的是,托帕说伊丽莎白临终前希望妹妹能保留她的金手表做纪念。平时就被妻子对托帕的温情所感动的布里格姆二话不说,就把金表送给了托帕。之后时间里,他再也没有看到过这只金表,天真地认为这是托帕对姐姐手表的敬重和珍藏。殊不知,托帕获得手表后,很快就拿去典当变现了。对于妻子的遽然病故,布里格姆没有怀疑过什么。他可能被打死也不会相信,妻子在托帕怀里慢慢断气的时候,托帕是怎样的一种得偿所愿的扭曲表情。纸里包不住火。3年后,发生在托帕身边的一系列奇异死亡的事件,才让善良的人们看清了托帕的真实面目。
托帕成为英国清教徒聚集的剑桥市最出色的私人护士。
托帕成为英国清教徒聚集的剑桥市最出色的私人护士。
1901年夏天,托帕受聘于戴维斯家,负责照顾老人。不久她设计用毒药接连杀害了戴维斯一家4口,制造了灭门惨案。
托帕被判患有精神疾病, 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她在那里活到了80岁。

“天使”的杀戮


  1901年夏天,托帕租住的小别墅已经5年没交租金了。房东戴维斯一家除了夫妇2人之外,还有2个成年女儿是小别墅的所有者,她们都对”快乐的简”相当友好。让人惊悚的是,在夏天的3个月里,托帕设计用毒药接连杀害了戴维斯一家4口,制造了灭门惨案。
  这引起了警方的怀疑。当年8月底,警方决定把戴维斯一家尸首挖出来进行检测,以寻找线索。不过,哈佛医学院的尸检报告需要2个月。连警方也没有料到的是,就在这2个月内,托帕又杀了1个人:她的姐夫布里格姆77岁的亲姐姐埃德娜·班尼斯特。无辜的老太太只是到布里格姆家闲住,本来打算几天后就离开,结果住了3天就死了。1年前,布里格姆的女管家也离世了。实际上,她们俩都是被托帕杀害的,究其原因,托帕认为她们阻碍了自己与布里格姆的结合。然而,此时的布里格姆还被蒙在鼓里。
  前来检查的法医认为埃德娜的死因是心脏病。殊不知,这是托帕隐秘杀人的手段,连经验丰富的医生都看不出死者有什么异常之处。在验尸官紧锣密鼓地检查戴维斯一家4具尸体之时,托帕正在面对另一场斗争。为了赢得布里格姆的”爱情”,虽然除掉了几个障碍,虽然在家里表现得热情勤劳、毫无怨言,虽然后来改变策略、玩弄花招儿(让姐夫误服微量而不致命的毒药,在其身体不适时悉心照料),但托帕还是失败了。
  恼羞成怒的她开始散布谣言,准备毁掉布里格姆的名声,说年届六旬的姐夫让自己怀了孕,这让他们俩的关系最终走向了破裂。忍无可忍的布里格姆向托帕下了逐客令,后者一气之下服用了大量吗啡。治疗几天后,托帕被抢救了回来,但所有行李都被布里格姆送到了医院。她出院后找到了新罕布什尔州阿默斯特市的一位朋友,住到了他家里。这些行踪早已被暗中跟踪她的探员掌握得一清二楚。
  验尸报告显示,4具尸体中都发现了足以毙命的砒霜。很快,托帕在朋友家被捕,不过警方指控的罪名只是谋杀了戴维斯的一个女儿。大肆报道的新闻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几乎没人相信托帕是杀人凶手。来自众多医生、病人的信件如雪片一样飞来,一致认为托帕专业优秀、工作热情、人格高尚、性格友善、人见人爱。同时,戴维斯夫妇的殡葬团队也说他们为了尸体防腐而用了砒霜。
  这时候,检察官亮出了杀手锏。他指出,被害者真正死亡的原因不是砒霜,而是2种药品的大量混合制剂:吗啡和阿托品。警察找到了托帕的笔记本,与毒药、危险药品相关的地方,均有特殊标记。吗啡是一种麻醉剂,医学上常用于缓解疼痛,但过量就会使人死亡。而阿托品的效果与吗啡完全相反,可以让心跳加速、瞳孔放大,还可以使人痉挛抽搐。对托帕来说,2种药品都是绝佳的试验品,可以配成各种剂量的混合物,然后在病人身上一试效果。绝大多数接受托帕药品试验的病人都已经长眠地下,无法诉说和揭露她的恶行。
电视剧《女子监狱》剧照
电视剧《女子监狱》剧照。该剧演绎了女性犯罪的多种案例,犯罪人群大多与毒品、帮派、精神疾病有关。其原生家庭大多支离破碎、没有经济来源,这一切导致她们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缺少生存技能,社会关系恶劣,等等,最终走向罪恶的深渊。
纪录片《简·托帕》剧照。

其他文献
重庆经济连续13个季度保持11%以上增速    记者4月18日获悉,我市今年一季度经济继续保持了高位运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1.73亿元,增长11.8%,连续13个季度保持了11%以上的增速。  (《重庆日报》4月19日消息 记者 郭晓静)    北碚区成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区    4月19日记者获悉,国家环保总局命名北碚区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北碚继渝北之后成为我市第二个、全国第五个国家环保模
今年7月的一天,天气炎热,万州长江大桥,一位7旬老人,腰系绳索,手脚并用,缓缓地从拱底爬向拱顶,不时从腰间取出一个黑色小本子,记录着……桥下,一群仰着头的学生,目不转睛地盯着老人。  老人是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内著名桥梁专家顾安邦。与往常所不同的是,那天,他攀在高高的桥梁上,极目远眺,心中激荡着一种喜悦。这种喜悦,从他去年在北京领回桥梁界最具影响力大奖——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后
沙漠揭示了世界末日的景象,如果沙漠可以抽象化,那它就是死亡的象征:沉默而荒凉。  但正如苏菲派一首诗歌所写的那样:沙漠是真正的宝藏。  它為画家、摄影师、文学家、探险家,社会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提供了绝佳的试验田。
我是一名打工青年,工余勤奋笔耕,迄今已在各类报刊发表文章200多篇。认识《当代党员》缘于一次偶然的机会。上周我到厂里办事,看见办公桌上放着一本崭新的《当代党员》,精致的封面设计一下子吸引了我,出于好奇,我向办公室领导借阅了这本杂志。回家细细一读,我觉得“当代论坛”、“特别策划”、“助您成功”、“巴山夜雨”这几个栏目很亲切,很耐读。但令人遗憾的是,刊物没有一个专门为打工者倾诉心声的栏目。打工者是社会
圆形、方形、球形、不规则形,不管是什么形状,小小的纽扣都有自己的一小片天空,在服装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纽扣,在国外被称为服装的“眼睛”,国内被称为衣服上的“珍珠”。在6000多年的生命历程中,承载着金钱、审美甚至政治等功能,还是诸多故事的发轫点。东汉文字学家、经学家许慎所著《说文解字》中这样定义纽扣:“纽:和线绳有关,本义为可解的结。扣:作名词用,绳扣、绳结。”1930年,北京郊区房山县周口店
72岁的英国退休老人约翰·哈德森(John Hudson)在哥斯达黎加当地一个自然保护区拍到了长舌蝙蝠伸出舌头舔食花蜜的罕见画面。  埃博拉病毒自1976年被首次发现以来,在过去40多年的时间里,就像幽灵一样,在非洲多个国家忽兴忽灭,给当地人带来了痛苦和灾难。埃博拉病毒能够引起高烧,破坏人的血管,并且引起大出血、腹泻和休克,50%到90%感染该病毒的人会死亡。像对待任何一种致人死亡的病毒一样,科学
作为一名普通干部,我爱看《当代党员》,它既能指导工作,又给人以启迪。为进一步办好刊物,我有两点建议,供参考:一是胆子更大一些,多编发一些群众中的“敏感问题”,及时给他们释疑解难,不要怕揭短,这样才能使《当代党员》成为基层干部群众的贴心朋友。二是要进一步扩大基层通讯员队伍,重庆这么大,光靠编辑部的力量肯定不够,因此要进一步扩大基层通讯员队伍,最好每年开一次通联会,共同把大家的杂志办好。     大足
我叫伍笛笛,爸爸伍华天是大足县师范学校美术教师,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专高级讲师;妈妈陈秋雁是大足县龙岗第一小学的音乐教师,中共党员,大专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在我心中,爸爸妈妈不仅是我最敬重的长辈,也为我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我的家,真是一个学习乐园。    书是我家的精神食粮    在我的记忆里,家里没有什么豪华的家具,却有好多好多的书。爸爸妈妈喜欢学习,把书当成了宝贝,就连搬家的时候也是亲自把书
1998年8月,35岁的廖绍华接手了重庆机床厂的“烂摊子”:年亏损4000多万元,账上仅有5万元流动资金。因无钱缴费,水电被停,工厂像个古战场,到处堆满钢铁,却无法生产……     >> 坐等客户上门,市场反应迟钝,是当时国有企业一大通病。廖绍华望闻问切,开出了第一剂“药”:主动上门找客户,打破框框抓订单。     上任没几天,一条消息让廖绍华傻了眼:与重机厂只有几步之遥的一家企业,将800万元的
主持人语: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景式描绘,也是我们建设新农村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新农村到底是啥样?重庆离新农村还有多远?在这方面我们进行了哪些有益探索?重庆该如何建设新农村?……带着这些问号,让我们一起来聆听重庆新农村的足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