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8年8月,35岁的廖绍华接手了重庆机床厂的“烂摊子”:年亏损4000多万元,账上仅有5万元流动资金。因无钱缴费,水电被停,工厂像个古战场,到处堆满钢铁,却无法生产……
>> 坐等客户上门,市场反应迟钝,是当时国有企业一大通病。廖绍华望闻问切,开出了第一剂“药”:主动上门找客户,打破框框抓订单。
上任没几天,一条消息让廖绍华傻了眼:与重机厂只有几步之遥的一家企业,将800万元的订单给了别人,而此前,重机厂是这家企业的惟一选择。关上办公室的门,廖绍华流泪了:一个比新中国历史还悠久的品牌,一个曾誉满行业的品牌啊……问题到底在哪里?
经过一番调研,廖绍华找到了答案:重机厂离市场太远了!
“一切从市场抓起,从订单抓起!”廖绍华重组了营销部,并亲自担当营销员,率领新团队开始跋山涉水。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1998年9月20日,廖绍华在璧山拿到上任以来的第一笔订单:一个客户用40万元买了一台机床。不胜酒力的廖绍华在客户面前喝醉了。他和同事用编织袋提回了40万元现金,并用这笔钱给职工发了工资。看到职工领工资时的欢喜劲儿,廖绍华含着泪,沉重而开心地笑了。
一台机床只够支付一个月的工资,除了四处推销,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看着那些堆积如山的车床和钢铁,廖绍华想起一件往事:一年前,他还是副厂长时,一位私营企业主主动上门,要求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几台机床,但机床厂固守“款到发货”的“原则”,这笔买卖泡汤。为什么其他企业可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重机厂就不行?
半个小时后,廖绍华来到了这家企业。一进厂,老板就紧握着他的手说:“国有企业的领导看我们来了!”
这句寻常的话,深深刺痛了廖绍华,那一刻,他强烈地意识到一直以“老大哥”身份自居的国有企业脱离客户和市场太久了。
回到厂里,廖绍华立即召开会议,研究分期付款的事。在会上,有些人还是认为风险太大,廖绍华力排众议,一语定乾坤:“没有风险,哪来订单?”
拍板之后,廖绍华决定让那家企业的销售人员驻厂,亲眼看看机床生产全过程。很快,这家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订了4台机床。
>> “国有企业是民营企业天然的人才库”,这句“不中听”的话,揭示了国企留不住人的不争事实。面对数控机床无人开的难题,廖绍华真情留人继而打造“顶梁柱”——这是他开出的第二剂“药”。
订单易得,人才难求。随着机器的轰鸣,廖绍华对国企的认识愈加深入。一天,一位客户要求订购3台数控机床,而厂里仅有的技术员李老五已在半年前不辞而别。
情急之下,廖绍华带领班子成员“三顾茅庐”登门拜访,都没见到人。临走时,廖绍华叮嘱那位技术员的妻子:“你让李老五回来一次,我想和他见个面。”
李老五很快从广东回来了,但他是回来补办离职手续的。广东企业给他高薪,他打算赚足女儿的学费和自己的养老金再回来。廖绍华和班子成员与他长谈,真诚挽留他。两个小时过去了,李老五一言不发,始终不敢抬头去迎接廖绍华诚恳的目光,因为,他下午5点钟去广东的火车票已经买好。望着李老五离去的背影,想着他即将登上远去的列车,那“轰隆轰隆”转动的车轮就像压在廖绍华心里一样沉重。
第二天,刚上班,一名员工急匆匆地跑来说:“廖厂长,我昨晚看见李老五了。”廖绍华喜出望外:“他没走?”原来,那天下午,厂领导一班人与他交心谈心,告诉他5000多名职工眼巴巴等米下锅。走出厂门的那一刻,李老五强烈地发现自己割舍不下20年的情谊,他毅然回了头。
燃眉之急终于解决。这件事让廖绍华深刻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针对重机厂的现状,他提出了“只要你每天都在进步,你就是人才”的用人观,随即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措施,“只要有能力,轿车奖给你”。很快,重机厂建立起100多人的人才方阵。有了人才,廖绍华底气足了,他谋划着更大的蓝图。
>> 加入WTO后,是抱守狭小的市场偏守一隅,还是勇于竞争打开更大的市场,成为衡量一个企业成长前景的分水岭。廖绍华和许多企业家一样,抱着“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决心和信心,与老外争市场——这是他开出的第三剂“药”。
2001年,廖绍华获悉,哈尔滨东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动机厂扩建,需要23台总价值2500万元的高档数控机床。
“这笔业务搞到手,有暂时的经济效益,更有长远的品牌效益。”廖绍华带领一支竞标团队来到哈尔滨。虽然这是一家老客户,但当他们竞标报名时,对方婉拒了。原来这次竞标吸引了好几家国外顶尖品牌,人家交货期短,技术含量高,对方认为国内企业没有一家能够达到要求。
还有一天就要投标了,廖绍华几次要求单独见东安的老总,都因对方太忙而没有机会。第5次,他终于在门口堵住了东安的老总,可人家急匆匆地对廖绍华说:“给你5分钟时间。”“给我一个机会,我要举全厂之力来证明中国机床能行……”没到5分钟,廖绍华坚定的信念打动了东安老总。
为背水一战,廖绍华将自己的办公室搬到哈尔滨,现买了电脑、投影仪,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在参评中,廖绍华不仅列出详细的生产计划,还排出了23台机床每一天的生产工序,并表示将投入1000多万元购买原料、配件。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最后,评标小组成员一致决定将2500万元的机床订单交给重机厂。
竞标结束那天晚上,雪下得很大,但廖绍华一行人却分外激动,他们脱下外衣,孩子般地又蹦又跳。
半年后,当廖绍华带领他的团队按期到哈尔滨交货时,东安中层以上干部全部到场迎接,他们甚至将重机厂不屈不挠的精神作为学习的榜样。因为此时的重机厂已创造了中国齿轮机床业顺利完成金额最大、数量最多、交货期最短、技术含量最高的订单等多个奇迹。
就在这一时期,廖绍华带领的重机厂实现了扭亏为赢。
2003年,重机厂重返“重庆工业企业50强”;2005年,重机厂齿轮机床年产销量突破千台大关,占全国齿轮机床行业年总产销量的三分之一;2005年12月,重机厂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2006年9月,“重机牌”数控齿轮加工机床荣获“中国名牌”称号,并实现了国产高档数控齿轮机床的首次出口;2006年10月,重机集团公司技术中心被国家发改委等5部委认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2007年2月16日,廖绍华荣获“2006年度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
面对这些,廖绍华沉着地说:“我们就是要实现重庆装备制造业的振兴,用重机产品装备中国乃至全球齿轮制造业!”
>> 坐等客户上门,市场反应迟钝,是当时国有企业一大通病。廖绍华望闻问切,开出了第一剂“药”:主动上门找客户,打破框框抓订单。
上任没几天,一条消息让廖绍华傻了眼:与重机厂只有几步之遥的一家企业,将800万元的订单给了别人,而此前,重机厂是这家企业的惟一选择。关上办公室的门,廖绍华流泪了:一个比新中国历史还悠久的品牌,一个曾誉满行业的品牌啊……问题到底在哪里?
经过一番调研,廖绍华找到了答案:重机厂离市场太远了!
“一切从市场抓起,从订单抓起!”廖绍华重组了营销部,并亲自担当营销员,率领新团队开始跋山涉水。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1998年9月20日,廖绍华在璧山拿到上任以来的第一笔订单:一个客户用40万元买了一台机床。不胜酒力的廖绍华在客户面前喝醉了。他和同事用编织袋提回了40万元现金,并用这笔钱给职工发了工资。看到职工领工资时的欢喜劲儿,廖绍华含着泪,沉重而开心地笑了。
一台机床只够支付一个月的工资,除了四处推销,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看着那些堆积如山的车床和钢铁,廖绍华想起一件往事:一年前,他还是副厂长时,一位私营企业主主动上门,要求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几台机床,但机床厂固守“款到发货”的“原则”,这笔买卖泡汤。为什么其他企业可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重机厂就不行?
半个小时后,廖绍华来到了这家企业。一进厂,老板就紧握着他的手说:“国有企业的领导看我们来了!”
这句寻常的话,深深刺痛了廖绍华,那一刻,他强烈地意识到一直以“老大哥”身份自居的国有企业脱离客户和市场太久了。
回到厂里,廖绍华立即召开会议,研究分期付款的事。在会上,有些人还是认为风险太大,廖绍华力排众议,一语定乾坤:“没有风险,哪来订单?”
拍板之后,廖绍华决定让那家企业的销售人员驻厂,亲眼看看机床生产全过程。很快,这家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订了4台机床。
>> “国有企业是民营企业天然的人才库”,这句“不中听”的话,揭示了国企留不住人的不争事实。面对数控机床无人开的难题,廖绍华真情留人继而打造“顶梁柱”——这是他开出的第二剂“药”。
订单易得,人才难求。随着机器的轰鸣,廖绍华对国企的认识愈加深入。一天,一位客户要求订购3台数控机床,而厂里仅有的技术员李老五已在半年前不辞而别。
情急之下,廖绍华带领班子成员“三顾茅庐”登门拜访,都没见到人。临走时,廖绍华叮嘱那位技术员的妻子:“你让李老五回来一次,我想和他见个面。”
李老五很快从广东回来了,但他是回来补办离职手续的。广东企业给他高薪,他打算赚足女儿的学费和自己的养老金再回来。廖绍华和班子成员与他长谈,真诚挽留他。两个小时过去了,李老五一言不发,始终不敢抬头去迎接廖绍华诚恳的目光,因为,他下午5点钟去广东的火车票已经买好。望着李老五离去的背影,想着他即将登上远去的列车,那“轰隆轰隆”转动的车轮就像压在廖绍华心里一样沉重。
第二天,刚上班,一名员工急匆匆地跑来说:“廖厂长,我昨晚看见李老五了。”廖绍华喜出望外:“他没走?”原来,那天下午,厂领导一班人与他交心谈心,告诉他5000多名职工眼巴巴等米下锅。走出厂门的那一刻,李老五强烈地发现自己割舍不下20年的情谊,他毅然回了头。
燃眉之急终于解决。这件事让廖绍华深刻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针对重机厂的现状,他提出了“只要你每天都在进步,你就是人才”的用人观,随即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措施,“只要有能力,轿车奖给你”。很快,重机厂建立起100多人的人才方阵。有了人才,廖绍华底气足了,他谋划着更大的蓝图。
>> 加入WTO后,是抱守狭小的市场偏守一隅,还是勇于竞争打开更大的市场,成为衡量一个企业成长前景的分水岭。廖绍华和许多企业家一样,抱着“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决心和信心,与老外争市场——这是他开出的第三剂“药”。
2001年,廖绍华获悉,哈尔滨东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动机厂扩建,需要23台总价值2500万元的高档数控机床。
“这笔业务搞到手,有暂时的经济效益,更有长远的品牌效益。”廖绍华带领一支竞标团队来到哈尔滨。虽然这是一家老客户,但当他们竞标报名时,对方婉拒了。原来这次竞标吸引了好几家国外顶尖品牌,人家交货期短,技术含量高,对方认为国内企业没有一家能够达到要求。
还有一天就要投标了,廖绍华几次要求单独见东安的老总,都因对方太忙而没有机会。第5次,他终于在门口堵住了东安的老总,可人家急匆匆地对廖绍华说:“给你5分钟时间。”“给我一个机会,我要举全厂之力来证明中国机床能行……”没到5分钟,廖绍华坚定的信念打动了东安老总。
为背水一战,廖绍华将自己的办公室搬到哈尔滨,现买了电脑、投影仪,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在参评中,廖绍华不仅列出详细的生产计划,还排出了23台机床每一天的生产工序,并表示将投入1000多万元购买原料、配件。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最后,评标小组成员一致决定将2500万元的机床订单交给重机厂。
竞标结束那天晚上,雪下得很大,但廖绍华一行人却分外激动,他们脱下外衣,孩子般地又蹦又跳。
半年后,当廖绍华带领他的团队按期到哈尔滨交货时,东安中层以上干部全部到场迎接,他们甚至将重机厂不屈不挠的精神作为学习的榜样。因为此时的重机厂已创造了中国齿轮机床业顺利完成金额最大、数量最多、交货期最短、技术含量最高的订单等多个奇迹。
就在这一时期,廖绍华带领的重机厂实现了扭亏为赢。
2003年,重机厂重返“重庆工业企业50强”;2005年,重机厂齿轮机床年产销量突破千台大关,占全国齿轮机床行业年总产销量的三分之一;2005年12月,重机厂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2006年9月,“重机牌”数控齿轮加工机床荣获“中国名牌”称号,并实现了国产高档数控齿轮机床的首次出口;2006年10月,重机集团公司技术中心被国家发改委等5部委认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2007年2月16日,廖绍华荣获“2006年度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
面对这些,廖绍华沉着地说:“我们就是要实现重庆装备制造业的振兴,用重机产品装备中国乃至全球齿轮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