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须有“生长”意识,立足学情诊断,建构一个富有“生长”性的语文课堂。“生长式”语文课堂的建构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分析学生的“前阅读”,找到生长点;关注“学”的状态,激发生长力;评析学习结果,看精神生命是否增量。
关键词:学情诊断;“生长式”语文课堂;前阅读
美国杰出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在其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教育即生长”:“因为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不断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学校教育的价值,它的标准,就看它创造继续生长的愿望到什么程度,看它为实现这种愿望提供方法到什么程度。”[1]教育要尊重学生,要合乎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兴趣,促进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
当前,“人(学生)的回归”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课堂上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一个极其重要的切入点。可以说,这次改革契合了杜威的“教育即生长”理念。语文教学,须有“生长”意识,立足学情诊断,建构一个富有“生长”性的语文课堂。
教师如何基于“学情诊断”,建构“生长式”语文课堂?笔者通过两次执教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一课,从以下三个方面,尝试着去解决这个问题:
一、分析学生的“前阅读”,找到生长点
分析学生的“前阅读”,即“课前学情诊断”,通常是指分析学生在进行语文课堂学习前的阅读基础、知识水平与心理发展水平,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现实起点。学生在课前自读中出现的“困惑点”,则是富有教学价值的“生长点”。
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是一篇运用意识流手法写成的现代派小说,与传统小说风格迥异。此前学生也学过一些小说,不过都是颇为简单的,并不复杂。笔者在进行第一次教学时,没有作学情诊断,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1. 课堂导入。
2. 作者简介。
3.请学生快速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话梳理小说的大致情节。
4. 了解小说“写了什么”,作者是“怎么写的”?——(1)这篇小说,是由谁来讲述的?(2)小说中的“我”对眼前的战争有怎样的认识?(3)通过“我”的眼睛,“我”一路被抬向美术教室,在担架上看到了哪些艺术品?(4)“我”为什么要用六种字体写“流浪人,你若到斯巴……”?(5)“我”为什么最后喃喃地说“牛奶!……”
5. 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悲剧人物,这个人身上,到底有多少矛盾、困惑、痛苦,他的悲剧性体现在哪里?作者想要批判的是什么?(学生自由作答)
6. 一个高明的作者,总是会通过自己的叙述来引导读者,而作者选择的叙述角度实际上就体现了作者希望读者“怎么看”和“看到什么”。海因里希·伯尔希望通过“我”的视角来看,这是一种受限制的有限视角,如果我们换成“他”的全知视角,可不可以?好不好?(学生讨论)
7. 作业:这篇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我”的叙述角度,语言有着强烈的个性色彩,请用第三人称“他”转述作品中能打动你的一个片段。
这堂课的教学设计理念是力求创新,但在实际教学中,课堂较为沉闷,学生学得十分累,也很无趣,问题出在哪里?课后,笔者经过反思认为:
1. 教学设计预设过多,整个课堂结构是线性的、封闭的、程序化的,而不是发散的、开放的。课前已经设计好了跑道,学生只能沿着既定路线跑。
2.课堂没有形成师与生的和谐互动,只是从师到生的单向交流,教师成了课堂的主角,学生只是充当配角。这是一堂站在“教师”立场来教学的课。
一年后,笔者第二次执教这篇小说,上了一堂市级观摩课。课前笔者作了学情调查,请学生先预习全文,并写下自己“不懂的地方”和读后的原初感受。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例如:
1. 我对这篇小说感到迷茫,它有太多让我无法理解的东西。为什么着力刻画学校走廊的画像,而不正面写战争或抒情?
2. 这篇小说让我觉得沉闷、压抑,不知所措。
3. 这篇小说读起来情绪激动,给人一种置身战争中的奇妙感觉,却因此感到艰涩难懂,就像一个人在死亡之际,描写下来的死亡过程。
4. 比尔格勒是谁?
5. “我”为什么最后喃喃地说“牛奶!……”?
6. “我”为何两次问自己在哪个城市?
7. “我”为什么觉得炮声优雅?这种欣赏口味说明了什么?
8. 看到小型阵亡将士纪念碑的时候,“我”有什么想法?
9. 对炮声和纪念碑的想法来自哪里?
10. 为什么反复出现画上的人的名字?画上都是些什么人?
这些问题,散乱无序,不可能在一堂课里全部解决。一个优秀的教师要具有两种非常关键的智慧,即解读学生的智慧和解读教材的智慧。通过课前学情的调查,笔者知道了学生已经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剩下的就是:“分析教材,在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在学生发展的现实状况和‘最近发展区’之间架起桥梁,在课堂教学的现实起点与可能起点之间架起桥梁。”[2]据此,笔者在教学设计上作了大的取舍,主要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
1. 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2. 在阅读过程中,你有哪些地方读不明白?和同学交流:(1)为什么“我”觉得炮声是高雅的?(2)为什么详细描写学校走廊的环境布置?(3)为什么以“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为标题?(4)为什么“我”最后喃喃地说“牛奶!……”?
3. 作业:请你替伯尔为“我”写一段心理描写,可以选择认出了门房比尔格勒而说出“牛奶”这个瞬间,200字左右。
这次教学很成功,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活跃,师生互动融洽,讨论高效,是一堂富有语文味的好课。反思这堂课,笔者认为成功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教不懂的,不教已懂的”,让课堂有效;二是发现“学习需要”,让课堂有趣。 二、关注“学”的状态,激发生长力
传统教学中的“备学生”,逻辑起点是知识而不是学生,“备学生”只是被当作教学设计中的一个环节来认识和处理的,只是关注“课前学情诊断”。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对“备学生”有了新的认识。陈隆升、程胜等学者,主张从教学全过程的三个层面来观照:课前学情诊断,侧重知识基础、心理发展水平等方面,是对学生学习起点的分析,是静态的;课中学情诊断,即课堂上有许多的意外,不是在备课时都能预判的,教师要捕捉有价值的细节,智慧调整,顺学而教;课后学情诊断,即课堂教学的结束并非学情分析的结束,它是学情分析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关注“学”的状态,即“课中学情诊断”,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所体现出来的“学”的基本状态,包括师生问答、小组讨论、班级讨论、独立学习等课堂活动中“学”的状态。它既包括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外显行为,也指与外显行为相关联的内隐学习状态。教师要重视课堂中的“关键事件”,不能对出现的问题视而不见,也不能只停留于问题的表象,而应当认真分析,探讨问题的本质。例如,在“解读‘牛奶’,拓展延伸”环节,笔者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 小说中的“我”深受军国主义的教育,崇尚战争,渴望成为战争中的英雄。小说结尾,“我”喃喃地说“牛奶”,而没有说与战争有关的其他东西,为什么?
生1 我认为他说牛奶,是因为他虽然接受过战争教育,但是他内心还是对和平有一种渴望,牛奶是他对和平渴望的寄托。
生2 课文第四十五自然段说,三个月前的“他”在比尔格勒的小屋里喝牛奶,当时处在和平阶段,后来他经历了战争。这里可以看出他是渴望和平的,希望能够再像以前那样。
师 (进一步解释)就是说想念从前那种和平的状态。
生3 我也觉得是他对和平的向往,对以前宁静生活的回忆,牛奶一方面让他认出了比尔格勒,是他和比尔格勒之间的一种回忆,也暗指了从前那种和平的生活。
师 当然,我们对牛奶的解读有多种。例如,我们还可说当时他口渴了,想要喝牛奶,也是正常的。“‘牛奶,’我喃喃地说……”“我”可能会说些什么呢?请大家课后根据上下文语境,做些补充。
在这里,学生对“牛奶”的理解,很困难。文本解读是多元的,但是作者的用意应当是单一指向的,需要对此继续探讨。限于笔者的理解水平和学生的能力,这节课后学生在这个问题上还是对“牛奶”的解读心存困惑。
三、评析学习结果,看精神生命是否增量
“评析学习结果”,即“课后学情诊断”,主要是指评析学生在语文课堂里的学习结果,即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实际形成的行为结果的学习经验,例如学生的“读后感想”“语文作业”等。从“语文作业”的样本中,常常可以探查到真实而具体的“学情”。
教完这一篇小说后,笔者让学生写了自己的感想。有学生写道:
初读此文,我以为这场战争是正义的,是保家卫国的。可是看到文末才发现,“正义”是一个假象。我跳出主人公的视角——视战争为高雅,并心怀崇敬。我开始感到悲哀,不仅为文中的主人公,更为那些千千万万丧生于战争中的德国民众。我憎恶这虚伪的战争,它如同披着羊皮的狼,明明全身肮脏,却以光彩衣着示人。若仅仅是人们的眼睛被蒙蔽,或许有朝一日能重见天明,可他们的心已被蒙蔽,等来光明的那一天该是多么远呢?
显然,学生能够进入文本,贴着文本解读,而不是贴标签。这堂课,学生是有所收获的,也就是说这堂课是有效的。一节课总要让学生情感有触动,认识有提升,语言有积累,思维有发展,文化素养有增长,才能获得个体生命的精神增量。
课后学情诊断的目的在于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并与今后的教学实践联系起来,进而改进下一次教学。
“学情诊断”是整个课堂教学结构的逻辑起点,也是课堂教学的发展点——指向学生的“精神生命”增量。陈隆升说:“确立以‘学’为出发点的教学视角,实际就是语文课堂的转型,这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最终期待。”[3]我们也期待,课堂教学的视角,不单是教师的立场,更多的是学生的立场。
参考文献:
[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57.
[2]程胜.如何分析学情[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79.
[3]陈隆升.语文课堂“学情视角”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6):5.
关键词:学情诊断;“生长式”语文课堂;前阅读
美国杰出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在其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教育即生长”:“因为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不断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学校教育的价值,它的标准,就看它创造继续生长的愿望到什么程度,看它为实现这种愿望提供方法到什么程度。”[1]教育要尊重学生,要合乎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兴趣,促进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
当前,“人(学生)的回归”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课堂上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一个极其重要的切入点。可以说,这次改革契合了杜威的“教育即生长”理念。语文教学,须有“生长”意识,立足学情诊断,建构一个富有“生长”性的语文课堂。
教师如何基于“学情诊断”,建构“生长式”语文课堂?笔者通过两次执教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一课,从以下三个方面,尝试着去解决这个问题:
一、分析学生的“前阅读”,找到生长点
分析学生的“前阅读”,即“课前学情诊断”,通常是指分析学生在进行语文课堂学习前的阅读基础、知识水平与心理发展水平,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现实起点。学生在课前自读中出现的“困惑点”,则是富有教学价值的“生长点”。
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是一篇运用意识流手法写成的现代派小说,与传统小说风格迥异。此前学生也学过一些小说,不过都是颇为简单的,并不复杂。笔者在进行第一次教学时,没有作学情诊断,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1. 课堂导入。
2. 作者简介。
3.请学生快速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话梳理小说的大致情节。
4. 了解小说“写了什么”,作者是“怎么写的”?——(1)这篇小说,是由谁来讲述的?(2)小说中的“我”对眼前的战争有怎样的认识?(3)通过“我”的眼睛,“我”一路被抬向美术教室,在担架上看到了哪些艺术品?(4)“我”为什么要用六种字体写“流浪人,你若到斯巴……”?(5)“我”为什么最后喃喃地说“牛奶!……”
5. 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悲剧人物,这个人身上,到底有多少矛盾、困惑、痛苦,他的悲剧性体现在哪里?作者想要批判的是什么?(学生自由作答)
6. 一个高明的作者,总是会通过自己的叙述来引导读者,而作者选择的叙述角度实际上就体现了作者希望读者“怎么看”和“看到什么”。海因里希·伯尔希望通过“我”的视角来看,这是一种受限制的有限视角,如果我们换成“他”的全知视角,可不可以?好不好?(学生讨论)
7. 作业:这篇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我”的叙述角度,语言有着强烈的个性色彩,请用第三人称“他”转述作品中能打动你的一个片段。
这堂课的教学设计理念是力求创新,但在实际教学中,课堂较为沉闷,学生学得十分累,也很无趣,问题出在哪里?课后,笔者经过反思认为:
1. 教学设计预设过多,整个课堂结构是线性的、封闭的、程序化的,而不是发散的、开放的。课前已经设计好了跑道,学生只能沿着既定路线跑。
2.课堂没有形成师与生的和谐互动,只是从师到生的单向交流,教师成了课堂的主角,学生只是充当配角。这是一堂站在“教师”立场来教学的课。
一年后,笔者第二次执教这篇小说,上了一堂市级观摩课。课前笔者作了学情调查,请学生先预习全文,并写下自己“不懂的地方”和读后的原初感受。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例如:
1. 我对这篇小说感到迷茫,它有太多让我无法理解的东西。为什么着力刻画学校走廊的画像,而不正面写战争或抒情?
2. 这篇小说让我觉得沉闷、压抑,不知所措。
3. 这篇小说读起来情绪激动,给人一种置身战争中的奇妙感觉,却因此感到艰涩难懂,就像一个人在死亡之际,描写下来的死亡过程。
4. 比尔格勒是谁?
5. “我”为什么最后喃喃地说“牛奶!……”?
6. “我”为何两次问自己在哪个城市?
7. “我”为什么觉得炮声优雅?这种欣赏口味说明了什么?
8. 看到小型阵亡将士纪念碑的时候,“我”有什么想法?
9. 对炮声和纪念碑的想法来自哪里?
10. 为什么反复出现画上的人的名字?画上都是些什么人?
这些问题,散乱无序,不可能在一堂课里全部解决。一个优秀的教师要具有两种非常关键的智慧,即解读学生的智慧和解读教材的智慧。通过课前学情的调查,笔者知道了学生已经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剩下的就是:“分析教材,在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在学生发展的现实状况和‘最近发展区’之间架起桥梁,在课堂教学的现实起点与可能起点之间架起桥梁。”[2]据此,笔者在教学设计上作了大的取舍,主要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
1. 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2. 在阅读过程中,你有哪些地方读不明白?和同学交流:(1)为什么“我”觉得炮声是高雅的?(2)为什么详细描写学校走廊的环境布置?(3)为什么以“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为标题?(4)为什么“我”最后喃喃地说“牛奶!……”?
3. 作业:请你替伯尔为“我”写一段心理描写,可以选择认出了门房比尔格勒而说出“牛奶”这个瞬间,200字左右。
这次教学很成功,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活跃,师生互动融洽,讨论高效,是一堂富有语文味的好课。反思这堂课,笔者认为成功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教不懂的,不教已懂的”,让课堂有效;二是发现“学习需要”,让课堂有趣。 二、关注“学”的状态,激发生长力
传统教学中的“备学生”,逻辑起点是知识而不是学生,“备学生”只是被当作教学设计中的一个环节来认识和处理的,只是关注“课前学情诊断”。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对“备学生”有了新的认识。陈隆升、程胜等学者,主张从教学全过程的三个层面来观照:课前学情诊断,侧重知识基础、心理发展水平等方面,是对学生学习起点的分析,是静态的;课中学情诊断,即课堂上有许多的意外,不是在备课时都能预判的,教师要捕捉有价值的细节,智慧调整,顺学而教;课后学情诊断,即课堂教学的结束并非学情分析的结束,它是学情分析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关注“学”的状态,即“课中学情诊断”,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所体现出来的“学”的基本状态,包括师生问答、小组讨论、班级讨论、独立学习等课堂活动中“学”的状态。它既包括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外显行为,也指与外显行为相关联的内隐学习状态。教师要重视课堂中的“关键事件”,不能对出现的问题视而不见,也不能只停留于问题的表象,而应当认真分析,探讨问题的本质。例如,在“解读‘牛奶’,拓展延伸”环节,笔者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 小说中的“我”深受军国主义的教育,崇尚战争,渴望成为战争中的英雄。小说结尾,“我”喃喃地说“牛奶”,而没有说与战争有关的其他东西,为什么?
生1 我认为他说牛奶,是因为他虽然接受过战争教育,但是他内心还是对和平有一种渴望,牛奶是他对和平渴望的寄托。
生2 课文第四十五自然段说,三个月前的“他”在比尔格勒的小屋里喝牛奶,当时处在和平阶段,后来他经历了战争。这里可以看出他是渴望和平的,希望能够再像以前那样。
师 (进一步解释)就是说想念从前那种和平的状态。
生3 我也觉得是他对和平的向往,对以前宁静生活的回忆,牛奶一方面让他认出了比尔格勒,是他和比尔格勒之间的一种回忆,也暗指了从前那种和平的生活。
师 当然,我们对牛奶的解读有多种。例如,我们还可说当时他口渴了,想要喝牛奶,也是正常的。“‘牛奶,’我喃喃地说……”“我”可能会说些什么呢?请大家课后根据上下文语境,做些补充。
在这里,学生对“牛奶”的理解,很困难。文本解读是多元的,但是作者的用意应当是单一指向的,需要对此继续探讨。限于笔者的理解水平和学生的能力,这节课后学生在这个问题上还是对“牛奶”的解读心存困惑。
三、评析学习结果,看精神生命是否增量
“评析学习结果”,即“课后学情诊断”,主要是指评析学生在语文课堂里的学习结果,即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实际形成的行为结果的学习经验,例如学生的“读后感想”“语文作业”等。从“语文作业”的样本中,常常可以探查到真实而具体的“学情”。
教完这一篇小说后,笔者让学生写了自己的感想。有学生写道:
初读此文,我以为这场战争是正义的,是保家卫国的。可是看到文末才发现,“正义”是一个假象。我跳出主人公的视角——视战争为高雅,并心怀崇敬。我开始感到悲哀,不仅为文中的主人公,更为那些千千万万丧生于战争中的德国民众。我憎恶这虚伪的战争,它如同披着羊皮的狼,明明全身肮脏,却以光彩衣着示人。若仅仅是人们的眼睛被蒙蔽,或许有朝一日能重见天明,可他们的心已被蒙蔽,等来光明的那一天该是多么远呢?
显然,学生能够进入文本,贴着文本解读,而不是贴标签。这堂课,学生是有所收获的,也就是说这堂课是有效的。一节课总要让学生情感有触动,认识有提升,语言有积累,思维有发展,文化素养有增长,才能获得个体生命的精神增量。
课后学情诊断的目的在于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并与今后的教学实践联系起来,进而改进下一次教学。
“学情诊断”是整个课堂教学结构的逻辑起点,也是课堂教学的发展点——指向学生的“精神生命”增量。陈隆升说:“确立以‘学’为出发点的教学视角,实际就是语文课堂的转型,这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最终期待。”[3]我们也期待,课堂教学的视角,不单是教师的立场,更多的是学生的立场。
参考文献:
[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57.
[2]程胜.如何分析学情[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79.
[3]陈隆升.语文课堂“学情视角”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