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情诊断的“生长式”语文课堂建构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douaimang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须有“生长”意识,立足学情诊断,建构一个富有“生长”性的语文课堂。“生长式”语文课堂的建构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分析学生的“前阅读”,找到生长点;关注“学”的状态,激发生长力;评析学习结果,看精神生命是否增量。
  关键词:学情诊断;“生长式”语文课堂;前阅读
  美国杰出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在其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教育即生长”:“因为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不断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学校教育的价值,它的标准,就看它创造继续生长的愿望到什么程度,看它为实现这种愿望提供方法到什么程度。”[1]教育要尊重学生,要合乎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兴趣,促进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
  当前,“人(学生)的回归”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课堂上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一个极其重要的切入点。可以说,这次改革契合了杜威的“教育即生长”理念。语文教学,须有“生长”意识,立足学情诊断,建构一个富有“生长”性的语文课堂。
  教师如何基于“学情诊断”,建构“生长式”语文课堂?笔者通过两次执教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一课,从以下三个方面,尝试着去解决这个问题:
  一、分析学生的“前阅读”,找到生长点
  分析学生的“前阅读”,即“课前学情诊断”,通常是指分析学生在进行语文课堂学习前的阅读基础、知识水平与心理发展水平,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现实起点。学生在课前自读中出现的“困惑点”,则是富有教学价值的“生长点”。
  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是一篇运用意识流手法写成的现代派小说,与传统小说风格迥异。此前学生也学过一些小说,不过都是颇为简单的,并不复杂。笔者在进行第一次教学时,没有作学情诊断,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1. 课堂导入。
  2. 作者简介。
  3.请学生快速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话梳理小说的大致情节。
  4. 了解小说“写了什么”,作者是“怎么写的”?——(1)这篇小说,是由谁来讲述的?(2)小说中的“我”对眼前的战争有怎样的认识?(3)通过“我”的眼睛,“我”一路被抬向美术教室,在担架上看到了哪些艺术品?(4)“我”为什么要用六种字体写“流浪人,你若到斯巴……”?(5)“我”为什么最后喃喃地说“牛奶!……”
  5. 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悲剧人物,这个人身上,到底有多少矛盾、困惑、痛苦,他的悲剧性体现在哪里?作者想要批判的是什么?(学生自由作答)
  6. 一个高明的作者,总是会通过自己的叙述来引导读者,而作者选择的叙述角度实际上就体现了作者希望读者“怎么看”和“看到什么”。海因里希·伯尔希望通过“我”的视角来看,这是一种受限制的有限视角,如果我们换成“他”的全知视角,可不可以?好不好?(学生讨论)
  7. 作业:这篇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我”的叙述角度,语言有着强烈的个性色彩,请用第三人称“他”转述作品中能打动你的一个片段。
  这堂课的教学设计理念是力求创新,但在实际教学中,课堂较为沉闷,学生学得十分累,也很无趣,问题出在哪里?课后,笔者经过反思认为:
  1. 教学设计预设过多,整个课堂结构是线性的、封闭的、程序化的,而不是发散的、开放的。课前已经设计好了跑道,学生只能沿着既定路线跑。
  2.课堂没有形成师与生的和谐互动,只是从师到生的单向交流,教师成了课堂的主角,学生只是充当配角。这是一堂站在“教师”立场来教学的课。
  一年后,笔者第二次执教这篇小说,上了一堂市级观摩课。课前笔者作了学情调查,请学生先预习全文,并写下自己“不懂的地方”和读后的原初感受。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例如:
  1. 我对这篇小说感到迷茫,它有太多让我无法理解的东西。为什么着力刻画学校走廊的画像,而不正面写战争或抒情?
  2. 这篇小说让我觉得沉闷、压抑,不知所措。
  3. 这篇小说读起来情绪激动,给人一种置身战争中的奇妙感觉,却因此感到艰涩难懂,就像一个人在死亡之际,描写下来的死亡过程。
  4. 比尔格勒是谁?
  5. “我”为什么最后喃喃地说“牛奶!……”?
  6. “我”为何两次问自己在哪个城市?
  7. “我”为什么觉得炮声优雅?这种欣赏口味说明了什么?
  8. 看到小型阵亡将士纪念碑的时候,“我”有什么想法?
  9. 对炮声和纪念碑的想法来自哪里?
  10. 为什么反复出现画上的人的名字?画上都是些什么人?
  这些问题,散乱无序,不可能在一堂课里全部解决。一个优秀的教师要具有两种非常关键的智慧,即解读学生的智慧和解读教材的智慧。通过课前学情的调查,笔者知道了学生已经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剩下的就是:“分析教材,在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在学生发展的现实状况和‘最近发展区’之间架起桥梁,在课堂教学的现实起点与可能起点之间架起桥梁。”[2]据此,笔者在教学设计上作了大的取舍,主要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
  1. 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2. 在阅读过程中,你有哪些地方读不明白?和同学交流:(1)为什么“我”觉得炮声是高雅的?(2)为什么详细描写学校走廊的环境布置?(3)为什么以“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为标题?(4)为什么“我”最后喃喃地说“牛奶!……”?
  3. 作业:请你替伯尔为“我”写一段心理描写,可以选择认出了门房比尔格勒而说出“牛奶”这个瞬间,200字左右。
  这次教学很成功,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活跃,师生互动融洽,讨论高效,是一堂富有语文味的好课。反思这堂课,笔者认为成功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教不懂的,不教已懂的”,让课堂有效;二是发现“学习需要”,让课堂有趣。   二、关注“学”的状态,激发生长力
  传统教学中的“备学生”,逻辑起点是知识而不是学生,“备学生”只是被当作教学设计中的一个环节来认识和处理的,只是关注“课前学情诊断”。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对“备学生”有了新的认识。陈隆升、程胜等学者,主张从教学全过程的三个层面来观照:课前学情诊断,侧重知识基础、心理发展水平等方面,是对学生学习起点的分析,是静态的;课中学情诊断,即课堂上有许多的意外,不是在备课时都能预判的,教师要捕捉有价值的细节,智慧调整,顺学而教;课后学情诊断,即课堂教学的结束并非学情分析的结束,它是学情分析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关注“学”的状态,即“课中学情诊断”,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所体现出来的“学”的基本状态,包括师生问答、小组讨论、班级讨论、独立学习等课堂活动中“学”的状态。它既包括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外显行为,也指与外显行为相关联的内隐学习状态。教师要重视课堂中的“关键事件”,不能对出现的问题视而不见,也不能只停留于问题的表象,而应当认真分析,探讨问题的本质。例如,在“解读‘牛奶’,拓展延伸”环节,笔者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 小说中的“我”深受军国主义的教育,崇尚战争,渴望成为战争中的英雄。小说结尾,“我”喃喃地说“牛奶”,而没有说与战争有关的其他东西,为什么?
  生1 我认为他说牛奶,是因为他虽然接受过战争教育,但是他内心还是对和平有一种渴望,牛奶是他对和平渴望的寄托。
  生2 课文第四十五自然段说,三个月前的“他”在比尔格勒的小屋里喝牛奶,当时处在和平阶段,后来他经历了战争。这里可以看出他是渴望和平的,希望能够再像以前那样。
  师 (进一步解释)就是说想念从前那种和平的状态。
  生3 我也觉得是他对和平的向往,对以前宁静生活的回忆,牛奶一方面让他认出了比尔格勒,是他和比尔格勒之间的一种回忆,也暗指了从前那种和平的生活。
  师 当然,我们对牛奶的解读有多种。例如,我们还可说当时他口渴了,想要喝牛奶,也是正常的。“‘牛奶,’我喃喃地说……”“我”可能会说些什么呢?请大家课后根据上下文语境,做些补充。
  在这里,学生对“牛奶”的理解,很困难。文本解读是多元的,但是作者的用意应当是单一指向的,需要对此继续探讨。限于笔者的理解水平和学生的能力,这节课后学生在这个问题上还是对“牛奶”的解读心存困惑。
  三、评析学习结果,看精神生命是否增量
  “评析学习结果”,即“课后学情诊断”,主要是指评析学生在语文课堂里的学习结果,即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实际形成的行为结果的学习经验,例如学生的“读后感想”“语文作业”等。从“语文作业”的样本中,常常可以探查到真实而具体的“学情”。
  教完这一篇小说后,笔者让学生写了自己的感想。有学生写道:
  初读此文,我以为这场战争是正义的,是保家卫国的。可是看到文末才发现,“正义”是一个假象。我跳出主人公的视角——视战争为高雅,并心怀崇敬。我开始感到悲哀,不仅为文中的主人公,更为那些千千万万丧生于战争中的德国民众。我憎恶这虚伪的战争,它如同披着羊皮的狼,明明全身肮脏,却以光彩衣着示人。若仅仅是人们的眼睛被蒙蔽,或许有朝一日能重见天明,可他们的心已被蒙蔽,等来光明的那一天该是多么远呢?
  显然,学生能够进入文本,贴着文本解读,而不是贴标签。这堂课,学生是有所收获的,也就是说这堂课是有效的。一节课总要让学生情感有触动,认识有提升,语言有积累,思维有发展,文化素养有增长,才能获得个体生命的精神增量。
  课后学情诊断的目的在于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并与今后的教学实践联系起来,进而改进下一次教学。
  “学情诊断”是整个课堂教学结构的逻辑起点,也是课堂教学的发展点——指向学生的“精神生命”增量。陈隆升说:“确立以‘学’为出发点的教学视角,实际就是语文课堂的转型,这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最终期待。”[3]我们也期待,课堂教学的视角,不单是教师的立场,更多的是学生的立场。
  参考文献:
  [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57.
  [2]程胜.如何分析学情[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79.
  [3]陈隆升.语文课堂“学情视角”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6):5.
其他文献
【摘 要】文本特质即某篇课文所含的独特品质。根据文本特质,论述文教学内容的确定由浅入深依次有三种方式:一是以“考试说明”为主要依据,体现论述文特质;二是在体现论述文特质的基础上凸显此文在逻辑思维能力上的特质;三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再体现此文思想性、人文性的特质。  【关键词】论述类文本;文本特质;教学内容  删繁就简、切中肯綮是很多教师的课堂艺术追求,笔者也不例外。在教了十多年语文后,笔者越来越觉得
期刊
“跨媒介学习与交流”不是单纯的媒介学习  “跨媒介学习与交流”这个任务群不同于寻常学习中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辅助教学,而是强调将媒介本身作为学习的对象与内容,也意味着,这个教学不是单纯的媒介学习,还应该让学生对不同媒介的不同表现形式与话语方式进行体认及辨析。因此,教学过程必然涉及比较对照,而不是上一堂“影视欣赏”这类学习单一媒介的选修课。  (朱俏《综合性、活动性与语言切换》,第10~12页) 
期刊
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促成各种传播媒体应运而生,我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思维方式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改革积极迎对时代特性,语文教学实践正朝着更开放更包容更多元的方向变革。“跨媒介学习与交流”课“影像·红楼”就是新课改下一次有益而成功的教学示范,充分体现了“综合”“活动”“语文”的课堂特征。  一、教学内容的综合性特征  这是“跨媒介学习与交流”任务群下的一堂课,从名称就可以看出这个任务群的
期刊
摘 要: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语文的课程体系发生了深刻变化。高中语文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建设,忌杂乱而要有序;参照“课程群”的概念和模式,对已开发的课程进行整合,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课程的开发整合要突出学生本位和学科特点,做到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利于学校课程文化的建设。  关键词:课程改革;高中语文校本选修课程;课程群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指导
期刊
编者按:如果根据高中语文课程四项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高中语文必修课程目标、内容的基本框架拟由“语文积累、梳理与建构”“当代文化参与和探究”“整本书阅读研讨”“跨媒介学习与交流”“社会生活情境中的阅读与交流”“文学鉴赏与创作”“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等7个任务群构成。语文课程将按照学习任务和相关目标设计教学、评价并开展学习活动。为此,我刊特开
期刊
【摘 要】中考作文命题中的文体称呼存在着如下问题:以教学文体代替具体文体;记叙文概念窄化。中考作文命题文体考查存在偏向:极力推崇叙事抒情散文;其他写作形式及应用文考查失落;文学性写作的缺失。所以,中考作文命题在文体选择上的建议还是很有必要的,它让课程标准的写作要求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让“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得到“基本”落实,因为这个“基本”里包含着基础和本分,只有全面的、面向学生生活的语文写作
期刊
在花团锦簇的万象背后,却袭来无尽的苍凉——这是我阅读《繁花》后最为强烈的感受。金宇澄凭借此作,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繁花》故事发生在上海石库门背后的弄堂里,作者以工人子弟小毛、资本家后代阿宝、军队干部儿子沪生从少年至中年的爱恨情仇为主线,唤醒读者对20世纪60年代洋溢着人间烟火的斑斓记忆,90年代声色犬马的流年旧梦。十里洋场的市井画卷缓缓铺开,繁花落尽,死神来临,一曲终了,人犹未散。  工人
期刊
有个叫乔班尼的男孩,每天重复着孤独而困苦的生活。一个仲夏的夜晚,乔班尼沉睡在山间的草丛中,登上了银河铁道列车。同乔班尼一起上车的是他的挚友柯贝内拉。于是就有了《银河铁道之夜》。这部小说充满了对星空绚烂的想象,所以我更愿称它为童话。《银河铁道之夜》的感动,对于孩童而言,或许在于那些瑰丽奇妙的想象,而对于我来说,却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希望与执着。  有传言说乔班尼的原型就是作者宫泽贤治。宫泽贤治虽然是作
期刊
摘 要:根据诗歌“持也”和“陌生化”的语言特点,现代诗教学应从字词所表达的意义和它的词典意义的差别,让学生体味诗歌语言的表现力或张力。现代诗教学内容确定的途径是:究其“诗家语”,定目标;解密“反常语”,悟其情;在吟诵中还原,以声悟情。  关键词:现代诗;教学内容;意象  一、现代诗教学内容确定的依据  (一)诗者,持也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中说:“诗者,持也。”[1]持,就是控制、节制的意思,
期刊
作为一名从教二十六年的语文教师,我从阅读钱锺书先生的著作中深刻地体会到:阅读是专业发展的源头活水,它能让教师不断地更新观念,积累知识,并始终保持那份积极探索与实践的教学激情。  记得还是在大学时代,我偶然读到钱先生的小说《围城》,于是一发不可收,每次去书店时,总是要在一排排的书架前细心地浏览,寻找钱先生的其他著作。工作之后,因为生活的困境而四处奔波,我耽误了许多宝贵的读书时光。不过,那期间我还是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