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影像:为了共鸣而呈现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chaoe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9日,第二届宁波国际摄影周在位于宁波市东钱湖畔的中国摄影家协会宁波艺术中心开幕。摄影周由傅拥军、拉黑担任总策展人,特邀秦伟、任悦、傅尔得、邢江参与策展,并邀请到阮义忠作为嘉宾参与影展。本届摄影周以“家庭影像”为主题,围绕这一主题,主办方安排了摄影作品展览(包括摄影书展)、研讨会和讲座等板块。借此,策展人希望探讨家庭影像的记录功能和文献意义,它们在表达情感、梳理乃至再造记忆方面的可能性,以及家庭影像中显现出不同时代人们对于影像的不同审美情趣及变迁样态。
  本次影展呈现及讨论的“影像”,不仅包括家庭纪念照,还涉及艺术家以家庭为主题创作的作品。曾经“不足为外人道”的家庭照片如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经由艺术创作者收集并再创作(再阐释)的家庭照片越渐频繁地出现在摄影或艺术展览和出版物里。那么,为什么要公开地展示和观看家庭照片?
  此次摄影周,尝试着为回答这个问题提供一些思路。


  在場与缺席:家庭照片中的家庭
  在法国学者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看来,家庭相册是一个“整洁的墓碑”,家庭照片在其中有秩序地排列着,庄重地供家庭成员和亲密友人瞻仰。经年累月,相册由纸、塑料变成了电脑中的文件夹甚至是“云端”,对家庭照片的“瞻仰”加速成了“浏览”,观看“过去”的庄严感某种程度也被记录和分享“当下”所代替。即便如此,拍摄、观看、留存和展示家庭照片依旧是一套完整的仪式,在这场仪式中,罗兰·巴特口中的“此曾在”先于照片的美学意味,占据着赋予家庭照片“留存私人记忆”这一特殊意义的首要地位(甚至当前“速食化”的日常影像记录,都依然强调着对自我和亲密家庭成员“在场”的确认)。
  的确,家庭照片非常轻易就能表现出“在场”和“缺席”—或者更直白一些:关于“我”和“我家”的聚与散。有关“在与不在”的喜乐悲欢以提供、观看或者讲述照片的“我”为核心并辐散开来,与照片的一部分观看者产生共鸣。为实现这一有温度的沟通,展览所选择的家庭影像大多是“有主”的:这些照片(作品)所叙述的就是其提供者(创作者)的家庭故事,它们或者以明确、外向的图示释放出对“在”的欣喜,并召唤起观看者的“共享记忆”;或者隐晦、内敛地传递着关于自身私密过往的点滴暗示,而这些隐秘往往与“失”相关联。
  “在”强调了家庭照片中“当下性”—这种“当下”指的是照片拍摄的那一刻,但又通过呈现彼刻的“团聚”“幸福”或者其他有积极意义的瞬间,与观看者自己记忆中那些美好的“当下”建立起关联。在专题展览板块,傅拥军策划的“我的一张家庭照片”群展就生动地展现出那些关联的多样性。展览展出了不同来源的100多张家庭照片,在总体呈条形的中国摄影家协会宁波艺术中心建筑内,这些照片错落地粘贴在类似家中客厅的较大空间的墙面上。人们在宽敞明亮的大厅里端详这些图像以及旁边的手书文字,没有任何揣测压力地与某张照片中的另一个“我”互道问候。这样简单直白的对话出现在许多其他的展览和作品中,其共性在于:熟悉且易于进入的摄影图像让人们不再询问“作者想要表达什么”这一仿佛作品一上白墙就会制造出的问题,而是更容易联想到“我也同家人拍过这样的照片”。
  “在”同时也体现在摄影者有意识地介入家庭的过去和现在,并通过对所获得的图像(拍摄或者收集而来)的编辑形成自己对于与家人和家庭共存的理解。本次影展中,任悦策划、春熙执行策展的“还乡计划:重写家庭相册”项目就体现了这种介入。与“我的一张家庭照片”略有不同,参与这一展览的主体处理的对象是家庭相册而不仅是单幅照片。相册中照片的摆放甚至堆砌在将不同时间点的切片建立起了联系,这些被建构在过去的、经历了选择性遗忘的故事流在“重写相册”的过程中被补完,当然,这是从非常私人的、片面的角度得到修订和再阐释。然而无论如何,借由拍摄、重新编辑、剪切、置入物件等不同方式的介入的过程本身是很重要的,面对不断逝去且无法更改的历史,以自己愿意的方式去经历一次“再造过去”,或许可以让作者对某些往事释怀。因此,虽然展览照片中呈现的肖像、动态和氛围或有相似,但它们共同营造的暖流还是牵引着一部分观者的脚步,想要再多流连片刻。


  上述两组展览其实已经回答了“为什么要给他人观看自己的家庭照片”这一问题,简单点来说,就是虽然照片里的不是自己亲人的面容,但他们的故事总会有跟你产生交集的一个篇章。
  反过来,“缺席”也是家庭照片所折射的家庭关系中很重要的一块。相较于“在场”的短暂,照片只能呈现过去的特性本身就意味着它与“缺席”之间的等号,而如若家庭影像走向“团聚”的反面,“缺席”会被放得更大。家庭照片涉及的缺席可包含两层意义:对物理(肉身)缺失的展现以及对存在问题的家庭关系的展示。对于前者,影展中最明显的作品出现在香港策展人秦伟带来的“另类家书:域外六人展”中。意大利摄影师达里奥·米迪德尼(Dario Mitidieri)在作品《缺失的人像》(Lost Family Portraits)中,为因叙利亚战争而流离失所的家庭搭起临时摄影棚,替他们拍摄合影。然而这些这些被拍摄的家庭都有成员无法到场,他们或失踪,或已死亡。这个背景让整组作品充斥着残酷的压抑感,而极端的关于缺失和等待的情境实际上放大并具象化了“失去”之痛。以在场的人来突出缺失,相似的案例还见于应函频关于失独家庭的作品《无法存留》和宇生的《白阳》。前者在社会学层面呈现了丧失独生子女后,双亲的生存状态这一极具现实意义的现象,后者则在相对私密的空间里对自我的双重身份、性别角色以及存在于精神层面的、超越连续记忆之上的姐弟亲情做出了倾诉。
  除却肉身灭失导致的离别外,离散的家庭关系也是本次影展部分作品的主题。   赛音的《19921999》将母亲、父亲、哥哥和自己的肖像,家庭成员之间的合影,以及与这些人物相关联的日常生活影像碎片放置于四个立方体表面和它们之间,一些照片粘贴在包裹着立方体的白布上,看似平静,但承载照片的易松动的白布向观众宣告了这种关系是不稳定的;另一些照片甚至被埋在立方体的下方,露出一部分,似乎暗示着这些影像即便被我们看到,潜藏在图像内部的故事依然不足为外人道—而秘密本身,不止存在于一个家庭。由傅尔得策划的“家庭生活:亲密关系的不同解读”联展中,中国台湾的何佩玲以摄影书(包含了父母的老照片)和摄影图像的方式,对母亲在家庭中受到的漠视以及传统和世俗生活强加给女性种种的所谓“正当”的牺牲予以了反驳。在她的作品里,“缺失”是一个过程,表现为母亲由一个高学历、可以靠好的工作成就自己的人逐渐被“驯化”成了家庭关系中完全的付出者,而“缺失”的内核在于家庭关系的不对等。


  猎奇之外:家庭照片的再创作
  本次影展中,还有为数不多的、针对那些失去原始语境的家庭照片的再创作。当下,以老照片为素材,具有猎奇倾向的展示或者针对图像本身玩笑式的再创作逐渐成为新的流行趋势。新西兰学者杰弗里·巴钦分析,这种趋势是艺术家或者策展人更主要觉察到所收集照片中的一部分在叙事层面上同展览或者自己拟定的主题有契合之处,继而确定选择对象并突出它们。这些展览最终只保留了那些奇异的、被认为见所未见的照片(当然只能是相对的)。对此,他从三方面对此感到惋惜:“其一,这摧毁了某种范围内作为整体的照片的逻辑性;其二,这在业余和日常照片的领域内引入了‘美术’的标准化;其三,这忽略了图像的文化研究,主要是忽略了其中摄影实践的复杂性。”巴钦认为这种“发现照片(或者说发现奇异),再展示”的路子完全复制了现代主义艺术的特质,因为这一手段再次确认了那个本应该在当代摄影研究中被质疑的思路。


  与上述猎奇性相比,影展所选择的再创作作品试图从相对深刻的维度去与这些老照片对话。总策展人之一的拉黑以“抽屉影像”(不以发表和公开展示为目而拍摄的照片)的概念为由头,针对“没有作者”的家庭影像如何进行艺术转化这一话题,构建起了一组群展,作品涉及基于老照片的虚构叙事(《亲爱的李屏》,蔡颖莉),对家庭老照片档案式的整理和归类(《插花地/临时家庭》,徐莉),以及从观看者的角度对于照片进行再解读等方面。
  《亲爱的李屏》的创作始于蔡颖莉淘到的几封信,收信人“李屏”的故事由信中的片段经由蔡颖莉之手,被构建成了一部1990年代女性个人浮沉的图像史。蔡颖莉用被抹除原始语境的、互不相关的其他老照片作为信件所提事件的证据,为这部个人简史埋下一个个节点。与胡安·方库贝尔塔(Joan Fontcuberta)、佐伊·莱欧娜(Zoe Leonard)等艺术家使用类似手法进行虚构叙事一样,她的“伪造”借助日常照片(家庭照片)相较于艺术摄影更被人默认的“真实性”,提醒着人们摄影虚实的边界是多么模糊,即便是文字与图像的相互关照,也许也只是更巧妙的伪装。尽管如此,《亲爱的李屏》仍然流露出温情的一面,就像有一定水准的电视剧,你明知它是虚构的,却依旧为之倾心。
  徐莉的《插花地/临时家庭》被放置在一进展场的前厅里,“坏朽”(被遗弃后腐蚀的照片和负片)而夺目。插花地是指行政分区之间没有明确归属的区域。这组作品涉及的插花地位于深圳,是一块面积55万平方米,原有常住人口超过8万人,房屋1400余栋,目前面临拆迁的区域。在原本居住于此的人搬迁离开后,徐莉进入到他们曾经居住的空间,不断发现、收集并整理着他们在这些空间里留下的照片和底片。此次展出的是这些影像中极小的一部分,多是在这片“插花地”中生活过的年轻人的日常生活记录。展览中,这些个人史的片段被镶嵌在大幅输出的发霉底片上,如同显微镜下的切片,细致到“不真实”。《插花地/临时家庭》中的图像尤其体现了家庭照片“此曾在”的特质,这些图像因其对大多数人的普适性而更容易激发起观看者的共鸣。相较于其他有着档案性质的照片,家庭照片更加具有“活过”的气息。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些虽来自原有环境,但使用主体已不知所踪的家庭照片视为如雅克·朗西埃(Jacques Rancière)所言的,一种曾经有过生命但目前处于缄默状态的话语。家庭照片的这种欲说还休的暧昧性强调的是这类照片作为“踪迹”的作用,而不是其背负的“真实性”的重担。


  小有小的妙
  摄影周较之国内其他国际影展,展区并不大。如果在每组作品前都留出5分钟,一天的工作时间也足以看完所有展览。或许是因为盘子不大,主办方得以有更多的精力在细节上做文章。比如,每组参展作品都有一张专属海报,这些海报被贴在展场走廊和连接室内外的玻璃落地窗上,得到了如作品一般的呈现。另外,人们透过展场的落地窗向外望,能看見与展场毗邻的东钱湖畔,一幅婴儿的照片树立在岸边。策展人以此拓宽了展场的范围,而婴儿和湖水(羊水)之间建立起的象征关系,也鲜活地呼应了“家庭”这一主题。
  不设奖项,没有奖金,本届摄影周更像一个独立的主题展。而“家庭影像”这一具体主题,则有针对性地引导了作品的选择,也保证了展览言之有物的效果。设立较为明确的展览主题,在国内,连州国际影展就是个值得参考的范例。以脚踏实地的主题来引领展览,避免了影展变成大杂烩。另一方面,影展规模较小,意味着策展人释放权力的成本降低了,其操作的空间则更大。本届影展中的一部分作品,由主办方自行输出制作,且并不敷衍,而是有针对性地对每组作品的材质和尺寸进行具体考虑。不过,策展人的意志肯定会与参展者有出入,这些体现在展区设计、展览作品摆放的顺序和主次等方面。这也说明,即便在知晓照片的背景下,亲历者(创作者)与间接经验者(策展人)之间所必然存在的差异。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十几年的“尼康党”摄影记者,我对尼康的熟悉程度就像对自己的家人。从最早的尼康D70S,到现在的尼康D5,我几乎使用过尼康的所有重要机型。尼康FX格式数码单反相机新品D850于8月底发布后,因“像素高”与“速度快”而备受业界关注,我有幸在9月中旬亲身体验了这款相机的拍摄性能。  体育摄影对相机的连拍速度一向要求严苛。尼康D850单机身可达到7幅/秒,使用竖拍手柄和全新的电池后,最高连拍速度可
期刊
我学习摄影始自大学阶段,考古学专业的课程中有摄影课,那是在1980年;正式从事文物摄影是从1992年开始的。说是“正式”,其实拍摄都是伴随学术工作、业务工作进行的,一直到现在。这是形成我在摄影方面的成果和认识的基础,也使我有机会经历并承担文物行业各个门类的摄影工作。我参加田野考古工作10年,之后主持过博物馆信息化系统建设、中外文物展览、展览多媒体、学术图书报刊编撰出版、科研组织与管理等工作,现在仍
期刊
8月19日至23日,大理国际影会时隔两年之后再启幕,迄今已七届。  李东翰凭《我也是你&无人之境》获得影会金翅鸟最佳摄影师奖;金翅鸟最佳新锐摄影师颁给了法国摄影师克罗艾·雅菲(ChloéJafé);金翅鸟最佳出版物归属由长谷川美祈(Miki Hasegawa)创作的《内部笔记》(Internal Notebook);由约亚基姆·柯蒂斯(Jojakim Cortis)和阿德里安·松德雷格(Adria
期刊
当我开始与摄影密切地打交道时,便惊奇于照片与被称为“超现实主义”的美学形式之间的关系。很多作家和评论家曾就这一现象进行讨论,尤其将超现实主义视为20世纪摄影实验的早期元素。但这些我看过的作品里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直至今日,在摄影中超现实竟始终是一种强有力的表达手段。  应该说这种超现实的光环一开始就存在于摄影之中:一张照片通过玻璃-镜头捕捉世界,它不同于艺术家通过绘画、泥塑等明显有人为迹象的手段构建
期刊
在最新的哈蘇与雅昌共同出版的个人摄影集《洪荒大地》中,一直新作不断的风光摄影师王建军又增加了几幅新作,其中就有无人机航拍系列。通览整部摄影集可以看出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近些年在他的风光摄影系列中,无人机航拍的出片率越来越高。在数次航拍美国西部之后,他也在本刊访谈中提到了要重新拍摄他所熟悉的中国西部,只是这一次更多地要用到无人机。作为中国风光摄影的代表性人物,王建军的选择也代表着中国风光摄影的一种新
期刊
我這组作品的名字叫《空间城市 》强调了主观想象,具有超现实主义风格。  当我使用无人机从空中俯瞰整个城市的时候萌发了一些有趣的想法,我想把那些造型各异的建筑,以更加自由的方式呈现,获得更加富有生命力的我心目中城市的样子。而这种灵感是来自于著名的“空想建筑师”尤纳·佛莱得曼 。他提出了移动城市的概念 ,他希望“建立一套复杂多变的建筑架构体系 ”,由居住者来决定建筑和城市规划。这个理念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期刊
无人机航拍的图片在《财新周刊》版面使用的多吗?  虽是财经杂志,但我们很重视航拍这一块,但最后呈现的版面中,航拍的图片其实用得并不是很多,一组图片里我可能只会用一张或两张,作为开篇或者结尾,说明问题即可。因为航拍图片的同质化比较严重,必须要与地面的影像结合起来使用。航拍的好处在于能宏观地告诉读者当时发生了什么,直观地传达现场的全貌,其他的我更愿意通过地面常规的图像细节来展示问题。我们的摄影与编辑团
期刊
汕头与中国摄影渊源颇深。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汕头公元厂诞生了中国第一张相纸,成就了全国一批摄影人。 曾任汕头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的马卡,得益于父亲对摄影的热爱,1975年便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台相机。他早年就职于汕头经济特区宣传部,这样就把工作和爱好紧密地结合起来。在近30年的时间里,有过多次直升机航拍汕头的机会,留下了许多各个阶段城市面貌的老照片,在无人机飞速发展的今天,他依然坚持航拍记录城市面貌,与
期刊
湄公河起源于青海的唐古拉雪山之上,在中國境内叫澜沧江,4880公里的干流浩浩荡荡流经中、老、缅、泰、柬、越6个国度,最终注入中国南海。千百年来,人们通过耕作、捕鱼、晒盐等方式从大河中获取生存必需和生计来源,更是将心灵信仰和对美好的愿景寄托于其中。  我生活在澜沧江-湄公河流经的一个边境小城。当我试图去记录这条大河时,选择了航拍这一种脱离常规视角的方式去解读生活在这条大河边上人们的故事。因为航拍让我
期刊
在你的《沉陷区》系列中,最后所呈现出来的,其中无人机航拍的照片大概占多大比例?能具体谈谈这个案例中,无人机所起的作用吗?  《沉陷区》是一个还在拍摄进行中的项目,开始于2013年,最早只是肖像和局部环境的拍摄。  2015年,因为航拍飞机技术开始成熟,就开始运用起航拍。目前,占整个系列的四分之一。因为选题的形式分类为《全景》《空镜》《肖像》《生活》,其中《全景》的全部视角都是航拍的。  在这个系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