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学论认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而数学作业都是由数学问题所构成的,学生完成作业不仅仅是为了复习、巩固、深化所学知识,更是为了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运用知识,形成技能和能力,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培养了能力。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续,也是师生交流的重要平台。学生作业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业的设计与处理的优化与否,对学生的学习效益与学习负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数学
长期以来,我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仅仅定位于“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强化”上,使得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我们的学生终日陷于“数学题海”,苦不堪言,严重禁锢了学生潜能的发展。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作业效率的要求。高中数学作业如何设计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总结。
一、高中数学作业的作用分析
1.数学作业作为学生掌握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的基本途径,可以促进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它既能发挥知识变技能的桥梁作用,又能发挥知识深化的发展作用。通过练习、操作、完成作业,使学生把获得的知识用于实践。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再到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
2.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作业情况及批改作业环节,能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技能技巧的水平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特别是能看到一堂课的教学效果。从而获得有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反馈信息。以此来调节、改善自己的教学,备好下一堂课,决定新的一节课将如何进行。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总会留下痕迹。规范得体的书面评语,对学生非常有利。教师在批改时,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余地,能使学生从作业批改中深深感到教师的亲切与信任。积极的作业批改、评价能使学生的成功体验和追求更强烈,使学生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去表现、去创造。
二、合理布置作业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既要保证作业的“质”与“量”,还要把握不同学生作业的层次性。
1.保证作业的“质”与“量”。要使作业的“质”与“量”得到保证,就要精选数学作业题,使学生脱离题海战术。精选数学作业,就是教师根据教学进度从课本和配套资料中选择质量高的、有代表性的题目,力求突出课堂上的基本概念、定理、公式,尽量避开繁杂的运算.只有质量高的、有代表性的题目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布置作业前教师要亲自做一遍,这样才能熟悉作业的难易程度以及与知识的内在联系。
2.注重作业的层次性。新课标承认学生是有差异的,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作业也应因人而异,让每个学生做“自己”的作业。因此教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要有梯度和区分度,不拿同样的作业对待所有的学生可设有基础题和提高题,基础题是所有学生必须做的,提高题可让学生选做,有的学生可以少做或不做提高题。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因材施教”,才能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3.开展实践性作业,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实践性数学作业是指: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自主探究数学问题、自由发挥,它可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实践性作业具有如下优势:①实践性作业有利于开发学生的综合能力。传统的数学作业只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开发,而实践性数学作业则需要学生进行调查、观察、猜测、操作、分析、整理和归纳等,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使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到开发和提升。在实践性数学作业中,学生还可以接触到其他学科的知识,发展他们的综合能力。②实践性数学作业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实践性数学作业为学生在书本知识和实际生活中架起了一座桥梁,从而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和问题意识。③实践性数学作业为学生创造了自由探索的空间。课外的实践性作业是学科内容的延伸和扩展,它可以使学生不拘泥于教材和大纲,不受学科内容的限制,而得以自由发挥、创造。由此,不仅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潜能得到开发,同时还可以使他们一直处于不断探索的新鲜感中,增强其学习兴趣。
三、设计自主性作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学生好奇性强,富有挑战性,但持久性短,他们反感机械单一的课外作业,产生消极应付的心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的设计要灵活多样。课外作业的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身心发展不平衡和个别差异,这直接导致了人的爪.眭能力的层次差异。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自由选择作业,把“选择权”还给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最大限度的自主性。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他们将来创造能力的发挥。学生在对具体对象的问题设计中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创造性问题的设计能使學生的数学知识达到融会贯通,并在体验过程中逐渐建立知识体系。及时评价,让成功感及时地渗入学生心灵,让学生都能充满兴趣地、充满信心地迎接下一次成功。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大大增强了学生挑战难题的热情,甚至一到下课学生就主动凑在一起探讨难题,从而使班上形成一种积极的探究式学习氛围。
在新一轮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把握好教学的“度”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尝试、积极探索,并从实践经验上升到数学教育教学的理论高度去提炼、去反思,才能避免盲目性,才能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整合之路,促进数学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俞颖灏.对高中毕业班数学作业设计的思考[J].上海中学数学,2009(5)
[4]障龙珠.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初探[J].数理化学习,2009(3)
[5]赵本宏.谈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J].中学数学,2010(1)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数学
长期以来,我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仅仅定位于“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强化”上,使得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我们的学生终日陷于“数学题海”,苦不堪言,严重禁锢了学生潜能的发展。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作业效率的要求。高中数学作业如何设计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总结。
一、高中数学作业的作用分析
1.数学作业作为学生掌握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的基本途径,可以促进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它既能发挥知识变技能的桥梁作用,又能发挥知识深化的发展作用。通过练习、操作、完成作业,使学生把获得的知识用于实践。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再到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
2.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作业情况及批改作业环节,能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技能技巧的水平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特别是能看到一堂课的教学效果。从而获得有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反馈信息。以此来调节、改善自己的教学,备好下一堂课,决定新的一节课将如何进行。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总会留下痕迹。规范得体的书面评语,对学生非常有利。教师在批改时,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余地,能使学生从作业批改中深深感到教师的亲切与信任。积极的作业批改、评价能使学生的成功体验和追求更强烈,使学生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去表现、去创造。
二、合理布置作业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既要保证作业的“质”与“量”,还要把握不同学生作业的层次性。
1.保证作业的“质”与“量”。要使作业的“质”与“量”得到保证,就要精选数学作业题,使学生脱离题海战术。精选数学作业,就是教师根据教学进度从课本和配套资料中选择质量高的、有代表性的题目,力求突出课堂上的基本概念、定理、公式,尽量避开繁杂的运算.只有质量高的、有代表性的题目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布置作业前教师要亲自做一遍,这样才能熟悉作业的难易程度以及与知识的内在联系。
2.注重作业的层次性。新课标承认学生是有差异的,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作业也应因人而异,让每个学生做“自己”的作业。因此教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要有梯度和区分度,不拿同样的作业对待所有的学生可设有基础题和提高题,基础题是所有学生必须做的,提高题可让学生选做,有的学生可以少做或不做提高题。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因材施教”,才能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3.开展实践性作业,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实践性数学作业是指: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自主探究数学问题、自由发挥,它可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实践性作业具有如下优势:①实践性作业有利于开发学生的综合能力。传统的数学作业只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开发,而实践性数学作业则需要学生进行调查、观察、猜测、操作、分析、整理和归纳等,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使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到开发和提升。在实践性数学作业中,学生还可以接触到其他学科的知识,发展他们的综合能力。②实践性数学作业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实践性数学作业为学生在书本知识和实际生活中架起了一座桥梁,从而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和问题意识。③实践性数学作业为学生创造了自由探索的空间。课外的实践性作业是学科内容的延伸和扩展,它可以使学生不拘泥于教材和大纲,不受学科内容的限制,而得以自由发挥、创造。由此,不仅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潜能得到开发,同时还可以使他们一直处于不断探索的新鲜感中,增强其学习兴趣。
三、设计自主性作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学生好奇性强,富有挑战性,但持久性短,他们反感机械单一的课外作业,产生消极应付的心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的设计要灵活多样。课外作业的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身心发展不平衡和个别差异,这直接导致了人的爪.眭能力的层次差异。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自由选择作业,把“选择权”还给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最大限度的自主性。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他们将来创造能力的发挥。学生在对具体对象的问题设计中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创造性问题的设计能使學生的数学知识达到融会贯通,并在体验过程中逐渐建立知识体系。及时评价,让成功感及时地渗入学生心灵,让学生都能充满兴趣地、充满信心地迎接下一次成功。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大大增强了学生挑战难题的热情,甚至一到下课学生就主动凑在一起探讨难题,从而使班上形成一种积极的探究式学习氛围。
在新一轮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把握好教学的“度”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尝试、积极探索,并从实践经验上升到数学教育教学的理论高度去提炼、去反思,才能避免盲目性,才能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整合之路,促进数学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俞颖灏.对高中毕业班数学作业设计的思考[J].上海中学数学,2009(5)
[4]障龙珠.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初探[J].数理化学习,2009(3)
[5]赵本宏.谈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J].中学数学,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