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年寒窗,一朝考”,有目的地备考才能获得理想的成绩。掌握高考大纲并分析高考试题是确定备考针对性目标的有效途径。2011年高考大纲中的能力要求包括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详析2011年的高考生物题,并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不难看出侧重学生能力方面的题目,特别是考查识图能力、分析表格能力、分析材料获取信息能力、表达能力及实验探究能力的题目占很大比例。鉴于此,我们在高考备考过程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做到“有的放矢”,是非常必要的。
一、识图能力
生物试题中,图像题有很多形式,我们要针对不同的图像找不同的关键点,逐个攻破。
1.坐标曲线图
坐标曲线图是一种常用的图形,它可以直观地说明某种生命现象或物质的变化过程,在很多章节中都频繁出现。在坐标曲线图中,弄清横纵坐标分别代表什么是关键,另外曲线的起始点、转折点、终止点以及曲线走势也很重要,分析清楚上述关键点,也就把握了题目的要点,则题目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2.柱形图
生物试题中常出现的另一种较为直观的图像是柱形图,可用于多个考点的考查,在考查细胞增殖方式的时候尤为突出。柱形图中各柱形的比例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二、表格分析能力
生物學科的很多章节知识点可以用列表的形式来表示,如不同生物或组织的元素种类及含量、细胞中化合物的种类及含量、不同温度下相同时间内酶促反应生成物的量、不同光照强度下微环境中CO2的含量、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的能量值等等,几乎所有章节都适用。所以,表格题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分析表格的关键在于表头及数据对比。
表格题的另一种考查形式是在实验设计中出现,一般题目要求考生根据题意设计表格。这类试题因为穿插于实验题中,考查的概率相对较小,但是一旦在试题中出现,很多学生就显得无所适从,不知道怎么处理,因而失分较多。其实这类题目并不难,只要分析出实验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同时把重要的无关变量罗列出来,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就可以分析解答了,表格的形式不一定是一样的,只要能体现实验结论就可以了。
三、分析材料获取信息能力
高考试题往往体现一个“题在课外,理在课内”的思想,即在提供相关信息的前提下,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对这类题,关键是从题目中准确提取相关信息,一般来说,当题干的阅读量较小时,学生获取信息都还可以,可是当遇到题干大的题目时,学生往往就会顾此失彼,不能很好地把握题目提供的关键信息,最终导致无法解题或者解错题。因此在平时训练中,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做些阅读量较大的题目,以锻炼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四 、表达能力
在生物试题的非选择题中,学生在解答时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美”的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呢?经过综合分析,发现是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够。例如,在非选择题中有时要求学生对某种生命现象或某曲线或某知识点作出合理解释,有的学生往往就会出现心里明白,但表达不清楚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把相似或相关的知识点汇总起来,让学生系统复习,然后汇总相关类型的题目,通过做题,把这些知识点掌握好,表达能力是经过长时间训练才能有所提升的。
五、实验探究能力
生物学科是一个典型的实验学科,几乎所有的知识都是从实验中发现的,学生不仅要懂得操作实验,更要会设计实验,探究生命现象。实验题是生物试题中最难处理的一类题,是对学生能力要求最高的一种题型。学生在做实验题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很多。正是因为实验探究题能对学生多项能力进行综合考查,因此每年高考必定有一道考查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大题,并且所占分值较大,所以生物教师大都把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重点。实验探究能力这么重要,我们怎样来提升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呢?笔者认为,培养实验探究能力,重点是要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些经典实验,然后由此扩展开来,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掌握一些实验,当他们遇到新的实验情景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圆满解决问题。
备战高考,学生的各项能力,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明白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训练出来的,有待广大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一点一滴地积累。
(责任编辑 易志毅)
一、识图能力
生物试题中,图像题有很多形式,我们要针对不同的图像找不同的关键点,逐个攻破。
1.坐标曲线图
坐标曲线图是一种常用的图形,它可以直观地说明某种生命现象或物质的变化过程,在很多章节中都频繁出现。在坐标曲线图中,弄清横纵坐标分别代表什么是关键,另外曲线的起始点、转折点、终止点以及曲线走势也很重要,分析清楚上述关键点,也就把握了题目的要点,则题目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2.柱形图
生物试题中常出现的另一种较为直观的图像是柱形图,可用于多个考点的考查,在考查细胞增殖方式的时候尤为突出。柱形图中各柱形的比例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二、表格分析能力
生物學科的很多章节知识点可以用列表的形式来表示,如不同生物或组织的元素种类及含量、细胞中化合物的种类及含量、不同温度下相同时间内酶促反应生成物的量、不同光照强度下微环境中CO2的含量、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的能量值等等,几乎所有章节都适用。所以,表格题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分析表格的关键在于表头及数据对比。
表格题的另一种考查形式是在实验设计中出现,一般题目要求考生根据题意设计表格。这类试题因为穿插于实验题中,考查的概率相对较小,但是一旦在试题中出现,很多学生就显得无所适从,不知道怎么处理,因而失分较多。其实这类题目并不难,只要分析出实验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同时把重要的无关变量罗列出来,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就可以分析解答了,表格的形式不一定是一样的,只要能体现实验结论就可以了。
三、分析材料获取信息能力
高考试题往往体现一个“题在课外,理在课内”的思想,即在提供相关信息的前提下,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对这类题,关键是从题目中准确提取相关信息,一般来说,当题干的阅读量较小时,学生获取信息都还可以,可是当遇到题干大的题目时,学生往往就会顾此失彼,不能很好地把握题目提供的关键信息,最终导致无法解题或者解错题。因此在平时训练中,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做些阅读量较大的题目,以锻炼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四 、表达能力
在生物试题的非选择题中,学生在解答时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美”的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呢?经过综合分析,发现是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够。例如,在非选择题中有时要求学生对某种生命现象或某曲线或某知识点作出合理解释,有的学生往往就会出现心里明白,但表达不清楚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把相似或相关的知识点汇总起来,让学生系统复习,然后汇总相关类型的题目,通过做题,把这些知识点掌握好,表达能力是经过长时间训练才能有所提升的。
五、实验探究能力
生物学科是一个典型的实验学科,几乎所有的知识都是从实验中发现的,学生不仅要懂得操作实验,更要会设计实验,探究生命现象。实验题是生物试题中最难处理的一类题,是对学生能力要求最高的一种题型。学生在做实验题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很多。正是因为实验探究题能对学生多项能力进行综合考查,因此每年高考必定有一道考查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大题,并且所占分值较大,所以生物教师大都把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重点。实验探究能力这么重要,我们怎样来提升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呢?笔者认为,培养实验探究能力,重点是要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些经典实验,然后由此扩展开来,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掌握一些实验,当他们遇到新的实验情景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圆满解决问题。
备战高考,学生的各项能力,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明白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训练出来的,有待广大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一点一滴地积累。
(责任编辑 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