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常发现学生作文内容空洞,或记流水帐,或无话可说等问题,本文从仔细观察、用心体会,把作文写细、写全、从多层次、多角度地去写、掌握一些描写方法、适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几方面来谈谈如何才能使作文内容写得更具体。
[关键词]具体写细写全仔细观察用心体会多层次
多角度描写方法
同学们自从学习作文以来,老师经常提到的一个要求便是写“具体”。那什么叫具体?怎样才能把一段话写具体呢?下面我就结合教学中的一些事例来谈谈。
1.什么叫具体?
《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细节方面很明确,不抽象的;不笼统的。”下面我以一个同学的片段作文为例,谈谈什么是具体?
那个同学写的是擦玻璃的劳动场面,他第一次是这样写的:“杨阳擦玻璃最认真。你看他登上窗台,拿着抹布,不一会儿就擦完了。玻璃被他擦得一尘不染。”这段文字一看就知道不具体。由于它缺少对人物特点的描写,我们读了既不知道他怎样上窗台?怎样拿抹布?怎样擦?所以说写得很笼统。他第二次是这样写的:“杨阳敏捷地踩着桌子,又从桌子迈向窗台。他先用一块干抹布掸了掸玻璃,然后掂着脚,一只手抓住窗棱,一只手用湿抹布蹭玻璃。他先自上而下,再从左到右地蹭了一遍,发现玻璃上还有污点,就哈一口气使劲地蹭几下,还不干净就有手指甲抠几下,污点终于被他消灭了,他从窗台上下来,端详着一尘不染的玻璃,美滋滋地笑了。”在第二次描写中作者抓住了杨阳擦玻璃的动作“踩、迈、抓、蹭、哈气、抠、笑”来叙述,它避免了第一次的笼统描写,使读者对他所描写的劳动,看得见,摸得着。这就叫所谓的具体。
2.怎样才能写具体呢?
2.1要写全
要写全,首先要看全,比如写一个静物,写前要看它有几个部分,每一部分什么样(大小、形状、颜色、什么做成的),把这些看清楚了,才能写清楚。写一个人的肖像也是这样。写一件事或一次活动,因为是动态过程,我们要把事件或活动按顺序写全,那么这段话就比较具体了。如写一件事,要把别人(或自己)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一步一步地写下来。比如写“洗衣服”这件事,有位同学写了如下一段话,就比较具体:“我端着盆,从水管里接满了水,接着把洗衣粉放进盆里,轻轻地搅了搅,在把脏衣服放进盆里,用手使劲地搓,盆里的水变浑浊了,我拿衣服一看,发现衣领和手袖还不干净,我找来刷子和衣板,把衣领和手袖刷了刷,衣服上的污点终于不见了,然后把衣服拿到水池里清洗,最后把衣服拧干,挂在衣架上晾”。他把端盆、接水、放洗衣粉、搓衣服、刷衣服、晾衣服一步步写全了,洗衣服这件事也就写具体了。
2.2要写细
怎样写细?写细就是把要事物的各部分(或人的各部分)什么样,人们怎么做事细致地写下来。如写一个同学扫地,“他拿起扫帚,用力压着,轻轻地扫地。”作者注意写了“怎样扫”“用力压着、轻轻”。便具体地写出了这个人扫地的特点。写细致要用恰当的词写清楚事物有什么特点。
2.3仔细观察、用心体会
所谓的仔细观察,就是运用人的多种感官,全线出击。多种感官即人的眼,耳、鼻、舌、身。所谓全线出击就是用眼去看,用耳去听,用鼻子臭,用舌头尝,用手去摸,用身体去体会感觉。观察生活时,要把这些感觉器官能收集的内容都收集下来。如《我爱故乡的杨梅》“形、色”是看出来的,味道是尝出来的,而“刺也渐渐软了。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那平滑的刺,使人觉得细腻而柔软”则是感觉出来的。至于写人、写事的文章中人物对话的描写,作者写人物说话时的语气、语调、声音的高低、粗细,则全是靠认真细致的听。
2.4要学会多层次、多角度地去写
如《小站》一课中,先写小站的小:只有慢车才停靠;快车疾驰而过,连站名都看不清楚;一问小屋、一排木栅栏,或许还有三五个人影;周围是逼人而来的山崖和巨石。你看,这多么具体呀!前两点是从车次的安排来看小站的“小”,第三点是从正面写小站的规模如何“小”,第四点从自然环境来看小站的“小”。这个例子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要想做到“写具体”,除了从正面去写之外,还可以从侧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去写。
2.5要掌握一些描写方法
如写人,要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行为、心理活动来写;写事,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写清楚;写景,要紧扣景物的颜色、形状、发展、变化等。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写到:“夏天,树木长得葱葱,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这段话写出了小兴安岭夏天美丽的特征。第一句,写树木葱茏枝叶繁茂,因此挡住视线。第二句写早晨的雾,一个“浸”字,生动形象,突出了雾的浓,第三句,写太阳,把阳光比作利剑,非常形象。太阳高照,使读者感到森林里充满了勃勃生机。第四句,写草地上的野花,多美的景色啊!由于作者抓住了景物的特征,把夏天的景物写具体了。读者才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6要适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如“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新月的样子。”(《威尼斯的小艇》)威尼斯特有的两头翘起的小艇是人们陌生的,而新月是无人不知的。这样一个比喻,威尼斯的小艇就容易理解了。“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江雪》)这个对偶句,上句讲所有的山都看不到飞鸟,下句讲所有的路都没有行人走,两句形象地描写了大雪中栖鸟不飞,行人绝迹的景象。
2.7学会用事实说话
许多同学写出的作文内容空洞、笼统,比如写心情愉快,总是写“很高兴”、“非常高兴”。究竟怎样高兴呢?没写出来。又比如写树的高大,许多同学都写“树真高”、“树真大”,没写出具体的情景。这样叙述,使作文显得空洞无物,也没把事情写清楚、写明白,写具体。用“用事实说话”是最有说服力的,它能把事物、情景叙述得十分具体,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如“那棵老槐树真高大,树梢超过三层楼顶,树干粗得两个人合抱还抱不住”。它先说“真高大”;接着用“树梢超过三层楼顶”来说明它有多高;用“两个人合抱还抱不住”来说明它有多粗。这样写。读者一看就明白了那棵老槐树有多高多大了,因此。这样写内容才具体,就会给读者留下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关键词]具体写细写全仔细观察用心体会多层次
多角度描写方法
同学们自从学习作文以来,老师经常提到的一个要求便是写“具体”。那什么叫具体?怎样才能把一段话写具体呢?下面我就结合教学中的一些事例来谈谈。
1.什么叫具体?
《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细节方面很明确,不抽象的;不笼统的。”下面我以一个同学的片段作文为例,谈谈什么是具体?
那个同学写的是擦玻璃的劳动场面,他第一次是这样写的:“杨阳擦玻璃最认真。你看他登上窗台,拿着抹布,不一会儿就擦完了。玻璃被他擦得一尘不染。”这段文字一看就知道不具体。由于它缺少对人物特点的描写,我们读了既不知道他怎样上窗台?怎样拿抹布?怎样擦?所以说写得很笼统。他第二次是这样写的:“杨阳敏捷地踩着桌子,又从桌子迈向窗台。他先用一块干抹布掸了掸玻璃,然后掂着脚,一只手抓住窗棱,一只手用湿抹布蹭玻璃。他先自上而下,再从左到右地蹭了一遍,发现玻璃上还有污点,就哈一口气使劲地蹭几下,还不干净就有手指甲抠几下,污点终于被他消灭了,他从窗台上下来,端详着一尘不染的玻璃,美滋滋地笑了。”在第二次描写中作者抓住了杨阳擦玻璃的动作“踩、迈、抓、蹭、哈气、抠、笑”来叙述,它避免了第一次的笼统描写,使读者对他所描写的劳动,看得见,摸得着。这就叫所谓的具体。
2.怎样才能写具体呢?
2.1要写全
要写全,首先要看全,比如写一个静物,写前要看它有几个部分,每一部分什么样(大小、形状、颜色、什么做成的),把这些看清楚了,才能写清楚。写一个人的肖像也是这样。写一件事或一次活动,因为是动态过程,我们要把事件或活动按顺序写全,那么这段话就比较具体了。如写一件事,要把别人(或自己)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一步一步地写下来。比如写“洗衣服”这件事,有位同学写了如下一段话,就比较具体:“我端着盆,从水管里接满了水,接着把洗衣粉放进盆里,轻轻地搅了搅,在把脏衣服放进盆里,用手使劲地搓,盆里的水变浑浊了,我拿衣服一看,发现衣领和手袖还不干净,我找来刷子和衣板,把衣领和手袖刷了刷,衣服上的污点终于不见了,然后把衣服拿到水池里清洗,最后把衣服拧干,挂在衣架上晾”。他把端盆、接水、放洗衣粉、搓衣服、刷衣服、晾衣服一步步写全了,洗衣服这件事也就写具体了。
2.2要写细
怎样写细?写细就是把要事物的各部分(或人的各部分)什么样,人们怎么做事细致地写下来。如写一个同学扫地,“他拿起扫帚,用力压着,轻轻地扫地。”作者注意写了“怎样扫”“用力压着、轻轻”。便具体地写出了这个人扫地的特点。写细致要用恰当的词写清楚事物有什么特点。
2.3仔细观察、用心体会
所谓的仔细观察,就是运用人的多种感官,全线出击。多种感官即人的眼,耳、鼻、舌、身。所谓全线出击就是用眼去看,用耳去听,用鼻子臭,用舌头尝,用手去摸,用身体去体会感觉。观察生活时,要把这些感觉器官能收集的内容都收集下来。如《我爱故乡的杨梅》“形、色”是看出来的,味道是尝出来的,而“刺也渐渐软了。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那平滑的刺,使人觉得细腻而柔软”则是感觉出来的。至于写人、写事的文章中人物对话的描写,作者写人物说话时的语气、语调、声音的高低、粗细,则全是靠认真细致的听。
2.4要学会多层次、多角度地去写
如《小站》一课中,先写小站的小:只有慢车才停靠;快车疾驰而过,连站名都看不清楚;一问小屋、一排木栅栏,或许还有三五个人影;周围是逼人而来的山崖和巨石。你看,这多么具体呀!前两点是从车次的安排来看小站的“小”,第三点是从正面写小站的规模如何“小”,第四点从自然环境来看小站的“小”。这个例子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要想做到“写具体”,除了从正面去写之外,还可以从侧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去写。
2.5要掌握一些描写方法
如写人,要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行为、心理活动来写;写事,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写清楚;写景,要紧扣景物的颜色、形状、发展、变化等。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写到:“夏天,树木长得葱葱,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这段话写出了小兴安岭夏天美丽的特征。第一句,写树木葱茏枝叶繁茂,因此挡住视线。第二句写早晨的雾,一个“浸”字,生动形象,突出了雾的浓,第三句,写太阳,把阳光比作利剑,非常形象。太阳高照,使读者感到森林里充满了勃勃生机。第四句,写草地上的野花,多美的景色啊!由于作者抓住了景物的特征,把夏天的景物写具体了。读者才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6要适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如“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新月的样子。”(《威尼斯的小艇》)威尼斯特有的两头翘起的小艇是人们陌生的,而新月是无人不知的。这样一个比喻,威尼斯的小艇就容易理解了。“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江雪》)这个对偶句,上句讲所有的山都看不到飞鸟,下句讲所有的路都没有行人走,两句形象地描写了大雪中栖鸟不飞,行人绝迹的景象。
2.7学会用事实说话
许多同学写出的作文内容空洞、笼统,比如写心情愉快,总是写“很高兴”、“非常高兴”。究竟怎样高兴呢?没写出来。又比如写树的高大,许多同学都写“树真高”、“树真大”,没写出具体的情景。这样叙述,使作文显得空洞无物,也没把事情写清楚、写明白,写具体。用“用事实说话”是最有说服力的,它能把事物、情景叙述得十分具体,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如“那棵老槐树真高大,树梢超过三层楼顶,树干粗得两个人合抱还抱不住”。它先说“真高大”;接着用“树梢超过三层楼顶”来说明它有多高;用“两个人合抱还抱不住”来说明它有多粗。这样写。读者一看就明白了那棵老槐树有多高多大了,因此。这样写内容才具体,就会给读者留下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