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次见到母亲,隐隐约约会有一种说不出的痛。母亲那臃肿迟缓的身体,踉踉跄跄的步履,沧桑怠倦的面容,以及重三叠四、没完没了的唠叨,不时地敲打着我——母亲老了。人总是要老的,但母亲的老与同辈人比显得那么仓促、那么彻底、那么让人难以接受。
母亲出生于书香门第,年轻时既有世家风范又不失农民本色,及笄之年便与家里的伙计一起劳动,庄子上老少都夸:大姑娘漂亮能干、公道本份。 22岁那年媒人说合嫁给父亲,并随父亲到盐城参加工作。对于一直在家劳动,从未见过外面世界的母亲来说,异乡的天是蓝的,水是清的,单位的人是有学问的,一切都是新鲜而美好的……
让母亲怎么也想不到的是命运和她开一个天大的玩笑——三年自然灾害母亲又被组织决定下放回淮阴,理由很简单——孩子多,农村好养活。当时母亲是一千个不甘心,一万个不情愿。她和父亲争吵,她找领导评理,但组织决定不能更改。看着眼前嗷嗷待哺的孩子们,看着憨厚老实的外公和赶来接她的马车,母亲不再说什么,抱着不满周岁的我,搀着尚未懂事的三个姐姐坐上那辆破旧的大车,带着几只木箱和几件生活用品,怀着满腔的惆怅和艾怨,愤然踏上回家的路……
先是寄居在外公家,两年后便在老家正式落户。三间堂屋、两间便屋,全是土墙草葺,然后用树枝、木棍围起来便成了当时典型的农家小院,在这里母亲又为我们陆续添了一个弟弟三个妹妹。那年母亲只有38岁。
在老家人的眼里,我们家是下放户,在下放户的眼里,母亲又是单手人。“单手人”可能现在青年人不理解,当时农村每家每户普遍都是两个以上强劳力,而我父亲在外地工作,奶奶去世早,爹爹体弱多病一直跟着三爷生活,家里只有母亲一个劳力。这种情况,当时就被称为“单手人”。在靠苦工分过日子的年代,本来孩子多日子就难过,单手人的日子就更难过。可以断言,母亲的快速衰老与当年的那个时代有关,与成行成趟的儿女有关。
法国作家雨果有一句名言:“女人固然是脆弱的,但母亲是坚强的。”的确,我的母亲就是用她那无私的母爱蕴化出的强大力量,为她的一行儿女没日没夜地操劳、拼死拼活地奔波。
白天参加生产队集体劳动,收工了别人可以一路说一路笑,回家吃现成饭,而母亲得赶紧奔家,挑水、做饭、洗衣服,有空再去料理家前屋后的自留地。现在家家户户不出门就能饭菜上桌,过去农村做饭没这么便当,就说中午插顿菜饭吧:菜要从地里现拔现摘,充饭糊的豆粮要现淘现磨,中饭要吃得抗饿一点,也不能光喝稀的,那好,还得备一些山芋、山芋干什么的,然后和青菜一起用篮子拎着,到200米开外的汪塘淘洗。很多时候,母亲会顺便挑一担水来家,到家添水做饭。过去烧草紧张,特殊情况下才舍得烧树枝、棒瓤等硬柴,平时多是用秸秆、树叶一类软草。软草不咬火,虽然风箱拉得“呱嘚、呱嘚”响,等一大锅饭做好,一家人围到桌边,至少也要一个多小时,再等吃过刷过、猪喂过生产队上工的钟声已经敲响了。这时,母亲得赶紧一边准备上工,一边催我们上学,未到学龄的弟妹只能锁在家院里。
晚上回家忙晚饭依旧如此,只不过没有做午饭那么紧张。我们家吃晚饭比左邻右舍迟,经常是点灯吃饭,天黑喂猪。等到姊妹都吃饱喝足、锅碗洗刷停当了,母亲和姐姐们端灯的端灯、锁门的锁门、提水瓶的提水瓶,然后一起进堂屋准备休息,已是一二更天了。如果是冬天,还要利用灶膛余热用煨罐温一罐热水,在当间由母亲从大到小为我们一个一个洗脸洗手,一边洗一边还会说:“洗脸洗到耳朵边,扫地扫到墙根前。”这样,一罐水可以洗一家人。洗过脸再由母亲依次为每人搽点雪花膏防皴,然后我们才各就各位上床睡觉。现代人提倡低碳生活,其实我们家过去就已经低碳呐。
我们睡下了,母亲便开始了她的又一项工作。先是端着灯检查一下门关好没有?孩子的被褥盖好没有?白天用过的东西放好没有?都没有问题了,便回到东间房从箱顶取出针线匾,坐在煤油灯下缝缝补补,夜夜青灯,天天如此。我们有时一觉醒来,发现母亲房间的油灯还在闪着温暖的光亮,剪刀裁衣发出悦耳的声响,就忍不住地问:“妈,怎么还没睡啊?”母亲总是轻声地说:“你们睡吧,妈妈不困。”人不是铁打的,母亲成天忙到晚能不累不困吗?实在熬不过去了母亲只好熄灯休息。刚进入睡眠状态,这个在睡梦中受到惊吓了,母亲本能地就要叫着他名字,告诉他“别怕,妈妈在这里”;那个要小便了,母亲立刻点亮油灯,提醒他“小心一点,别摔着”……
那时候小,不知道什么叫苦,也不知道母亲是怎么熬过来的;稍大一点,我便也加入了做家务的行列,初步尝到了吃苦的滋味。
最苦莫过于“打突击”,如生产队分草、分山芋。我们家因为人多分得多,分得多固然是件好事,但要把它运到家才是你的。那玉米秆一分几亩地,砍好捆好还要朝家抬,抬到家还要簇好码好;山芋一分一大堆,一趟一趟朝家运,有时连饿带累,头晕眼花,腰酸膝软,连一步都不想走,恨不能一屁股坐在地上,美美地睡上一觉。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安慰我说:“累了就歇歇。”可是歇过事情不还得做么?难道母亲她们就不知道累么?想到这里,我只能咬牙坚持再坚持。好在那时年纪小,体力恢复快。
丫山芋干、磨山芋粉也多是“打突击”。母亲常常会选择月亮地带领大家在院子里丫山芋干。大人刨山芋片,小一些的用刀丫成山芋干,再小的负责往山芋绳上挂。开始大家都很精神,七手八脚,七嘴八舌,边干边讲故事或唱歌,什么《跑马溜溜的山上》啊,《北京有个金太阳》啊,《下定决心》啊,不管音准不准会一点就行,唱不对大家一起纠正,总之母亲会把现场气氛搞得热热闹闹。但月起月落,到半夜小姊妹就撑不住了,一个个哈气连天,两个眼皮不停打架,有的干脆就歪倒山芋摊旁边打盹,这时母亲会一个个吩咐他们回屋睡觉。就像淘汰赛,最后拿冠军的总是母亲。
记得有一年冬天,生产队离庄子最远的一块地起山芋,队长头脑发热说要带晚分,带晚分就意味着各家各户要连夜运回家。一时间,全庄一二百口全部出动,路上、地里全是人,推的推、拉的拉、挑的挑、抬的抬,來来往往,络绎不绝。时间不长,劳力多的人家三合两胜便运完了,而我们家还在“蚂蚁搬家”,好心的庄邻要过来帮忙,母亲硬是没有同意。因为要人家帮忙就亏了人家的情。这时母亲还会不失时机地教育我们要“自力更生”,“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就这样我负责将山芋装筐,母亲她们分两组往家抬,也说不清我装了多少筐,她们抬了多少趟。我只记得到后来,忽然发现,偌大的一块山芋地里,只有我和一摊大山芋。当时,我也就是十三四岁,在远离村庄的荒野,在月黑风高的夜晚,一想到聊斋故事,之前的疲劳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无边的恐惧,浑身暴鸡皮疙瘩。每次看到母亲她们由远而近的身影,说不出有多高兴,但随着她们弯腰系筐,抬着山芋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远以后,恐惧再次袭来。那夜那情景,已经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里。孤独与无奈让我懂得了自立与坚强。 当然,劳动也并不都是辛苦的。我那时经常干一些抬水、拾粪、割草、捕鱼、编篓筐的活儿。大集体时候劳动自由度大,不像现在工厂化、流水线,上班连上厕所都要拿牌子,那时可以边干边玩。现在要问青年人,劳动工具是干什么的,大家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是用来劳动的,如果是我们那会儿人回答,会自傲地说,是用来劳动和娱乐的。譬如拾粪时伙伴们会在一起砍粪勺、赶小牛;割草时伙伴们常玩撂镰刀的游戏……就地取材,因地制宜,苦在其中,乐在其中。
其实母亲并不心疼我们吃苦,她坚信吃多大苦就能享多大福。母亲最担心的是我们的安全。
平时和伙伴们在一起,劳动也好,玩也好,免不了要出现状况,打架磨牙、头破血流也时有发生,为此,母亲淘了不少气,伤了不少神。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母亲就像消防队员,随时随地准备奔赴现场“灭火”。如果怪我们,她会先处罚我们,再带着我们到人家去赔不是;如果不怪我们,母亲也会教育一通,最后来一句“忍事饶人不为痴”。
最让母亲担心的是“水火无情”。平时只要听说哪家小孩溺水了,回家总是大讲特讲,并说水里有水鬼,会变成各种各样东西,专门引诱小孩。但母亲说归说,我是不相信的。
有一年夏天,中午天气非常炎热,我和几个同学放学没有回家,而是到一个大汪塘看人洗澡。汪塘四周长满了芦柴和播箕柳,一点荫凉都没有。上面太阳在赶,水面伙伴在喊,挡不住的诱惑,于是我下定决心,衣服一脱,一个猛子扎了下去。正玩得起劲,不知哪个喊着我的小名字说:“你妈喊你了。”我定神一听,果然是母亲的声音,尽管当时汪塘一片嘈杂声,母亲的声音很远很小,但我能从中听出母亲此刻怒火与焦急不安。我急忙上岸穿衣,迅速逃离现场,到家还是被母亲用柳条打了一顿。母亲有句口头禅,“不要说我有八个小孩,就是一个馒头也要蒸熟吃”——母亲为了处罚一人,教育一家,在原则问题上是绝不手软的。
事后我才知道,当时母亲正在烧火做饭,听五妹说我去了汪塘,连午饭也顾不上做了,急急忙忙去找我。
我常常因为自己的过失惹母亲生气而后悔,但我不知道母亲是否会因为我的不争而伤心。
再大一点的时候,我们逐渐懂得为母亲分忧了。
母亲小时候就非常渴望上学堂,但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影响下,一直没能如愿。后来母亲就把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巴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好好读书,将来做个有学问的人。我们很懂事,学习也很用功。平时只要谁考高分或受到老师表扬,就像在战场上打了胜仗,赶紧跑回家向母亲报喜,母亲总会擀点面条、拌点面疙瘩什么的作为犒赏,并会在吃饭的时候夸几句。谁受到母亲夸奖都会很有面子。我们大姊妹还谦虚点,五妹也就是喜形于色,弟弟若是被表扬了那就会神气十足,摆不下来;谁要是考砸了或者吃了老师批评心里就会很难过,深怕母亲知道不高兴。
除了读书,我们还会力所能及地为母亲干些家务活,排忧解难。
我从十四五岁开始,每年寒暑假不是给瓦匠做小工,就是给蚕茧站炕蚕茧,七七八八也能挣不少钱补贴家用。尤其是炕蚕茧,一天一夜三块钱,一个月就是九十块,相当于当时父亲两个多月的工资。当然那钱也不是好挣的,必须能够吃苦熬夜喂蚊子,就像我当时学的课本里《包身工》一样的辛苦。
三姐大我一岁,每天早晨小广播一响,天刚麻花亮,她就得起床烧早饭。尤其冬天,一个人锅上一把锅下一把,时常是早饭烧好了自己来不及吃,饿着肚子上学。
大姐本来成绩很好,是考大学的料。1977年恢复高考,为了一举成功,她选择了考中专。考上以后,她省吃俭用,助学金加奖学金每学期总能节余一点为小姊妹买些衣服什么的。
“文革”期间,经常搞政治运动。庄上有两个“四类分子”,年轻人为了出风头,经常找邪茬批斗,母亲自己不参加,也不让我们参加。队长放话,说母亲思想落后,很危险。母亲根本不在乎,她说:我一个妇道人家,带一趟小孩连饭都忙不到嘴,哪有时间顾得上什么政治?其实母亲是看不惯那些不辨是非、欺压善良的人。后来两个所谓“四类分子”,一个被斗死了,一个被落实政策现在拿两千多块一月呐。
大集体时有句口头禅:“生产队是大草堆,哪不扯哪吃亏”。一些好讨小便宜的人经常沾公家的便宜,放工了能走地里偷偷掰个棒子,打场时能偷偷装袋小麦……母亲对这些是瞧不起的,她常给我们讲“人要走正道,不义之财发不了家。”
就这样,我们在母亲的庇护下,在乡下生活了近20年。
1978年分田到户,父亲考虑到家庭的实际情况,将全家户口迁出老家。1980年,父亲又把老家的房子和一园树卖掉,在一个小镇上盖了几间瓦房,将我们全家从乡下接到街上居住。赶上改革开放政策好,父亲向亲友七借八挪又盖了几间小瓦房,利用临街优势开起了商店和旅馆,以此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当时我已考上了南京一所中专学校,每次回去看到父母在张罗、妹妹们在看书或做家务,心里总会荡漾出一种家的幸福和温暖。八妹会像小时候一样,给我讲一段时间以来家里发生的事情,汇报一下自己学习情况,再唱两首流行歌曲。倔强的七妹会用她特有的方式欢迎我。母亲会特意做两样好菜不停地派我吃。父亲会在一种适当的时间把我叫过去询问一些生活、学习情况。如果逢年过节姐姐们也回去,一大家子在一起非常热闹,非常温馨,非常快乐,那种对家的依恋不是一般家庭成员能够体会得到的。
但这种幸福時光并没有持续多久,树大分枝,姊妹大了总是要成家立业。以后几年我们家接连二三经历了许多层事,大姐、二姐、三姐一个接一个分配、找工作、出嫁;父亲又一次负债建房;全家“农转非”,借资买户口,全都要不断地往外掏钱;母亲心里成天背着经济包袱。
过去母亲带着我们在乡下生活计划性很强,她常说:“吃不穷,穿不穷,没有计划肯定穷。”就是再艰苦的岁月,母亲总是计划得很周全(其实无非是省吃俭用,细水长流)。人家缺吃少穿的时候,我们家仍可吃陈粮烧陈草,并还可以接济庄子上的穷人……那时候母亲说了算。此时的母亲已经失去了家庭的主导地位,很多事情是她做不了主又必须面对的,因而母亲依然要为过日子操心,时常抱怨父亲“计划不打计划来”。有时还会因为父亲“大手大脚花钱”而赌气。
母亲出生于书香门第,年轻时既有世家风范又不失农民本色,及笄之年便与家里的伙计一起劳动,庄子上老少都夸:大姑娘漂亮能干、公道本份。 22岁那年媒人说合嫁给父亲,并随父亲到盐城参加工作。对于一直在家劳动,从未见过外面世界的母亲来说,异乡的天是蓝的,水是清的,单位的人是有学问的,一切都是新鲜而美好的……
让母亲怎么也想不到的是命运和她开一个天大的玩笑——三年自然灾害母亲又被组织决定下放回淮阴,理由很简单——孩子多,农村好养活。当时母亲是一千个不甘心,一万个不情愿。她和父亲争吵,她找领导评理,但组织决定不能更改。看着眼前嗷嗷待哺的孩子们,看着憨厚老实的外公和赶来接她的马车,母亲不再说什么,抱着不满周岁的我,搀着尚未懂事的三个姐姐坐上那辆破旧的大车,带着几只木箱和几件生活用品,怀着满腔的惆怅和艾怨,愤然踏上回家的路……
先是寄居在外公家,两年后便在老家正式落户。三间堂屋、两间便屋,全是土墙草葺,然后用树枝、木棍围起来便成了当时典型的农家小院,在这里母亲又为我们陆续添了一个弟弟三个妹妹。那年母亲只有38岁。
在老家人的眼里,我们家是下放户,在下放户的眼里,母亲又是单手人。“单手人”可能现在青年人不理解,当时农村每家每户普遍都是两个以上强劳力,而我父亲在外地工作,奶奶去世早,爹爹体弱多病一直跟着三爷生活,家里只有母亲一个劳力。这种情况,当时就被称为“单手人”。在靠苦工分过日子的年代,本来孩子多日子就难过,单手人的日子就更难过。可以断言,母亲的快速衰老与当年的那个时代有关,与成行成趟的儿女有关。
法国作家雨果有一句名言:“女人固然是脆弱的,但母亲是坚强的。”的确,我的母亲就是用她那无私的母爱蕴化出的强大力量,为她的一行儿女没日没夜地操劳、拼死拼活地奔波。
白天参加生产队集体劳动,收工了别人可以一路说一路笑,回家吃现成饭,而母亲得赶紧奔家,挑水、做饭、洗衣服,有空再去料理家前屋后的自留地。现在家家户户不出门就能饭菜上桌,过去农村做饭没这么便当,就说中午插顿菜饭吧:菜要从地里现拔现摘,充饭糊的豆粮要现淘现磨,中饭要吃得抗饿一点,也不能光喝稀的,那好,还得备一些山芋、山芋干什么的,然后和青菜一起用篮子拎着,到200米开外的汪塘淘洗。很多时候,母亲会顺便挑一担水来家,到家添水做饭。过去烧草紧张,特殊情况下才舍得烧树枝、棒瓤等硬柴,平时多是用秸秆、树叶一类软草。软草不咬火,虽然风箱拉得“呱嘚、呱嘚”响,等一大锅饭做好,一家人围到桌边,至少也要一个多小时,再等吃过刷过、猪喂过生产队上工的钟声已经敲响了。这时,母亲得赶紧一边准备上工,一边催我们上学,未到学龄的弟妹只能锁在家院里。
晚上回家忙晚饭依旧如此,只不过没有做午饭那么紧张。我们家吃晚饭比左邻右舍迟,经常是点灯吃饭,天黑喂猪。等到姊妹都吃饱喝足、锅碗洗刷停当了,母亲和姐姐们端灯的端灯、锁门的锁门、提水瓶的提水瓶,然后一起进堂屋准备休息,已是一二更天了。如果是冬天,还要利用灶膛余热用煨罐温一罐热水,在当间由母亲从大到小为我们一个一个洗脸洗手,一边洗一边还会说:“洗脸洗到耳朵边,扫地扫到墙根前。”这样,一罐水可以洗一家人。洗过脸再由母亲依次为每人搽点雪花膏防皴,然后我们才各就各位上床睡觉。现代人提倡低碳生活,其实我们家过去就已经低碳呐。
我们睡下了,母亲便开始了她的又一项工作。先是端着灯检查一下门关好没有?孩子的被褥盖好没有?白天用过的东西放好没有?都没有问题了,便回到东间房从箱顶取出针线匾,坐在煤油灯下缝缝补补,夜夜青灯,天天如此。我们有时一觉醒来,发现母亲房间的油灯还在闪着温暖的光亮,剪刀裁衣发出悦耳的声响,就忍不住地问:“妈,怎么还没睡啊?”母亲总是轻声地说:“你们睡吧,妈妈不困。”人不是铁打的,母亲成天忙到晚能不累不困吗?实在熬不过去了母亲只好熄灯休息。刚进入睡眠状态,这个在睡梦中受到惊吓了,母亲本能地就要叫着他名字,告诉他“别怕,妈妈在这里”;那个要小便了,母亲立刻点亮油灯,提醒他“小心一点,别摔着”……
那时候小,不知道什么叫苦,也不知道母亲是怎么熬过来的;稍大一点,我便也加入了做家务的行列,初步尝到了吃苦的滋味。
最苦莫过于“打突击”,如生产队分草、分山芋。我们家因为人多分得多,分得多固然是件好事,但要把它运到家才是你的。那玉米秆一分几亩地,砍好捆好还要朝家抬,抬到家还要簇好码好;山芋一分一大堆,一趟一趟朝家运,有时连饿带累,头晕眼花,腰酸膝软,连一步都不想走,恨不能一屁股坐在地上,美美地睡上一觉。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安慰我说:“累了就歇歇。”可是歇过事情不还得做么?难道母亲她们就不知道累么?想到这里,我只能咬牙坚持再坚持。好在那时年纪小,体力恢复快。
丫山芋干、磨山芋粉也多是“打突击”。母亲常常会选择月亮地带领大家在院子里丫山芋干。大人刨山芋片,小一些的用刀丫成山芋干,再小的负责往山芋绳上挂。开始大家都很精神,七手八脚,七嘴八舌,边干边讲故事或唱歌,什么《跑马溜溜的山上》啊,《北京有个金太阳》啊,《下定决心》啊,不管音准不准会一点就行,唱不对大家一起纠正,总之母亲会把现场气氛搞得热热闹闹。但月起月落,到半夜小姊妹就撑不住了,一个个哈气连天,两个眼皮不停打架,有的干脆就歪倒山芋摊旁边打盹,这时母亲会一个个吩咐他们回屋睡觉。就像淘汰赛,最后拿冠军的总是母亲。
记得有一年冬天,生产队离庄子最远的一块地起山芋,队长头脑发热说要带晚分,带晚分就意味着各家各户要连夜运回家。一时间,全庄一二百口全部出动,路上、地里全是人,推的推、拉的拉、挑的挑、抬的抬,來来往往,络绎不绝。时间不长,劳力多的人家三合两胜便运完了,而我们家还在“蚂蚁搬家”,好心的庄邻要过来帮忙,母亲硬是没有同意。因为要人家帮忙就亏了人家的情。这时母亲还会不失时机地教育我们要“自力更生”,“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就这样我负责将山芋装筐,母亲她们分两组往家抬,也说不清我装了多少筐,她们抬了多少趟。我只记得到后来,忽然发现,偌大的一块山芋地里,只有我和一摊大山芋。当时,我也就是十三四岁,在远离村庄的荒野,在月黑风高的夜晚,一想到聊斋故事,之前的疲劳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无边的恐惧,浑身暴鸡皮疙瘩。每次看到母亲她们由远而近的身影,说不出有多高兴,但随着她们弯腰系筐,抬着山芋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远以后,恐惧再次袭来。那夜那情景,已经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里。孤独与无奈让我懂得了自立与坚强。 当然,劳动也并不都是辛苦的。我那时经常干一些抬水、拾粪、割草、捕鱼、编篓筐的活儿。大集体时候劳动自由度大,不像现在工厂化、流水线,上班连上厕所都要拿牌子,那时可以边干边玩。现在要问青年人,劳动工具是干什么的,大家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是用来劳动的,如果是我们那会儿人回答,会自傲地说,是用来劳动和娱乐的。譬如拾粪时伙伴们会在一起砍粪勺、赶小牛;割草时伙伴们常玩撂镰刀的游戏……就地取材,因地制宜,苦在其中,乐在其中。
其实母亲并不心疼我们吃苦,她坚信吃多大苦就能享多大福。母亲最担心的是我们的安全。
平时和伙伴们在一起,劳动也好,玩也好,免不了要出现状况,打架磨牙、头破血流也时有发生,为此,母亲淘了不少气,伤了不少神。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母亲就像消防队员,随时随地准备奔赴现场“灭火”。如果怪我们,她会先处罚我们,再带着我们到人家去赔不是;如果不怪我们,母亲也会教育一通,最后来一句“忍事饶人不为痴”。
最让母亲担心的是“水火无情”。平时只要听说哪家小孩溺水了,回家总是大讲特讲,并说水里有水鬼,会变成各种各样东西,专门引诱小孩。但母亲说归说,我是不相信的。
有一年夏天,中午天气非常炎热,我和几个同学放学没有回家,而是到一个大汪塘看人洗澡。汪塘四周长满了芦柴和播箕柳,一点荫凉都没有。上面太阳在赶,水面伙伴在喊,挡不住的诱惑,于是我下定决心,衣服一脱,一个猛子扎了下去。正玩得起劲,不知哪个喊着我的小名字说:“你妈喊你了。”我定神一听,果然是母亲的声音,尽管当时汪塘一片嘈杂声,母亲的声音很远很小,但我能从中听出母亲此刻怒火与焦急不安。我急忙上岸穿衣,迅速逃离现场,到家还是被母亲用柳条打了一顿。母亲有句口头禅,“不要说我有八个小孩,就是一个馒头也要蒸熟吃”——母亲为了处罚一人,教育一家,在原则问题上是绝不手软的。
事后我才知道,当时母亲正在烧火做饭,听五妹说我去了汪塘,连午饭也顾不上做了,急急忙忙去找我。
我常常因为自己的过失惹母亲生气而后悔,但我不知道母亲是否会因为我的不争而伤心。
再大一点的时候,我们逐渐懂得为母亲分忧了。
母亲小时候就非常渴望上学堂,但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影响下,一直没能如愿。后来母亲就把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巴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好好读书,将来做个有学问的人。我们很懂事,学习也很用功。平时只要谁考高分或受到老师表扬,就像在战场上打了胜仗,赶紧跑回家向母亲报喜,母亲总会擀点面条、拌点面疙瘩什么的作为犒赏,并会在吃饭的时候夸几句。谁受到母亲夸奖都会很有面子。我们大姊妹还谦虚点,五妹也就是喜形于色,弟弟若是被表扬了那就会神气十足,摆不下来;谁要是考砸了或者吃了老师批评心里就会很难过,深怕母亲知道不高兴。
除了读书,我们还会力所能及地为母亲干些家务活,排忧解难。
我从十四五岁开始,每年寒暑假不是给瓦匠做小工,就是给蚕茧站炕蚕茧,七七八八也能挣不少钱补贴家用。尤其是炕蚕茧,一天一夜三块钱,一个月就是九十块,相当于当时父亲两个多月的工资。当然那钱也不是好挣的,必须能够吃苦熬夜喂蚊子,就像我当时学的课本里《包身工》一样的辛苦。
三姐大我一岁,每天早晨小广播一响,天刚麻花亮,她就得起床烧早饭。尤其冬天,一个人锅上一把锅下一把,时常是早饭烧好了自己来不及吃,饿着肚子上学。
大姐本来成绩很好,是考大学的料。1977年恢复高考,为了一举成功,她选择了考中专。考上以后,她省吃俭用,助学金加奖学金每学期总能节余一点为小姊妹买些衣服什么的。
“文革”期间,经常搞政治运动。庄上有两个“四类分子”,年轻人为了出风头,经常找邪茬批斗,母亲自己不参加,也不让我们参加。队长放话,说母亲思想落后,很危险。母亲根本不在乎,她说:我一个妇道人家,带一趟小孩连饭都忙不到嘴,哪有时间顾得上什么政治?其实母亲是看不惯那些不辨是非、欺压善良的人。后来两个所谓“四类分子”,一个被斗死了,一个被落实政策现在拿两千多块一月呐。
大集体时有句口头禅:“生产队是大草堆,哪不扯哪吃亏”。一些好讨小便宜的人经常沾公家的便宜,放工了能走地里偷偷掰个棒子,打场时能偷偷装袋小麦……母亲对这些是瞧不起的,她常给我们讲“人要走正道,不义之财发不了家。”
就这样,我们在母亲的庇护下,在乡下生活了近20年。
1978年分田到户,父亲考虑到家庭的实际情况,将全家户口迁出老家。1980年,父亲又把老家的房子和一园树卖掉,在一个小镇上盖了几间瓦房,将我们全家从乡下接到街上居住。赶上改革开放政策好,父亲向亲友七借八挪又盖了几间小瓦房,利用临街优势开起了商店和旅馆,以此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当时我已考上了南京一所中专学校,每次回去看到父母在张罗、妹妹们在看书或做家务,心里总会荡漾出一种家的幸福和温暖。八妹会像小时候一样,给我讲一段时间以来家里发生的事情,汇报一下自己学习情况,再唱两首流行歌曲。倔强的七妹会用她特有的方式欢迎我。母亲会特意做两样好菜不停地派我吃。父亲会在一种适当的时间把我叫过去询问一些生活、学习情况。如果逢年过节姐姐们也回去,一大家子在一起非常热闹,非常温馨,非常快乐,那种对家的依恋不是一般家庭成员能够体会得到的。
但这种幸福時光并没有持续多久,树大分枝,姊妹大了总是要成家立业。以后几年我们家接连二三经历了许多层事,大姐、二姐、三姐一个接一个分配、找工作、出嫁;父亲又一次负债建房;全家“农转非”,借资买户口,全都要不断地往外掏钱;母亲心里成天背着经济包袱。
过去母亲带着我们在乡下生活计划性很强,她常说:“吃不穷,穿不穷,没有计划肯定穷。”就是再艰苦的岁月,母亲总是计划得很周全(其实无非是省吃俭用,细水长流)。人家缺吃少穿的时候,我们家仍可吃陈粮烧陈草,并还可以接济庄子上的穷人……那时候母亲说了算。此时的母亲已经失去了家庭的主导地位,很多事情是她做不了主又必须面对的,因而母亲依然要为过日子操心,时常抱怨父亲“计划不打计划来”。有时还会因为父亲“大手大脚花钱”而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