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就让我们搀着您一起走吧

来源 :大众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ndam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次见到母亲,隐隐约约会有一种说不出的痛。母亲那臃肿迟缓的身体,踉踉跄跄的步履,沧桑怠倦的面容,以及重三叠四、没完没了的唠叨,不时地敲打着我——母亲老了。人总是要老的,但母亲的老与同辈人比显得那么仓促、那么彻底、那么让人难以接受。
  母亲出生于书香门第,年轻时既有世家风范又不失农民本色,及笄之年便与家里的伙计一起劳动,庄子上老少都夸:大姑娘漂亮能干、公道本份。 22岁那年媒人说合嫁给父亲,并随父亲到盐城参加工作。对于一直在家劳动,从未见过外面世界的母亲来说,异乡的天是蓝的,水是清的,单位的人是有学问的,一切都是新鲜而美好的……
  让母亲怎么也想不到的是命运和她开一个天大的玩笑——三年自然灾害母亲又被组织决定下放回淮阴,理由很简单——孩子多,农村好养活。当时母亲是一千个不甘心,一万个不情愿。她和父亲争吵,她找领导评理,但组织决定不能更改。看着眼前嗷嗷待哺的孩子们,看着憨厚老实的外公和赶来接她的马车,母亲不再说什么,抱着不满周岁的我,搀着尚未懂事的三个姐姐坐上那辆破旧的大车,带着几只木箱和几件生活用品,怀着满腔的惆怅和艾怨,愤然踏上回家的路……
  先是寄居在外公家,两年后便在老家正式落户。三间堂屋、两间便屋,全是土墙草葺,然后用树枝、木棍围起来便成了当时典型的农家小院,在这里母亲又为我们陆续添了一个弟弟三个妹妹。那年母亲只有38岁。
  在老家人的眼里,我们家是下放户,在下放户的眼里,母亲又是单手人。“单手人”可能现在青年人不理解,当时农村每家每户普遍都是两个以上强劳力,而我父亲在外地工作,奶奶去世早,爹爹体弱多病一直跟着三爷生活,家里只有母亲一个劳力。这种情况,当时就被称为“单手人”。在靠苦工分过日子的年代,本来孩子多日子就难过,单手人的日子就更难过。可以断言,母亲的快速衰老与当年的那个时代有关,与成行成趟的儿女有关。
  法国作家雨果有一句名言:“女人固然是脆弱的,但母亲是坚强的。”的确,我的母亲就是用她那无私的母爱蕴化出的强大力量,为她的一行儿女没日没夜地操劳、拼死拼活地奔波。
  白天参加生产队集体劳动,收工了别人可以一路说一路笑,回家吃现成饭,而母亲得赶紧奔家,挑水、做饭、洗衣服,有空再去料理家前屋后的自留地。现在家家户户不出门就能饭菜上桌,过去农村做饭没这么便当,就说中午插顿菜饭吧:菜要从地里现拔现摘,充饭糊的豆粮要现淘现磨,中饭要吃得抗饿一点,也不能光喝稀的,那好,还得备一些山芋、山芋干什么的,然后和青菜一起用篮子拎着,到200米开外的汪塘淘洗。很多时候,母亲会顺便挑一担水来家,到家添水做饭。过去烧草紧张,特殊情况下才舍得烧树枝、棒瓤等硬柴,平时多是用秸秆、树叶一类软草。软草不咬火,虽然风箱拉得“呱嘚、呱嘚”响,等一大锅饭做好,一家人围到桌边,至少也要一个多小时,再等吃过刷过、猪喂过生产队上工的钟声已经敲响了。这时,母亲得赶紧一边准备上工,一边催我们上学,未到学龄的弟妹只能锁在家院里。
  晚上回家忙晚饭依旧如此,只不过没有做午饭那么紧张。我们家吃晚饭比左邻右舍迟,经常是点灯吃饭,天黑喂猪。等到姊妹都吃饱喝足、锅碗洗刷停当了,母亲和姐姐们端灯的端灯、锁门的锁门、提水瓶的提水瓶,然后一起进堂屋准备休息,已是一二更天了。如果是冬天,还要利用灶膛余热用煨罐温一罐热水,在当间由母亲从大到小为我们一个一个洗脸洗手,一边洗一边还会说:“洗脸洗到耳朵边,扫地扫到墙根前。”这样,一罐水可以洗一家人。洗过脸再由母亲依次为每人搽点雪花膏防皴,然后我们才各就各位上床睡觉。现代人提倡低碳生活,其实我们家过去就已经低碳呐。
  我们睡下了,母亲便开始了她的又一项工作。先是端着灯检查一下门关好没有?孩子的被褥盖好没有?白天用过的东西放好没有?都没有问题了,便回到东间房从箱顶取出针线匾,坐在煤油灯下缝缝补补,夜夜青灯,天天如此。我们有时一觉醒来,发现母亲房间的油灯还在闪着温暖的光亮,剪刀裁衣发出悦耳的声响,就忍不住地问:“妈,怎么还没睡啊?”母亲总是轻声地说:“你们睡吧,妈妈不困。”人不是铁打的,母亲成天忙到晚能不累不困吗?实在熬不过去了母亲只好熄灯休息。刚进入睡眠状态,这个在睡梦中受到惊吓了,母亲本能地就要叫着他名字,告诉他“别怕,妈妈在这里”;那个要小便了,母亲立刻点亮油灯,提醒他“小心一点,别摔着”……
  那时候小,不知道什么叫苦,也不知道母亲是怎么熬过来的;稍大一点,我便也加入了做家务的行列,初步尝到了吃苦的滋味。
  最苦莫过于“打突击”,如生产队分草、分山芋。我们家因为人多分得多,分得多固然是件好事,但要把它运到家才是你的。那玉米秆一分几亩地,砍好捆好还要朝家抬,抬到家还要簇好码好;山芋一分一大堆,一趟一趟朝家运,有时连饿带累,头晕眼花,腰酸膝软,连一步都不想走,恨不能一屁股坐在地上,美美地睡上一觉。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安慰我说:“累了就歇歇。”可是歇过事情不还得做么?难道母亲她们就不知道累么?想到这里,我只能咬牙坚持再坚持。好在那时年纪小,体力恢复快。
  丫山芋干、磨山芋粉也多是“打突击”。母亲常常会选择月亮地带领大家在院子里丫山芋干。大人刨山芋片,小一些的用刀丫成山芋干,再小的负责往山芋绳上挂。开始大家都很精神,七手八脚,七嘴八舌,边干边讲故事或唱歌,什么《跑马溜溜的山上》啊,《北京有个金太阳》啊,《下定决心》啊,不管音准不准会一点就行,唱不对大家一起纠正,总之母亲会把现场气氛搞得热热闹闹。但月起月落,到半夜小姊妹就撑不住了,一个个哈气连天,两个眼皮不停打架,有的干脆就歪倒山芋摊旁边打盹,这时母亲会一个个吩咐他们回屋睡觉。就像淘汰赛,最后拿冠军的总是母亲。
  记得有一年冬天,生产队离庄子最远的一块地起山芋,队长头脑发热说要带晚分,带晚分就意味着各家各户要连夜运回家。一时间,全庄一二百口全部出动,路上、地里全是人,推的推、拉的拉、挑的挑、抬的抬,來来往往,络绎不绝。时间不长,劳力多的人家三合两胜便运完了,而我们家还在“蚂蚁搬家”,好心的庄邻要过来帮忙,母亲硬是没有同意。因为要人家帮忙就亏了人家的情。这时母亲还会不失时机地教育我们要“自力更生”,“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就这样我负责将山芋装筐,母亲她们分两组往家抬,也说不清我装了多少筐,她们抬了多少趟。我只记得到后来,忽然发现,偌大的一块山芋地里,只有我和一摊大山芋。当时,我也就是十三四岁,在远离村庄的荒野,在月黑风高的夜晚,一想到聊斋故事,之前的疲劳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无边的恐惧,浑身暴鸡皮疙瘩。每次看到母亲她们由远而近的身影,说不出有多高兴,但随着她们弯腰系筐,抬着山芋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远以后,恐惧再次袭来。那夜那情景,已经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里。孤独与无奈让我懂得了自立与坚强。   当然,劳动也并不都是辛苦的。我那时经常干一些抬水、拾粪、割草、捕鱼、编篓筐的活儿。大集体时候劳动自由度大,不像现在工厂化、流水线,上班连上厕所都要拿牌子,那时可以边干边玩。现在要问青年人,劳动工具是干什么的,大家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是用来劳动的,如果是我们那会儿人回答,会自傲地说,是用来劳动和娱乐的。譬如拾粪时伙伴们会在一起砍粪勺、赶小牛;割草时伙伴们常玩撂镰刀的游戏……就地取材,因地制宜,苦在其中,乐在其中。
  其实母亲并不心疼我们吃苦,她坚信吃多大苦就能享多大福。母亲最担心的是我们的安全。
  平时和伙伴们在一起,劳动也好,玩也好,免不了要出现状况,打架磨牙、头破血流也时有发生,为此,母亲淘了不少气,伤了不少神。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母亲就像消防队员,随时随地准备奔赴现场“灭火”。如果怪我们,她会先处罚我们,再带着我们到人家去赔不是;如果不怪我们,母亲也会教育一通,最后来一句“忍事饶人不为痴”。
  最让母亲担心的是“水火无情”。平时只要听说哪家小孩溺水了,回家总是大讲特讲,并说水里有水鬼,会变成各种各样东西,专门引诱小孩。但母亲说归说,我是不相信的。
  有一年夏天,中午天气非常炎热,我和几个同学放学没有回家,而是到一个大汪塘看人洗澡。汪塘四周长满了芦柴和播箕柳,一点荫凉都没有。上面太阳在赶,水面伙伴在喊,挡不住的诱惑,于是我下定决心,衣服一脱,一个猛子扎了下去。正玩得起劲,不知哪个喊着我的小名字说:“你妈喊你了。”我定神一听,果然是母亲的声音,尽管当时汪塘一片嘈杂声,母亲的声音很远很小,但我能从中听出母亲此刻怒火与焦急不安。我急忙上岸穿衣,迅速逃离现场,到家还是被母亲用柳条打了一顿。母亲有句口头禅,“不要说我有八个小孩,就是一个馒头也要蒸熟吃”——母亲为了处罚一人,教育一家,在原则问题上是绝不手软的。
  事后我才知道,当时母亲正在烧火做饭,听五妹说我去了汪塘,连午饭也顾不上做了,急急忙忙去找我。
  我常常因为自己的过失惹母亲生气而后悔,但我不知道母亲是否会因为我的不争而伤心。
  再大一点的时候,我们逐渐懂得为母亲分忧了。
  母亲小时候就非常渴望上学堂,但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影响下,一直没能如愿。后来母亲就把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巴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好好读书,将来做个有学问的人。我们很懂事,学习也很用功。平时只要谁考高分或受到老师表扬,就像在战场上打了胜仗,赶紧跑回家向母亲报喜,母亲总会擀点面条、拌点面疙瘩什么的作为犒赏,并会在吃饭的时候夸几句。谁受到母亲夸奖都会很有面子。我们大姊妹还谦虚点,五妹也就是喜形于色,弟弟若是被表扬了那就会神气十足,摆不下来;谁要是考砸了或者吃了老师批评心里就会很难过,深怕母亲知道不高兴。
  除了读书,我们还会力所能及地为母亲干些家务活,排忧解难。
  我从十四五岁开始,每年寒暑假不是给瓦匠做小工,就是给蚕茧站炕蚕茧,七七八八也能挣不少钱补贴家用。尤其是炕蚕茧,一天一夜三块钱,一个月就是九十块,相当于当时父亲两个多月的工资。当然那钱也不是好挣的,必须能够吃苦熬夜喂蚊子,就像我当时学的课本里《包身工》一样的辛苦。
  三姐大我一岁,每天早晨小广播一响,天刚麻花亮,她就得起床烧早饭。尤其冬天,一个人锅上一把锅下一把,时常是早饭烧好了自己来不及吃,饿着肚子上学。
  大姐本来成绩很好,是考大学的料。1977年恢复高考,为了一举成功,她选择了考中专。考上以后,她省吃俭用,助学金加奖学金每学期总能节余一点为小姊妹买些衣服什么的。
  “文革”期间,经常搞政治运动。庄上有两个“四类分子”,年轻人为了出风头,经常找邪茬批斗,母亲自己不参加,也不让我们参加。队长放话,说母亲思想落后,很危险。母亲根本不在乎,她说:我一个妇道人家,带一趟小孩连饭都忙不到嘴,哪有时间顾得上什么政治?其实母亲是看不惯那些不辨是非、欺压善良的人。后来两个所谓“四类分子”,一个被斗死了,一个被落实政策现在拿两千多块一月呐。
  大集体时有句口头禅:“生产队是大草堆,哪不扯哪吃亏”。一些好讨小便宜的人经常沾公家的便宜,放工了能走地里偷偷掰个棒子,打场时能偷偷装袋小麦……母亲对这些是瞧不起的,她常给我们讲“人要走正道,不义之财发不了家。”
  就这样,我们在母亲的庇护下,在乡下生活了近20年。
  1978年分田到户,父亲考虑到家庭的实际情况,将全家户口迁出老家。1980年,父亲又把老家的房子和一园树卖掉,在一个小镇上盖了几间瓦房,将我们全家从乡下接到街上居住。赶上改革开放政策好,父亲向亲友七借八挪又盖了几间小瓦房,利用临街优势开起了商店和旅馆,以此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当时我已考上了南京一所中专学校,每次回去看到父母在张罗、妹妹们在看书或做家务,心里总会荡漾出一种家的幸福和温暖。八妹会像小时候一样,给我讲一段时间以来家里发生的事情,汇报一下自己学习情况,再唱两首流行歌曲。倔强的七妹会用她特有的方式欢迎我。母亲会特意做两样好菜不停地派我吃。父亲会在一种适当的时间把我叫过去询问一些生活、学习情况。如果逢年过节姐姐们也回去,一大家子在一起非常热闹,非常温馨,非常快乐,那种对家的依恋不是一般家庭成员能够体会得到的。
  但这种幸福時光并没有持续多久,树大分枝,姊妹大了总是要成家立业。以后几年我们家接连二三经历了许多层事,大姐、二姐、三姐一个接一个分配、找工作、出嫁;父亲又一次负债建房;全家“农转非”,借资买户口,全都要不断地往外掏钱;母亲心里成天背着经济包袱。
  过去母亲带着我们在乡下生活计划性很强,她常说:“吃不穷,穿不穷,没有计划肯定穷。”就是再艰苦的岁月,母亲总是计划得很周全(其实无非是省吃俭用,细水长流)。人家缺吃少穿的时候,我们家仍可吃陈粮烧陈草,并还可以接济庄子上的穷人……那时候母亲说了算。此时的母亲已经失去了家庭的主导地位,很多事情是她做不了主又必须面对的,因而母亲依然要为过日子操心,时常抱怨父亲“计划不打计划来”。有时还会因为父亲“大手大脚花钱”而赌气。
其他文献
“老四川”向守志将军呼吁为灾区捐款  本刊高级顾问、原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志将军是四川宣汉人,今年92岁。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以一个“老巴蜀”的身份,向在宁巴蜀人呼吁紧急捐钱、献血,并为在地震中死难的乡亲举行烛光追思会。  向守志见到发起募捐活动的巴蜀老乡张宏、彭征安、张旭等人时激动地表示,灾情发生后,他第一时间捐了1万元钱。向老对年轻的老乡说:“我们要倡议南京巴蜀人团结起来,助家乡救灾”。向老
期刊
2008年5月12日,历史在此定格。  一个黑色的日子。一个让人潸然泪下、刻骨铭心的日子。  中华民族面临着、经历着空前的大灾难。  我们的总书记吹响了攻坚战的集结号。  我们的总理星夜兼程火速赶往灾区第一线。  于是——  十万子弟兵紧急奔赴四川灾区及其周边波及省、市,在艰难险阻中强行突进。紧随其后是一支支专业救援队,一支支白衣天使队伍,还有无数来自祖国各地和境外、海外的志愿者……  房屋倒塌,
期刊
陈旧的岁月已悄然退去,崭新的日历翻开了新的一页。  当人们还沉浸在甲午新年的钟声之中,一个步履稳健的身影就已出现在瓦港路西的设施大棚基地里,漫天的烟花并没有影响他的思绪,看着纵横有序的笔直水泥路,一栋栋错落有致的设施大棚,今春的芹菜、黄瓜、辣椒的价格会怎样呢?  虽说“支部+公司”式经济服务组织,促进了村域经济快速发展。因为村民的认识不一,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村经济的发展,既然得到荣誉,更重要的为村
期刊
失眠困扰着很多的人,你知道失眠的原因有哪些吗?哪些不好的生活习惯会诱发失眠呢?  一、心理因素让你睡不好  睡觉时,最忌讳的就是脑中还在轰轰轰转个不停,但当压力、挫折或寂寞袭来时,难免会让人翻来覆去、夜不成眠,当然也会让你隔天呵欠连连,全身疲倦啰!  1.处于压力之下  压力会让身体分泌抗压的荷尔蒙,这时,血管中的脂肪和糖就会快速增加,让大脑迅速补充精力,等压力过后,才恢复正常。如果长期让身体处于
期刊
自古英雄多磨难。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同样涌现出不少令我们万千感慨的英雄,你看,在废墟中与死神抗争72小时后获救的老人,是英雄;克服重重险阻、徒步跋涉到汶川的子弟兵,是英雄;在复杂气候条件下从天而降的伞兵,是英雄;在地震面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中华儿女,都是英雄。  中国有句老话,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老天爷不让你好好过日子,西方某些势力给你找麻烦,你怎么办?既然躲不过,就要迎着斗。春节前的冰雪
期刊
疾驰,向着灾难发生的方向;冲锋,为了活着和面临消失的生命。  没有预先号令,来不及战前动员,当又一场特大灾难从天而降,我们听到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呼喊和一路路心急如焚疾驰的脚步声。来了,人民子弟兵来了,脚踏着余震频发的大地,背负着灾区人民的生命重托。他们从抗冰雪灾的一线走来,带着满身疲惫;他们从胶济铁路特大事故的抢救现场走来,带着一脸忧伤;他们从维稳处突的战场走来,紫色的高原反应还未消退……是他们,一
期刊
从白昼,从黑夜,  喜悦已飞出世界,  春夏的鲜艳,冬的苍白,  触动我迷惘的心以忧郁,而欢快,  不再,哦,永远不再!  ──shelley:《哀歌》  是谁  在岁月的迷宫里呼救  当死亡之长鞭  击碎了优雅的竖琴  火烈鸟  这上帝遣飞的信使  于萧萧瑟瑟中  唳然坠落  纷纷陈尸  成风中翩翩的叶子    五月  花木早已生发  鸟雀日夜鸣叫  天空晴朗高远  万物欢乐如昔  五月  红头
期刊
目光穿过丛山峻岭   去寻找日夜牵挂的县城   山摇地动   地裂天崩   原是盛满欢乐的四川盆地   一瞬间   便盛满深深的悲痛   汶川   和它周围受苦的兄弟   让华夏忧心如焚   让世界无比震惊   大难临头   需要镇定   需要智勇   需要雷厉风行   需要分秒必争   中南海的春风   刚刚融化冰雪   又带着勃勃生机   去吹醒这场噩梦   绿色军人   红色“救援”   白
期刊
祸由地生如天降,  一震撼九州!  山崩石滚路毁,  满目是断壁残楼!  更骨肉同胞埋瓦砾,  老呼少唤,  千担压心头!  人要紧,  离京赴川,  临危来运筹!    党旗高扬下,  十万救兵星布,  再难不言丢!  看举国上下,  捐款潮涌;  各城内外,  献血人流!  中华儿女协力,  任凭灾重时艰,  挥泪写春秋!     2008年5月20日于南京
期刊
被楼板压住的女孩  死去的身躯无力垂挂   尤可见生时的活力   面对死亡 来不及挣扎  向前迈出的一条腿  已触碰到  生与死的界线    只是一步之差  这个世界失去的  难道就是一个女孩  一个存在 就是一处绵延  一个生命 就是一片世界  在不久的将来  她会是一个妻子 一位母亲  还会成为建设这个社会的栋梁    被楼板压住的女孩  深深低垂的头颅  黑发遮住的  是痛苦 是呐喊  还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