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介绍了城市林业的四点主要功能,探讨了城市林业建设规划的边缘效应原则、地理景区原则、整体性与系统性和多功能性和开放性原则及其城市林业发展规划与对策四点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城市林业;功能;规划;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4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是人类走向文明、生活走向富裕、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但在没有强有力控制的条件下,城市化不可避免地导致城市地区生态的退化,各种环境困扰和城市病愈演愈烈。森林作为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多数城市是在人为活动剧烈的地域成型发展的,这样的城市往往缺少森林、更缺少以森林为主体的生态环境。因此,把森林设计引入城市规划,使城市坐落在森林之中,发挥森林特有的生态功能,改善和提高城市环境,从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城市林业的功能
1.1 环境生态功能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其环境生态功能是核心功能,集中表现在城市森林系统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及降噪等功能。城市的热岛效应可由树木而减缓,空气混浊度可因树木而降低,城市森林还可提供清凉的饮用水。
1. 2 康乐游憩功能
随着基本需求得以满足,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向往高质量的生活,森林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对绿色的追求,满足人们康乐游憩的需要,对人类的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离巴黎 60km的枫丹白露(Fountain blue)森林已成为巴黎市民最喜爱的郊游场所,每年进入森林游憩的人数高达1000万人次[1]。
1. 3 美化功能
首先,森林和树木本身就代表一种“美”;其次,森林和树木可柔化城市建筑的线条、烘托建筑物的美;再次,树木还能诱引原先居住在森林里的“居民”,如鸟类等野生动物,野生动物的存在也可增加城市的美感[2]。
1. 4 经济生产功能
城市林业虽以发挥生态功能为主,但同时也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据测定,一座具有城市森林特色的城市,能为城市居民提供40%的薪材、60%的干鲜果品[3],为居民提供木质及非木质产品。森林、树木能增加城市房屋的价值。
2. 城市林业建设规划的原则
城市林业建设应以生态原则和系统观点为指导进行规划设计。
2.1 边缘效应原则
边缘效应是自然界或生态系统中,以及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城市是各类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的交接点,也是人类活动密集、竞争激烈的地方。在城市生态系统内、外部,亦普遍存在边缘效应。例如城市与江、河、湖、海的边缘交界区、城市与乡村的交错区;城市内部道路与行道树、建筑物与绿化带、森林公园和各种防护林带与城市环境之间都存在着边缘效应现象。城市主要任务是要去努力开拓边缘,充分利用边缘效应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服务。如在沿河、沿海岸边、铁路交通沿线营造护岸、护路林,在公路沿线的两侧栽种护路林或林荫树,在城市与乡村的交接处营建森林公园或林带,在建筑物与道路之间栽种行道树等等,充分利用城市内外的一切边缘空间发展城市林业。城市是一个以人为活动为中心的生态系统,在开发和利用边缘效应的同时,要顾及到频繁的人为活动对边缘区林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如过量的旅客的践踏导致风景林地的退化和衰败等。
2.2 地理景区原则
城市森林应能反应区域的自然属性,在规划时应注意保持原有的地形地貌,如山丘、沟谷、峭壁、水面等自然景观;群落的组成、结构要反映地带性特征,并且和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协调一致。种类成分的选择要注意合适的生态位,多种种群比单种种群会更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形成相对稳定的群落。
2.3 整体性与系统性原则
城市林业的建设规划,应从城市总体规划入手,着眼于整个城市环境,使城市得到综合、协调的发展。城市林业的主体是由远郊森林、近郊森林工艺、工业企业、居民区及卫生疗养院周围的森林、各种防护林,以及苗圃等组合而成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在系统的内部各分系统之间相互制约,形成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各分系统之间的布局应该相互协调、合理,才能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总体功能。
2.4 多功能性和开放性原则
城市林业是一个多功能的复合体,具有生态、美学、游憩、疗养、防护等功能,但是某一具体的森林应以一种功能为主,同时具备几种其他功能,换句话说,即从一种森林中能同时获得几种功能。城市森林与城市公园、绿地有根本的区别,即它是一种开放性的,而不是封闭式的空间,可吸引人们尽情地去享受自然美景。
3. 城市林业发展规划与对策
3.1 提高全社会对城市林业的认识
由于对城市林业内涵、作用和功能的认识不足,一是导致了解决城市问题方法的偏废;二是导致了资金投入不足和投入不当;三是导致城市绿地经常成为城市建设蚕食的对象,遭受人为破坏。因此,我们要广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林业建设重要性的宣传和教育活动,逐步提高全民对城市林业重要性的认识,鼓励全社会参与城市林业建设和保护。
3.2 把城市林业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之中
城市林业规划中要结合城市特点和经济发展战略,扬长避短,因地制宜进行规划设计,协调处理好生产和建设、人与环境的关系。做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城市发展与城市林业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3.3 扩大城市森林和绿地面积、提高城市森林资源、树木及绿地的数量和质量,建立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的城市绿地及城市森林景观结构
3.3.1 在扩大城市绿色空间布局时,要坚持普遍绿化与重点美化的原则,见缝插绿,把凡是能够种树、种花、种草的地方都充分利用起来。在绿地较少的老城区要大力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以增加城市绿色覆盖率。
3.3.2 在树种选择、植物配置方面,要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外来树种,以丰富城市森林树种资源。要先发展乔木树种,注重乔、灌、花、草合理搭配。要根据其生态学特性给予科学的搭配,栽植成各种类型的植物群落,达到既绿化又美化的理想效果。要充分考虑植物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运用季相变化原则,丰富城市森林景观。
3.4 科学地经营管理城市林业
城市林业经营管理的总目标是改善城市环境,即要达到美观、安全和高效。这就必须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同时,要理顺体制,把园林部门和林业部门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协调好林业、园林、环保、城建、市政、国土、交通等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确保我国城市林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思敏.中国林业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
[2] 周广岭, 盖凤东. 论我国城市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J].科技咨询导报,2007,(11).
[3] 沈清基.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M].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关键词:城市林业;功能;规划;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4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是人类走向文明、生活走向富裕、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但在没有强有力控制的条件下,城市化不可避免地导致城市地区生态的退化,各种环境困扰和城市病愈演愈烈。森林作为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多数城市是在人为活动剧烈的地域成型发展的,这样的城市往往缺少森林、更缺少以森林为主体的生态环境。因此,把森林设计引入城市规划,使城市坐落在森林之中,发挥森林特有的生态功能,改善和提高城市环境,从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城市林业的功能
1.1 环境生态功能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其环境生态功能是核心功能,集中表现在城市森林系统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及降噪等功能。城市的热岛效应可由树木而减缓,空气混浊度可因树木而降低,城市森林还可提供清凉的饮用水。
1. 2 康乐游憩功能
随着基本需求得以满足,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向往高质量的生活,森林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对绿色的追求,满足人们康乐游憩的需要,对人类的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离巴黎 60km的枫丹白露(Fountain blue)森林已成为巴黎市民最喜爱的郊游场所,每年进入森林游憩的人数高达1000万人次[1]。
1. 3 美化功能
首先,森林和树木本身就代表一种“美”;其次,森林和树木可柔化城市建筑的线条、烘托建筑物的美;再次,树木还能诱引原先居住在森林里的“居民”,如鸟类等野生动物,野生动物的存在也可增加城市的美感[2]。
1. 4 经济生产功能
城市林业虽以发挥生态功能为主,但同时也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据测定,一座具有城市森林特色的城市,能为城市居民提供40%的薪材、60%的干鲜果品[3],为居民提供木质及非木质产品。森林、树木能增加城市房屋的价值。
2. 城市林业建设规划的原则
城市林业建设应以生态原则和系统观点为指导进行规划设计。
2.1 边缘效应原则
边缘效应是自然界或生态系统中,以及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城市是各类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的交接点,也是人类活动密集、竞争激烈的地方。在城市生态系统内、外部,亦普遍存在边缘效应。例如城市与江、河、湖、海的边缘交界区、城市与乡村的交错区;城市内部道路与行道树、建筑物与绿化带、森林公园和各种防护林带与城市环境之间都存在着边缘效应现象。城市主要任务是要去努力开拓边缘,充分利用边缘效应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服务。如在沿河、沿海岸边、铁路交通沿线营造护岸、护路林,在公路沿线的两侧栽种护路林或林荫树,在城市与乡村的交接处营建森林公园或林带,在建筑物与道路之间栽种行道树等等,充分利用城市内外的一切边缘空间发展城市林业。城市是一个以人为活动为中心的生态系统,在开发和利用边缘效应的同时,要顾及到频繁的人为活动对边缘区林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如过量的旅客的践踏导致风景林地的退化和衰败等。
2.2 地理景区原则
城市森林应能反应区域的自然属性,在规划时应注意保持原有的地形地貌,如山丘、沟谷、峭壁、水面等自然景观;群落的组成、结构要反映地带性特征,并且和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协调一致。种类成分的选择要注意合适的生态位,多种种群比单种种群会更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形成相对稳定的群落。
2.3 整体性与系统性原则
城市林业的建设规划,应从城市总体规划入手,着眼于整个城市环境,使城市得到综合、协调的发展。城市林业的主体是由远郊森林、近郊森林工艺、工业企业、居民区及卫生疗养院周围的森林、各种防护林,以及苗圃等组合而成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在系统的内部各分系统之间相互制约,形成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各分系统之间的布局应该相互协调、合理,才能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总体功能。
2.4 多功能性和开放性原则
城市林业是一个多功能的复合体,具有生态、美学、游憩、疗养、防护等功能,但是某一具体的森林应以一种功能为主,同时具备几种其他功能,换句话说,即从一种森林中能同时获得几种功能。城市森林与城市公园、绿地有根本的区别,即它是一种开放性的,而不是封闭式的空间,可吸引人们尽情地去享受自然美景。
3. 城市林业发展规划与对策
3.1 提高全社会对城市林业的认识
由于对城市林业内涵、作用和功能的认识不足,一是导致了解决城市问题方法的偏废;二是导致了资金投入不足和投入不当;三是导致城市绿地经常成为城市建设蚕食的对象,遭受人为破坏。因此,我们要广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林业建设重要性的宣传和教育活动,逐步提高全民对城市林业重要性的认识,鼓励全社会参与城市林业建设和保护。
3.2 把城市林业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之中
城市林业规划中要结合城市特点和经济发展战略,扬长避短,因地制宜进行规划设计,协调处理好生产和建设、人与环境的关系。做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城市发展与城市林业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3.3 扩大城市森林和绿地面积、提高城市森林资源、树木及绿地的数量和质量,建立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的城市绿地及城市森林景观结构
3.3.1 在扩大城市绿色空间布局时,要坚持普遍绿化与重点美化的原则,见缝插绿,把凡是能够种树、种花、种草的地方都充分利用起来。在绿地较少的老城区要大力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以增加城市绿色覆盖率。
3.3.2 在树种选择、植物配置方面,要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外来树种,以丰富城市森林树种资源。要先发展乔木树种,注重乔、灌、花、草合理搭配。要根据其生态学特性给予科学的搭配,栽植成各种类型的植物群落,达到既绿化又美化的理想效果。要充分考虑植物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运用季相变化原则,丰富城市森林景观。
3.4 科学地经营管理城市林业
城市林业经营管理的总目标是改善城市环境,即要达到美观、安全和高效。这就必须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同时,要理顺体制,把园林部门和林业部门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协调好林业、园林、环保、城建、市政、国土、交通等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确保我国城市林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思敏.中国林业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
[2] 周广岭, 盖凤东. 论我国城市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J].科技咨询导报,2007,(11).
[3] 沈清基.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M].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