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旺难忘的旅途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o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墨脱有位老兵,叫作阿旺。虽然2003年已经退伍,但是出于对部队的热爱,他又回到了那里,当了民兵,继续守护着墨脱,而这一干就是13年。
  在过去,每年墨脱都会大雪封山8个月。
  8个月过去了,大雪封山结束了,对于继续驻守在墨脱的官兵来说,他们终于迎来了崭新的生活。
  可是风雪却并没有止步,肆无忌惮地铺满了大地,海拔四千多米的多雄拉山,在这风雪中更显苍劲。在当地人眼中,这是一座护佑墨脱的圣山,但在驻防官兵的眼里则更多的是一种孤独和寂寞的象征。
  以前在墨脱,通信远不及现在发达,没有在那里生活过的人,永远不会知道,官兵有多么地向往着外界。

  在大雪封山的日子里,官兵们就像待在了一座孤岛,见不到外界的任何新鲜事物,默默地忍受着孤独和寂寞。
  而当大雪封山结束后,假若有人来到官兵们的营区,官兵们一定会激动得合不拢嘴,把来客当作亲人招待。
  在那些大雪封山的日子里,官兵们无法排解心中郁结的情绪,就一点一点地把思念写在纸上,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如果不是亲眼看到,谁也不会相信外表粗犷、豪爽的官兵竟能细腻地把这思念用文字摞成了四十多斤的重量。
  那信里究竟写了什么,我们无从知道,但是有一点确实值得肯定,那信里的字里行间饱含的不仅仅是对家人的爱,更饱含对祖国的无限忠诚。
  2003年7月,一大早就起来送信的阿旺自然懂得这信的含义。大雪封山一结束,在当地的职业挑夫都不敢出发的时候,他就毫不犹豫地带着信上路了。
  从远处看去,阿旺缓慢移动的身影就像随时都要被风雪淹没的一只蚂蚁,在堆满茫茫白雪的山路上艰难地挪动着。
  雪都快要没过了腰际,寒风肆意地吹打着阿旺。阿旺累得气喘吁吁,吐着哈气,脸被冻得通红,重重的背囊已经将他压得快要直不起腰来。为了防止身体变得僵硬,他每走上幾步,就会摩擦一下身体。每走上一段就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一会儿恢复体力,但过会儿这积攒的体力很快就消耗完。
  对阿旺来说,他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寒冷和疲惫,还要经历各种未知的危险,他所要走的路都早已被大雪覆盖,根本无法判断哪里是冰湖哪里是悬崖。所谓的路标也不过是还残存在脑海中模糊的印象。脚下的危险是不可预料的,更没有谁知道在那个鬼地方什么时候会发生雪崩。
  出门之前,就有好心人劝阿旺,别那么急,要走晚一点,走那么早,又不是为自己,还那么危险,没准就会成为这巍峨雪山的祭品。
  可是阿旺却不肯,他一大早就起来背上那四十多斤的信,脸上挂满了笑容,就仿佛背着无价之宝去朝圣一般,一刻也不敢耽误,踏上了这未知的征途。
  上了路,阿旺小心翼翼地走着,用力地回忆着过去路的模样。困了累了,几次想要打哈欠,可还是最终咽了回去。因为走这种路,他从来都不敢发出巨大的声响,以免发生意外。
  可是意外还是很快地来了。行走在雪线上的阿旺一不小心掉到了一个将近两米的深坑里,重重地跌倒,让他一下子很难站起来。右手撑地,左手扶着背囊保持重心,用尽全力,左腿狠狠地蹬了一下才终于颤颤巍巍地站起来,但却又因为腿部的剧痛而重重地倒在了地上。最后阿旺无奈地把背囊卸下,又休息了一会儿,才站了起来。
  在这个“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地方,阿旺忽然感觉到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挫败,但是转念一想,又感到好在不是掉下了悬崖,便又有了一种劫后重生的喜悦。可是这种喜悦很快被寒冷和绝望所取代,该怎么从坑里爬出去,这是他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其实对于阿旺而言,这两米多的高度,完全可以把背囊卸下,立在边上,用脚踩上去就能爬出去。
  但把背囊抛下了,自己一个人先走,又让阿旺难以割舍。
  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雪越下越大,逐渐没过了阿旺的脚,他忽然想要是再多下一点就好了,再多下一点,就可以把坑里的雪垒实了,垫高爬上去,可是这雪要下多久,阿旺自己都不知道。
  就这样,阿旺灵光一现的幻想就这样破灭了,对他来说,现在能做的也就只有等待。
  而在这深坑里等待,又显得那么难熬。
  过了一会儿,一阵困意来袭,阿旺不敢睡去,就掏出了随身携带的压缩饼干。
  吃完之后,阿旺为了节省热量便又蜷缩起来。
  阿旺不敢去想今后的日子,更不敢去想逐渐老去的父母。
  他甚至都想要放弃了,把背囊留下来,一个人爬上去,然后返回营区。
  但是一想到营区里官兵那些期待的眼神,他又决定再挣扎一下。
  时间过得很慢,每一分,每一秒都似乎被拉长了一样。
  焦虑中的阿旺已没了困意,决定找点事做做,转移一下注意力,就不停地解鞋带,绑鞋带,防止在这荒凉的地方永远地睡去。
  一次次地重复,逐渐淡化了时间的痕迹,就如同这坑里忽然逐渐增多的雪,逐渐降低了这坑的深度一般。
  几近绝望的阿旺突然灵机一动,如果把这鞋带都卸下来,两根连在一起,一头绑在背囊上,一头绑在鞋上,背囊底下再堆上雪,爬上去会怎么样?
  “不管了,先试下,就是不行,大不了再跳下来。”阿旺在心中说道。
  就这样阿旺像打了“激素”一样,精神抖擞地干了起来。他先是用手把雪堆在洞脚,后来嫌太慢,干脆用胳膊推,最后再轻轻地压实,把背囊立在上面,绑好鞋带后,费了好大力气,一只脚先抬上坑,再用双手协力往上翻,终于让身体越过坑面然后又滚了几下才连人带脚和背囊一起成功地挣脱了深坑。
  爬出来后的阿旺长出一口气,却一刻不敢耽误,接着上路,总共花了6天,才成功地把信寄出,又把收回的信带回了墨脱。
  回来后大家激动地把阿旺举起,又放下,而阿旺只是微微地一笑,就又回到了家中继续等待着下一次上路,而他路上经历的一切成为一个难忘的故事。
  选自《军事故事会》2017.6
其他文献
凶狠刁泼的“猫”  一天夜里,狄公手下乔泰、马荣二人前来报告,说豪侠尚义、武功高强的蓝大魁被人毒死在甘泉池浴堂里。狄公带人赶到甘泉池,发现蓝大魁尸体旁的石桌上有几块七巧板,茶盅打碎在地,茶盅底里有一些褐色的茶末。这时,狄公手下干将陶甘过来说:“必是有人进了这单间投的毒,因浴堂花厅中那大茶缸里的水并无毒,否则所有人都得中毒了。”狄公听罢点了点头,又对陶甘说:“你看这七巧板,桌上只有6块,一块在蓝大魁
期刊
清朝末年,金堂县白庙村村民吴大明得了一种很奇怪的病,去镇上找瑞生堂的大夫看了,大夫说可以治,但治这种病需要用人参、鹿茸之类的名贵药材,第一笔医药费就要二十两银子。吴大明家里有祖上留下来的几亩薄地,一年收的庄稼,除去家里的口粮,再除去苛捐杂税,每年只能换来一二两银子。这些年,他们一家省吃俭用,也只积攒了不到十两银子,故而大夫一说价格,吴大明一家都犯了难。  吴大明不想治了,家里人不肯,纷纷出去借钱,
期刊
清朝末年,大洪山一带突降一场千年难遇的暴雨,一直下了五天五夜才停息。山顶的伏虎观墙倒观毁,一片凄凉。  清修道长带领徒众花了近半个月的时间才清理完断砖残瓦,看着残破不堪的道观,他叹气说:“要想修复道观,得一大笔银子,看来,只有卖祖传秘笈了。”  清修道长所说的秘笈,就是闻名天下的“伏虎十八掌”的修炼口诀及图解,是伏虎观的祖师爷掌灯道长独创的武功秘笈。想当年,掌灯道长凭着“伏虎十八掌”打遍天下无敌手
期刊
柳德米拉是苏联著名的女狙击手。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正在基辅国立大学主修历史的柳德米拉报名参加了红军。长官安排她做战地护士,她说服长官而去了前线。由于她曾在射击俱乐部工作过,有射击经验,故被选为狙击手。  第一次执行任务,柳德米拉成功射杀了两名德军。之后,她一发不可收,短短的两个多月射杀了187名德军。很多红军战士非常仰慕柳德米拉,想看看她手中的狙击枪是个怎样的“神枪”。于是柳德米拉向他们展示了
期刊
甄县令花了大力气才谋得一个富裕县的肥缺,刚一上任,就急不可耐地想捞银子。他找来钟师爷,让他发布通告,每人征收五钱银子,修补河堤。  钟师爷提醒说:“大人,这河堤前年才修过,是朝廷下拨的专项资金。如今河堤完好,不需修补。”  甄县令不耐烦地说:“本县才到河堤看过,倘若遇上特大洪水,河堤根本不堪一击,本县既为一方父母官,就应该保一方百姓平安。至于往上司通报申奏,本县自有主意。”  师爷退下后,甄知县私
期刊
苏州潘家拥有两只鼎:大盂鼎与大克鼎。1923年,18岁的潘达于嫁入潘家,成为潘祖年的孙媳。丈夫、祖父相继去世后,她挑起了掌管门户、守护家藏的重担。潘祖年临死前对她说:“这两只鼎是国宝,你一定要守护好,千万不可示人。”  抗战期间,日军进犯苏州,苏州人纷纷逃离家园。逃出城的潘达于想到家中两只鼎还没有稳妥地藏好,又匆忙返回家中。此时日军飞机炸毁了苏州电厂,在黑暗中,她借助从屋顶射进来的月光,在屋里挖了
期刊
这天早朝,卯时已过,可是大殿上只有零星的几个大臣。宋仁宗怒了:“大胆,朕今天就要看看这些逆臣究竟什么时候来上朝。”大约过了一个时辰,那些迟到的大臣才陆续来到大殿。  有的大臣满脸黑灰,离老远就能闻到一股焦味;有的大臣全身湿淋淋的,冻得瑟瑟发抖;有的大臣赤着脚,身上只披着一个布单……  宋仁宗原本一腔怒火,可是看到大臣们狼狈的样子,却忍不住笑了:“诸位爱卿,你们何以落得如此狼狈不堪的地步?”礼部侍郎
期刊
王福面有异相。凡是见过他的人,都不会忘记他的形象。  王福的头滚圆滚圆的,像极了春秋时期的酒樽,眼睛、鼻子、嘴巴也是大孔的,刚好成了酒樽出酒的几个孔,咧开嘴一笑,就是出酒的前兆了。  王福的“酒神”名号,是在一次喜酒宴上一战成名的。  按照浙西结婚的风俗,新娘的弟弟或者哥哥,在那一天被称为舅佬,地位尊贵,在婚宴的位置,是仅次于长辈而处于中心的,来宾都要来敬一杯酒,增添喜庆,也称之为“灌舅佬”。舅佬
期刊
皇帝节俭,御膳房却不敢怠慢  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全是为了吃喝,可见饮食文化在中国文化大系统中的分量之重。贵为天子的帝王家也不例外,嘴巴上的讲究以及因此产生的海量消费,尤令后人叹为观止。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帝嘴巴馋,御厨们就得挖空心思去琢磨厨艺,各种豪奢精致的美食美饮由此不绝地诞生,既推动了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为御厨们“坑爹”衍生出不足为外人道的诸多猫腻。举几个例子说说。  
期刊
清朝乾隆年间,陕西按察使刘墉这天正在家中读书,忽然门外传来一阵喧闹,刘墉合上书本,走出门来。  刘墉看到门外跪着十几个人,高举一块白布,白布上写着两个大字“冤枉”。  刘墉赶紧问出了什么事,护院刘大回道:“老爷,这些人一大早就来了,说他们家有天大的冤情,请老爷替他们申冤。”看到刘墉出来了,那十几个人高喊起来:“刘大人,冤枉呀,冤枉……”刘墉走上前,问为首的一个青年男子:“你们有何冤屈,细细讲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