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墨脱有位老兵,叫作阿旺。虽然2003年已经退伍,但是出于对部队的热爱,他又回到了那里,当了民兵,继续守护着墨脱,而这一干就是13年。
在过去,每年墨脱都会大雪封山8个月。
8个月过去了,大雪封山结束了,对于继续驻守在墨脱的官兵来说,他们终于迎来了崭新的生活。
可是风雪却并没有止步,肆无忌惮地铺满了大地,海拔四千多米的多雄拉山,在这风雪中更显苍劲。在当地人眼中,这是一座护佑墨脱的圣山,但在驻防官兵的眼里则更多的是一种孤独和寂寞的象征。
以前在墨脱,通信远不及现在发达,没有在那里生活过的人,永远不会知道,官兵有多么地向往着外界。
在大雪封山的日子里,官兵们就像待在了一座孤岛,见不到外界的任何新鲜事物,默默地忍受着孤独和寂寞。
而当大雪封山结束后,假若有人来到官兵们的营区,官兵们一定会激动得合不拢嘴,把来客当作亲人招待。
在那些大雪封山的日子里,官兵们无法排解心中郁结的情绪,就一点一点地把思念写在纸上,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如果不是亲眼看到,谁也不会相信外表粗犷、豪爽的官兵竟能细腻地把这思念用文字摞成了四十多斤的重量。
那信里究竟写了什么,我们无从知道,但是有一点确实值得肯定,那信里的字里行间饱含的不仅仅是对家人的爱,更饱含对祖国的无限忠诚。
2003年7月,一大早就起来送信的阿旺自然懂得这信的含义。大雪封山一结束,在当地的职业挑夫都不敢出发的时候,他就毫不犹豫地带着信上路了。
从远处看去,阿旺缓慢移动的身影就像随时都要被风雪淹没的一只蚂蚁,在堆满茫茫白雪的山路上艰难地挪动着。
雪都快要没过了腰际,寒风肆意地吹打着阿旺。阿旺累得气喘吁吁,吐着哈气,脸被冻得通红,重重的背囊已经将他压得快要直不起腰来。为了防止身体变得僵硬,他每走上幾步,就会摩擦一下身体。每走上一段就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一会儿恢复体力,但过会儿这积攒的体力很快就消耗完。
对阿旺来说,他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寒冷和疲惫,还要经历各种未知的危险,他所要走的路都早已被大雪覆盖,根本无法判断哪里是冰湖哪里是悬崖。所谓的路标也不过是还残存在脑海中模糊的印象。脚下的危险是不可预料的,更没有谁知道在那个鬼地方什么时候会发生雪崩。
出门之前,就有好心人劝阿旺,别那么急,要走晚一点,走那么早,又不是为自己,还那么危险,没准就会成为这巍峨雪山的祭品。
可是阿旺却不肯,他一大早就起来背上那四十多斤的信,脸上挂满了笑容,就仿佛背着无价之宝去朝圣一般,一刻也不敢耽误,踏上了这未知的征途。
上了路,阿旺小心翼翼地走着,用力地回忆着过去路的模样。困了累了,几次想要打哈欠,可还是最终咽了回去。因为走这种路,他从来都不敢发出巨大的声响,以免发生意外。
可是意外还是很快地来了。行走在雪线上的阿旺一不小心掉到了一个将近两米的深坑里,重重地跌倒,让他一下子很难站起来。右手撑地,左手扶着背囊保持重心,用尽全力,左腿狠狠地蹬了一下才终于颤颤巍巍地站起来,但却又因为腿部的剧痛而重重地倒在了地上。最后阿旺无奈地把背囊卸下,又休息了一会儿,才站了起来。
在这个“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地方,阿旺忽然感觉到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挫败,但是转念一想,又感到好在不是掉下了悬崖,便又有了一种劫后重生的喜悦。可是这种喜悦很快被寒冷和绝望所取代,该怎么从坑里爬出去,这是他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其实对于阿旺而言,这两米多的高度,完全可以把背囊卸下,立在边上,用脚踩上去就能爬出去。
但把背囊抛下了,自己一个人先走,又让阿旺难以割舍。
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雪越下越大,逐渐没过了阿旺的脚,他忽然想要是再多下一点就好了,再多下一点,就可以把坑里的雪垒实了,垫高爬上去,可是这雪要下多久,阿旺自己都不知道。
就这样,阿旺灵光一现的幻想就这样破灭了,对他来说,现在能做的也就只有等待。
而在这深坑里等待,又显得那么难熬。
过了一会儿,一阵困意来袭,阿旺不敢睡去,就掏出了随身携带的压缩饼干。
吃完之后,阿旺为了节省热量便又蜷缩起来。
阿旺不敢去想今后的日子,更不敢去想逐渐老去的父母。
他甚至都想要放弃了,把背囊留下来,一个人爬上去,然后返回营区。
但是一想到营区里官兵那些期待的眼神,他又决定再挣扎一下。
时间过得很慢,每一分,每一秒都似乎被拉长了一样。
焦虑中的阿旺已没了困意,决定找点事做做,转移一下注意力,就不停地解鞋带,绑鞋带,防止在这荒凉的地方永远地睡去。
一次次地重复,逐渐淡化了时间的痕迹,就如同这坑里忽然逐渐增多的雪,逐渐降低了这坑的深度一般。
几近绝望的阿旺突然灵机一动,如果把这鞋带都卸下来,两根连在一起,一头绑在背囊上,一头绑在鞋上,背囊底下再堆上雪,爬上去会怎么样?
“不管了,先试下,就是不行,大不了再跳下来。”阿旺在心中说道。
就这样阿旺像打了“激素”一样,精神抖擞地干了起来。他先是用手把雪堆在洞脚,后来嫌太慢,干脆用胳膊推,最后再轻轻地压实,把背囊立在上面,绑好鞋带后,费了好大力气,一只脚先抬上坑,再用双手协力往上翻,终于让身体越过坑面然后又滚了几下才连人带脚和背囊一起成功地挣脱了深坑。
爬出来后的阿旺长出一口气,却一刻不敢耽误,接着上路,总共花了6天,才成功地把信寄出,又把收回的信带回了墨脱。
回来后大家激动地把阿旺举起,又放下,而阿旺只是微微地一笑,就又回到了家中继续等待着下一次上路,而他路上经历的一切成为一个难忘的故事。
选自《军事故事会》2017.6
在过去,每年墨脱都会大雪封山8个月。
8个月过去了,大雪封山结束了,对于继续驻守在墨脱的官兵来说,他们终于迎来了崭新的生活。
可是风雪却并没有止步,肆无忌惮地铺满了大地,海拔四千多米的多雄拉山,在这风雪中更显苍劲。在当地人眼中,这是一座护佑墨脱的圣山,但在驻防官兵的眼里则更多的是一种孤独和寂寞的象征。
以前在墨脱,通信远不及现在发达,没有在那里生活过的人,永远不会知道,官兵有多么地向往着外界。
在大雪封山的日子里,官兵们就像待在了一座孤岛,见不到外界的任何新鲜事物,默默地忍受着孤独和寂寞。
而当大雪封山结束后,假若有人来到官兵们的营区,官兵们一定会激动得合不拢嘴,把来客当作亲人招待。
在那些大雪封山的日子里,官兵们无法排解心中郁结的情绪,就一点一点地把思念写在纸上,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如果不是亲眼看到,谁也不会相信外表粗犷、豪爽的官兵竟能细腻地把这思念用文字摞成了四十多斤的重量。
那信里究竟写了什么,我们无从知道,但是有一点确实值得肯定,那信里的字里行间饱含的不仅仅是对家人的爱,更饱含对祖国的无限忠诚。
2003年7月,一大早就起来送信的阿旺自然懂得这信的含义。大雪封山一结束,在当地的职业挑夫都不敢出发的时候,他就毫不犹豫地带着信上路了。
从远处看去,阿旺缓慢移动的身影就像随时都要被风雪淹没的一只蚂蚁,在堆满茫茫白雪的山路上艰难地挪动着。
雪都快要没过了腰际,寒风肆意地吹打着阿旺。阿旺累得气喘吁吁,吐着哈气,脸被冻得通红,重重的背囊已经将他压得快要直不起腰来。为了防止身体变得僵硬,他每走上幾步,就会摩擦一下身体。每走上一段就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一会儿恢复体力,但过会儿这积攒的体力很快就消耗完。
对阿旺来说,他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寒冷和疲惫,还要经历各种未知的危险,他所要走的路都早已被大雪覆盖,根本无法判断哪里是冰湖哪里是悬崖。所谓的路标也不过是还残存在脑海中模糊的印象。脚下的危险是不可预料的,更没有谁知道在那个鬼地方什么时候会发生雪崩。
出门之前,就有好心人劝阿旺,别那么急,要走晚一点,走那么早,又不是为自己,还那么危险,没准就会成为这巍峨雪山的祭品。
可是阿旺却不肯,他一大早就起来背上那四十多斤的信,脸上挂满了笑容,就仿佛背着无价之宝去朝圣一般,一刻也不敢耽误,踏上了这未知的征途。
上了路,阿旺小心翼翼地走着,用力地回忆着过去路的模样。困了累了,几次想要打哈欠,可还是最终咽了回去。因为走这种路,他从来都不敢发出巨大的声响,以免发生意外。
可是意外还是很快地来了。行走在雪线上的阿旺一不小心掉到了一个将近两米的深坑里,重重地跌倒,让他一下子很难站起来。右手撑地,左手扶着背囊保持重心,用尽全力,左腿狠狠地蹬了一下才终于颤颤巍巍地站起来,但却又因为腿部的剧痛而重重地倒在了地上。最后阿旺无奈地把背囊卸下,又休息了一会儿,才站了起来。
在这个“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地方,阿旺忽然感觉到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挫败,但是转念一想,又感到好在不是掉下了悬崖,便又有了一种劫后重生的喜悦。可是这种喜悦很快被寒冷和绝望所取代,该怎么从坑里爬出去,这是他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其实对于阿旺而言,这两米多的高度,完全可以把背囊卸下,立在边上,用脚踩上去就能爬出去。
但把背囊抛下了,自己一个人先走,又让阿旺难以割舍。
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雪越下越大,逐渐没过了阿旺的脚,他忽然想要是再多下一点就好了,再多下一点,就可以把坑里的雪垒实了,垫高爬上去,可是这雪要下多久,阿旺自己都不知道。
就这样,阿旺灵光一现的幻想就这样破灭了,对他来说,现在能做的也就只有等待。
而在这深坑里等待,又显得那么难熬。
过了一会儿,一阵困意来袭,阿旺不敢睡去,就掏出了随身携带的压缩饼干。
吃完之后,阿旺为了节省热量便又蜷缩起来。
阿旺不敢去想今后的日子,更不敢去想逐渐老去的父母。
他甚至都想要放弃了,把背囊留下来,一个人爬上去,然后返回营区。
但是一想到营区里官兵那些期待的眼神,他又决定再挣扎一下。
时间过得很慢,每一分,每一秒都似乎被拉长了一样。
焦虑中的阿旺已没了困意,决定找点事做做,转移一下注意力,就不停地解鞋带,绑鞋带,防止在这荒凉的地方永远地睡去。
一次次地重复,逐渐淡化了时间的痕迹,就如同这坑里忽然逐渐增多的雪,逐渐降低了这坑的深度一般。
几近绝望的阿旺突然灵机一动,如果把这鞋带都卸下来,两根连在一起,一头绑在背囊上,一头绑在鞋上,背囊底下再堆上雪,爬上去会怎么样?
“不管了,先试下,就是不行,大不了再跳下来。”阿旺在心中说道。
就这样阿旺像打了“激素”一样,精神抖擞地干了起来。他先是用手把雪堆在洞脚,后来嫌太慢,干脆用胳膊推,最后再轻轻地压实,把背囊立在上面,绑好鞋带后,费了好大力气,一只脚先抬上坑,再用双手协力往上翻,终于让身体越过坑面然后又滚了几下才连人带脚和背囊一起成功地挣脱了深坑。
爬出来后的阿旺长出一口气,却一刻不敢耽误,接着上路,总共花了6天,才成功地把信寄出,又把收回的信带回了墨脱。
回来后大家激动地把阿旺举起,又放下,而阿旺只是微微地一笑,就又回到了家中继续等待着下一次上路,而他路上经历的一切成为一个难忘的故事。
选自《军事故事会》2017.6